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193章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93章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今宋金罢兵言和,大宋兵马讨伐叛逆,收复失地在即,西贼能撑到几时?任公乃我大宋臣子,正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啊!”

    “大兄,确实是个良机,党项人到底非我族类,我们还是”

    任得恭本就对投奔西夏有所顾虑,故而种洌一席话,又是利益诱惑,又是晓之以理,已然有所动摇。

    也正是因此,才带着种洌来见兄长,此刻则已经完全被说服,加入到游说的行列中。

    兄弟动摇,另有想法,对任得敬而言是一种震动,让他不得不正视,或者说慎重考虑这个问题。

    不过他向来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种洌说的再天花乱坠,宋军要是打不过西夏,何谈收复失地?

    “任公,拭目以待吧!”

    种洌瞧了瞧天色,笑道:“不出所料,这个时候,察哥已经败在徐驸马手下了。”

    “什么?”

    “没什么,一场交锋而已,想来胜负已分。”

    种洌越是轻描淡写,任得敬心中越是震动非常,不由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

    察哥是西夏第一猛将,八万大军可都是从西平府抽调的精锐,而且还有铁鹞子随军出征。

    若说察哥久攻秦州不下,倒也不足为奇,骑兵不擅攻城嘛!

    但种洌言下之意,分明是在平原之上野战。

    天下还有人能在平原上胜过铁鹞子为先锋的西夏骑兵?恐怕当年辽国铁林军、皮室军都没这个能耐吧!

    宋军?

    怎么可能?

    作为昔日的宋国边州将官,他太清楚宋军的战力,那是一支已经烂到根上的兵马。

    即便换上一个骁勇善战的将领,在本质上也不能改变什么。

    这样的宋军,如何能战胜西夏兵马?察哥怎么会败?

    这个种洌,为了游说自己,竟然不惜信口雌黄。

    任得敬心中依然生出这样的念头,但理智告诉他,还是再等等

    消息等到了,等来的是察哥的求援信。

    声称在渭滨受挫,需要暂且经过萧关,在西安州修整,重整旗鼓。

    接到求援信,任得敬大惊失色,难以置信。

    怎么会这样?

    他之所以愿意等,只是为求万全,实际上并未对宋军抱太大希望。

    然而结果

    大大出乎意料,察哥受是受挫,但后续传来的情况却极为严重。

    铁鹞子损失大大半,仓皇后撤,能够一直撤退到西安州来休整,足可见损失惨重,或者宋军过于强大,不得不借助萧关这等险要地势为屏障。

    种洌没有说谎,没有危言耸听。

    宋军越是比以往强大的多,徐还此人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实在非同小可。

    先前声东击西,已经搅的西夏防线人心惶惶,而今转手便将察哥打的狼狈不堪,八万精锐仓皇落败。

    甚至在西夏最引以为傲的铁鹞子,都伤亡惨重。

    过往百年,这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更为关键的是,察哥这一败,整个战局就会有变化,秦州肯定是攻不下了。

    如果被宋军堵住了萧关,整个陇右恐怕都暂时会摆脱西夏的控制。

    这可了不得!

    更让任得敬惊恐的是亲信打探到的消息,宋军装备了一种新式火器,威力强大,铁鹞子就是遭其所伤。

    当这些消息汇总而来的时候,任得敬怎么能不害怕?不动摇?

    任何的劝谏游说,都比不上战局形势变化带来的刺激,如果说宋夏之间攻守瞬变,那么

    种洌之前的那番话就很值得考虑了,不但不计前嫌,还有那么多优厚条件,和可期的前景,诱惑着实不小。

    不过此时决断已与先前略有不同,不是轻易回归大宋这么简单。

    尽管徐还,乃是大宋朝廷都不计较,但毕竟曾投效异邦,算是“罪人”。

    想要回归大宋故国,没有一份像样的投名状怎么能行呢?

第四三二章投名状() 
察哥战败,给了任得敬很大触动与改变。

    徐还与种洌丰厚的许诺,加上局势的极速变化,作为一个审时度势,明辨利害之人,他知道怎么做。

    与此同时,任得敬也明白一个道理。

    倒戈之人,必须要有一份投名状才能站稳脚跟。尤其是自己这等背叛重归之人,若无相当功绩,很容易遭人诟病。

    因此,不用种洌吩咐,他便心里有数。

    察哥的求援,任得敬做出了积极回应。

    大开萧关门户要道,掩护察哥大军通过,并在西安州、镇戎军两地设置军营,为其休整提供便利。

    接到回应的的察哥略微松了口气,这个任得敬虽然是宋国降将,但国主向来厚待,还要迎娶其幼女。

    厚恩重赏,倒确实让任家上下归心,足够忠诚,也很懂事。

    回到兴庆府有必要为任家美言几句,再有不知任家还有没有女儿,要不自己也娶上一个?

    察哥一边想着老牛吃嫩草的美事,一边盘算着返回萧关之后的打算。

    萧关地势险要,据险而守,宋军纵有火器之利,想来也暂时难以突破,正好重整旗鼓,从长计议。

    察哥抬头看来一眼萧关两侧险峻的山峰,以及中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道路,嘴角拂过一丝苦笑,然后催促队伍加速前行。

    关隘之上,任得敬的兄弟任得恭已经在笑盈盈地举旗呼唤,引导大军进关。

    被宋军火器吓到惊悚,莫名其妙的西夏兵马急不可耐地涌向萧关,安全的吸引力还是相当大的。

    然而就在半数人进入关隘之后,城头的任得恭脸色一变,嘴角的笑容瞬间凝固,手中的令旗快速挥舞。

    察哥和正在过关的西夏兵马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滚木礌石便从两侧的山崖上跌落下来。

    人仰马翻,惊恐哀嚎的同时,萧关通道也彻底封闭了。

    怎么回事?

    察哥震惊非常,但瞧见不断落下的滚木礌石,以及临空而下的羽箭时,他迅速反应过来。

    任得敬反了!

    他竟然反了!

    咒骂斥责已经无用,只能说自己大意了,兴庆府那位国主兄长也看走眼了

    在萧关这样一个地势险要之处遭到伏击,而且还是自己的伏击,毫无防备之下,损失不可估量。

    一半的兵马已经进关,被一分为二,首尾不得呼应。

    察哥知道,关隘之后多半是任得敬亲率大军在等候,等待那些兵马的多半是刀枪箭镞,几无生路。

    而关隘之外,险要的山道间,一字长蛇的队伍,被居高临下伏击,全无还手之机,几乎完全是被动挨打,相当惨烈。

    撤!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察哥便下令撤军。

    他庆幸自己为了安定军心,亲自殿后压阵,才没有进入任家兄弟的伏击,才得以有机会第一时间率部撤退。

    等到他们狼狈不堪地逃出萧关山道的时候,八万大军只剩下堪堪两三万人,而且是丢盔弃甲,伤亡惨重的残兵败将。

    察哥紧咬牙关,拳头紧握,胸中是无尽怒火。

    怎么会这样?

    渭滨遭遇火器,虽失了锐气和先机,一战落败,但伤亡并不算很大,主力犹在。

    哪曾想,在萧关竟然遭到了“自己人”的伏击。

    任得敬他竟然

    察哥突然明白过来,先前徐还按兵不动,根本不是声东击西,而是意在萧关。

    他竟然策反了任得敬?

    也不知他许诺了什么,竟让这厮连西夏国丈的身份都愿意抛弃?

    唉!

    反复无常的小人啊!

    汉人终究还是不可信!

    察哥暗叹一声,而今算是一败涂地了,再去进攻宋军,图谋胜利已经不可能,他现在唯一的想法是带着麾下人马返回兴庆府,或是西平府。

    为西夏尽量多保全一些兵力,除此之外,大概是提醒横山方向的李良辅小心戒备。

    可是,一个难题摆在了面前。

    任得敬反叛,萧关这条返回灵夏最近的通道被堵截,陇右与灵夏之间尽是高山,无路可走。

    派几个斥候翻山越岭前去通知李良辅小心还行,数万大军却得另寻道路,而且必须要快。

    稍有拖延,徐还率领的追击宋军赶到,与任得敬将自己围困在萧关之下,到时候可就真是死路一条了。

    为今之计,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向西,经过陇右到黄河边,经兰州绕道回到灵夏。

    这条路很遥远,却是唯一的生路。

    秦州还在宋人手中,宋军必定一路拦截追击,但手中好歹还有两三万人马,还能抽调沿途兵马。

    虽然注定艰难,但只要有希望,就值得一试。

    事实上,而今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一路向西。

    萧关之南,察哥损失惨重,狼狈离开。

    进入萧关之内的西夏兵马也好不到哪里去,原以为终于回到安全地带,正想着有口热汤热饭,好好休整一番。

    哪曾想,身后的关隘突然关闭封锁,而面前迎接他们的是明晃晃的刀尖,以及迎面而来的箭镞。

    没有任何分说,没有丝毫意识,自然也就没有防备可言。

    屠杀来的猝不及防,漫天的箭雨之下,避无可避。关隘之前的狭窄空间,逃无可逃。

    几乎所有过关的西夏兵马全都倒在了羽箭之下,而后是一群手持利刃的部族进入其中,探查活口,及时补刀。

    几个时辰之后,满地血水,已经全无活口。

    任得恭一摆手,兵卒立即出动,处理尸体。盛夏时节,若不及时掩埋,导致的将会是一场瘟疫。

    屠杀数万人,可谓是残忍血腥,但任得恭脸上没有丝毫悲戚或同情,始终目光冷冷,平淡如初。

    让种洌不由惊叹,佩服的同时也不免心生忌惮。

    与其此人审时度势,不如说是墙头草,且心狠手辣,果断非常。

    如果他一心归附大宋,那一切都好;否则往后还需小心才是。

    “任公,歼灭西贼大军,此乃天大的功劳,在下立即禀报徐驸马,为任公向朝廷请功。”

    “不着急!”

    任得敬笑了笑:“这不算什么,既然投效朝廷,所作所为,当然不止这一点”

第四三三章半壁江山() 
西夏最早的“龙兴之地”并非灵夏,而是定难五州,大体在陕北横山以东附近。

    随着后来不断向西扩展,占领了黄河上游富庶的宁夏平原后,核心区域才开始西移。

    至于原本的定难五州之地,因与大宋紧邻,时常成为交战之地,故而西夏东北的防线主要依横山建立。

    李良辅的大军如今就驻扎在这里,与宋军对峙。

    他在拖延,等待时机。

    拖住延安府、府州,乃至河套的契丹人,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分散宋国的兵力。

    变相支援秦州城下的察哥,等他攻取秦州,沿着渭水东进之时,自己这边将全力发动对延安府的攻击,最终形成夹击关中的态势。

    西夏人的战略很周全,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确实恰到好处。

    然而

    任得敬的反叛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一个国主倍加信任,并打算迎娶其女之人竟然反叛了。

    最重要的是任得敬驻守的西安州扼守萧关,是整个西夏东、南防线的居中位置,交通要冲。

    反叛之后,不断掐断了西夏人消息联络,从西安州出发还可以威胁西夏很多地方,比如横山。

    察哥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危险,所以及时派人前去示警,但道路被封锁,翻山越岭速度必然很慢。

    当察哥手下的信使还在山野寻觅道路时,任得敬已经带着兵马匆匆赶赴横山,更近的距离,更便捷的道路,速度也自然更快。

    任得敬到来之时,察哥的信使还遥遥无期,李良辅自然也懵然不知。

    他有些莫名,但任得敬声称接到消息,宋军正在秘密集结,准备突袭横山,自己已经禀报兴庆府。

    担心来不及,出现意外,所以抢先一步率军赶来增援,以防不测。

    虽说未及奉诏便私自调动兵马不合制度,但任得敬的解释也合乎情理,事急从权,边疆作战灵活应对嘛!

    自己这边也确实接到消息,延安府方向宋军不断调动,似乎确实欲出动,正好契合了任得敬的说法。

    加之任得敬得国主信任,在西夏身份特殊,故而对其深信不疑。

    所以,悲剧是注定的。

    李良辅万万没想到,延安府的宋军确实在调动,但主要是配合任得敬演戏,并且做好了夹击的准备。

    当任得敬率领兵马赶来,李良辅欣然放开关卡迎接时,迎来的却不是笑脸,而是刀枪剑戟。

    李良辅也上当了,被任得敬从背后捅了一刀。

    损失算不上格外惨重,但处境一下子堪忧,他很清楚任得敬反叛意味着萧关丢失,而萧关丢失意味着

    任得敬这边一出手,延安府的折彦质没有犹豫,府州的折彦野兵马也出动了,甚至是河套契丹人,四路大军一起朝横山周遭扑了过来。

    横山以东,屈野河、无定河流域,定难五州故地,顷刻间便尽数丢掉了。

    为了自保,李良辅不得不龟缩横山,凭借地势坚守。

    与此同时,飞报兴庆府,请求黄河以东各军司尽快救援。

    西夏趁着宋金交战,在陕北占领的千里之地,也就这样尽数归还。

    此战之中,功劳最大的无疑是任得敬。

    徐还接到消息的时候,不禁有些吃惊。

    按照原本的计划,只需要说服任得敬,让他帮忙在萧关伏击察哥,堵住西夏兵马的北退之路即可。

    没想到这位任判官求胜之心如此强烈,交上如此完美的一份投名状,李良辅也败了。

    如此甚好,可以省去不少麻烦。

    心情可以理解,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质疑他曾经反叛,投降西夏的事情,甚至可以包装成诈降潜伏。

    而且立大功之后,自然也要受到更多赏赐,获得更多利益。

    只是

    种洌在密报之中不惧猜疑嫉妒同僚之嫌,已然有所暗示,任得敬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