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183章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83章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尽管特意算好了日子,却没有一个嫔妃有孕,而赵构也被虎狼之药所伤,再难挺立,颓痿之势更甚从前。

    在听从一位医术高明老太医的建议后,只得老老实实继续固本培元,指望着能够痊愈,奇迹出现。

    为何会这样?

    赵构心痛的同时,也时常会自问?

    在这年头人们普遍思维中,无子不是单纯的身体疾病,而是与道德、善恶、风水等诸多虚无缥缈因素挂钩的。

    赵构当然不觉得自己做过什么有伤仁德的恶事,那么多半是风水之故

    果不其然,今日雷昀这么一说,可谓是正中下怀。

    原来是战是和已经不仅仅是国家形势,也关乎子嗣!

    虽说说法很荒诞,但是赵构却隐隐信了几分。

    赵构摆摆手,怅然离去。

    雷昀暗自松了口气,悄然告退之时,嘴角拂过一丝不可察觉的笑意

    赵构回到垂拱殿,不多一会便有人来报,福国公主府长史求见。

    公主府有事?

    蓝圭道:“官家,裴长史称有极重要的事情求见。”

    “宣!”虽然心烦意乱,但关乎妹妹,不好推辞。

    不多一会,裴元衍便在内侍的引导下进殿。

    “参见官家!”

    “免礼,皇妹有事?”

    “回官家,臣是受驸马之托前来觐见的。”

    “徐还子归?所为何事?”

    “神火飞鸦!”

    赵构顿时心头一震,问道:“可是子归在渭滨大破金贼的神器?”

    “没错,正是此物,此乃图样,请官家过目。”

    裴元衍递上一个火漆密封的信函,蓝圭呈上去,确认密封之后才打开。

    赵构匆忙浏览,看清楚图样构造,以及文字说明之后,双目放光,啧啧称奇。

    “原来如此,果然精巧,难怪能火烧连营。”

    裴元衍道:“官家,此物还是黄夫人心灵手巧,偶然制造驸马还送了样品回来,过于危险,臣未敢冒然带入宫中。

    寻个机会,在野外或是校场,再为官家演示。”

    “好!”

    赵构欣然点头,笑道:“黄氏有功于国,回头朕论功行赏。”

    “臣代驸马与黄夫人谢官家隆恩!”

    “裴卿,子归何以不将此物直接呈送于朕,而要你”

    裴元衍解释道:“回官家,神火飞鸦而今算是国之重器,若通过驿站呈送,中途可能有泄密之忧。

    为稳妥起见,驸马以家书形式,派亲信一路送回临安,着臣亲自面奏官家,避免泄露机密。”

    这话倒也不无道理!

    驿路确实并非绝对安全,经手的人多了,确有可能泄密。

    去岁徐还与岳飞在荆湖演将帅失和的戏码,就是担心驿站出问题,不得不“假戏真做”。

    也算合情合理,赵构对此表示理解,同时也释然不少。

    今日秦桧提醒徐还手中有新颖火器,但未上报朝廷,当时还猜想徐还是不是故意隐瞒不报,别有用心。

    现在看来,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徐还只是为了更加稳妥,并无他意。

    那么,这个试探和考验

    “裴卿,你且退下吧!”

    “是!”

    赵构又吩咐蓝圭道:“大伴,岭南进攻来的鲜果,取一些给裴卿,带回去给皇妹尝鲜。”

    “是!”

    “谢官家!”

    裴元衍道谢之后,拎着蓝圭送来的果篮出宫了。

    公子交代的事情总算是办妥了,之所以绕这么大的圈子,除了担心在驿路途中泄密之外,一个更重要的考虑是掩盖真相。

    竹骨布翼的飞鸦不是什么秘密,火药配方才是关键。

    徐还着裴元衍送来的图纸与样品,其中的火药与原本宋军常用之物,差别不大,暂时能够确保独家技术。

    裴元衍亲自来送,顺便加以详解,将火烧连营与天雷滚滚轻描淡写,弱化火药威力,强调是金军溃败胆寒,火器才有非常效力。

    避免赵构误会,减轻其对火药的重视程度;二来也是观察官家的反应,好心里有数。

    还别说,真的来对了。

    呈上图纸,说明来意时,裴元衍分明瞧见赵构眉头舒展,显然先前心弦紧绷。

    看样子,官家对驸马还是有所猜疑的。

    那么,今日朝堂上所谓垂询前线将帅对战和的态度,恐怕别有意味,须得及时提醒公子小心才是

第四一〇章意相左,言相似() 
人与人的信任是相对的,试探与利用在所难免,尤其是朝堂君臣之间。

    赵构打算试探、考验前线将帅,但奏对之时,臣子们也少不得夹带私货,各有意图。

    秦桧、雷昀、裴元衍皆是如此,手段各有不同,目的大同小异。

    至于最终的结果,就取决于赵构的帝王心思了。

    是战是和,赵构其实已经心中有数。

    不过作为一个英明睿智的皇帝,还是要善于纳谏,听取臣子的意见,哪怕只是装装样子。

    凤翔府,接到朝廷发出来的垂询诏书,徐还微微一怔。

    若非裴元衍及时传来讯息,告知来龙去脉,还真有些闹不明白。

    秦桧还真是煞费苦心,官家也真是别出心裁,是战是和,前线将帅说了算吗?

    裴元衍道出了他的怀疑,赵构可能已经起了猜疑之心,提醒徐还务必小心。

    对此,徐还并不觉得意外。

    一个将领长期领兵在外,皇帝没有猜疑才不正常,换做自己也不例外。

    现在的问题是该怎么回奏?怎么打消,减轻皇帝的猜忌。

    “先生以为如何?”

    司马靖道:“国库空虚,钱粮紧张,秦桧所言不无道理,咱们这位官家不是富贵险中求的人,多半会力求稳妥。”

    “所以先生的意思时,顺着官家的心意?”

    “当然,这对国公也有好处,一口不能吃个胖子,还需步步为营,巩固根基才行。对国公而言,眼下专营川陕两地才是关键。”

    徐还点头道:“同意,我暂时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吞下更多地域。

    以川陕为根基,是我们入蜀前就确定的策略,中原还是往后再说吧!”

    “那么,议和,暂且停战,对国公其实没什么坏处。但国公如果赞同,朝廷会否顺势撤销兵权?

    还有下面的将士们会如何看待国公?这几日,将士们心心念念,直下长安,将金贼赶出潼关的呼声很高。”

    “看来秦桧给我挖了一个陷阱,不过先生似乎都看透了,那么一定早有应对之法,对吗?”

    司马靖笑道:“国公应该提醒一下朝廷,很多人似乎忽略了一件事,谈判不等于言和,也要看彼此的条件才行。

    金国虽然口口声声会让出陕西路、中原,但会不会狮子大张口,另有所图呢?还是让临安别高兴太早才是。”

    “有道理,我呢自然是奉命行事,当然,也得学学金贼——攻战佐和谈,然后等着,等党项人。”

    “快了,金贼如果议和,必定会想尽办法给大宋制造麻烦的。”

    “万一金贼不联西夏,或者西夏国主不为所动,该当如何?”

    司马靖笑道:“那就只好主动撩虎须喽,不知国公是否有这个准备?”

    “自然,前几日折彦质才告诉我,熙河路全境,还有延安府有几县之地被西夏战据。金贼占领的失地要收复,西贼也不例外。

    还有,早年间西军修筑的那些堡寨,也都让西贼破坏,怎么着也得让他们赔偿才是。”

    徐还对此义正言辞,西夏与金国,都是大宋的仇敌和中兴崛起的障碍,一个都不能放过。

    “也好,且让金贼谈着,国公正好调转刀锋向西。”

    “所以,还得劳烦先生,帮我拟写奏疏。”

    “自当效劳。”司马靖欣然应允。

    徐还悠悠道:“我现在有些好奇,襄阳那边,岳飞会是什么态度?”

    皇帝垂询,将帅们的回复很快就送回了临安。

    襄阳距离更近,赵构先看到的是岳飞的回复——主战!

    一鼓作气,收复两京。

    如此反应似乎在情理之中,前线武将嘛,轻易不会放弃刀兵。

    若前线将领在局势良好的情况下都主和,不愿继续作战,反而让人担心。

    尤其是岳飞,在襄阳防守有功,但没有像徐还一般击败金军,收复疆土,想必有些不甘心。

    故而主战,渴望在接下来的战事中立下功劳。

    这个想法,倒也不足为奇,合乎情理,可以理解。因而赵构并不十分生气,毕竟岳飞的奏疏后面也提到,无论如何,谨遵朝廷诏令行事。

    只是岳飞主战的基本态度,朝堂之上,少不得让自己为难。

    真是

    赵构叹了口气,他不知道岳飞原本的说辞是:一鼓作气、光复两京,直捣黄龙、迎回二圣!

    好在上疏临安之前,在张宪、岳翻等人的坚持下,生生抹去了后两句。

    否则赵构一定会暴跳如雷,岳飞悲剧恐怕也会提前

    岳飞没能指望上,赵构不动声色,继续默默等待着,徐还的奏疏终究到了。

    一篇引经据典,言辞优美的奏疏,始终绕开战和问题,不直接表态。

    言下之意,悉听朝廷决策!

    若战,必全力克复关中。

    若和,亦会猛攻完颜宗辅,以战助和。

    同时也在奏疏中提到两件要紧事,其一是临近夏秋,蜀道艰难,运送粮草不易。

    其二,西夏蠢蠢欲动,隐有不轨,西北局势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小心提防。

    赵构盯着徐还的奏疏,字里行间虽然没有明说,但似乎也是倾向暂时议和的。

    毕竟内有粮草之忧,外有西夏虎视眈眈,这时候似乎也无法全力以赴进攻金贼,收复中原。

    徐还和岳飞的意见,相左!

    在赵构看来,这是好事,否则可就不好制衡了。

    不过两人有一点态度是一致的,奉命行事,兹事体大,请官家与朝廷衮衮诸公决断,臣奉诏行事。

    没有骄纵跋扈,居功自傲,依旧谦虚谨慎,忠诚服从。

    这让赵构稍稍放心一些,但出于皇帝的职业习惯,心里的那根弦依旧绷着。

    至于战和问题,徐还有一点说的不错。

    金贼既然提出和谈,不妨先听听金国人的条件和要求。

    要不要和谈,怎么谈,以及能不能谈得拢,这是完全不同的问题。

    倘若双方达成一致,暂时休战并非不能;

    若一言不合,立即大打出手也不妨事。

    言之有理!

    反正金国使臣已经在路上,那就等他到了临安,听听说辞,讨价还价再说吧!

第四一一章狮子大张口() 
金国使臣到了!

    并非女真人,而是一个汉人。

    准确说,应该是一个投降金国的辽国汉人。

    韩昉!

    金国礼部尚书,阿骨打嫡长孙(金熙宗)的授业恩师。

    徐还与柔福帝姬南归途中,曾冒充过他儿子。

    今次奉旨南下,与宋国议和。

    之所以选他,一方面是韩昉本身有这个能力;

    另一方面,或许也与韩昉的才学有关,金国为数不多的饱学之士,前赴江南文华翡翠之地,不至于丢脸。

    汉家文明的吸引力超乎想象,不过才几年时间,金国上下已经不是白山黑水间,渔猎为生,野蛮悍勇之辈。

    他们也开始学习礼仪文化,甚至对蛮夷这等说辞十分忌讳,不愿被看轻。

    这也正是韩昉精通汉学的降臣得到重用的缘故。

    韩昉南下,大宋出面接待的人是秦桧。

    南自南,北自北,这是秦桧的一贯主张,作为大宋主和派头号人物,谈判的事情自然落到他头上。

    礼宾院里,两位和谈大臣见面。

    虽说前线战事失利,但韩昉依旧神色傲然,一副“天朝上国”不可一世的态度。

    一到临安,刚见到秦桧,便开门见山,提出了金国的和谈条件与要求。

    陕西路、京东、京西路,可以归还宋国,但需要按步骤,一步步来。

    说直白点,就是完颜宗辅大军可以立即东撤,陕西路可以即刻归还,但中原地区需要从长计议。

    金军可以撤过黄河以北,但东京刘豫的伪齐政权需要暂时保留,作为宋金之间的缓冲地带。

    五年时间为限,以后宋国如果有能力收复,金国不会阻挠。

    除此之外,宋向金称臣,每年岁供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

    至于其他,还有一些细碎要求,有些甚至不便摆上台面。比如尽早让徐还、岳飞等人南撤等等。

    听到这样的说辞,秦桧都有些震惊了。

    这完全是狮子大张口,无耻至极啊!

    战场上占尽优势还好,但如今局面不利,还敢如此漫天要价,实在有些

    堂堂一介主和奸臣都感觉看不下去,难以向大宋君臣转述,足可见其恶劣程度。

    见秦桧面露难色,韩昉皮笑肉不笑道:“秦相公,如实奏报便是,此乃我主、以及元帅、诸太子将帅要求,还请宋国尽快给个回复,否则只能兵戎相见了。”

    “好!”

    秦桧无奈点点头,谈判本来就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一开始要的高些,后面才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都是惯常手段,又不是一说盟约上就这么签订。

    秦桧相信,金国人也不会愚蠢到寸步不让,狮子大张口只是开始的恫吓。

    韩昉一定得过金国皇帝,乃是完颜挞懒等人的叮嘱,回头会有相应让步,只是让多少当真不好说。

    还有

    这样夸张的要价,要是奏禀上去,朝堂上肯定得炸锅。

    那般主战大臣们肯定又会各种说辞,叽叽喳喳,议论纷纷。

    可以预见,和谈之事

    不好办啊!

    果不其然,消息传出,朝野为之震动。

    开什么玩笑?

    金国人主动求和,不说低声下气了,最起码得客客气气。

    哪有这般狮子大开口的?哪里是来和谈的,分明是前来讹诈。

    让大宋向金国称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