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131章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31章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曾叛国?”殿中有人冷笑道:“本官曾出使燕山胡虏之地,尝闻你与张叔夜、何栗、孙傅、司马朴、陈过庭皆被金贼所掳,其余诸君誓死不降,皆流放辽东,怎么唯独你被带到南方?”

    疑点!

    同行之人都被流放,独自逃生之人难免就不那么清白了。

    “秦桧,你作何解释?”

    “这个”秦桧支支吾吾道:“未被流放是因老臣一度逃走,至于被裹挟南下,此事关乎徐驸马和柔福哦,福国长公主殿下。”

    “与福国和徐还有关?”

    “是!”秦桧道:“当时驸马率领契丹军突袭幽州,臣曾与徐驸马有一面之缘”

    赵构当即问道:“徐还,可有此事?”

    “确实见过,不过当时”

    徐还冷笑一声,正欲当众揭穿秦桧的真面目,不想参知政事范宗尹抢先道:“不过怎样?”

    “当时”

    徐还正要脱口而出之时,突然瞧见范宗尹咄咄神情,以及秦桧眼神中飞过闪过的一丝异芒,心中骤然一惊。

    陷阱!

    亦是险境!

    心念电转,徐还想到,当时秦桧是带着太上皇赵佶的乞降信函去见粘罕!

    此事若是经自己之口,当着百官之面大白于天下,结果会怎样?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是这个年代约定成俗的道德传统,帝王过失,史书多以春秋笔法掩饰,徽钦二宗明明是被俘虏,但美其名曰“北狩”。

    将来大宋官方修订徽宗实录,定不会将北宋亡国责任推给宋徽宗,多半是蔡京、童贯等奸臣背锅,皇帝最多担个识人不明,用人不当的小过错。

    至于徽宗赵佶向金人摇尾乞怜这种事,是绝对要隐匿的,即便众所周知,也必须心照不宣地全都装不知道。

    一旦宣之于口,“圣天子”的形象就会瞬间崩塌,后果也不堪设想。

    皇帝在乞降,凭什么要求臣子将士拼死作战,保家卫国?

    先前赵构言之凿凿,叛国者满门抄斩,但紧接着他的父皇却叛国了,岂非狠狠打了他一巴掌?

    百官在朝,悠悠之口,难以堵塞,赵宋皇室可能因此失去民心,若金国抓住机会推波助澜,天下大乱并非没有可能。

    而自己将会是始作俑者,千古罪人。

    即便不会如此糟糕,自己也将前途尽毁掉。

    一个污蔑皇帝的臣子,诬陷岳父的女婿,将会是世人眼里的不忠不孝之徒,再难立足朝堂。

    甚至赵构为了维持局面,维护皇家尊严,会立即以诽谤上皇的罪名将自己革职查办,甚至下狱处死

    心思通透的瞬间,徐还背后冷汗直流,甚至有些后怕!

    难怪范宗尹如此咄咄逼人,秦桧这般有恃无恐。

    这是挖好了一个大坑等自己跳啊!抑或是算准了自己会有所忌惮,不敢直言。

    突然之间,徐还有种被人捏住七寸的感觉,心情糟糕透了。

    朝堂之上是不能说,只能寄希望私下面见赵构,暗示实情,再收拾秦桧。

    “徐驸马,当时怎样啊?”范宗尹见徐还迟疑,笑着追问。

    “在潞县是瞧见了秦桧,可是在我欲突袭幽州,你窥得机密后,先一步连夜出城,去了幽州方向”

    徐还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质疑,暗示众人,秦桧有通风报讯的嫌疑。

    闻听此言,秦桧眼神闪烁,有些失望,也有些庆幸,神色略微放松,当即作答。

    “驸马袭击幽州乃不世之功,桧岂会不愿参加?奈何当夜被追杀我的金兵发现,我们夫妇被擒获,押赴幽州。

    不久之后,驸马率部突袭幽州,我们夫妇又被金贼押着逃出幽州,以至不能随驸马为国效力,见识火烧粘罕帅府的奇景,也错过了随驸马南归的机会”

    言下之意,我是被抓去幽州的,被俘之后也不曾吐露你突袭幽州的机会,否则你根本不会成功。

第二九五章天大的阴谋() 
明明是他告密不及时,被自己抢先夺门。

    但寻常逻辑里不会考虑这样的巧合,尤其是说到最后,秦桧声音呜咽,眼眶湿润,高超的演技越发赢得信任。

    死无对证的事情,能说什么呢?

    “是吗?”徐还冷笑道:“可是太行山下,我与长公主再次发现,你随金军一道围捕我等”

    “驸马切莫误会。”秦桧当即顿首,惶恐道:“因我在潞县见过您,金贼将我押赴太行山,意图让我随军指认驸马。

    但我什么都不曾做,还曾故意误导金贼最终幸得长公主与您吉人天相,安然逃离。”

    “这么说,我还得谢你?”徐还连声冷声。

    秦桧连忙道:“岂敢,驸马折煞老臣了。后来驸马与长公主一路南归,金贼多次意欲设法拦截。老臣因识得驸马,被金贼一路押着一路南行,这才有机会来到淮水之滨。

    也幸得驸马围攻楚州,金军大乱,我才有机会袭杀守卫,逃回故国。如此说来,该是老臣谢过驸马才是!”

    谢我?哼哼!

    徐还心中冷笑,恨不得上去掐死这个奸臣。

    南下的问题似乎勉强说得过去,但还是有不少人质疑道:“秦桧,你一介书生,能袭杀守卫?”

    “当时金军败于驸马大军,仓皇逃遁,守卫松懈。适逢过淮水,船工孙靖乃是一名义士,与我一道将两名金兵推落水中,趁乱乘船逃生”

    范宗尹道:“已经审问过那船夫,确实如此。”

    确实如此?难道船工就不能是他一伙的,配合演戏?

    徐还真的很好奇,这个范宗尹到底是什么心态?究竟知不知道秦桧的作为?

    若是被欺骗蒙蔽也就罢了,只能说他愚蠢;若是知情却仍旧如此,那就居心叵测,不可饶恕。

    有人继续质疑道:“你给金贼做文书,谁知是虚以为蛇,还是真心降敌?凭什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也是!”秦桧叹道:“当时我该抵死不从的,可又想着留在挞懒身边,或许能发觉什么机密,传回大宋,以报国恩”

    “秦中丞真是一片苦心啊,那你可曾发现什么机密,传回了什么?”有人出言讥讽。

    “只有一件!”

    “哦?说来听听。”

    秦桧抬头看了一眼徐还,低声问道:“敢问驸马,您与长公主大婚之日,临安府可曾收到过一封提示金贼行刺的信函”

    什么?

    徐还脑中轰的一下,呆立当场。

    这一次,御座上的赵构率先讶然道:“秦桧,那信函是你送回的?”

    “是!”秦桧躬身道:“臣在金营,惊闻金贼意欲派刺客,于长公主出降当日行刺,忧心如焚。

    后来觅得机会,着义士孙靖设法将消息送出,递交临安府。后来听到消息,数十名金贼刺客被擒杀,想来消息还算及时。

    当然,陛下英明睿智,驸马骁勇机敏,想来早有防备,臣即便不送消息,想来也能化险为夷,安然无恙。”

    “果真是你送的消息?”百官多少都曾听闻此事,不免颇为好奇。

    枢密副使李回道:“陛下,此事稍加验证便知真伪。既是秦中丞传书,那么信函内容他肯定知晓那信函,想必的临安府有存档,取来对照便知。”

    “嗯!”

    赵构一点头,有人取来笔墨纸砚,命秦桧书写内容。杭州知州康允之当即前往临安府,亲自取来信函存档。

    “八月十二,长公主厘降,有金贼入临安,意图行刺,请知悉,务请早做防备。”

    秦桧所书,墨迹未干之时,康允之已经返回,当殿对照,内容一般无二,似乎足以说明问题。

    康允之道:“内容相同,字迹不同。对了,秦中丞,既然传讯,为何不让人面见本官,却要差个乞索儿来送信,本人却不露面呢?”

    “康知州容禀!”秦桧道:“桧身在金营,难免忧心信函难以传出,被金贼截获,若是我的字迹,桧焉能活到今日?

    至于不曾面见最后传信之人乃是受人之托,拿钱办事,不愿沾染是非,更怕被官府当作奸细,或过多查问当时往来江南江北之人,或多或少有些不干净,想来康知州也知晓。”

    最后的疑问也解释清楚了,合情合理。

    一件实事,胜过万千说辞,秦桧忍辱负重,忠君报国,逃遁返国渐成事实,逐渐被人们接受。

    当然了,有些人心中或许还是有疑虑,但证据在前,一时间也不好再过多质疑。

    “如此说来,秦中丞确是我大宋的忠臣。”枢密副使李回的支持,认同的人越发多了。

    范宗尹则笑道:“如此一来,秦中丞与徐驸马算是相互帮助,那么也就不用再彼此客套道谢了吧?哈哈!”

    自始至终,徐还始终一言不发。

    他紧握着拳头,头皮发麻,心中更是翻江倒海。

    自从秦桧提到那封书信的时候,他便知道不妙,验证只是走过场而已,用脚趾头便能想到结果。

    秦桧真的转了性子?以此向自己示好,达成和解?

    不,徐还绝不相信。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何况茂德帝姬之死,太行山之仇,可谓不共戴天,秦桧凭什么相信自己会原谅他?

    这等奸佞小人,是绝对不会冒险,他的奸臣本质不会改变。

    至于那封提醒的信函,当时就觉得蹊跷,而今看来果不其然。

    徐还甚至有个大胆的推测,当时或许行刺是假,信函才是金人的真实目的。

    从那时候金贼就在给秦桧南归铺路,给自己,给大宋朝廷挖了一个天大的陷阱。

    牺牲八十多个刺客为代价,在宋庭安插一个为金国代言的奸臣,一点都不亏!

    不!

    也许刺客是真的,是兀术所派,但被挞懒出卖,如此既可以为秦桧南归埋下伏笔,也可以削弱兀术。

    自己杀那八十多个刺客,将人头送给兀术,即便并非挞懒所料,想必也正中下怀。

    正是此举激怒兀术,从而帮他围攻楚州。更为巧合,兀术大军在城南,宋军驰援猛攻,损失惨重,短时间难有实力与他争权。

    阴谋,天大的阴谋!

    完颜挞懒,又名彀英,果然人如其名,一手好算计,宋金两国自诩或人称的“英雄”,全都落到他的彀中

第二九六章引狼入室,狼狈为奸() 
徐还拳头紧握,指甲已经扎进了肉里,后背早已湿透。

    天大的阴谋,太可怕!

    他不觉得是自己多想,或是杞人忧天,现实只会比预料的更为可怕。

    金人的固有印象是壮实骁勇,武力强大,以至于常常忽略了他们的谋略和狡猾。

    女真人从白山黑水间崛起,短短十余载便灭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辽国,让大宋几乎亡国,兵锋直指江南,岂能单靠武力?

    完颜挞懒身居高位,手握大权,也绝不仅仅因为他是阿骨打的堂弟,谋略与手段同样不可小觑。

    或许是因为太行山、河内粮仓,以及东京的几次交手占了上风,以至于有些轻敌。

    但今天,徐还感觉被挞懒狠狠抽了一巴掌,脸上火辣辣的,格外生疼!

    不费吹灰之力,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兀术的力量被削弱,不出意外,要不了多久挞懒就会在金国朝廷掌握大权。

    对于自己和大宋而言,最狠辣的就是送回秦桧这个奸臣,也是零成本,高回报的。

    如果刚才一时大意,戳穿秦桧,自己将前程尽毁,金国上下恨之入骨的心腹之患,便能被他轻易除掉。

    徐还不敢庆幸,也许挞懒最希望就是秦桧能堂而皇之地进入大宋朝堂,彼此南北呼应,狼狈为奸。

    在完全不自知的情况下,自己被利用了,成为奸臣的秦桧南归的桥梁,这种滋味实在不好。

    不得不说,挞懒的眼光很毒辣。

    徐还比任何人都清楚,秦桧的危害会有多大,会有多可怕。

    而且挞懒与秦桧选择的时机也很巧妙,诛文官杀降卒,正是自己与大宋文官们对立的时候。

    一封煞费苦心的信函彻底堵住了自己的嘴,彻底失去了揭穿秦桧的机会。

    徐还很清楚,有范宗尹和李回帮腔,自己说什么,他们不仅不会相信,还会指责自己忘恩负义,目不容人。

    甚至可能揣度自己在北地有见不得人的勾当,尔后造谣或罗织罪名,让自己不胜其烦。

    一想到惨死幽州的茂德帝姬,徐还心里就格外不是滋味,如何对得起她在天之灵?回家之后又如何向柔福帝姬交代?

    想当初自己可是信誓旦旦,要诛奸臣为皇姐报仇的,而今却食言而肥。

    徐还更担心的是未来,如果秦桧如同历史那样,将大宋搞得乌烟瘴气,该当如何?

    还有那些可能被他陷害的忠臣良将,尤其是岳飞,前几日自己还在建康与他兄弟相称,把酒言欢

    将来,风波亭会不会

    今日之事,徐还感触至深,历史车轮的惯性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他有些担心,自己无法完全改变历史走向,避免所有的悲剧

    徐还不由在想,将来若有忠良被这奸贼谋害,自己算不算帮凶呢?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罢了!

    既然不能杀了秦桧,那么让他得不到重用,害不了人也行,这是最后的底线。

    徐还已经做好打算,朝会之后立即去找赵构,私下详谈此事。

    只是,他会相信吗?

    一想到历史上赵构与秦桧亲密的君臣关系,徐还便忧心忡忡。

    很长一段时间,徐还始终沉默不语,难免引起众人诧异,范宗尹笑道:“怎么?驸马还有什么疑虑?”

    “我是没想到,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徐还哈哈一笑。

    众人并不理解,甚至觉得驸马莫名其妙,但秦桧却目光一滞,他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同时也深深震惊。

    徐还吃了一个哑巴亏没错,但顷刻间便能看透来龙去脉,并且言辞行为始终冷静理智,这让他有些惊讶,甚至有些畏惧。

    毕竟徐还才二十出头,是个易冲动的热血青年。

    少年锐气,却能克制内敛,这样的人绝不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