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主神王爷 >

第96章

大宋主神王爷-第96章

小说: 大宋主神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好如今是在她落难之时,世人皆喜欢锦上添花,却少有雪中送炭之时。这时候不下手,还等何时?

    …

    汇报完账目,李三娘想了想又道:“王爷,如今我们这店面又扩充了几家,但是因为有人眼热的很。方方面面都要打点到,这样一来,每年在这些关系上头的花费,就不下十万两银子。这其中的利润,可就薄了一些。”

    朱子龙连眼皮都没睁开,笑道:“三娘啊,你还是缺点见识。这些花销,看起来很多。但是,只要等他们拿我的手软,吃我的嘴短之后。等到我开钱庄时,自然都会又存进来的。而且也统一了战线,这都人脉呀。一样可以钱生钱!”

    “王爷要开钱庄?”李瓶儿愣了,按摩的动作也停了。

    “没错,要想富先修路。眼看着流民越来越多,官家和开封府愁坏了头。尽管按以前的规矩,只管收编入禁军仅可,但是今年不比以前,根据线报这人数可不少。禁军那边可收不了这么多人,厢军里没犯事的,也塞不进多少人。”

    “所以,我估摸着,宫里应该快来消息了。本王的奏折,写的要以工代劳的提议应该是可以通过的。如此一来,不说全国了,只少开封到周边各地,水泥修路数百里内官道四通八达,远胜历朝历代那是一定的了。”

    朱子龙睁开眼睛说道:“以快活林为中转站,阳谷县为第二中转站,再优选几个去处。以开封为终点站,到处都是我的人,以及修好的路。我总不能白养着他们吧?开个镖局,沿路收保护费,明面上再开个钱庄,帮人安生点的运送钱粮。”

    “要知道,平日里,哪个大宗的钱粮货物运走,不是在路上只少消耗掉两成左右。还要应付各拦路的开销,以及要给镖局一成半的外支。以十万两的货物钱粮为例,从外地走到开封,还能残存个五到六成就算不错了。所以,开封的物价,也一直从来只见涨,不见落。”

    “这水泥路好走,只待修好。沿途设点关卡,又有中转站。我只收两成开支,他们能有个八成入账,欺能不高兴?要是愿意把大部分的钱存到我的钱庄里,呵呵,异地支取,通存另兑,本王只收他们个一成的路价。不是皆大欢喜?”

    听完朱子龙的话,李三娘心里算了算账,合上账本,脸上喜不胜收的笑道:“二郎端是高明,这么好的点子也能想出来。过路可以收钱,再收保护费,存钱再收保管运输费,却是还收的让人无可挑剔!”

    朱子龙笑眯眯的道:“当然,本王是会记的交税的,免的有人鸡蛋里挑骨头,找麻烦。”

    当下,包括李三娘,李瓶儿和上官师师都是一脸的佩服。

    最大的李三娘也就二十二岁,李瓶儿十九岁,上官师师更是才十八岁不到。就是个小女孩,见识能高到哪里去?自小长在烟花地,骗她不要太容易。

    …

    回到房间里,李三娘又悄悄的给朱子龙汇报了一个事情。

    看她的表情,似乎之前并不想说,但是最终还是决定说出来。这事其实说起来也不复杂,不过却听的朱子龙一阵沉默不语。

    原来,李三娘汇报的这件事,和曹玉婷有关。

    一个多月前,市面上出现了不少假香皂。朱子龙一度怀疑是曹玉婷帮助曹家暗中做出来的,但是现在李三娘的汇报是,朱子龙刚从快活林回来不久,曹玉婷就回王府来了。

    并且当着李三娘等少数几个人的面,以半遮挡的方式,亲自出马做出来了几块香皂。其色泽,香味,模样,都比朱子龙做出来的要好的多。

    然后曹玉婷就此在王府住下了,反正王府也是她的家。

    众人见此情况,都是无话可说。人家的潜台词很明显,就是在通过这件事,通知众人和朱子龙。市面上出现的山寨香皂,不是曹家做的。

    因为如果是的话,以她曹玉婷的能力,自己研究出来的结果,做出来的香皂比正品还好。那为什么市面上的假货,却是那般的不堪入目?

    听完这个汇报,朱子龙沉默了许久,最终叹息了一声,拿起笔写起来。

    不久,朱子龙将信放进信封,交给李三娘:“和曹家的合作继续,并且可以加大。这封信,你帮我交给玉婷。本王愧疚,暂时不好去见她,见了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毕竟是正妻,朱子龙还真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么个,明明没有感情,却是正房还有利益纠缠的正王妃。

    “我知道了,王爷!”李三娘的表情也很纠结,很复杂。

    …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子龙每日早出晚归,大把使银子,结交各种职权部门官员。并且为报纸的事,来回走动于多处,并且成功的以此事,让李清照在郊区的别墅里留了下来。

    李清照最终还是在无节操朱子龙鼓动下,接受了出了开封就算出了城,比邻而居不算是犯了法,抗了命这么个扯淡的理由。

    而朱子龙这个王爷,在郊外包养了三个美女,还影射李清照有人看到的事儿,一些酸溜溜的文人也将其编成了话本故事,到处传唱。

    有人暗中打朱子龙这个王爷的小报告,结果传到宫里,他的便宜皇帝老爸,自己就不是个正经人。

    闻之不过是微微一笑道:“男儿好色,性也,何其怪哉?”

    一句话就给朱子龙的行为,定了性。不好听,却也不障着谁,潜台词就是,你们其它人少管。到底是老子嫖了名妓,对儿子也嫖名妓,有一种感同身受呀!

    ……

第206章 创刊号准备中!() 
“枉那李清照自称才女,皆也是这般不知羞耻,荒淫放肆。竞然才与和离,就与那衮王…赵柽成日的沉迷酒池肉林,赌钱押马不知岁月。”

    “男儿好色,性也,何其怪哉?官家此语点评,尽管有些偏公,但自古以来男为天,女为地。阴阳相合,本就如此。倒也说的过去,却是那李清照有些不检点了!”

    “唉,这等人物竞然还要开办什么大宋周报,据说那新兴的才子朱四海也不知如何,让其收卖了。竞然意欲在其上发表《红楼梦》也是怪哉!”

    在一个文人和文官吐槽都能吐到看轻了皇帝的时代,不会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就让有些人的嘴巴闭上的。

    这不,也不知从何时起不少“正人君子“大骂李清照和朱子龙:不知羞耻,荒淫放肆。

    不过,做为男人,朱子龙气归气,但是冷静下来后,其实却是心里感觉很爽。

    原因无它,在“嘿嘿嘿“这件事上,男人多少有点曹操的情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全天下的女人,只要是和我以外的男人啪啪啪,那就是荒淫无耻。但是若是全天下的女人都和自己嘿嘿嘿,那只能说明,她们都很有眼光。“这就是男人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建立的,冠冕堂皇的后宫梦想。

    认真说起来,其实朱子龙心里也多少有些这样的想法。无关对错,这是男人的天性也!

    所不同的是,现在是别的男人妒忌他,而他是当事人。

    因而,套用后世21世纪新中国老坛酸菜统一方便面的广告词,那就是。这股酸爽,嗯,就是这个味,爽!

    反观李清照,刚开始也和朱子龙一样很生气。

    但是,很快就让朱子龙大掉眼镜了。

    她先是直接把朱子龙这边新出产的果酒,大干了二三十瓶。然后写下了:“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诸如此类的诗词出来,然后自称诗兴大发,要求朱子龙分期,全放到报纸里面以后统统发表。

    紧接着,把从快活林拉回来的仕女,下人,车夫等小伙伴们,加上朱子龙就在家里开了个大赌场。并且灵机一动,发明了“命辞打马“,要大家一起来玩,一打就是一个通宵。

    朱子龙拿着打马,嘴角直抽。因为这打马像极了后世的麻将!

    再回忆一下,立时一阵冷汗珠直冒。这才记起来,好像历史上,这麻将的间接发明者,祖师爷还真就是李清照,汗!

    …

    这就是一个超级女汗子,后世的史官们(基本是男性),不断地替李清照洗白。她必须冰清玉洁,因为她是个女人。因为那样的形象,才属合一个古代女才子在人们心中的印象。

    朱子龙想了想,她若是男人,一定远胜唐伯虎,留下一段“风流倜傥,放荡不羁“的千古佳话。

    就因为古代男妇不平等,一个女才子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史书上多有全是扭曲的历史。这个时候,朱子龙很庆幸自己穿越过来了,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大宋,一个真实的李清照。

    她也是人,也是女人,也要吃喝拉散睡,并且也爱钱,你爱好什么,她也爱好什么。

    不管是大宋第一才女,还是孔夫子那个圣人,其实大家都一样。

    朱子龙相信她若活在后世21世纪新中国那个时代,作为一名女汉子,她的随性和才华,估计也依然会遭到世人的谩骂和嫉恨。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中国历代名人和他们的作品,在当世当代不会受到多大的好评。

    而一但去世或者有什么特殊原因发生,过一段时间后,这个名人和他的作品的名气就会爆涨。以至于顺带的那个名人原本的缺点,也让世人忘记了,或者有意识的洗白了。

    或许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死者为大吧?

    …

    又一次两头跑,从李清照那里回到李三娘和李瓶儿,上官师师这边时。已经是深夜!

    看着自己的几个女人和她们的仕女们,都拿着数量不多的圆珠笔,还在写个不停。朱子龙也没打扰她们,就在边上坐下了。

    文化知识不多的李三娘,负责人事安排,反而比较空闲。

    看见朱子龙回来坐在那里,连忙亲自出马端来香茶,放下杯子低声道:“二郎,这开封城中文人荟萃,找些人来些稿子,丰富一些报纸的其它版面如何。你设计的报纸这么大张,光我们几个,还有李清照那边可对付不过来。再说,上面全是女子所著的诗词和感想,以及一个话本内容,也过于单调了!”

    朱子龙叹息道:“三娘说的有理,只是这创刊号肯定是指望不上本地文人了,只能等下一期。这样,你们和李清照负责写一些诗词,凑半个版面出来。剩下半个版面,作为征稿启事。一版的内容,直接抄邸报上的,嗯,不过内容弄成白话。第四版,就让那个朱四海的长篇话本红楼梦连载。”

    “第五版,找来一些当地的人,就以征文的形象,给予一定的钱粮奖励,要些小道民间故事放到上面。”

    朱子龙实在是不想把自己的大宋周报,搞成狗仔队报纸。

    可是,这年月能放上去的内容实在是太少了。不这样,完全没法吸引眼球,而且还得老百姓那边多用白话字,少用什么文言文,否则,谁TM的看的懂?

    幸好,大宋的文盲率只有不到70%,而老百姓又喜欢你传我,我传你,一传百,百传万。用上大白话写报纸,肯定可以慢慢的传开的。

    若是全用文言文,或者换个朝代,估计朱子龙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无法用这玩意来试图尝试掌控话语权。

    以后来的清朝为例,260年期间共产生了152100个举人,一年平均就产生585个举人。还有人统计自清朝秀才数量约46万人,童生约200到300万人。

    假设童生三百万,秀才举人进士五十万,科举的读书人才350万,不足大清人口的1%,即使再加上100万只读书不考任何功名的人(虽然这绝对不可能),那也只是1%,如果再加上学新学的200万,也超不过2%。

    也就是说,清朝的文盲率为最少95…97%。一百个人里面平均95…97个人连字都不认识,而那三五个会认识的,也基本上不会替老百姓说话。

    ……

第207章 钱财动人心,节操扔一边!() 
换个朝代,以明代顶峰时期为例。

    人口也超不过2亿,抛去其他少数民族,官吏数量2000:1,也就是20万官员,一个官员需要100个文化人帮助运行社会,也不过2000万,最高也才10%。

    元朝就更不用说了,是外来民族,蒙古人没有文字,后来创立文字也不是为了给教化。汉人九儒十丐,有气节的读书人多半殉国,这种文化下识字率更低,元朝是唯一一个被宗教推翻的朝代。几乎文盲率99%!

    历史向上推,南北朝一代战乱频发,胡虏兵将汉族女子当做两脚羊吃食,这种环境下,还能有几个读书人?

    三国时期更不用说,黄巾肆虐,十室九空。刘安都能杀妻,能有千分之三的识字率就是万幸。

    就算是战国时期的,出了孔夫子圣人的时代。

    孔子作为办学的先贤,孔子之前还没有像样的学校,所以只有贵族能受教育,文盲率就更高了,超过99%。否则,也不会孔夫子振臂一呼,学生多如牛毛,实在是老师少呀。

    唯一文盲率少一点的两个朝代,朱子龙估计也就只有汉初和宋朝了。

    当然,汉代的重视教化,是地方官推行风俗,可能识字率会高一些。但是教化推行依靠的是口口相传,而不是文字。书同文并没有多久,因为秦二世而亡。所以汉代多依靠循吏进行教化,其文化比例不会高于宋朝。

    那怕是1949年,新中国扫盲之前,文盲率也有80%!

    …

    情况最好的,就是宋代了。

    我们总以为,古代劳动人民是不识字的,是被剥夺了受教育权利的,事实恐怕不完全是这样。孔子有教无类,他把本来是贵族的教育向民间大众开放了。

    而宋朝皇帝又特别推荐德治和文治,经济发展历朝之最。

    在宋代,是有三年义务教育传统的。这个时间,大概是儿童三到六岁,也就是蒙学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能调皮捣蛋,但又没有劳动能力,所以家长一般愿意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送去私塾。

    (经济发达的朝代,再穷的人也送的起几岁的小孩子识几个字。)

    亲临穿越到大宋这么久的朱子龙,经过调查,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