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西秦霸业(秦剑) >

第67章

西秦霸业(秦剑)-第67章

小说: 西秦霸业(秦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手下将领个个义愤填膺,但是山戎王却并不想惹事,当年齐燕的打击,早就让他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冲动了,手一挥,“慢——,探马何在?”

    “在——”

    “你先下去打探一下,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哪个国家的地界?”

    “诺——”

    探马纵马下山,向村子里冲去。

    不一会儿,探马就回来了,“报——,大王,这里是芮国的土地;据村里的百姓说,再往南不到百里就是芮国的都城芮城。”

    芮国?

    这么说他们已经来到芮国地界,几千里过去还是周王室的属国。

    那他们所要找的镕戎、梁山戎、还有大荔戎呢?

    这些戎人到哪去了?

    山戎王心中的疑惑越来越重。

    “大王,我们该怎么办?”侍卫问道,“要不,我们冲下山去,把这里的百姓杀光,好抢点吃的。将士们已经好多天没有吃饱饭了。”手下再次建议道。

    “且慢——”山戎王制止了手下人的鲁莽,“你们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难道你们把齐燕的仇恨给忘了?现在冲下山去,杀光这里的百姓,下一步怎么办?还想在这里立足不?难道再次等着被人家赶走吗?”

    将士们很清楚,只要自己下去把这里的百姓杀光,不到一天的时间,就会有人将消息报告给芮城。

    一旦芮国知道了这里的消息,肯定少不了一场大战。所以在没有摸清对方底细的情况下还是谨慎为上。

    谨慎并不代表就害怕。其实,山戎并不怕战斗,只是奔袭了这么长达的时间,人困马乏,需要好好休息一番;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他们是来这里立足的,不是与这里的周王室属国打仗的,一旦打起仗来,想在这里立足可就难了。

    山戎王思考了一番后,对手下道,“本王打算会见芮伯,何人愿作为使者先行前往芮城,传达本王的意思?”

    “末将愿望。”一位将领上前道。

    “好,那就烦劳将军前往芮城,向芮伯阐明本王愿与他会面的意愿,请他无论如何也要答应。”

    “诺,末将定不负大王所望。”说完,这名将领调转马头向南边直奔而去。

    使者走后,山戎王对属下道,“今夜再次安营扎寨,就地休息。没有我的命令,绝对不许造次。”

    “嗨——”

    芮国都城芮城。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芮国国君芮伯昭坐在王宫大殿的台阶上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发愣。坐在台阶上思考问题,祖先的这个习惯在芮伯昭这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今年这是怎么了,动不动就下雪呢?芮伯昭思考着,很想解开这个谜团。

    只可惜在春期时期,思考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了,莫要说他一时半会想不出来,放着是谁都想不出来。

    这时内侍急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启禀国君,山戎使者求见。”

    “山戎?你再说一遍。”很显然,芮伯昭对这个名叫山戎的国家很是陌生。

    其实莫要说是他,放着关中的其他国家也会感到陌生。

    一则关中周边的“八戎”里,没有这个名叫“山戎”的国家;二则从关中到燕山,道路实在是太遥远了,一个小小的周王室属国,怎么会去关注燕山之边还有一个名叫山戎的戎狄国家。有时间不如好好想一想如何对付眼跟前的秦国才是上策。

    对于遥远的燕山地区的山戎国,即便是听说过,那也只是轻轻一闪而过,不会引起一点点的注意。

    现在这个名叫山戎的国家,竟然跑到关中来求见自己。

    芮伯昭不吃惊才怪。

    在得到确认之后,芮伯昭没有急于会见,而是命人把自己的相国找来,让他跟自己一起见见这位山戎的使者,也好商议商议下一步的决断。

    相国很快就进来了。

    芮伯昭拍拍屁股上的积雪,同相国一起走进大殿,路上顺便把山戎求见的事情告诉了他。

    同芮伯昭一样,相国听罢,也感到吃惊;但是人家已经来到了芮国家门口,不见总不是办法。

    芮伯昭坐定,相国对内侍道,“宣山戎使者觐见。”

    “山戎使者觐见——”

    在左右侍卫的注视下,山戎使者大步走进芮国大殿。

第130章 赢载之死(二)() 
山戎使者大走进芮国大殿。

    见到芮伯昭后,拱手拜道:“山戎使者见过芮国国君。”

    “贵使请起,不知贵使前来有何要事?”芮伯昭说道。

    “我家大王想与贵国国君见面,特差末将前来通禀,还望贵国君不要推辞。”

    “你家大王要与我会面?”芮伯昭甚为吃惊,“恕我无知,我真不知道你们这个国家,也不了解你家大王,怎会与我们会面,他人在何处?”

    “我家大王带领大军驻扎在距离这儿不到百里的地方,为了不打扰贵国,所以特派遣末将提前来通禀。”山戎使者正色道。

    “什么?”芮伯昭惊得站起身来,“你家大王带领大军在距离芮城不到百里的地方?他带了多少兵马,来干什么?”

    不知什么时候,敌人已经打到了距离芮城百里的地方,自己竟然一点都不知道。芮伯昭心中吃惊不已。

    原本以为,山戎派遣使者前来,无非是一些礼仪上的事情,谁曾想他们竟然带着大军来了,而且已经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真是一帮不知礼仪的野蛮人。

    望着芮伯昭和相国吃惊的神色,山戎使者微微一笑,心中稍稍有些蔑视,心中暗想,“就这点胆量,还能成大事;看来我家大王把这个芮国高抬了。”

    于是说道:“国君不必惊慌,我家大王虽然带兵而来,但为了表示对贵国的尊敬,我们的大军原地驻扎,对于当地百姓也是秋毫不犯。他只想与国君会面,至于会谈的具体事宜,等大王到了之后,自然就会知道。”

    芮伯昭吃惊的望着身边的相国,目光里满是疑惑,“这件事情你知道吗?”

    相国摇摇头,一脸的茫然。

    “好——,此事寡人已经知晓,你切下去,待我与诸位大臣商议之后再做回答。”

    “好,不过还请国君速速决断,大军驻扎时间长了,难免会生祸端。告辞——”

    一路走来,山戎使者单从目测,大概知道这个国家的实力,再从芮伯昭和相国听到大军已经进入芮国时的神情,也能够判断出芮国对山戎到来的恐惧。

    这也让他对这个国家多少有些不屑。

    山戎使者走后,芮伯昭望着相国道,“相国以为该如何处理?见与不见,还请你拿个主意。”

    见与不见都需要认真考虑。

    见,肯定的讲,人家已经兵临芮国境地,定会有所企图。

    不见,危险显而易见,山戎肯定会入侵芮国。

    更何况,戎狄从来都不好对付,几百年来,没少欺侮过芮国。

    今天,突然之间来了一个名叫“山戎”的戎狄国家,他们意欲何为?

    芮伯昭不得而知。

    相国思考了一会,对芮伯昭道:“国君莫要惊慌,我听说齐国称霸诸侯的时候,曾经帮助燕国赶走过好几个北方的戎狄国家。这个名叫山戎的国家有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嗯?”芮伯昭想了想,似乎在好久之前听说过这么一个名字,当时觉着很遥远,也就没有放心里去。

    今天一听,似乎还真有这么回事。“对啊,我也听说过有这么回事,山戎那么远,他们怎么会跑到关中来?他们来干什么?”

    “既然是被齐国赶出来的,能够跑到关中来,肯定是要地方的。不然他们还能干什么?”

    相国这么一说,芮伯昭也觉着真是怎么回事,“如果他们真是来要地方的,我们该如何应对?芮国就这么大一点地方,如果山戎来讨要,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要知道这些游牧民族需要的草场可比中原人多多了。

    相国想了想,随口说道,“芮国没有,秦国有啊!”

    “什么意思,说明白点。”芮伯昭一听立即来了精神。

    “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山戎奔袭上千里,肯定是要在关中地区寻找立足的地盘。但是我们芮国就这么大点地方,根本就不够他们生存。所以,国君与山戎王交谈的时候,可以将矛头直指秦国,就说在秦国的打击下,关中诸国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让山戎向秦国讨要地盘。如此一来,既可以把山戎引向秦国,还可以报了当年赢载侮辱国君的仇恨,岂不是一举两得。”

    芮伯昭细细的咀嚼着相国的话,思量再三,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这样合适吗?会不会引起人家的怀疑。”

    在没有摸清敌人底细的情况下,芮伯昭还是不敢轻易下结论。

    “这又什么不合适,国君试想一下,以秦国目前的形势,肯定有一举吞并关中诸国的野心,单凭我们关中这些国家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撼动秦国。为何我们不利用山戎来袭这个机会向秦国发难,即使不能彻底打垮秦国,也可以消耗秦国的实力,遏制秦国东进的步伐。国君啊!这可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此时如果你不抓住,今后再想得到这样的机会可就难了。”

    听完相国的话,芮伯昭狠了狠心道,“赢载啊,赢载,这可是你逼我这么做的,怪不得我啊!”

    随后对相国道,“好,就依你之言;寡人与山戎王见面;那么以你之见,见面应该放在什么地方为好?”

    “就在这里。就说国君要在王宫宴请山戎王。”相国指了指脚下的大殿。

    “好——,就在这儿。”二人商定,命人将山戎使者请了进来。

    “贵使,请你转告你家大王,就说我准备在王宫宴请于他,为山戎王接风洗尘;请他于明日上午赴宴。”见到山戎使者后,芮伯昭说道。

    “好——,我一定将国君的话传与我家大王。”说完,山戎使者回去复命了。

    第二天上午,山戎王在使者的陪同下,很早就来到了芮国王宫。

    见到芮伯昭后,使者介绍道,“国君,这是我家大王。”

    芮伯昭与相国望去,只见这位大王大约四十岁左右,身材高大,黝黑宽阔的脸庞上镶嵌着不大的眼睛,但目光所到之处,闪烁着冷峻的光芒。

    “久仰久仰,芮国国君姬昭见过山戎王。”芮伯昭客气的说道。

    “小王见过芮国国君。”

    寒暄之后,芮伯昭道,“快请入座。”

    双方坐定。

    芮伯昭道:“不知贵国大王见我何事?”

    “国君,山戎本在燕山地带生活,无奈家兄当年不知天高地厚,与齐燕发生冲突,最后兵败身死;小王继位之后,为了给山戎找到容身之处,千里奔袭来到关中,本打算投奔这里的梁山戎或者镕戎。可谁知道我们千里寻找下来,还是没有见到戎人的踪影。不知道他们迁徙道什么地方去了?”初次见面,山戎王倒是诚恳,把自己的处境和将来的打算很是明白的告诉了芮伯昭。

    “原来是这样。哎——,实话告诉你们,梁山戎和镕戎早就不在这里了,你么现在来找已经晚了。”芮伯昭叹息道。

    “这是为何?他们去哪里了?”山戎王吃惊的问道。

    “你们久居燕山,早就不知道这里的情况了。镕戎和梁山戎在秦国的打击之下,已经向西迁徙走了。至于他们迁移的地方,我也不得而知。秦人,你们可曾听说过?”芮伯昭一步步将山戎的注意力向秦国方向引去。

    “秦国?我们听说过。听说曾与晋国发生过一场大的战斗;至于其他的事情,我就不得而知了。还请国君明示。”

    “秦国本来是西垂的小国,但是自从他们迁入关中之后,不断发展壮大。这些年来,关中诸国在秦人的打击之下不断的压缩,现在周王室的镐京,还有散国、矢国等等都已经消失,而我们梁国、芮国,也将在不久的将来自身难保。至于那些戎人建立的国家,更是也在秦人的打击下迁移到了外地。你们要想再关中立足,难啊——”芮伯昭叹息道。

    “这么说,我们现在要想在戎人的故土上立足,还需要向秦人讨要了?”山戎王说道。

    芮伯昭点点头,一步步将山戎的矛头引向秦国。

第131章 赢载之死(三)() 
秦国?

    初来乍到,也不知道这个国家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山戎王心中暗自盘算着。

    不过从芮伯昭的话里可以看出,要想在关中立足必须与秦国要有一战。

    山戎王稍稍思考之后,试探性的问道:“不知秦国实力如何?”

    山戎终于问到了实质性问题吗,看来有戏了。

    芮伯昭微微一笑,“秦人的实力如何,并不要紧,最主要还要看你们的实力怎么样?不知大王从燕山过来,带了多少兵马?”

    “本来有五千左右的兵马,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奔袭,现在所剩兵马大约有四千五百左右。”

    四千五百兵马对付秦人三万多的兵马,肯定很有困难。

    听完山戎王的话,芮伯昭心中暗暗吃惊,看来这个名叫“山戎”的戎狄国家很不简单啊!千里奔袭之后还有将近五千的骑兵,那么他们最强盛的时候该有多少骑兵啊?

    要知道关中的戎狄国家,一般只有三千左右的骑兵。

    但是以他们的这些兵马要想对付有三万军队的秦国,肯定难以取胜。

    若想成功还必须联合关中的其他的戎狄国家。

    于是芮伯昭道,“不瞒大王,当下以你们这点实力要想对付秦国肯定不行。但是如果你们联系镕戎和梁山戎一起向秦国发难,那样胜利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山戎王并不否认自己对抗秦国在实力上的不济,也有联合其他戎狄国家的想法,于是说道:“刚才,国君不是说镕戎早就跑的不知所踪了吗,就算是我们想联系人家,又从何寻找他们的下落呢?”

    “这有何难?虽然我们不知道镕戎的下落,但是我们却很清楚他们的方向,只要用心向西边寻找,就一定能够找到镕戎的下落,只要找到了镕戎的下落,也就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