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西秦霸业(秦剑) >

第64章

西秦霸业(秦剑)-第64章

小说: 西秦霸业(秦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啊——

    可是,现在的矢国。

    哎——,现在的矢国还存在吗?

    想着想着,姜渊又有些伤感,为什么人只有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才会成长呢?

    可是现在意识到这些还有什么用处。

    “国君,天凉了,我给您送件衣裳。”

    黑暗中,一个声音轻声说道。姜渊能够听得出,这是内侍总管的声音。

    “嗯——”

    内侍总管拿了件披风给姜渊披上,他一下子觉着暖和多了。

    “国君,老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内侍试探性的问道。

    “你说吧。”

    “国君,您离开矢城吧——”内侍总管低着头小声说道。?

    姜渊吃惊的望着内侍总管,“你是何意?”

    “最近,宫里的内侍也已经逃走了不少,我私下打问,这才得知,矢城的百姓早已经对宫廷不满了,一些大户故意刁难宫廷,不卖东西给宫里,现在我们要想买个东西都难了。我还听说,一些人私下里串通起来,要向宫里发动进攻,迫使国君下台,投靠秦国。”

    噫——,

    姜渊的后背又是一阵发凉。

    看来自己是低估矢城的形势了;

    看来自己真的该走了;再不走真的就性命堪忧了。

    “老奴伺候了几代国君,不忍心看着姜氏蒙难,特来相告,不妥之处还望国君见谅。”内侍总管低下头低声说道。

    “谢谢你啊——”平生第一次姜渊对一个内侍说了声谢谢。

    内侍总管惊得张大了嘴,“使不得,使不得,这都是老奴分内之事,不值得言谢。”

    “明天一早,你跟着公子一同前往终南山打猎去吧。”

    “这?”内侍总管吃惊的望着姜渊,不知所措。

    “去吧——”

    “诺——”

    第二天一早,两位公子带着家眷一身戎装出城打猎前往终南山打猎,也许是这些公子哥打猎惯了,他们的出城并没有引起矢城百姓的注意。

    就这样,姜渊的第一批家眷很快逃出了矢城。

    孩子们终于出了城,姜渊心中感到了欣慰。

    为了不引起百姓的注意,当天姜渊很少见的亲自巡查了矢城的防务,守城将士见到国君亲自前来,都打起了精神。

    当他巡查到东城门的时候,对着守城的将士讲到:“诸位将士,近一段时间以来,矢城流言蜚语甚多,说什么矢国马上就要亡国了,矢国的大臣们都已经开始逃往了,国君也要投降秦国了等等,面对这些谣言,我今天明确的告诉你们,我那儿也不去,就呆在矢国。要知道矢国是我们的故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为什么要离开呢?”

    听着姜渊的话语,所有的将士都为之一振。

    “诸位将士,矢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希望大家同寡人一起为了矢国的将来奋斗,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实现国家昔日的辉煌;寡人在此感谢你们了。”说完姜渊对在场的将士们拱手表示感谢。

    将士被姜渊的表演感动了,他们拿起手中的戈矛山呼道:“我等粉身碎骨也当为矢国尽心尽力,以报国君厚望。”

    在将士们的山呼声中,姜渊走下城墙。

    这一刻,他有些被自己的表演感动了,回到宫里,姜渊再也忍不住了,为他的表演折服,为即将离开的故土,洒下了最后的泪水。

    当天晚上,姜渊带着家小,带着矢国最后的珠宝玉器,带着对故土最后的眷恋,逃离矢城向晋国的西河之地奔去。

    这一走,他再也回不来了。

    而他的故土矢国从此也从历史上消失了。

    这一块地方最终并入了秦国的版图。

第124章 矢国奔晋(三)() 
晋国绛都。

    此时太子申生的母亲齐姜已经去世,君夫人的位置腾了出来。按照顺序,排在第二妻妾季姬(晋文公重耳的母亲)最有可能当上君夫人。

    可是此时的晋公诡诸却有了其他的想法。

    因为他已经有了新的心上人,这就是讨伐骊戎时得到的绝色美女——骊姬。这个女人不但年轻美丽,更主要的她很懂风情,在她身上,不但有中原女子的美丽多情,更有戎狄女子的野性疯狂。特别是到了晚上,骊姬的床上功夫更是让五十多岁的晋公诡诸如醉如痴,每天晚上不弄个半死,决不罢休。

    他已经被这个小妖精彻底征服了。

    齐姜已死,晋公诡诸心中最佳的君夫人人选就是骊姬了,但在她的前面还有季姬和戎子两个人。

    当然了对于晋公诡诸来说,不是说他只有这两个女人,事实上他还有很多的女人,只不过这两个更加突出一些罢了。她们不但地位相对其他妻妾来说要高一些,更主要的她们两个都有了自己的孩子重耳和夷吾,这两个孩子也都非常优秀,深受自己和朝中大臣们的拥护。

    “母以子贵”。

    现在排在第二位的季姬终于等到了当上君夫人的机会,她能够放弃吗?

    一旦不用季姬,朝中的大臣们能够答应吗?重耳能够答应吗?除此之外,还有那么多的礼仪规范都约束着晋公诡诸。

    虽然有许多的条条框框,但是晋公诡诸就是想用骊姬做下一任的君夫人,除此之外,任何人都别想替代骊姬的位置。

    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女人,能不为她做点什么吗?能不为她谋取君夫人的位置吗?更何况这个位置已经空下来了。

    已经是深秋了,梧桐叶一片一片的落下,他的祖先唐叔虞就是因为这片片梧桐叶才被周成王册封到了晋国,这一晃就是几百年过去了,就连自己都已经六十多岁了。

    一派落叶飞舞中,骊姬带着孩子过来了,袅袅婷婷,似柳摆风摇,又有香风阵阵。

    晋公诡诸看一眼心就痒痒了。

    “爱姬,你来了。”晋公诡诸上前道。

    “奚齐,快叫君父。”

    三岁的奚齐很听话来到姬诡诸跟前,“君父,孩儿给您请安了。”

    “好好好,我儿真乖巧,真听话。”晋公诡诸高兴的合不拢嘴了。

    人老了就喜欢小儿子,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现在已经六十多岁的晋公诡诸最喜欢的儿子已经不是能力超群的太子申生,也不是后来称霸诸侯的二儿子重耳,更不是三儿子夷吾;而是这个小儿子奚齐了。

    当然后来他的姨妈,也就是骊姬的妹妹少姬还给他生了一个弟弟卓子,不过那是后来的事情了,此时奚齐还是最小的一个儿子,也是晋公诡诸最喜欢的孩子。

    “国君,您有心事?”骊姬冰雪聪明,从晋公诡诸脸上神色,看出他的心事来。

    “哦,没有,没有。”虽然有心事,但晋公诡诸还是不愿意在骊姬面前表现出来,连连掩饰道。

    骊姬莞尔一笑,“国君是不是因为册立君夫人的事情烦劳?”

    晋公诡诸抬头一望,不好意思的笑了,“还是爱姬聪明,寡人正是为此事而烦恼,夫人去世,寡人欲立你为君夫人,无奈——”

    “无奈不和历法,群臣反对,是不?”

    “嗯——”晋公诡诸点头道,看来什么事情都瞒不住这位绝色美人。

    “其实国君完全不必担心群臣反对,我们不是搬迁新都了吗?何不安排太子去守故都曲沃,重耳去守蒲邑,夷吾守护屈邑;顺便让他们把自己的母亲都带上。如此一来,不但能够解了国君的苦恼,而且还能够帮助晋国守卫好这些重要地方。岂不是一举两得。国君您说呢?”骊姬胸有成竹的分析道。

    听完骊姬的话,晋公诡诸捋了捋已经花白的胡须,默默的望着身边这个女人,衡量着她的计策。

    对啊——

    骊姬的这个计策实在是高明啊!不但能够解决自己眼下的困难,而且使得一切都处于无形之中;时间一长,大臣们自然就会把季姬和戎子忘掉,到那时再册立骊姬为君夫人,何人还会反对?

    晋公诡诸欣赏的望着骊姬,对她竟然有一点刮目相看的味道。这个女人不但美丽而且还很有心计。

    其实他那里知道,自从骊姬答应嫁给他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骊山脚下那个无知的少女了。

    她的心中早已被仇恨塞满。

    现在她要一步一步复仇了。

    当上君夫人只是她所有计划的第一步。

    这时,大夫荀息踩着一地的黄叶,疾步匆匆的走了进来,“国君——”

    荀息正要说话,看见骊姬也站在身边,“哦,夫人也在啊!”

    “夫人不是外人,但说无妨。”晋公诡诸当然明白荀息的意思,也知道骊姬在身边,荀息不想说下去,于是说道。

    “国君,西河大夫差人来报,说矢国国君姜渊带领家小前来投奔晋国了。”

    “嗯?矢国前来投奔,这是为何?”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矢国前来投奔,晋公诡诸还是有些吃惊。

    春秋时期经常会发生某个国家的国君举家投奔他国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是因为国内发生了较大的政变或者内讧;可是当下的矢国虽然与秦国有矛盾,但总体上还算平静。突然之间却来投奔晋国,值得推敲啊!

    “至于矢国为何此时来投,下臣还不清楚。不过无风不起浪,矢国此时来投,定有隐情。”荀息道。

    “那依你之见,收不收留矢国?”

    “收,当然要收留了;国君不但要收留矢国,而且还要以礼相待。”荀息继续建议道。

    “为何?”

    “因为,其一在秦晋大战时,矢国站在晋国一边,可以说是晋国的盟国,出于这层关系,晋国也应该收留矢国;其二,当下秦国势头正猛,一路向东发展,如没有其他因素影响,数年之内还会与晋国发生大的冲突。现在我们收留矢国,就等于在收留秦国的对手,其他与秦国有矛盾的国家,见我们如此善待矢国,势必会站在我们这一边,这对于晋国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所以国君应该收留矢国。”

    对于荀息的分析,晋公诡诸默默点头。

    秦国向东发展,这是挡不住的趋势,迟早有一天肯定会进犯到晋国的西河之地,到那时战争将在所难免。

    收留矢国就是收留秦国的政治对手,也就是在聚集反对秦国的力量,何乐不为呢?

    更何况收留矢国还能够增加自己国家的人口,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依你之见,应该把他们放在何处为宜?”

    “姜渊来了之后,放在那里并不要紧,关键在于收不收他们。既然国君已经收留了姜渊等人,至于放在那里,由国君决定。”

    “那好,我们就在大阳一带划出百里之地给姜渊他们,也不失他曾经跟我们一场。”晋公诡诸慷慨的说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有了靠近中原的百里之地,姜渊等人一定会感激国君的大恩大德。”

    离开关中的姜渊终于有了一个好的归宿。

第125章 国事家事() 
国事好解决。

    家事很难办。

    荀息走后,晋公诡诸默默的望着一片一片飘落的桐叶发呆。

    骊姬建议要把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送往外地,这一去何年何月才能再次见面?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虽然晋公诡诸非常喜欢骊姬,也喜欢小儿子奚齐,但是也不代表他就不喜欢太子申生和重耳、夷吾。

    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现在他只想把季姬和戎子赶出绛都,还不想把重耳和夷吾赶出去,毕竟来说他已经老了,春秋时期能够活到六十多岁,已经是很大的年龄了。

    “爱姬,要不先把重耳和夷吾安排到外地去,至于太子申生吗?先让他辅佐寡人处理国家事务,毕竟寡人也不小了,精力实在不济。”晋公诡诸与骊姬商量道。

    这话实际上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晋公诡诸要把国家事物慢慢的交给申生。

    如此决定,骊姬岂能答应;在她看来太子申生才是她真正的仇人,能让他活在自己眼前吗?能让他顺利接管晋国吗?

    显然不能,但是骊姬却是非常聪明的女人。

    “国君,这事虽说是我们的家事,但也是国事;我一个女人本不应该掺和;刚才的话,我也只是给国君一个提醒,最终的决断,还要由国君决定。要不你可以问问朝中的大臣们,看看他们是什么意见。”骊姬真是善解人意,几句话就说倒了晋公诡诸的心里。

    对啊,这时既是家事也是国事,何不问问晋国的大臣们。

    其实,晋公诡诸错了,骊姬并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善解人意,她之所以如此建议,有更深一层意思,那就是通过朝议的形式来试探一下朝中大臣对自己,对儿子奚齐的态度,进而从中选出自己可以依靠的人,为自己未来更大的谋划做外援。

    “好,就以爱姬之言。你切回去,我这就大殿议事,听听群臣的意见。”晋公诡诸满意的说道。

    “妾身告退。”说完,骊姬带着儿子奚齐袅袅婷婷的离开。

    直到她的身影消失,晋公诡诸这才对内侍道:“召集群臣,大殿议事。”

    “诺——”

    其实骊姬并未走远,而是在距离大殿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国君有令,所有大臣大殿议事。”得到命令的内侍边跑边喊。

    快出宫门的时候,骊姬叫住了他,“小内侍,你切过来。”

    “哦——,夫人叫我?”

    “嗯——”

    内侍赶紧来到骊姬跟前。

    “夫人有话尽管吩咐。”小内侍高兴的说道。

    “等会,大殿的议事的时候,你给我认认真真的听清楚每一位臣工所说的话;议事结束,你把他们的话一一向我描述。”

    “这?”小内侍愣住了,他不清楚夫人为何要听大臣们在大殿上说话的内容;更何况一般情况下内宫是不能干涉国政的,今天夫人突然要停每一位大臣的讲话。

    岂不奇怪?

    骊姬何等聪明,单从小内侍的表情就知道他心里的想法,“这位小哥,你今年不到二十岁吧,来宫里也有几年了吧?”

    “我今年十九岁,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