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西秦霸业(秦剑) >

第286章

西秦霸业(秦剑)-第286章

小说: 西秦霸业(秦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显然河津渡口的晋军将士乃是先轸的嫡系队伍,久经沙场,虽然被冷至等人杀死了不少,但他们依然没有躲闪的意思,此时已经从营帐里冲出了不少的将士,挥舞着长戈拼命的追赶着西乞术等人车驾。

    “嗨”一名冲在前面的晋军士兵猛地向前一扑,一把抓住了西乞术车驾的后车厢,然后奋力向车上爬去。西乞术和白乙丙见状挥拳奋力的击打着士兵的头部,但是这名士兵也是铁了心要跟秦人拼了,左右躲闪着继续向车上爬去。

    “将军,给你刀”正在赶车的冷至见此人如此执着,立即把自己随身佩戴的短刀递给了西乞术。

    西乞术拿起短刀,对准晋军士兵紧抓在车厢上的双手狠狠的砍过去,“啊”晋军士兵大叫一声丢开了车驾,重重的摔在地上,没了双手的他用胳膊支撑着,顺着惯性向前爬了几步,就因为失血过多,晕厥了过去。

    丢开身后的追军,公子挚、冷至的车驾快速向河津渡口冲过去

第542章 望河兴叹() 
公子挚等人的车驾刚走,阳处父带领的追兵就跟着过来了。

    望着地上已经死了或者是躺着的晋军士兵,不用说什么,阳处父很清楚发生了什么?

    “人呢?”

    “已经冲过栅栏向着渡口跑了。”

    “跑了多长时间?”

    “刚刚过去没多长时间。”躺在地上的士兵答道,“我家将军已经带人去追了。”

    阳处父抬眼一望,不远处确实有晋军将士还在追击公子挚等人,“这帮笨蛋,人家坐车逃跑,你们用腿咋能追的上?”

    “大人,怎么办?”手下的侍卫上前问道。

    “追”阳处父一声令下,赶紧跳上车,带着追兵继续向西追去。

    河津渡口距离晋军的营帐并不远,没过多长时间,阳处父带领的追兵就来到了大河岸边,站在河岸上往下一看,只见滔滔的大河之上,公子挚、孟明视等人已经上了木筏,正奋力的向河对岸划去。

    “大人,他们刚刚上船,我们应该能追的上。”侍卫对阳处父说道。

    阳处父望着滚滚大河没有回答侍卫的话,而是对下面的孟明视等人高声喊道:“孟明视将军,我是晋国大夫阳处父,奉我家国君之命,前来给你们送马来了。我家国君知道诸位要回秦国,而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故而命我给你们送来了几匹宝马,还请收下。”

    追肯定是追不上了,等到晋国将士下到河里再坐上木筏追击的时候,人家早就到了河中央,于是阳处父便突发奇想把孟明视等人骗上岸来,于是便说道。

    他倒是想把人家骗上来,但孟明视等人又岂能是傻瓜,飞出锅的鸭子又怎能主动飞进锅里,听到阳处父的话孟明视站起身拱手对岸上的阳处父道:“谢谢晋公的美意,你们晋国的好意,孟明视心领了,过不了多少时间,我一定会亲自来拜访晋国各位,你们就耐心等等吧。”

    很显然孟明视知道阳处父的真实想法,于是便一语双关的回答道,言下之意在明显不过了,那就是我回国之后,一定会再次带兵来晋国的,你们等着就是了。

    “大人,孟明视这分明是在挑衅我们怎么办?”

    怎么办?

    这个时候还能怎么办呢?

    追肯定是追不上了,用箭射呢已经超出了弓箭的射程,还能怎么办呢?

    望着越来越远的孟明视等人,阳处父一声叹息,准备离去。

    “大人你看,河对岸好像有军队?”就在阳处父准备离去之时,侍卫指着河对岸对阳处父说道。

    嗯?

    对岸有伏兵?

    阳处父睁大眼睛,仔仔细细的望着大河对岸的山坡,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大河东岸的晋国正好处在夕阳的照耀下,甚是刺眼。经过一番认认真真的查看,阳处父隐隐约约的看见对岸确实有戈矛的影子,一闪一闪的发出一星半点的光芒。

    “不错,对岸确实出现了秦军。”

    “大人,这该怎么办呢?”

    从对岸秦军的影子,阳处父明白人家秦国这一次是一系列的行动,先派人来就孟明视等秦国的将领,随后等着孟明视等人一回国,就会向晋国发起进攻。想到了这一点,阳处父对手下说道:“回绛都,告诉国君加强防备,秦国或许会在旦夕之间向我晋国发动大的进攻,我们不得不防啊!”

    阳处父终于失望的走了,孟明视等人的木筏也渡过滔滔大河的之水回到了对岸秦国的大地上。

    “将军,相国命我等在这里等候你们多时了。”上岸之后,秦将仲行上前说道。

    啊?

    父亲竟然派人在这里一直等候着自己和西乞术等人。

    听到这话,身上还穿着晋国囚服的孟明视当下就愣住了。自己犯了如此大的错误,父亲竟然还没有放弃自己,还在一心为了自己着想,派兵前来接应自己。

    想到这里孟明视双膝跪道在地,望着西边雍城方向深深的叩头道:“父亲大人,孩儿孟明视后悔当初没有听您老人家的话,这才酿成今日之大祸,我,我有愧于秦国,有愧于父亲大人您啦”

    说罢,孟明视“呜呜”的哭出声来,西乞术、白乙丙也跟着哭了起来。

    见孟明视等人这样,公子挚上前扶起他道:“孟明视将军,其实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相国大人安排的。临走前,相国大人还让我告诉你等,他说你们是秦国难得的将领,他还说每一次失败都是人生必须的历练,他希望你们通过这次失败能够振作起来,继续为秦国的霸业尽忠职守。”

    听完公子挚的话,孟明视重重的点点头。

    此时天色已晚,前面不远处就是过去梁国的都城少梁。

    “将军,天色已晚,前面就是少梁城,不如我们今夜就住在少梁如何?”公子挚问道。

    孟明视木讷的点点头,距离雍城越来越近,他越是不敢回国。

    难堪啊!他不知道自己回国之后,将以什么样的面目去见自己的父亲和国君,还将以何面目去见那些往日里以他为荣的将士们。

    既然没有面目去见那些熟悉的人们,还不如先在少梁城住下来,缓和一下自己内心的紧张情绪之后再走不迟。

    秦都雍城。

    公子挚走后,秦公任好一个人静静的待在宫里,深深的思考着这些年来自己走过的道路。

    三十年了,自己继位秦国国君都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来自己带领着秦国的将士们东征西讨终于统一了关中地区,实现了秦人先祖饮马大河的心愿。

    但是时间的推移,秦人也开始骄傲了,自大了,慢慢的不把中原的国家放在眼里了,最终导致了秦国的崤山大败。

    “哎,骄傲自大,咎由自取,寡人的错啊!”想到这里,秦公任好默默的说道。

    崤山大败充分说明了秦国在晋公重耳去世之后,自认为天下的霸主已经非自己莫属了,进而瞧不起中原的任何一个国家,轻信晋国肯定不敢与秦国为敌所致。

    秦公任好默默的思考着,反思着,一点一点的自责着,“不知道孟明视等三将救下没有救下?”

    这万一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三人被晋国杀死了,他这一辈子都将在自责中度过,今后他这个国君将以何种面目去见百里奚和蹇叔两位相国呢?

    “君上,公子挚差人送信来了。”就在秦公任好自责之际,内史廖上前轻声说道。

    啊?

    公子挚差人来了?

    秦公任好听罢吃惊的坐起身问道,“公子挚有消息了?快请来人进殿。”

    很快一个仆人打扮的人被内史廖领了进来。

    来人确实是公子挚的信使,见到国君赶紧拜道:“小人陈三拜见君上。”

    “快给寡人说说,公子挚有什么消息了。”秦公高兴的问道。

    “公子挚大人说他已经把孟明视等三将救下来了,请君上放心,两日之内他就会带着三将回到雍城。”原来就在孟明视等人住在少梁的当天晚上,公子挚就差人回到雍城,把消息告诉了国君。

    救下来了,公子挚还真的把孟明视等三人救下来了?

    听完信使的话,秦公任好高兴的站起身在宫内转着圈

第543章 丧服出迎() 
短暂的兴奋之后,新的问题又摆在了秦公面前。

    将如何处理这三位将军呢?

    败军之将还是秦国的功臣?

    若是以败军之将的身份来处理他们,那么孟明视等人至少也应该下狱?若是以秦国的功臣来迎接他们,可他们偏偏是打了败仗的人?该如何来平息那些在崤山之战中死了亲人的百姓们的愤怒呢?

    大错已经铸成,现在已经到了该有人来承担责任的时候了。

    想了许久,秦公任好对内史廖道:“你去把寡人的丧服拿来。”

    丧服?

    内史廖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禁又再问了一遍,“君上,这又没死人,穿丧服做什么?”

    秦公听罢,脸色稍稍一变,本想训斥内史廖,随后又缓和了一下情绪说道:“秦国在崤山战死了那么多的人,总的有人为此事负责吧。现在孟明视等三将即将回国,国内肯定有人要让他们对此事负责。你想想出兵崤山乃是寡人的决定,与三将何干,寡人不想让孟明视等人来承担这个过错,所以丧服出迎,也算是祭奠一下崤山死去的将士们,安危安慰一下那些失去亲人的百姓的心情。”

    哦

    内史廖明白了,国君原来是这样的出发点,“奴才明白君上的一片苦心了。”说罢出去拿来了国君的丧服。

    雍城东门。

    已经是午后了,秦公任好带领着秦国的文武大臣一直等候在这里,迎接崤山战败的孟明视等人。

    “你说说,君上会怎样处理孟明视等人呢?”孟明视等人还没到,站在一边的大臣们开始议论纷纷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说说话总比干等要强得多。

    “怎么处理?哼,这还用说吗?肯定是杀掉。”另一个大臣愤愤的说道,“你们没有看见君上已经穿上丧服了吗?丧服是什么意思还不明白吗?那就是送他们上西天。”

    诸位大臣扭头一看,果不其然在这烈日炎炎的夏天国君竟然穿着丧服,这就不得不令人吃惊了。

    “毕竟孟明视等人也是为秦国打下江山的猛将,君上穿着丧服,也算是对他们三个人送一程吧。”这位大臣继续解释道。

    “嗯,理是这个理。”听完这位大臣的解释,其他人跟着点点头,随后又问道:“不过,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他们三人的父亲可都是咱们秦国的举足轻重的人物,君上不会把他们都杀掉吧,总得给人家的父亲一点颜面吧!”

    “给颜面?那要看是什么事情了。崤山之败乃是秦国入主关中以来最大的失败,国君的颜面早就丢尽了,还能给他们留颜面吗?”随后这位大臣又说道,“其实今天君上穿着丧服来杀他们,就已经很给他们面子了。”

    孟明视等人还没有回来,大臣们却已经认定这三个人是必死无疑了。毕竟秦国自进入关中以来何曾受过这样大的失败,不杀他们,天理不容啊!

    现在大家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这一次不是来迎接什么功臣来了,而是来看热闹来了,或者说是来看看国君将如何处理这三个败军之将的来了。

    有了这样的心里准备,大臣们也不觉着累了,老老实实的等在这里等候国君下令杀了孟明视等人来为死去的秦国将士们祭奠英魂。

    从早晨一直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了下去,天快黑的时候,还是没有等到孟明视等人的车驾,一些大臣耐不住性子了,“这三人不会是半路上跑了吧。”

    跑了?

    当有人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大家突然意识到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嗯,有这种可能,说不定已经有人把君上丧服出迎的消息给这三个人说了。”说这话的时候,这位大臣不怀好意的望了一下不远处的百里奚和蹇叔,对于这两位外来的人在秦国当宰相,秦国本土的大臣哪里能那样心甘情愿呢?

    大臣的议论或多或少的传到了内史廖的耳朵里,他轻轻的来到秦公任好跟前,“君上,这孟明视等人咋还没有回来呢?”

    言语中充满了疑惑和怀疑。

    秦公头抬都没抬,冷冷的说道:“只管等着,他们会回来的。”

    “诺”内史廖唯唯诺诺的退到了一边。

    夕阳西下,把万丈霞光撒在了秦国大地,一片霞光之中,两架马车出现在了雍城东门的官道上。

    “君上,他们回来了。”看到孟明视的车驾后,内史廖高兴的说道。

    “嗯,寡人看见了。”

    车驾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在距离国君不到百步的地方,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将跳下车,跪着向国君挪过去。

    “君上,末将无能,致使秦军崤山大败,上万将士无一生还,请君上处理。”说罢,孟明视抱着拳低下头,等候国君的处理。

    西乞术、白乙丙同样说道:“请君上处理末将,要杀要剐,毫无怨言。”

    秦公任好望着地上跪着的三将,神情凄然的说道:“崤山之败,乃是秦国东进以来最大的失败但失败的原因不在你们。”

    这一次在场的人都听清楚了,国君说崤山之败的过错不在孟明视等人。

    崤山之败的原因不在孟明视等人,那在谁呢?

    诸位大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长大耳朵听君上的解答。

    只见秦公任好提高声音,大声说道:“崤山之败错在寡人,是寡人执意东进称霸,这才导致的秦军之败。”

    说罢,秦公任好扭过头对着城上城下前来观看百姓,拱手拜道:“秦国的百姓们,寡人对不住你们,由于自己的错误致使我秦国丧失上万子弟,寡人之错啊!寡人在这里向大家赔礼道歉了。”

    说罢,秦公任好深深的弯下腰拱手拜倒。

    崤山之败错在国君?

    这一拜,秦国的大臣们震惊了,雍城的百姓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他们原本以为国君一定会把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