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西秦霸业(秦剑) >

第222章

西秦霸业(秦剑)-第222章

小说: 西秦霸业(秦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上,既然晋国愿意在大河以东扩张势力,假如此时秦国也想在大河以东扩张势力的话,两国势必会发生冲突。最后的结果,绝对不会是谁胜谁败,而是两败俱伤,让他国从中获利。”

    “让他国获利?寡人有些听不明白,当今能够争霸中原的国家除了秦晋,还有那个国家?”对于百里奚所说的他国,秦公产生了疑惑,在他看来当今天下能够与秦国抗衡的除了晋国还会有那个国家?

    “楚国。”

    百里奚清楚的说出了楚国这个名字。

    楚国?

    秦公望着百里奚,“你说楚国这个南蛮子也想争霸中原?”

    “对,楚国一心想取得中原的霸主,甚至于还想一统中原。”

    “一统中原?哈哈哈,相国未免是在危言耸听吧。楚国乃是一个南蛮之国,与中原的文化不同,语言不同,最主要的是还隔着心,怎会有一统中原的想法,寡人不信,不信。”对于百里奚的话,秦公根本就不以为然。

    虽然中原的国家对于秦国养马出身多有微词,但是秦国还是对自称为王的楚国也很是看不惯。不管怎么说,秦国还是周王室的忠实臣子,从养马的一步一步努力到今天的位置。而楚国则不然,原本就不是周王室属下的属国,而是另立与周王室属国之外的国家,说白了就不是周王室自己人。秦国还真的未必看得起南方大国楚国。

    “君上,多年来,虽然楚国一直不敬王室,孤立与周王室的属国之外,但是他们阴谋称霸的野心也一直没有停止过。现在齐桓公去世,宋襄公称霸未成,确实给了楚国阴谋称霸创造了机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上,楚国的野心我们也不能不防备啊!”百里奚对秦公说道。

    秦公听罢,默默的沉思了一会,“既然这样,相国就说说你的想法吧!”

    百里奚知道秦公已经听进去了自己的话,于是百里奚笑道:“君上,在臣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前,请您和诸位大人听一个关于臣自己的一个故事。”

    哦,这倒是让秦公觉着有些新奇,多年的经验告诉自己相国并不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呢,他今天怎么又有兴致讲故事了。

    于是秦公也笑了笑说道:“那寡人就和诸位爱卿一起来听听相国的故事吧!”

    百里奚顿了顿说道:“还记得那是快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臣还是晋国公主送给秦国的陪嫁人。到了秦国之后,臣趁着守卫休息的机会连夜逃走了。君上可知道臣是从那里逃走的?”

    秦公摇摇头,“寡人不知,只知道当时派了好多人没有追上你。难道你一个老头还能长翅膀飞了不成。”

    百里奚一笑,“臣当然没有长翅膀飞掉,臣知道要想回到自己的母国楚国,必须东出大河,进入晋国的地界之后,在向南逃回楚国,可是这一路过去秦国的关卡林立,臣就算是长了翅膀,也跑不过秦国追兵的快马。于是臣临机一动,冒死翻过秦岭,直接去了楚国。”

    翻过秦岭?

    秦公以及他手下的所有大臣都震惊了,公孙枝道:“相国大人,秦岭绵延数千里,山大沟深,单凭你一个人的力量,不饿死在半道才怪,我实在是不明白,您是如何过得去的?再说了,秦岭之中狼虫虎豹常常出没,一个人走在山中,岂不会被野兽吃掉。”

    百里奚听罢笑道:“将军所说确实不错,但将军可曾知道,一旦翻过了秦岭的主峰,到了南边,我才知道那里还有另一番天地啊!原来山的那边并不是都大山,还有平原和关隘。而且那里还有一条河名叫丹水,沿着丹水一路过去,直接就可以到达楚国的地界。这么跟你们说吧,秦岭以南的这个地方,就是扼住楚国和北边晋国的咽喉。向南可以直接出击楚国,向北可以出击晋国,乃是不可多得的咽喉之地。”

    翻过秦岭,竟然还有平原和关隘。秦公立即意识到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好事情,也是一个好机会,更是一个绝佳的战略要地。这个地方确实如百里奚所说的那样像一个楔子,直接插在南边楚国和北边晋国的中间。

    若秦国能够得到这个地方,哼哼,岂不是可进可退。

    “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

    “鄀,乃是处于群山之中的一个小国家,他们的都城叫做商密。”

    “鄀国?”秦公慢慢的咀嚼着这个名字,秦岭大山的背后还有这么一个小国家,而且这个小小的国家竟然具有南下可直击楚国,北上可出击晋国的重要地理位置。

    秦公稍稍想了一会儿,平静的望着百里奚道:“相国,直接说出你的意思。”

    “翻过秦岭,拿下鄀地。”百里奚坚定的对秦公建议道

第428章 秦国的方向(二)() 
向南?

    真的要向南发展?

    秦庭听到百里奚的建议之后震惊了。

    几百年来,秦国始终时在东、西、北三面发展,从来没有向西发展过,除了南边有秦岭天堑阻挡之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南边确实不是秦国想要的地方。因为,自古以来,华夏民族一直在中原地区生息繁衍、农耕生活,活动的范围始终在大河流域。在秦人的眼中,南边似乎一直是荒蛮之地,是那些没有受过周礼熏陶的地方。

    现在秦国要突然改变方向,向南边发展,秦国的国君和大臣们在短暂的兴奋之后,又有些迟疑了。

    于是,丕豹出列道:“君上、相国,鄀国乃是一个山区小国,今天若不是相国大人提起,臣还真不知道秦岭南面还有这么一个国家。此时如果我们出兵鄀国,臣担心我们有些得不偿失。毕竟出兵是一件费人费力的事情,更何况大军翻越秦岭,军械物资、粮草车马等等运送起来都非常困难,消耗也是十分的巨大。等到我们的大军翻过秦岭之后,对于山那边的情况又不熟悉,能不能找到这个小国家都很难说至于能不能打下来暂且不说,即便是打下来了,还需要从关中调集粮食,军队驻守等等,麻烦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臣以为此时攻取鄀国实在是划不来。”

    经过丕豹这么一说,在场的其他大臣也觉着这个事情有些划不来了,冷至上前说道:“君上、相国,正如丕豹大人所言,虽说占领鄀国对我们来说有地理上的优势,向南可以攻取楚国,向北可以攻取晋国,但那都是十年八年难遇到一次的事情,若为了这一次方便,让秦国长期忍受兵员、粮草,说不定还要从秦国拿出物资来救援等等,确实有些得不偿失了。臣也认为鄀国不可攻取,不如缓上几年在取不迟。”

    这两位大臣说了之后,又有好几位大臣对秦国进攻鄀国都持有不同意见了。

    听着大臣们的意见,刚才还信心满满的秦公有些迟疑了,若是站在国家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考虑,此时进攻鄀国确实是有些得不偿失,毕竟这么一个山中小国根本就不值得秦国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前去进攻,毕竟山大沟深,可利用的土地并没有多少,而且山中的人口也肯定的不会多,一年下来所收到的赋税肯定没有多少,甚至不一定能够保住秦国花出去的费用。

    但要是从秦国未来的霸业讲,进攻鄀国的意义可就大多了。

    鄀国的国家虽人口也不多,但是他所处的位置却是南攻楚国,北击晋国的绝佳位置。

    秦公迟疑了一会,转向相国百里奚,只见百里奚微微的对他点点头。于是秦公的心中的意志又坚定起来,“诸位爱卿说的不错,都是从秦国的实际利益出发,对于你们的建议,寡人肯定会慎重考虑。但是诸位有没有想到,如果秦国此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鄀国重要的地理位置,而不去占领。等到有朝一日楚国出兵占领了鄀国,到那时诸位有没有想到过后果?那将对于我们秦国来说是最危险的潜在威胁,因为从此以后楚国就可以直接越过秦岭来进攻我秦国腹地,到那时要想再次拿下鄀国可就难了。因为楚国只需在秦岭之上修建几处关隘,就能够阻挡了秦国的数万大军。”

    秦公的话很明确,也就是说,今天你秦国不占领鄀国吗,等到明天人家楚国占领了鄀国,那可就是秦国的灾难了。因为人家只要一翻过秦岭,就可以直接进攻秦国的关中腹地。

    听完国君的话,大家也就明白了,虽然许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占领鄀国对秦国的实际价值并不大,但若是不占领,将来对秦国的威胁却很大。

    既然如此还是提前占领的好。

    “诸位爱卿,谁还有不同意见?”短暂的沉默之后,秦公问道。

    既然君上都已经决定,何人还有意见呢?大家也都知道这个鄀国对秦国的未来军事上的重要意义了。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下面我们就好好商议一下如何攻去鄀地?”主意虽然定下来了,但要想真的攻去还需要好多的考虑。

    “君上,若秦国下定决心要进攻鄀国,那么臣以为除了我们出兵之外,还应该请上晋国出兵协助我们,借机试探一下晋国对此事的态度。”公孙枝建议道。

    秦国进攻小小的鄀国还需要请晋国协助出兵?

    秦庭听罢,总觉着有那么一点点不舒服,“大人打算请晋国帮助秦国?有这个必要吗?”蹇叔问道。

    听完蹇叔的话,秦公也转向公孙枝,看他的回答。

    公孙枝见国君也望着自己,就知道他也想听听自己见解,于是说道:“君上,在勤王这件事上,我们已经让给了晋国一次机会,是不是我们也需要晋国给我们一点回报呢?同时借此机会,我们也能够测试一下晋国对秦晋之好的真实态度。再说了,一旦我们进攻鄀国,作为鄀国宗主国的楚国能够袖手旁观吗?肯定不会,届时我们请晋国从南边出兵就可以抵挡楚国对我们的进攻,至少能够分散楚国的注意力吧!”

    听完公孙枝的话,秦公缓缓的点点头,“你说的对,晋国勤王成功确实让寡人很难堪,寡人也一直想报复一下晋国,既然今天已经有机会摆在面前,我们也应该利用一下这个机会,顺便检验一下晋国对秦晋之好的态度,还能够帮我们从后面来牵制楚国。何乐而不呢?”

    随后,秦公问百里奚道:“相国以为公孙枝的建议如何?”

    百里奚慢条斯理的说道:“建议好是好,不过臣担心晋国会因此为自己谋取一些好处,毕竟占领土地这事情放着是谁都会心动的。而且晋国若从北面出兵占领的可都是好地方,而我们翻过秦岭所占领可都是山地,说不定晋国因此取得的好处比秦国还要多呢。”

    这话当然有道理了,放着是谁都会趁机得到一点好处的,毕竟天下那些当国君的人,个个精的跟猴似的,在帮助你秦国的同时,能不拿点好处吗?

    对于这一点,秦公和其他的大臣倒是不以为然,毕竟秦国向南边出兵,目的是为了占领秦岭南边的有利地形而晋国从北边出兵,目的是为了打击南边的楚国,即便是在这个过程中,占领一些地方,也未尝不可,反正那些地方也不是秦国,爱占不占。

    想到这一点,秦公笑了笑道:“即便是晋国占领一些土地也未尝不可,反正那些地方又不是我们秦国的,他们晋国出兵占领了,反而可以减轻秦国的压力,未尝不可啊!”

    “既然君上这样认为,臣同意请晋国协助出兵,”随后,百里奚意味深长的说道“晋国也确实需要向我们展示一下他们的诚意了。”

第429章 清明殇(一)() 
当秦国准备请求晋国协同出兵的时候,晋公重耳正带着军队走在返回绛都的路上。

    跨过大河,重耳的勤王大军已经走在了晋国的大地上。已经是春天了,得胜归来的重耳心情愉悦,走在自己国家的大地上,重耳更是心情大好。

    “君上,现在正是春天,臣请君上借此机会查看一下晋国的农作物的涨势如何?也算是对百姓的一年辛苦种植的一种鼓励吗?”在回城的路上,赵衰对晋公重耳建议道。

    在农耕时代,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反正在回都城的路上顺便前往各地查看一下农作物的涨势,也算是国君重视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举措,何乐而不为呢?

    “诸位爱卿,正值春日,劝农桑,乃是治国之根本。现在,赵衰建议寡人巡查一下农作物的生长形势,不知诸位是否愿意陪寡人一同前往?”随后晋公重耳对身边的大臣们说道。

    既然国君已经发话,何人能不遵从呢?于是在路过绛都的时候,重耳命郗谷将大军带回绛都,只剩下了不到千人的队伍跟着自己前往各地巡查。

    国君巡查农作物的涨势,对于各地的官员来说,本身就是一种鼓励,所到之处,官员们自然是迎来送往,百姓们见到国君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自然也是欢欣鼓舞。

    一天之后,重耳一行来到绛都以北大约百里的地方。前面一座不大的山脉挡住了重耳的去路。

    晋公重耳愣住了。

    望着这座不大的山脉愣住了,久久凝视群臣也愣住了,不在言语。

    一座什么样的山脉会让晋国君臣如此重视呢?

    因为这座山与其他的山脉有着不一样的感觉,这座山名叫“绵山”,这所山上埋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叫“介子推”。

    这里就是重耳重要随从介子推的葬身之地绵山。

    重耳望着这座山,长长的叹息了一声,眼睛瞬间湿润了。他想起来一年前的事情。

    那也是一个春日的早上,重耳继位晋国国君不久,在封赏完所有的有功之臣之后,重耳想起了介子推这位曾经救过自己命的老伙计。

    “如果介子推还在,至少也应该是一个大夫啊!若是让他出任司寇一职,应该是最佳的人选。”封赏完所有的官员之后,晋公重耳专门留下了司寇一职。

    司寇是春秋时期晋国掌管刑法,防止奸邪的官员。介子推为人正直,敢于直面奸佞,在晋公重耳看来是司寇的不二人选。现在他已经为介子推找好了职位,只等请他回来了。

    “来人啦,请赵衰大人。”

    “诺”

    不一会儿,赵衰疾步匆匆的来到了晋国大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