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西秦霸业(秦剑) >

第136章

西秦霸业(秦剑)-第136章

小说: 西秦霸业(秦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嘿,我也知道为难,但是除了这个办法,还能怎么办呢?现在中原诸国都受到了灾难,就是想向别的国家借粮,也无路可寻啊!这不最后就只剩下秦国这一条路可走了。还请秦国看在两国是亲戚的份上,借粮给晋国。当然了,这一次我们是带着足够的钱财来的,说是借粮实质上就是买粮,还请大人跟秦公通融通融,卖粮给晋国。”

    “哎——,人活到这份上,秦国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公子挚叹息道,也不知道他这话是在说夷吾,还是在说郗芮,但是不管人家说什么,郗芮绝对是没有半点的气愤。

    谁让现在的晋国在求人家秦国呢?

    “好,你的话我已经知晓,至于秦国将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借与不借,我也做不了主,还需要向国君和相国大人禀明情况,等他们来决断。”公子挚对郗芮道。

    “下臣替我家国君和晋国百姓感谢公子了。”说完,郗芮拿出送给公子挚的礼物,一对玉佩、一块宝壁。

    公子挚知道晋国的垂荆美玉乃是当世的名品,赶紧推脱道,“多谢晋使美意,无功不受禄,如此美好的东西,我怎敢轻易收下。”

    “还请公子务必收下,不然我不好交差啊!晋国数万百姓还等着我就命呢。”

    “好——,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见公子挚收下了礼物,郗芮知道这事还是有些希望了,于是道:“请公子为晋国百姓多费心了,下臣告退。”

    郗芮走后,公子挚也没办法睡觉了,简单收拾一下,便来到了相国府上。

    此时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相国百里奚也没有休息,在院子中间的亭子里铺了一张席子乘凉,与儿子孟明视说话。见公子挚到来,高兴的招呼他坐下,喝茶,说话。

    “相国,晋国来人了。”坐下后,公子挚道。

    “哦——,谁来了?”

    “郗芮”

    听到这个名字,百里奚有些吃惊,对于大河东岸晋国的情况,百里奚是有所了解的,也知道晋国遭受旱灾的事情。但是对于晋国派郗芮前来秦国却还是有些吃惊,毕竟这个人可是前几年,秦国一心想要杀掉的人物,也是晋公夷吾的得力助手,“他竟然敢来秦国,难道不怕秦国趁机杀掉他吗?”

    “他这次是为晋国百姓请命来的,今年中原大旱,晋国也未能幸免,这一茬庄稼全部旱死,百姓们早就没有了粮食,饿殍遍野,四散逃难,晋国想尽所有的办法之后,晋公夷吾只好派他来秦国借粮了。”公子挚说道。

    “晋国来向秦国借粮?这事怎么听着有些奇怪呢?难道他们不知道秦国记恨晋国吗?”听完公子挚的话,百里奚也有些感到意外。

    “郗芮说:中原大旱,晋国周边的郑国、卫国、宋国等等都受到了旱灾,晋国也是无路可走了,只好来向秦国求援。”

    “这么说你已经见过晋使了?”

    “见过了,刚刚送走。”公子挚实话实说道。

    “那依你之见,国君会不会答应借粮给晋国呢?”百里奚没有说自己的意见,而是反问公子挚道。

    “我想不会。”

    “为何?”

    “因为秦晋之间还有未解的疙瘩,除非晋国兑现诺言把河西之地还给秦国,国君才会答应借粮给晋国。”公子挚答道。

    百里奚默然,对于夷吾的所作所为,百里奚也是生气的,毕竟秦国帮他登上了国君的位置,而夷吾却一次次的欺骗秦国;现在又厚着脸皮来请秦国卖粮给晋国,一次次的施恩给晋国,难道他就不想有所表示吗?

    “相国,要不这一次我们趁机向夷吾提出把河西之地划给秦国,我们再借粮给晋国如何?”公子挚试探说道。

    “老夫已经说过,要想让晋国一次性将河西之地划给秦国,那夷吾就得下台,也会激起晋国的愤怒。对于这件事,我们只能一步一步来。”随后,百里奚道,“天灾流行,各国都可能发生,救助灾荒,敦睦邻国,是国家应尽的道义。如果我们一次次的施恩给晋国,最终就会赢得晋国百姓的肯定,有朝一天,当河西之地真正属于秦国的时候,百姓们也就不那样反感秦国了。”

    “嗯——,相国所言极是。”公子挚点头道。

第265章 以德报怨(四)() 
秦国大郑宫——

    时隔三年,晋国再次派使臣前来秦国,不能不说一件稀罕事。

    “启禀国君,晋公夷吾派宠臣郗芮为使臣来秦国了。”拜见完国君之后,相国百里奚出列禀奏道。

    “晋使来秦,所为何事?”听到晋国派使臣来秦国的消息,秦公任好觉着有些好奇;因为这三年来,秦晋之间出现了少有的和平时期,这个时候晋国派使臣前来,能有什么事情呢?

    “晋国使臣前来秦国是为了借粮而来。今年开春以来中原大地发生了极为罕见的大旱,晋、宋、卫等等中原国家,多数遭受旱灾,这些国家中,晋国的旱灾最为严重,可以说是颗粒无收,为此晋公夷吾派人四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寻遍诸国之后,晋国想到了秦国,故而派使臣前来秦国借粮了。”

    “哼哼——,这个夷吾的脸皮还真厚啊!什么事情他都能做得出来。向秦国报恩的时候没有他;这倒是寻求帮助的时候,他就立即想起了秦国,他也没有想想,寡人会答应他的要求吗?说好的河西之地还没有给秦国呢?”听到夷吾准备向秦国借粮的消息之后,秦公任好哼了两声,不屑的说道:“相国,你去替寡人回了他,就说等到晋国把河西之地还给秦国之后,再说借粮的事情。”

    很显然,秦公任好对于河西之地已经上心了,对晋公夷吾也伤心了。当然了,在秦国还有比他更伤心的人。这个人就是丕豹,也就是丕郑父的儿子,三年前被秦使冷至带回秦国的那位,现在已经是秦国的大夫了。

    秦公任好的话音刚落,大夫丕豹出列道:“国君,切不可放走这个郗芮。”

    “为何?”

    “这位郗芮就是当年带兵杀死里克将军的元凶,也是陷害家父的元凶,更是晋公夷吾的重要帮手——既然这一次晋公夷吾把这么一个重要帮凶派到秦国来,秦国应该趁机将其拿下,进而以郗芮为诱饵迫使晋国交出河西之地。”丕豹说道。

    对郗芮、郗称兄弟二人,丕豹真的是恨透了,若不是在秦国的大殿上,他真的想手刃了这个贼子。

    “嗯,爱卿此言甚是有理。我记得当年你父亲出使秦国的时候,也曾向寡人提出要以郗芮、吕省等人作为诱饵迫使晋国交出河西之地;最后未能如愿,终成遗憾;谁成想今天郗芮竟然自己来到了秦国。我们何不再次以其为诱饵迫使晋国交出河西之地呢?”很显然,秦公任好对于丕豹之策很感兴趣。

    见国君对自己的建议很感兴趣,丕豹继续建言道:“国君,晋公夷吾倒行逆施,人神共愤,这次晋国大旱,本就是上天对夷吾的惩罚。如果此时国君能够兴仁义之师,定能一举打败晋国,到时候莫要说是晋国的河西之地,就是整个晋国也有可能是秦国的。”

    这无疑是一块巨石投在了水中,激起了很大浪花,立即引起了君臣的兴趣。

    对于夷吾的做法,秦公任好乃至整个秦庭都是有所了解的,所以的那个丕豹说现在的晋国大旱,乃是上天对夷吾的惩罚时,所有的秦国大臣都表示认可;像夷吾这样不仁不义的国君,早就应该受到上天的惩罚了,而且这也许就是上天给秦国打败晋国的良机呢?

    “对,臣也以为秦国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收拾一下夷吾这个不讲信义的小人。”又有大臣出列道。

    “臣等都以为应该收拾一下夷吾。”

    “攻打晋国——”

    ……

    一时之间,秦庭之上一派对晋国的喊打声。

    战与和,从来都是大问题。

    听着大殿上臣子们的议论,秦公任好也在认真思考着这个问题。自从夷吾拒绝兑现河西之地之后,秦公任好一直有与晋国一战的想法,此时应该是机会到了。

    “两位相国,诸位大臣都认为寡人应该与晋国一战,你们以为如何?”面对两位老臣都没有说话,秦公任好还是有些疑惑。在他看来,此时与晋国开展,对于秦国来说,无疑是有利的,晋国正在遭受饥荒,自顾不暇,而此时的秦国却是人民富足,国力强盛;以强对弱,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为何百里奚和蹇叔还不说话呢?

    两位相国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们的心思却都是一致的。于是百里奚出列道:“国君是不是也有了与晋国一战的想法?”

    秦公任好点点头,“这些年来,夷吾倒行逆施,在晋国的所作所为已经是人神共愤,已经引起了上天的不满,所以寡人要替天行道,替百姓拿下昏君。”

    百里奚嘿嘿一笑,“不管夷吾在晋国如何做法,那都是晋国自己的事情,国君之所以发怒,还是因为夷吾这个人言而无信,多次戏弄秦国,国君咽不下这口气是吧?说实话吗,臣对夷吾的这种做法也着实生气,但是此时还不是讨伐晋国的时候。”

    “既然相国都对夷吾的这种做法感到生气,为何还不趁此机会讨伐晋国呢?”这一次秦公任好终于听到百里奚说是对夷吾这个人感到生气。

    “臣刚说过,因为时机未到。”百里奚说道:“战争本来就是一种力量的比拼,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比拼,秦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实力已经大的发展,无论是人口、土地还是军队的战斗力,都大有长进。反观晋国,经过夷吾这些年的折腾,能够战斗的将领也已经被他杀的所剩无几,百姓们怨言甚多。此消彼长之间,秦国已经由原来的惧怕晋国,发展到了可以制衡晋国的程度。”

    听着百里奚的论点,秦公任好露出了笑容,自从百里奚来到秦国之后,经过这些年的治理,秦国的实力确实增长了不少,“相国,此消彼长之间秦国已经具备了与晋国一战的实力,那你为何还不愿意与晋国开战呢?”

    “那还是因为打仗除了实力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这些因素说来很多,但主要还是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如果秦国与晋国开展,国君试想一下秦国在这三个因素之中占了几个呢?”

    天时、地利、人和,战争的三大因素,秦国到底占了几个呢?

    秦公任好想了想道:“寡人以为,秦国已经占了战争的所有因素,天时不用说,秦国风调雨顺,晋国天灾不断;所以秦国占有天时。”

    百里奚点点头,对国君的话表示认可。

    “地利吗?秦晋一旦开战,秦国在大河以西占有绝对的优势,而晋军要跨过大河来与秦国交战,肯定不占优势,所以寡人以为秦国也占有地利上的优势。”

    “嗯——”百里奚没有认可,也没有反对。

    “至于人和,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年夷吾在晋国早就是人神共愤,民怨沸腾了。所以说,秦国也占有人和的因素。相国,寡人说的对吗?”

    听完秦公任好的话,百里奚笑了笑道:“这么说国君是认为应该与晋国一战了?”

    “寡人以为可以一战,一雪当年夷吾失信之耻,顺便拿回他给我们所答应的河西之地。”秦公任好坚定的说道。

第266章 以德报怨(五)() 
人一旦失信,要想再次挽回来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夷吾一次失信于秦国,不但给他本人造成了非常难堪的境地,也给秦国造成了阴影。

    只要秦晋之间已有瓜葛,秦国就会想起这件事情来。

    听完国君的分析,百里奚继续道:“国君,臣这里也有对秦晋之间战争利害的分析,国君听听,看看与你的分析有没有不同之处。”

    “相国请讲。”

    “臣以为在天时上说,臣与国君的看法基本一致。那就是秦国占有天时,而晋国不占有天时,这也是明摆着的现实。但是要从地利上讲,臣以为秦晋之间各占一半。因为,秦国一旦要进攻晋国,只有从河西之地开始进攻。诸位也知道河西之地处于关中东部,地势开阔,不利于藏兵,虽然距离晋国较远,距离秦国较近,但是毕竟这个地方却是人家晋国的土地。试想一下,秦军在晋国的土地上作战,我们所占有的地利优势可就不是那样明显了。所以臣以为秦晋各占一半。”

    百里奚此言一出,君臣都意识到了,一旦秦军在晋国的土地上作战,地利上的优势可真的就不明显了。

    “再说说人和,臣以为秦国不具备人和的条件。诚如国君所言,夷吾在晋国继位为君之后,确实做了许多损害晋国利益的事情,但那只仅仅限于对晋国朝廷的伤害,而对于所有的晋国百姓来说,他并没有做多少损害普通百姓的坏事,相反,当百姓受到苦难的时候,他还能够出面解决百姓的困难,比如说这次派使臣来秦国借粮就是很好的例子,这就等于说夷吾并没有太多的伤害晋国的普通百姓。所以说一旦秦晋开战,晋国百姓肯定还会同仇敌忾的拿起武器来对付秦国。”

    百里奚话音刚落,秦公任好说道:“相国此言差矣,谁说夷吾没有做过伤害晋国百姓的事情,寡人听说,当晋国大旱的时候,许多臣子都劝夷吾登台为百姓求雨,但是夷吾害怕天气太热不敢登台求雨,难道这不是损害晋国百姓的事情吗?寡人曾记得当年秦国遭遇大旱的时候,君父在炽烈的阳光下为秦国百姓求雨,差点晒死。最终感动上天,为秦国降下甘霖,拯救了秦国数万百姓。你怎能说夷吾没有做过伤害百姓的事情呢?”

    “国君,天下大旱,国君祭天求雨,有成功的时候,也有不成功的时候,但是派出使臣外出为百姓借粮,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以国君之见,那个更有效果呢?”

    秦庭不再说话,谁的心里都清楚,肯定是借粮来的更加有效了。

    “纵观战争成败的三大因素,秦晋各占一半。还有一点更为重要,那就是,此时的晋国正处在为难之中,若秦国此时出兵占领晋国的土地,难免有趁人之危的嫌疑,势必会激起晋国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