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九十年代之七岁那年 >

第17章

重生九十年代之七岁那年-第17章

小说: 重生九十年代之七岁那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哐当哐当”苗苗在一边听了,一共响了7下。外婆也立马喜气的喊起来:“7字好开头,吃吃喝喝到白头”旁边叔叔舅舅这些人立马迎合一声“好!”苗苗站在人堆里,听着喝彩声也不由咧咧嘴,跟兴致勃勃的弟弟一起拍拍手。

    大伯娘下了,大叔叔也走上前去,因为大婶没来,所以大叔叔家就让他自己上了,没选女方代表。

    大叔叔丁建军是个油漆工,家里条件比较好,是最早搬出老房子的,娶的婶婶是城里人,所以不长跟这边亲戚走动,现在两人有个1岁的女儿。大叔叔这人为人潇洒,忙的时候带着徒弟出工,闲了就在村里赌博,输了那没话说,赢了就喜欢请客,平日里呼朋引伴的非常有人气。

    就好比现在,他刚一站到前面,两边看热闹村里的大小伙就哄的一声闹开来了

    “诶呦,老三,你可得包个大红包了哇!”

    “是的呀,老三,红包什么的,小意思哇,亲侄女喂!”

    “老三,你老婆类?藏家里啦!”

    “来来来,说句吉祥话大伙听听?”

第三十四章 响盆 (2)() 
“来来来,说句吉祥话听听。”

    两边闹腾的,大家勾肩搭背的往前凑,都想看看丁家老三的热闹!

    丁建军被大家的热情镇着,拿着红封的手都紧了紧,本来想给了就退开的,硬生生被大伙围在里面。

    “咳咳咳”

    丁建军重重的咳了几声,面上一派自然,除了说话有点点口吃:这个,这个,大家不要闹哇,这洗三要按规矩的不是?红包归红包哇。”

    周围就有人起哄了:“那你老婆类?别人可都是老婆上的啊!”

    “是啊,老婆类!”

    “是啊,藏家里不带出门的啊!”

    闹哄哄的一片质疑声

    丁建军红红脸:“老婆,老婆吧在家里哇,孩子才一岁多点,得有人带的哇。你们可别瞎起哄,让我二哥气了。”

    丁爸爸看能说会道的弟弟把风头往自己这里刮,忙把身子往后面藏:“什么气不气的,你可别拉扯我哈!”

    丁建军看大家转了视线,忙把手里攥着的红封往盆里放一边放,一边摸摸宝宝的头:“叔叔给的啊,咱们攒点福气!”

    “哐当哐当”一共响了六下,外婆等声停了,也赶紧大声喊:“六六顺,条条顺,一辈子顺顺利利!”

    趁着外婆再喊吉祥话,丁建军也不理周围的唏嘘声,赶紧闪到旁边去了,还往人堆里拼命摆手,做出喝酒的姿势,意思是让大伙放过他,待会陪酒。

    下面的,因为小叔叔还没成家,所以轮到了大姑姑。

    大姑姑丁水英今天是和丈夫梅永土,还有儿子梅洪良一起来的。

    大姑父梅永土是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出门做客从来都穿着一件黑色风衣,在苗苗记忆里,等自己结婚,妹妹大学摆酒,大姑父还是这身行头。当然平日里,大姑父也是下地种田,休息的时候,就会拉拉二胡,唱唱小曲。也许是心态好的原因,加上个子比大姑姑高出一个头,又会收拾自己,所以虽然年纪比大姑姑长3岁,但是看着比总是一身灰衣,图干活方便的姑姑年轻一些。

    梅洪良今年22岁了,是苗苗这一辈最大的哥哥,他长得比姑父还要高半个头,脸上时长带笑,头发总是习惯的往前捋一捋,样子非常帅气,苗苗急的以后,每次洪良哥哥的出场,都是轰轰的摩托声加上黑色的方形墨镜。洪良哥哥初中毕业后,自己在外面打工,因为没闯出什么明堂,这两年干脆跟在大叔叔后面当起学徒。

    大姑姑今天一直在房间里陪着苗苗妈说话,一点也没往丁奶奶身边凑和,就是现在,也是要响盆环节了,才和妹妹出来。

    大姑姑和丁奶奶两母女关系一直不好,大姑姑怨怪丁奶奶早早的把她许了人家,就为了一袋玉米棒。15岁的她就跟童养媳似的住在大姑父家,而且从来没她念过书。即使她现在跟姑父处的好,也难消心头的怨气。所以每次来走娘家,从来不和丁奶奶说一句话。

    “哐当哐当”

    “六六开元,大吉大利!”

    外婆顺着六下声响,又开始喊起了吉祥话。

    大姑姑轮完后,就是二姑姑了。

    二姑姑和二姑夫为人最是热心肠,因为家里住在市区附近,每天买菜过活。起早贪黑的赚的是辛苦钱。但是亲戚家一有事情,二姑姑和二姑夫往往是最叫的应的,就像今天早上,明明丁爸爸都没有通知,二姑姑却会自发的大清早赶来,二姑夫也会非常支持,常常还是他先提醒。

    哦,苗苗想了想,差点忘了,萍萍妹妹这会应该2岁半了,小孩子也没有带到今天这个场面来,二姑姑说是在家里给她奶奶带了。

    走完爸爸这边的亲戚,就轮到妈妈这边的了。

    外婆抱着茵茵又给她换了换手,刚刚一次次响盆的声音,让洗了澡大哭过后,本来有些困倦的茵茵,听着不时的“哐当”声,慢慢睁大了眼睛,溜溜的看着面前的人群,一双眼睛还挂着些泪珠,显得水灵水灵的。外婆时不时的拍拍孩子的背,让从没接触过这么闹哄场面的孩子踏实下来

    外公慢慢的把家里传给女儿的银锁套在茵茵的脖子上,摸摸茵茵的小脸蛋:“茵茵乖哦,外公的小银锁给茵茵,祖宗保佑茵茵身体健健康康的!”

    “小银锁,锁心门,镇魂灵,养神气”外婆看着外公挂好后,有事一串的吉祥话。这响盆父母双方送的东西都有讲究,以前人们送的都是金银融的小玩意,比如金桃,金猴,金花生,银骡子,银叶片等等。

    后来反封建反迷信后,父亲一方的亲戚就改了,为了以示亲近,含着帮着抚养的意味,变成了私下送个红包,配上一包桂圆和一包糖,作为送生礼。场面上只用硬币,图个数字吉利,显得不排场。

    母亲一方的亲戚则送一些小饰品,就比如外公准备的小银锁。

    外公送完以后,就是大舅和大舅妈了。

    大舅和大舅妈成亲才半年多,两人又是自由恋爱,相处起来是处处的浓情蜜意,自带粉红泡泡光环。

    大舅妈是衢林市龙化县的人,说话口音自带腔调,平日里最爱打扮,出门从来都是一身新,家里也收拾的干干净净的,非常要好。对孩子也很有耐心,当初商量婚事的时候,每次苗苗去外婆家,她总会给苗苗梳梳小辫子,洗洗澡。打扮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

    现在大舅妈也是头一回在这么多亲戚朋友前亮相,一身笔挺的铅笔裤,上面一件的确良。长长直直黑黑的一头秀发,亮瞎了一众人的眼,在场的估计也就小姑可以比美了。

    大舅妈头发半遮着脸,因为涂了粉,也看不出是不是脸红了,只见她从袋子里掏出一个红色的方形的巴掌大的盒子,样子看着很高档,“啪”的一声打开,舅妈伸手把盒子里的东西拿了出来

    “叮铃铃,叮铃铃”

    伴随着一阵铃铛声,苗苗总算看清了,原来是一对小巧的银镯子,上面挂着两个铃铛,样子很讨喜。

    大舅妈试着把铃铛手镯套进宝宝的手上,两面往里转了转,调整到合适的大小。等戴好了,看到宝宝好奇的动动手腕,又忍不住上手帮着大幅度上下晃了晃,让铃铛发出一阵一阵清脆的声音。

    ”宝宝真可爱!“

    看到宝宝晃荡小手的样子,大舅妈点点宝宝的小鼻子,高兴的走回大舅的旁边。

    大舅拉住舅妈的手,两人默契的对视着,此情此景,心里头都有些盼望着自己的小宝宝了。

    阿姨看着大弟两人的黏糊样,忍不住发出啧啧几声。让舅妈红着脸躲在舅舅的身后,舅舅看着二姐还不放过自己,不由的催促:“快呀,你这最后一个了,茵茵得困了。看我们干嘛!”

    阿姨也不计较,冲大弟翻个白眼,也带着猴片上去了。今年是猴年,阿姨很应景的买了猴子样式的挂坠。

    “猴年生猴宝,机灵又运好!”

    终于最后一声吉语说完,外婆抱着孩子往房间去了,小舅舅和丁爸爸收拾着场面上的脸盆和器具。大家看热闹的也都跟着散了

    满月的重头戏总算是顺利完成了!

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客人() 
下午响盆热闹完后,村里的干部什么的都先回去了,爷爷跟着要送他们回家,就和大伯还有两个叔叔一起跟着走了。奶奶拿了一大碗红烧肉,也心满意足的和小姑回家去了。

    大姑二姑和大娘倒是留了下来,一起帮着洗了碗,把桌子擦干净,东西都整理好才走。丁爸爸给各家包了点喜蛋和糕点一起带回去。

    舅舅舅妈阿姨这些外婆家的人,因为家里住得远,也赶着下午3点的车回家去了,外公和小舅倒是跟着外婆留了下来。

    苗苗被外婆指派着给各个邻居都送了10个大馒头,一包糖果。丁爸爸看着送来的桂圆荔枝实在是多,干脆给姜家和杨家又多带了份。

    晚上的时候,总算忙歇了,只剩下丁爸爸,苗苗妈,外公外婆,小舅,还有苗苗三姐弟妹。

    苗苗妈今天虽然没有出房门,但是心思着实费了不少。

    早上7点30就收拾好自己和孩子,到8点的时候陆陆续续有女客进来,每个人都要看看孩子,和苗苗妈聊聊天。苗苗妈在月子里,不能起床,也不能多抱孩子,只能将孩子放在摇篮里,让大家方便看,招待客人的时候,总分颗心在孩子身上,怕她冷了,怕她饿了,怕她尿了,怕她哭了。总之操碎了一颗当妈的心。

    幸好,苗苗起床后,就一直带着小路再旁边帮忙,一边跟大人逗趣,一边给人分派点心。把房间里的气氛弄得笑语连连,欢天喜地的,总算是招待到位了。

    可惜小孩子总有照顾不到位的地方,外婆又要给外面客人泡茶什么的,难得偷空跑进房间一趟,都帮不到什么忙,宝宝拉稀的时候,手忙脚乱的。直到到亲妹妹世蜜来了,有人抱孩子,洗尿布了,才算真正放松下来。

    到下午响盆仪式的时候,大家都在外面凑热闹,苗苗妈又开始担心孩子了,听到孩子洗艾草时候响亮的哭声时,虽然知道越响越吉利,还是忍不住抹一把眼泪,又哭又笑的幸好没人看见。

    吃了晚饭,大家在房间里凑趣的时候,本来以为没有人来了,没想到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原来是爸爸的朋友,大胖和郑叔两人。

    “你们怎么现在来了啊?”丁爸爸开了门,让他们两人进屋。

    “这不是大早上听见你家放烟花,一问才知道又是乔迁酒又是洗三的。”一个村的郑叔笑呵呵的说着,手上递给丁爸爸一个红袋子。

    大胖也跟着递来一个盒子:“我就不送别的啦,一盒茶叶意思下哈,白天你家都是亲戚,我们想着就晚上来给你热个场。”

    丁爸爸接过袋子和盒子,对于两个朋友的到来显然很高兴:“你们有心啦,我这让妈给做个菜,咱们吃点?喝点酒?”说着把袋子交给一边的苗苗,苗苗拿着,往里面瞄了瞄,估计红袋子是荔枝,桂圆之类的。把这些都放在堂屋最前面的长方桌上。

    外婆听见丁爸爸的交待,给两人客人简单问了好后,就戴好围裙去厨房做下酒菜了。所幸今天买的菜多,东西也好准备。

    趁着这个时间段,丁爸爸带着两人进了苗苗妈的房间。

    门刚推了一半,大胖就热情的打起招呼来了:“嫂子,我们来看看你,时间有点晚,可别介意!”

    “哪来啊,你们能来,我们可高兴了!”苗苗妈已经打理好床铺,收拾过小孩的尿布,所以房间里看着整洁了不少,“我和建国都盼着你们来呢,今天中午不是怕你们不自在么!”

    郑叔和小胖又看看孩子:“这就是宝宝吧,这浓眉大眼的,一准又是一漂亮姑娘!比苗苗也不差啊!”

    “瞧你会说话的!”虽然知道大胖最会耍嘴皮子,苗苗妈听了对孩子的恭维话,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我准备好了呢,正热着呢,酒都暖好了。”寒暄几句后,外公就在外面叫起人来了。

    “那你们去吧,让建国陪你们喝点,当自己家哈”苗苗妈热情的说。

    “嫂子,那我们去了,你休息就是,不用管我们,有建国陪着就成!”说着几个人又出去了。

    外面外婆已经备了一盘螺丝,一盘青椒炒肉,一盘四季豆,再加了一盘花生

    大胖和郑叔看着外婆一次次的上菜,不由的阻止:“外婆,别忙了,我们就够了,都是晚饭吃了才来的呢,我们就是说说话,要是累到您,那不是得不偿失了!”大胖来自江西,一直走南闯北的,说起话来也漂亮。

    “哪里还有什么菜啊!都是家常菜,你们有心了哇,还来送礼!”外婆笑着回答。

    因为丁爸爸酒量不行,所以外公和舅舅也在一边陪酒,外公趁机招呼大胖和郑叔一起喝了一杯:“来来,多喝些,这都是家酿的黄酒。”

    丁爸爸又给大家倒了一轮黄酒:“那是,这是我岳父老远带来的呢,今天酒席上还不够喝的,这点还是我特意留的呢,就等着你们上门的时候喝!”

    “嗨,那这么说,还幸好我们晚上来了啊!”郑叔看着外公喝的爽快,笑着说:“这建国酒量要是跟老丈人学学就好了,这得多有劲!”

    丁爸爸想到自己三杯倒的酒量,连忙添酒:“可别呀,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酒量那是真不行,要划拳那我可以!”

    大胖一听来劲了:“划拳?就你这算计脑子,我两加一块也比不上啊,不划不划,要划也跟我们小舅子划,是不是?”说着,哥俩好的拍拍隔桌的陆佑清的肩膀。

    小舅也不知道是酒量不够,还是面嫩害羞的,喝了三口,脸上就通红通红的。酒精上头,说话的嗓门都大了起来:“那是,我姐夫脑子可聪明了,多少人算不过他!”

    几个人喝得高兴了,到了9点才下桌。

    等外公和舅舅都到房间里休息了,外婆也带着小路睡觉去了以后。苗苗还赖在爸爸的怀里,因为她知道,今晚的主戏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