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第一祸害 >

第82章

大明第一祸害-第82章

小说: 大明第一祸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治帝点点头,赞许地瞧了眼费宏。

    “某些时候商人的消息比朝廷灵通。父皇,驿路不得不清理了。”朱寿撇着嘴说。

    弘治帝双目一瞪:“臭小子,又惦记着驿路!”

    朱寿摇头叹息:“自古忠言逆耳。孩儿为大明着急。”

    他是一抓到机会就吐槽驿路。时不时敲打一下,能逼着有能力的驿承提高驿站的服务。大浪淘沙下,总能淘出几位能用的人。随着西厂在北方逐渐壮大,东厂和锦衣卫已经无人可调。

    梁储等人识相地躬身退去。

    太子对驿路势在必得!费宏打算给就职兵部员外郎的伯父提个醒,其他人也有相同的想法。

    侍官们离开,父子俩关上传心殿的大门说起悄悄话。

    隔日的早朝,鸿胪寺卿禀告,“占城国王古来,差王孙沙不登古鲁等奉表来贡。”

    弘治帝笑道:“命首辅刘爱卿、礼部右侍郎谢爱卿,与爱卿一同接待。”

    “遵旨。”鸿胪寺卿领旨。

    朝上不少人面面相窥,接待占城国使者的规格很高,超越常礼。

    英国公上奏:“陛下,臣也想接待占城使者。”

    “准奏。”弘治帝欣然应允。英国公张辅曾驻守交趾多年,安南人听闻其大名依然惧怕。

    不管是占城还是安南,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入眼的小地方。他们更在意突然爆出的焦家金矿。

    驸马都尉兼通政司左参议齐世美出列:“山东官员四百里急奏,莱州突然涌入大量外来人员,据说当地掖县境内发现大型金矿。官府担心他们会私下挖矿,请求附近卫所派兵驻守。”

    “当日太子殿下在山海卫被白莲教教徒攻击。白莲教出自山东,山东卫所的士兵可信?怕会监守自盗吧?就怕金子流入白莲教。”立刻有御史反对。

    侣钟上奏:“户部派山东清吏司郎中前往调查。若金矿一事属实,请陛下派镇守太监征税。”

    “臣反对!元朝可从山东招远金矿得金三万两左右。但我朝得金最多的永乐年也不过是五千余两。与其官府挖矿,不如允许民间采矿收取一定量的银税。”户部给事中反驳。

    侣钟勃然大怒:“金银矿禁止民间开采。”

    “这条禁令在民间早已成为一纸空文。”有官员冷笑。

    “……”早朝吵得不亦乐乎。

    刘健沉声道:“陛下,据闻金矿的消息从内行厂透露,可否请太子殿下出面澄清此事?”

    “刘爱卿确定要照儿澄清?”弘治帝失笑。

    谢迁立马补充道:“殿下只要在《大明皇家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即可。”他们不想替山东人挨骂。

    “臣听闻西厂往来山东的次数频繁,太子和辽东都司总兵官、定西侯蒋睿暗中达成协议,定西侯将辽东驿路交由太子负责?”吏部尚书马文升询问。

    兵部官员各个如临大敌。他们并不知晓此事。

    负责车架清吏司的兵部侍郎杨瑞红启奏:“辽东驿路是太祖下令建立,当年为防止北元南下,此条驿路由辽东都司管辖,兵部车架清吏司无权干涉。”

    马文升无言以对。近百年来辽东驿路都是由兵部负责。杨瑞红从太祖实录找出一句话,轻飘飘地拿走驿路权。驿站驿承通过考核才可恢复原职,否则领一笔补偿款就地解职。谁能咽下这口气?

    “酒醋面局有一味料来自山东,朕让西厂负责运送。这味料就是在超市热卖的味精。”弘治帝哈哈大笑。

    “酒醋面局生产味精,让山东上万百姓有了活路。随着味精进入千家万户的灶台,山东味精作坊将越做越大,养活的百姓越来越多。那才是真正的金矿。”

    弘治帝意味深长地说:“诸位爱卿身上穿着官服,朝廷不是做生意的商人!遇到天灾百姓缺粮时,金子是填不饱肚子的。”

    “陛下圣明。”百官怀揣着复杂的心情跪拜。

    “恶念值+1……”马文升只能眼睁睁看着辽东驿路易手。

    刘健和谢迁暗自瞟了眼李东阳。太子亲自夺走驿路权是打算拒绝李小姐?

    李东阳唯有苦笑。

第174章 缺人手() 
早朝颁下《庄田传世法》,同时定下远赴甘州和河套的各部官员人选。李东阳打道回府收拾行装,明日即将携带给圣旨前往甘州传旨。

    轿子刚停在家门口,传来大儿子的请安声。

    “不孝子徵伯给爹爹请安。”李兆先殷勤地伸手扶李东阳下轿。

    李东阳不咸不淡地问:“怎么才回来?以西厂的物流能力,早几天就该回家。”

    “河套政务繁多,儿子得先交接妥当才可回京。”李兆先愁眉苦脸地说,“再说了,此事关键在于太子殿下的态度。太子殿下吃软不吃硬。您看,孔家刚让人非议三妹,殿下立刻反击。”

    “别诓你爹!太子会因为你三妹对付孔家?”李东阳瞪向儿子。

    李兆先垮下脸:“河套不少作坊招收女工。鞑靼杀了大同很多人,留下不少孤儿寡母,大同的书写笔作坊优先招收她们。”

    “还有呢?”李东阳阴着脸问。

    李兆先愣了愣:“孩儿只知道河套户部相关的事。”

    李东阳甩开儿子的手,沉着脸背着手回书房。太子在河套没有透露简体字的口风,真是太看得起他李东阳!

    “爹,还有何事是儿子不知道的?”李兆先小声问。

    李东阳对儿子越看越不顺眼:“瞧瞧你,二十六岁的人还吊儿郎当。太子年幼可比你稳重许多。”

    “爹,您别拿太子和儿子比。”李兆先叫屈。

    李东阳挥挥手:“做臣子就要有臣子的样。回京先去向太子请安。明日陪爹一起去甘州,然后去大宁,最后往河套。”

    “孩儿只有五日的假期。”李兆先摊手,“河套一日一个样,与关内有天壤之别。如果陪您走一圈,回去非得被政务压垮不可。”。。

    李东阳赶走儿子:“滚!”不过是河套小小的户部郎中,哪来的脸说比他这位内阁次辅忙。

    李兆先整理仪容,进宫在文华殿拜见朱寿。

    “殿下,东宁伯和把台从哈密回来,杨大人想尽快帮把台和琪琪格完婚。婚礼越隆重越好,最好能请到皇后的懿旨。”李兆先在朱寿面前表现得成熟稳重。

    朱寿了然,“本宫自会处理。李公将要去大宁和河套,你也一起去吧。”

    “殿下,微臣忙!”李兆先哭诉,“准格尔煤场生产的蜂窝煤和煤炉卖脱销,杨大人指定只能用塑料布购买。游商部落的人疯了,手捧粮食和银子来换物资。”

    “微臣这次请假回来,同僚们让微臣带话,希望殿下再派些人手到河套。”李兆先丝毫不敢提起妹妹的事。

    朱寿白了眼装哭的李兆先。打电话让内行厂拿来筛选的官吏名单。超市以制作白册的名义从吏部拿到京官和吏目的名单。从中选择名声、口碑、能力都极好的低级官员和吏目,准备派往河套帮忙。

    打发走李兆先,朱寿前往乾清宫找便宜老爹。

    “皇兄,十倾地哪能够过日子?”

    “家中子女众多,皇妹有两子需要婚配,却连聘礼都拿不出!”

    “皇兄,驸马当初是您帮着挑的。虽说驸马可以授实官,可您应该知道驸马不是当官的料。”

    朱寿向殿外的御前侍卫打听,原来是《庄田传世法》惹的祸。

    《庄田传世法》规定,‘皇后家派传五世,留一百倾地’,‘驸马派传五世,留十倾地供主祀’。皇后早一步寻来,已经哭过一通。太妃们也相继找来。公主们已经是第三批。

    “各位皇姑,有考虑过去河套发财吗?”朱寿裂开一口大白牙,进殿解救便宜老爹。驸马和表亲们至少都是识字的。河套缺人,能忽悠一个是一个。

    “恶念值+……”

    公主们见到朱寿下意识起了戒心。

    35万人涌进河套缺粮时,河套官员感慨一下子来的人太多。忙着调粮养活众多的人口。等仓库堆满足够的粮食后,他们悲催地发现,人手太少了。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此话非虚。

    进入金秋十月,第一批移民种植的水稻丰收。平均每亩五石的产量让曾经的户部尚书周经跪在地头大哭特哭。土豆相继丰收,磨坊开了一家又一家,游商部落把方便面往哈密、吐鲁番贩卖。

    丰收的粮食,开出一家家的加工作坊。盐池、煤场的相继开采,制盐作坊、蜂窝煤作坊、打铁铺等入雨后春笋般冒出。太子殿下定下商税十取一,非但没有消除大家的积极性,反而让工坊在河套越造越多。

    河套官员面临和关内迥然不同的局面,随时需要修改河套律。

    首先倒霉的是被弘治帝用圣旨派往河套的白昂、李梦阳等人。

    “刚修的路怎么又挖开了?查查当初是谁负责修的!”白昂火冒三丈地撸起袖子。原本三个时辰就能从大同返回云中城,因为修路耽误了他一天的时间。

    他又要加班处理积压的政务。别小看一天时间,刚成立的刑部能收到上千封奏章。陛下让他到河套和徐贯修水利,结果还是做回刑部的老本行。

    刚到河套没多久,白昂好似过了一年。每天需要处理的政务是京师的数倍。不是因为河套治安乱,而是所有律法都需要重新制定。

    煤油灯的出现,让加班成为河套官员的日常。在京师遭受多次太子祸害的他,非常怀疑压榨夜晚的时间是太子推广煤油灯的初衷。

    虽然身体很累,但心里很满足。云中郡的建设速度足够每位河套官员骄傲。关内的城市集镇可以几十年不变,在河套几天能变个样。

    王守仁递上一杯奶茶:“白大人,内行厂在修线路。今后河套和京师之间可以用电话通话联系。”沟渠的事情告一段落,现在他被调到刑部帮忙。

    白昂接过奶茶的手抖了抖:“就是宫里的那种可以听到声音的电话?”

    “是的。”王守仁目光中满是期待,“太子说有了电话,河套的变化会更加大。”

    “沿路线路的维护?电话的收费?电话内容如何保密?通过电话的政务要求多久反馈消息?……”白昂脑中一连串的问题。每一件新事物代表他们将出具相应的条例应对。白昂大叫:“加班,刑部的全都加班!”

    “加班,不把这些帐算好不准回家!”隔壁的户部传来周经的吼声。

第175章 李公,喝茶() 
“《大明皇家日报》刊登招贤令!”一大早报童清脆的喊声打破京师的宁静。

    坐上马车的李东阳探头:“去买张报纸。”

    “好勒~”送行的李兆先亲自买回报纸交到李东阳手中。

    李东阳接过报纸,把手摊在儿子面前。

    李兆先二丈和尚摸不到头脑:“爹,您还要一份?”

    “你的俸禄。”李东阳右手摊开,左手拿起报纸凝视,隆起的眉心显得心事重重。

    李兆先捂着茄袋惨叫:“爹,你让孩儿买东西从不给银子。儿子在河套辛劳半年,真没能存下多少!儿子还准备娶妻存聘礼。”

    李兆先发妻已亡,他在应试时病倒,喝药多年身体一直没好,多年未曾续弦。在河套政务繁忙,身子骨反而结实不少。他在河套看上一位小娘子,正存钱打算在河套买房定居。河套虽大,太子允许买卖的土地极少。用官员的身份在云中城买房便宜,配套齐全的两进小院只需200两银子。

    李兆先虽然是次辅的儿子,却不是富二代。李兆先是李东阳原配之子,不好意思向朱夫人开口要银子。

    李东阳军户出身,家底薄。在京师内城的府邸是朱夫人的嫁妆,府中花销也是朱夫人用嫁妆贴补。内行厂送过一架马车,李东阳上朝依然由轿夫接送。因为轿夫的工钱由朝廷负责支出。若是招马车车夫,需要李东阳自己掏腰包。根据后世的记载,李东阳子女相继早亡,死后身无长物,由同僚凑钱处理的身后事。

    李东阳指指报纸:“河套官员的福利待遇极好,你半年的俸禄比爹的年俸高一倍。”

    《大明皇家日报》在主页上刊登太子署名的招贤令。太子从前几期报纸中找出言之有物的文章,征召文章作者前往河套。报纸上详细罗列河套官员丰厚的待遇。

    李兆先喜极而泣:“太子终于招人了,这下回去用不着天天加班。”太子的银子不好拿。别看待遇高,忙的时候连喝茶的机会都没。

    李东阳搓搓手指,李兆先万分不舍地掏出茄袋,思量交多少比较好。

    李东阳把茄袋一起收入囊中,挥挥手让李兆先走人。他的视线没离开报纸。除了招贤令,报纸有专版报道焦家金矿发生的一系列冲突;报纸上有提倡女戒的文章,与之对应的是许多人对礼教的理性思考。

    “太子……看透人心……”李东阳小声呢喃。他逐渐品出太子不限制言论的原因。畅所欲言,能让各种思想理念碰撞。而且,说话的人多了,反而令一些人失去了权威。

    李兆先扎心地目送车队出城门。没多久,西厂河套负责人胡玢护送另一马车队从他身边驶过。

    李兆先张了张嘴:“他怎么会出现在这?”李兆先想了想,跑到保大坊探听消息。见内行厂忙着装卸物资发往河套,猜测河套定有事发生。

    李兆先回到家,找到整日以泪洗面的三妹,“大哥已经接到你的来信。茶楼前发生的事情正好退了孔家的亲。反过来想想也不是坏事。”

    “你大哥天天找英国公世子踢球,好不容易套来一个绝密情报。太子欣赏达延汗王妃满都海。满都海大达延汗7岁,太子肯定不会介意你的年龄。”。。

    李兆先自认为安慰好了妹妹,匆匆收拾行装返回河套。

    李晴被这条消息惊得眼珠子差点掉出来。

    被震翻的还有暗中保护李晴的东厂番子。戴义把太子非礼达延汗王妃的事告诉弘治帝,弘治帝气得五官移位。“这个臭小子!等下朝后,看朕怎么收拾他。”

    报纸上的招贤令引在士子和官员中引起不小的波澜。但大部分的百姓更在意金矿的新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