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第一祸害 >

第72章

大明第一祸害-第72章

小说: 大明第一祸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义轻笑,领命离去。

    一个时辰后陈宽跑回来诉苦:“皇爷,太子爷把竹楼送去的银子花光了!”

    刚午休起身的弘治帝愣了愣:“三十多万两银子都花了?”光搬都需要搬大半天的银子,怎么可能一下花完。

    陈宽苦笑:“老奴等太子爷醒来递上中官田庄账目。正好遇到竹楼送银子。太子爷看到银子当场分成三份。一份用于酒醋面局的投入,一份作为内行厂、西厂的福利,还有一份给了天师研究院。”

    “好!”弘治帝抚掌大笑。照儿有心怀天下的胸襟,不怕他将来奢侈无度。

    陈宽暗想:有皇爷撑腰,皇后娘娘的状怕要白告了。

    他刚被太子收拾一顿,不敢在皇爷面前说半句太子爷的不是。太子爷让他留意寿宁侯进宫告状,他知道今日上午金太夫人进宫,特意把抄没金银的用处告诉皇爷。

    弘治帝利用原来早朝的时间处理政务,每天能多出很多时间到坤宁宫看女儿。

    “朕的小福泰又肥了,将来得让你皇兄头疼喽。”弘治帝抱着肥嘟嘟的女儿转圈。

    张皇后从弘治帝手里抢过女儿,给了个大白眼,“女儿刚吃饱,别让她吐奶。”

    弘治帝笑呵呵逗弄女儿,看上去心情非常好。

    “陛下,您先解决臣妾头疼的事情吧。太子赊欠弟弟们佃租,您给递句话,让太子有银子马上还掉。”张皇后轻轻地拍着女儿后背,故作埋怨道。

    弘治帝勾住张皇后的肩膀,温和地说,“大明看似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实则内部腐朽不堪。朕处处缺银子、缺粮食啊!是朕无能,让照儿小小年纪为大明操劳。朕会找机会让大舅哥宽限些时日。”

    张皇后顺势倒在弘治帝的怀里,咽下询问抄没金银的去向。下次找机会再问吧,只要有她在,陛下能赊欠寿宁侯府吗?

    午休养足精神的朱寿来到文渊阁。三位内阁阁老们正在处理送上的奏章。

    内阁会事前拟好批答的文字,和奏章一起送给便宜老爹审批。如果皇帝偷懒,会让司礼监掌印、秉笔太监等人批红。这样就容易出现刘瑾、魏忠贤坐大的事。

    便宜老爹不偷懒,他就更不能偷懒了。太子监国,也有资格处理奏章。看他主动跑到文渊阁,省了阁臣们专门跑一次。

    刘健、李东阳、谢迁看到朱寿脸色同时发白。见识过太子谈天说地的能力,没有大臣会不杵的。尤其是刘健,他听过的先帝讲话加起来,都没太子一天的话多。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阁老们忙,本宫在旁学习学习。”朱寿咧嘴笑道。

    他找了几本阁老们票拟过的折子看起来。以他的心算速度,片刻功夫看光一大叠。引来三人频频侧目。

    翻到其中一本折子,朱寿停下多看了几遍。山西解州有人用妖术惑人,连知州都上当受骗。都察院想让便宜老爹下旨,严禁天下妄言惑众者。

    “桀桀桀~”朱寿笑出声。他找到报复张天师的办法。

    “……”

    朱寿的奸笑声吓掉三人手中的笔。

第152章 搅局() 
“殿下因何事发笑?”刘健竖起眉毛冷脸问,“国家大事绝非儿戏!”

    朱寿闻言高傲地抬起下巴,指着奏章挑眉,眼中流露浓浓的轻蔑神色,“堂堂十年寒窗苦读的官员竟然会被妖言蛊惑,真令人发笑。不过嘛,首辅大人提到国家大事的高度也没错。一部分的大明官员,真的是该回炉重造!”

    刘健胡子抖动,健步走上前抢过奏章快速过眼,“解州小吏李宁自言得聚宝盆于桃花洞,知州程观竟相信此事?”

    “这份奏章为下官票拟。下官觉得都察院意见中肯。”谢迁拱手言道。

    刘健摸了摸胡子思索:“查查这两人的履历。”

    谢迁前往吏部调阅官员档案,需要花费不少时辰。朱寿在这段时间内,把阁老们处理的奏章翻了个遍。刘健随手翻一本询问意见,朱寿暗中戳戳系统,一字不落地复述阁老们的票拟。

    刘健眼神变得深邃。太子殿下一目十行、记忆力惊人,看似口无遮拦,处理奏折时却片叶不沾身。刘健肯定他的猜测,陛下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首辅大人,知州程观三甲进士,小吏李宁是捐粮的监生。”谢迁小声说。

    朱寿‘噗嗤’一下笑出声,嘲笑的意味浓重。他在史书上看到考八股出身的进士需要底层书吏辅助才能当官,能力不足者很容易被忽悠和架空。这可是真实的写照!

    朱寿啧啧有声:“本宫会建议父皇取消捐粮为监生的弊政。”坚决堵住富商当官的途径。官商结合是大明的一大毒瘤。

    “殿下太过武断,此乃个案。”刘健沉声道。

    谁也不能保证后代学有所成。除了荫官授予国子监出身,捐粮入监生是另一条途径。虽然时有官员抨击,但有更多的官员暗中支持。勋贵追求爵位世代传承,官员也有类似的想法。

    朱寿椰揄地笑:“本宫只是提议而已,自有父皇定夺。首辅大人一言以蔽之,确有断绝言路的嫌疑。”

    刘健张口结舌。‘断绝言路’四字让他联想到监生江瑢的弹劾奏章。大明开国一百多年,他是第一个被监生弹劾的内阁首辅。太子的话若是被传了出去,他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心脏猛然一缩,刘健捂着胸口痛苦倒地。

    “首辅大人!”李东阳快速跑上前,在刘健口中塞了颗保心丸。

    朱寿赶紧让谷大用到太医院请太医救治。

    在坤宁宫收到消息的弘治帝急匆匆赶来。被谷大用用自行车接来的太医刘文泰,很快掐着人中弄醒了刘健。

    “启禀陛下,首辅大人近日多有操劳,加上天气炎热,才会一时晕倒。并无大碍。”刘文泰硬着头皮说。他投靠太子,给5位御史下了‘心疾’的诊断,肯定不能说首辅大人是气急攻心晕倒。

    谢迁不给面子地戳破:“微臣以为,首辅大人的晕倒是气急攻心所致。”他殷切希望弘治帝暂停太子监国。

    弘治帝眉头一皱,照儿气晕首辅的话传出去不好听。

    朱寿‘切’了一声:“这样说来,诸位大臣长年累月气父皇,目的是想让父皇气急攻心?”

    “你……”刚被就醒的刘健无力的指着朱寿,又晕了过去。

    李东阳和谢迁跪在地上大喊:“臣等不敢。”

    太子这是在指责他们弑君!

    弘治帝捂脸,让目瞪口呆的刘文泰尽快救人。

    论气死人不偿命,朝臣加一起都不会是太子殿下的对手。

    刘文泰掐人中、针灸多种手段齐上,抹了把额头的汗,好不容易再次把刘健弄醒。

    “老大人的气性真大。”朱寿小声嘟囔。

    弘治帝赶紧捂住他的嘴,首辅的脸色惨白如纸,可别真被气死。。。

    弘治帝和气地对三位阁老说:“天气炎热,让官员们轮流休息,明日的早朝暂免。”

    “是,陛下。”李东阳和谢迁无奈地同意。他们想让弘治帝上朝,反而被弘治帝放假。如果明日坚持上朝,又要遭受太子的话痨。

    随着弘治朝难得一见的罢朝旨意下达,首辅被太子气晕的消息不胫而走。三位阁老闭门谢客,让大家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没了宫中的眼线,大家的消息变得闭塞,一时间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窜。

    朱寿跑到内行厂找凌风子商量事情,得知京官们在到处打听内幕。朱寿眼珠子转了转,摸摸下巴规划布局。

    他吩咐张永散播消息:“本宫想要清理各衙门的小吏、父皇实际上是被朝臣气出病的、父皇想要罢免内阁、宫里的太监咬出一堆同流合污的官员等等,诸如此类的谣言多离谱都行。”

    张永躇踌起来:“小爷,这不好吧?”

    “还怕京师会暴动不成?本宫让你去就去。”朱寿不耐烦的挥挥手。

    张永不得已领命离去。

    朱寿抱着手看好戏。后世万历皇帝多年不上朝,突然出现皇帝要上朝的谣言。上千文武百官竟然轻信谣言奔赴皇宫上朝。

    他闲得慌,想瞧瞧大家会不会和万历朝的大臣们一样笨。

    “殿下,真要把这些招数的真相告诉百姓?”凌风子纠结着眉头下不了决心。

    谷大用诧异,狂热的凌风子竟然也有质疑小爷的时候。

    朱寿装模作样地摇头叹息:“如今的天师道不成气候。不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继续钻研,然而用窍门取得不义之财。必须刹住这股子歪风邪气。叫醒世间浑浑噩噩的众生,可是大功德一件!”

    凌风子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招呼天师研究院的人,动手安排明日的表演。

    朱寿逛了圈内行厂,从镀金作坊拿回定做的拨浪鼓。小孩子喜欢亮闪闪的东西,拨浪鼓不但镀金,而且镶嵌五颜六色的宝石。把小妹哄开心,就是在顺毛撸便宜老爹。万一京师乱成一锅粥,便宜老爹也不舍得重罚他。

    回宫时,牟斌发觉四周气氛不对,让锦衣卫紧贴在太子身边火速回宫。

    朱寿像没事人一样,前往坤宁宫给张皇后请安,拿亮晶晶的拨浪鼓逗弄福泰安公主。和便宜老爹其乐融融地吃晚饭,再悠哉悠哉地返回东宫。便宜老爹自然是留宿坤宁宫,老婆孩子热炕头嘛!

    “臭小子,你干了些什么!”隔日不上朝,朱寿本打算睡个懒觉,没想到被便宜老爹的大嗓门叫醒。

    朱寿打着哈气起床:“父皇昨晚休息的不错,精神真好。”

    弘治帝起了抽儿子一顿的冲动。

第153章 砸饭碗() 
事实证明,弘治朝的大臣们没有比万历朝的聪明多少。

    弘治帝多日不上朝;皇宫大肆清理内侍、宫女,断了很多人眼线;藩王们逃命似的离开京师;太子不断地收回土地;首辅被太子气晕;莫名其妙的罢朝……

    昨日大街小巷的谣言已经让百官人心浮动,今早京官们收到北方的灾情,情绪彻底失控。

    除了山东一地,其余地方开粮仓救助受灾百姓,并没有出现大批的流民。

    围绕灾区缺粮,朝廷除了送出百万石粮食,让山东30万灾民迁入河套,并让地方安抚灾民,没有拿出确实有效的办法。

    反而在筹粮的问题上,上至阁老下至科道言官,发动一次次的弹劾。弹劾北方官员的、弹劾户部的、明里暗里指责弘治帝失德的。甚至有官员多次提出捐纳的弊政,整了一出官场现形记。

    到头来,全是一场误会!

    知道真相的百姓和士子口诛笔伐,纷纷叫嚷罢内阁、整治吏治。闷热的天气容易让人心情浮躁,京师的火药桶就这样被点燃。

    得知要被清理的小吏们消极怠工,因为今日罢朝宫门未开,各部堂官不知如何是好。在家休养的刘健和李东阳、谢迁分别赶往各官衙安抚人心,反而遭小吏们的质疑。陛下都要罢阁了,阁老们的话有准吗?

    “百姓们围住大明门附近的官衙,要给为官员给个说法。而以阁老为首的官员跪满了左顺门。”弘治帝背着手来回踱步,“看你这臭小子做的好事。”

    朱寿咋舌:“这是他们心虚,和孩儿无关。”

    弘治帝敲敲儿子的脑袋笑骂:“你这个臭小子!”

    便宜老爹处惊不乱,还有闲功夫教训儿子,心里肯定乐翻了天。让朝臣们多跪一会,冷静冷静脑子,别总把皇帝当二傻子看。

    朱寿拿起电话通知凌风子:“今日街上人多,是表演的好时机。”

    “照儿又在搞什么?”弘治帝苦笑着问。朝臣年纪都不小,真怕儿子会把他们折腾死。

    朱寿笑嘻嘻地卖关子:“一会儿父皇就知道了。”

    弘治帝瞧瞧外面的日头很大,摆驾左顺门召见群臣。儿子闯的祸只能老子处理。

    锦衣卫开道,凌风子带领天师研究院集体踩着滑板,倘若仙人下凡一般出现在大明门外。

    热闹的大明门很快安静下来,不知道天师们所来何事。

    天师研究院在外一直维持得道高人的模样。面对他人的问话,回不回答全看心情。即便这人是寿宁侯。

    大明门外除了百姓和不安的京官,还有两眼抓瞎的勋贵皇亲。一夜之间天好似翻了个儿,吹得人心惶惶的灾情、大批奔向京师的灾民,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他们抄高了粮价,不少人准备待价而沽,到头来全是一场空。

    一大早,一帮人找上寿宁侯府,希望寿宁侯进宫打探消息。无奈今日皇宫大门紧闭,任何人不得入内。寿宁侯、庆云侯、瑞安伯三位皇亲也没能入宫。

    这更加助长不安的情绪。

    凌风子等人的到来,让大家仿佛抓到救命稻草。弘治帝信道,得知凌风子到来一定会打开皇宫大门迎接。况且凌风子是太子的人,说不定这是太子搬来的救兵。

    结果凌风子等人无视皇亲们的问话,捣鼓出一件件法器。这是要开坛做法?

    脾气暴躁的建昌伯头顶烈日、汗流浃背,见到凌风子不理睬他不由得动了怒。朱寿的几次示弱让他渐渐放松警惕。他在皇宫敢借酒装疯打太监、强抢宫女,更不会怕朱寿手下的一位老道。可是一靠近凌风子,顿时感到一股清凉的风吹过,驱散他烦躁的心情。建昌伯顿时清醒,不敢随意放肆。

    见到建昌伯都不敢撒泼,其余人更不会上前干扰。

    凌风子等人最好事情准备,扫视里三层外三层的百姓和罢工的小吏,开始惊掉一地眼球的表演。。。

    “空手下油锅!”英国公举着扩音喇叭在旁解说。今日闹出的动静会比较大,太子特意委托他出面镇场子。

    在他到来前,五军都督府把煽动京营士兵闹事的低级将领一一抓获。陛下派人调查许久,终于等到适合的时机一网打尽。处理掉那些硬茬子,京营即将迎来大换血。

    只见场上架着一口大锅,火炉冒出一束束火苗,大锅被烧热,拿扇子扇风的内侍额头的汗水滴在油锅,立刻滋滋冒起白烟。凌风子把家里炒菜用的倒入锅中,油锅马上沸腾起来。

    百姓们看的莫名其妙,以为这是新的法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