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第一祸害 >

第51章

大明第一祸害-第51章

小说: 大明第一祸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治帝心里也有他的小九九。

    他身边只有皇后一人,也只有照儿一子。宗室对皇后的善妒颇有怨言,如今又有照儿非皇后亲子的谣言。他急需要证明皇家母慈子孝,确立照儿嫡长子的身份,确保皇后将来不会受到委屈。

    和他子嗣艰难相反,藩王们子女众多。尤其是庆成王,子女加起来有94人。因为生的太多,使得当时山西巡抚杨澄上奏请求礼部和宗人府合议。礼部查勘结果表示94位子女都是亲生,没有异性冒认。

    弘治帝心里憋了口气。儿女多又有什么用!他家的照儿一个顶一百。让大家瞧瞧照儿给太皇太后修建的清宁宫,花费的都是照儿的私房钱。

    强烈的屈辱感涌上张原庆的心头。天师研究院弄出来的清宁宫,凭什么让番僧主持仪式。这是对天师道的侮辱!

    张原庆再次递上请柬打算见凌风子商议此事。凌风子解决镀金作坊的难题,正好有空。抬高番僧地位是为了巩固北方边界的稳定,凌风子怎么可能让张天师影响太子殿下的计划。

    “太子殿下孝顺,怎么会违背太皇太后的意愿。”凌风子飘飘然地说,“大道无为、道法自然,不要太在意虚名。”

    张原庆颤抖着手问:“清宁宫是你们内行厂花费银子督建,天师就愿意让番僧摘桃子?”

    “我们都没意见,真人何须动怒?”凌风子淡淡地问道。

    凌风子无欲无求的双眼看向张原庆,身为皇帝册封的正一嗣教保和守道大真人,张原庆全身好似被烈日灼伤。最终在凌风子面前败退。

    研究院赞同的举动让正一教的天师恨不得清理门户。胳膊向外拐!

    坚信凌风子是得道高僧的弘治帝也觉得张天师有点小题大做。哄太皇太后高兴的一场仪式而已,能说明什么问题。

    弘治帝以为的小事情,引起内阁阁老和百官群起而攻之。

    “陛下,喇嘛教乃是元朝国教。”

    “让番僧入宫,把宫禁当成何物?”

    “国库空虚,哈密的战事已经让陛下从內库调银,各地藩王入京的费用从何处挪用?”

    “藩王进京劳民伤财,臣反对。”

    ……

    弘治帝头大如斗,不得不坑一次儿子。“鞑靼人信喇嘛教。朕希望法王可以调和大明和鞑靼的关系。藩王进京的费用由内承运库负责。”

    “恶念值+……”

    远在云中的朱寿感到莫名其妙,为何朝臣们源源不断的贡献恶念值?

    退朝后,刘健等人围在一起商议。

    “太子和皇后关系闹得很僵。太子不想背负不孝的罪名,孝顺太皇太后是一步好棋。”刘健分析道,“大家别指望内行厂会出现阻止此事。”

    “难道要让那群番僧再次得势吗?”谢迁皱着眉头道。

    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官员,不太能接受喇嘛教的某些教义。又有前朝旧事在前,令他们极度不满意弘治帝偏向喇嘛教的行为。

    刘健议题:“说服太皇太后改主意?”

    “怕是很难。先帝信奉喇嘛教也是受了太皇太后的影响。”谢迁摇摇头。

    刘健见李东阳低头不吭声,问道,“宾之有何高见?”

    李东阳角浮现一抹讥笑:“我们首先要找出太皇太后请法王的原因。几年前庆云侯和寿宁侯争夺田地。陛下偏袒寿宁侯,把田产判给了寿宁侯。太皇太后对此事的十分不满,对皇后也多有看不顺眼。皇后对太皇太后的恭敬浮于表面。想必是因为太子的问题。

    如今皇后还有两个月即将生产。万一是皇子,一定会动摇太子的地位。太皇太后对清宁宫十分满意,为了庆云侯也会选折巩固太子储位。”李东阳环视两人,“喇嘛教的法王是否能达成太皇太后的某些愿望?”

    刘健垂下眼帘,没有把凌风子断言皇后生公主的事情告之两人。

    为了宫殿的完工仪式,喇嘛教和天师道明里暗里斗了几场。

    周经和徐贯致仕后一身轻松。。。

    周经投靠太子实属无奈。他这位户部尚书守着空空如也的国库,面对内宫的索取无度、皇亲勋贵的种种逃税不得不下重手整治。不但得罪权贵,也招致弘治帝的厌弃。投靠太子是他最后的退路。

    而太子的表现令他重新焕发斗志。太子接管内承运库,一力承担内宫的花销,减轻压在户部肩上的重担。光此一项,足以让他肝脑涂地辅助太子登基。

    云中城就在前方,等待他的是一张空白的宣纸。他一定要画出一副盛世。

第107章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3() 
周经和徐贯抵达云中城。这里的情况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远处高耸的城墙一眼望不到边,城墙上插着‘朱’字大旗,不时能见到远征军士兵从城墙上走过。远处依稀听到枪声,可见鞑靼人并没有死心。

    但百姓们笑意盎然,丝毫没有担忧和害怕。草场被翻整成耕地,土地规整地划成田字形。四周有沟渠环绕,七成水田三成旱田。农户们三三两两站在水田中,翠绿的幼苗被插入土中,时不时会传来一阵笑声。旱地里播种的常见蔬菜颗颗肥壮。

    一片郁郁葱葱的田园景象冲击着周经的胸膛,满腔抱负急于在此地施展。他拖着东张西望的徐贯朝最大的军帐走去。

    朱寿闻讯前来迎接。经略河套需要干吏,他很重视两人的到来。他有很多建设河套的想法,可是没有强有力的人落实推行只会成为空中楼阁。缺人的朱寿只能挖便宜老爹的墙角。

    “殿下!”周经疾步向前。大半年没见的太子殿下长高了、也黑了。太子是大明振兴的希望所在,他有无数的谏言要当面说。

    倏地,军帐门帘被揭起。身着棕红色的袍子、手持佛珠的喇嘛从中走出。

    仿佛被一盆冷水泼在身上,周经的身体瞬间僵硬。先帝因为信奉番僧闹出的种种事迹,让所有经历成化朝的官员打心里排斥喇嘛教。为何太子殿下身边有番僧!

    徐贯比较镇定:“这位是?”

    “这位是本宫从大同府宝宁寺请来的师傅,专门教授本宫梵文和藏文。”朱寿和气地解释道,“借助喇嘛教的力量可以早日稳定河套局势。”

    周经用怀疑的目光望向朱寿。。。

    “就知道这个借口瞒不过两位老大人。”朱寿呵呵一笑。

    “吐鲁番曾经是高昌国故地。唐朝的三藏法师前往印度取经时来到高昌,令当地佛教盛行。百年前察合台汗国攻占高昌残杀僧侣,逼迫当地百姓改信伊教。如今吐鲁番信佛教的人已经不多。成吉思汗在位时,喇嘛教是国教。没曾想后代竟然出了信奉伊教的察合台汗国。”

    “近些年来察合台汗国四分五裂,大部分地方被叶尔羌汗国占领,只留下位于吐鲁番地区的东察克台…吐鲁番汗国。叶尔羌汗国在西面虎视眈眈,吐鲁番汗国寻找新的生存地,所以才会不顾父皇的训斥在此进入哈密地区。”

    “这是恢复佛教最好的时机。宝宁寺的师傅们甘冒生命危险前往吐鲁番,但需要借助我们的力量。”

    朱寿悲天悯人地说:“太祖落魄时曾接受佛门的帮助。如今佛门有事相求,本宫岂能坐视不管。两位老大人说是吧?”

    杨廷和面无表情地听太子殿下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明明是太子用三寸不烂之舌鼓动宝宁寺的喇嘛们去吐鲁番传教。不知怎么搞得,宝宁寺的喇嘛们真的被太子说服,用以身饲鹰的精神前往哈密。

    周经和徐贯相顾无言。为了西北地区的安宁,他们好像不该妨碍太子和喇嘛教来往。

    “两位老大人舟车劳顿,请先到临时住所休息几日。河套东部的两段长城即将闭合。届时才会启动河套的建设。本宫给两位老大人安排精通蒙古语的人,这段空闲时间正好可以用来学习。”朱寿笑眯眯地说。活到老学到老,丰富老年生活。

    “恶念值+。”

    周经讪讪一笑,过了六十而耳顺的年纪,竟然还被要求学习。这次河套之行似乎和他预想的不太一样。

    朱寿需要他们和喇嘛教维持面子上的友好。周经本是不乐意的。可是得知太子需要宝宁寺喇嘛前往哈密,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不能因为他的喜恶耽误太子大事。

    身处京师的弘治帝没这么好命。

    连续几日都有大臣们上折反对喇嘛教的灌顶国师主持清宁宫落成仪式。奏章在御书房堆成小山。早朝不商议大事死,反而围绕此事争论不休。

    回到御书房耳根子也不得清净。

    “清宁宫是照儿为哀家所建,凭什么要听那帮朝臣的话!当日清宁宫被毁,户部死活不肯出银子重修。现在凭什么来指手画脚?是不是认为哀家好欺负?!”太皇太后高亢的嗓门从电话机里传出。

    弘治帝连声附和:“清宁宫没花国库一个铜板。孙儿绝对不会听朝臣们的。”

    挂了太皇太后的电话,皇太后又打了来。“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在不影响朝政的前提下顺着太皇太后的意思。”

    “母后,儿晓得。”弘治帝扶额。

    电话机方便交流的同时也失去了安宁。

    弘治帝感慨道:“还是凌风子天师思虑周全。倘若在坤宁宫安装电话,皇后将无法安心养胎。”

    话音刚落,有坤宁宫女官带来皇后的恳求。“望陛下恩准给坤宁宫和寿宁侯安装电话,便于金昌太夫人安抚娘娘的情绪。”

    弘治帝心里五味陈杂。

    “让皇后安心养胎。”弘治帝挥手让女官退下。

    “竹楼,”弘治帝喊来东厂都督戴义,“派人查寿宁侯府的目的。”

    戴义领命退下。以前皇爷是不会允许东厂骚扰寿宁侯。看来皇爷虽然不追究张家勾结鞑靼对付太子爷的事,但也失去了对张家的宠信。

    当得知张天师去过寿宁侯府,也同时见了多位朝臣后,弘治帝一脚踹向小山般高的奏折。朝臣们对他在宫中举行斋醮抗议不断。他稍微与喇嘛教接触,劝解的奏折成堆递来。可这群朝臣呢?严于律朕,宽以待己!

    弘治帝意难平。

    “下旨令大能仁寺的那卜坚参国师主持清宁宫落成仪式。”弘治帝决断。

    陈宽轻声问:“皇爷,需要内阁票拟吗?”

    “落成仪式不用户部的银子。直接下中旨,你跑一趟内行厂,让他们尽快准备。”

    “老奴这就去办。”陈宽躬身退下。

    弘治帝思念起远方的儿子,还是照儿贴心!

    “有时候不争即是争。”刘健知道弘治帝绕开他们下中旨,意味深长地对另两位同僚说。

    李东阳沉默不语。这件事情上,连襟确实是用力过猛。

    谢迁随和地笑道:“大能仁寺不争只是假象。内行厂虽然没有直接表态,可他们不表态的立场就说明了立场。被太子拿捏在手的勋贵们自然不敢插手这事。皇亲们更不会与内行厂作对。”

    “于乔何意?”刘健挑眉问道。

    谢迁拱手相问:“首辅大人不觉得太子手上的势力膨胀得太快了吗?万一皇后生下皇子,大明必将遭受一场浩劫。我等身为阁臣,需替陛下解忧。”

    刘健好奇地问:“于乔有肘制太子的办法?”

    谢迁神秘一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第108章 港口骚动() 
内行厂的扩张对大明商人来说,如同九边重镇遭遇鞑靼铁骑,想抵抗却无能为力。内行厂在弘治帝不予余力地支持下,由锦衣卫、东厂搭建骨架,高超的生产技艺为血,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婴儿成长为巨人。

    “你们还在犹豫什么!瞧瞧质地上层的羊绒衫,内行厂羊毛坊为女工天织三件。如果推广到全国,会让我们损失多少?别忘了,我们的土地种的不是粮食是桑树!”

    “还把银子装坛埋家里干嘛!想要大明因为银子稀少而铜钱大跌,利用兑换差额凭空多出钱财?别做梦了!太子从日本偷运银子,从占城运粮,大明国内的物价、银铜价格很稳定。”

    “内行厂的代销店让你们赚了很多?河套大笔采购让你们的日子过得很舒坦?这都是朱厚照给投下的诱饵!朱厚照类太祖,一旦他从河套脱身,江南就是他下手的目标。”

    “边关马市关闭,严查走私。直接断了我们的财路。”

    江南商社的成员窃窃私语,始终没有给出表态。

    “别忘了会试舞弊案!程大人被夺职,等谢阁老致仕,哪位内阁阁臣会为我们江南考虑?朝廷对我们江南征收重税,北方发生灾祸,朝廷首先的反应是增加江南的税收。对我们何其不公!”

    这句话刺到江南商社众人心中的痛处。

    “我们会阻止内行厂从江南地区收购丝绸卖到日本。也会断掉提供给河套的货物。”江南商社众人承诺。

    神秘人清秀的脸庞眉目舒展,躬身行礼后离开。

    他走后江南商社的人议论纷纷。

    “这是哪位藩王府上的?”

    “宁王府?代王府?”

    “管他是谁。我们只管赚银子,龙椅上坐着哪位朱家人与我们无关。”

    一场针对内行厂的阴谋拉开序幕。

    一艘从窝阔崴港口出发转道日本的宝船驶入天津卫。内行厂在天津港有专门的停泊地。此次宝船上除了有曾在东宫伺候太子的内侍吴经,还有从日本返回的赵虎。

    赵虎是东宫侍卫,受朱寿之命开辟日本港兑换金银。他是忻城伯赵溥的侄子,赵溥唯一在世的儿子不幸夭折特意回来奔丧。至于忻城伯世子的位置,他没有特别的想法。忻城伯如今空有爵位没有官位,前途还没跟随太子好。

    宝船缓缓驶入天津港口。赵虎上甲板活动筋骨。忻城伯在京师,他下船后直接奔丧。

    “赵侍卫多久没回家了?”吴经凑上前询问。

    这次的宝船由他负责,除了后舱的舱门他无权打开,前舱堆满从日本兑换的金银。大明和日本的白银相差四倍,太子闭着眼睛赚银子。难怪内行厂的人都大手大脚。他在东宫不起眼,求爷爷告奶奶才入了西厂。和进入内行厂的人相比待遇差很多。西厂规矩大,守着宝山连根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