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第一祸害 >

第123章

大明第一祸害-第123章

小说: 大明第一祸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直下台后,投靠汪直的威宁伯王越也跟着倒霉。王越是将才,没有他河套早被鞑靼侵占。而对项忠,朱寿保留意见。

    汪直这人有问题,不代表他整治的官员是好人。

    高凤瞧了眼朱寿,低下头说,“当年项大人把山里的四十万多流民赶出山。迁徙过程中发生瘟疫。锦衣卫查出,当时只要一批迁徙人员中有人出瘟疫,整批人被处理掉。四十万人活下的没多少。活下的人在崞县安置下来。因此当地人对朝廷敌意很深。所以,当地才会成为白莲教的温床。”

    “啪”朱寿砸了药碗,咬牙切齿地大骂,“这群畜生!”

    那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啊,他们也能下得了手。那么多条人命,死的无声无息。

    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人被骂了几千年。史书没有记载此事,做下这等惨事的官员就能逃过口诛笔伐?!

    天理何在!

    “小爷息怒。当年不少的涉世官员在世,有文有武。昨天的大朝您没有看到,朝臣一致反对皇爷修建寺院,皇爷铁青着脸退朝。一旦文武百官串联,皇爷也是无可奈何的。”高凤摇头叹息。

    他没有说,当年汪公公就是因为查了这事,才被官员们联手弄下台。先帝能做的,只是把汪公公贬到南京保住他一命。

    朱寿闭上眼,模糊搜索成化年的记录。除了清朝人著的《明史纪事本末》荆襄之役略微提及此事,明朝人没有记录。

    呵呵,明朝文人喜欢私下著史。从太祖到崇祯,每位皇帝的八卦都被记录下来。尤其是太祖和永乐帝,得罪的文人太多,被描述的极为不堪。

    明朝皇帝短命,官员却一个比一个长寿。项忠可是活到了八十二岁,如今还在世。老天爷一定打瞌睡了。

    朱寿的头脑十分清醒。帝皇之术的精髓在于平衡。此等丑事涉及文武高官,一旦揭发或许会出现动荡。不可轻举妄动。

    朱寿揉揉太阳穴。白莲教和江南的事情还没彻底解决,又出了这事了!皇帝不容易做。想到以后他将要日夜无休处理政事,顿时对自己的打算踌躇不决。

    留着系统好处多多,至少能让便宜老爹多活几年,他能无忧无虑的出门浪。

    “小爷?”高凤轻声叫唤陷入沉思的朱寿。

    朱寿回过神:“本宫知晓了。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十年,先让锦衣卫慢慢查。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理江南。高伴伴,你说朝廷出面培养商人,让商人替朝廷做生意,涉足丝绵业、海外贸易、盐业、茶业等,是否能起到牵制大商人、平衡市场物价的作用?”

    “小爷,老奴不懂这些。”高凤尴尬地回道。小爷这么做可是会阻碍很多人发财。小爷不怕,他怕。

    朱寿下床,准备打电话让张永低价收购江南多余的玉露春和啤酒。为了江南,西厂大半年没出海贸易,吕宋岛发现的金银矿无人负责开挖。他手上还有很多事需要处理。琼州岛的发展,占领台湾做为他的基地……

    “小爷,”高凤不好意思地开口,“苏州千户所千户是老奴的亲侄子。老奴让他准备好随时替小爷做事。那个蠢蛋竟然把张忠当成您的人,放弃了抵抗,让张忠不费吹灰之力占领苏州城。小爷能否给他一次机会?”

    朱寿嘴角抽搐,高伴伴的侄子真有够蠢的。

    “国法无情!如果高伴伴舍得,本宫调他去台湾帮忙。”朱寿眼珠子一转。

    台湾天高皇帝远,多派几人过去也能放心。高千户虽然脑子有坑,毕竟是高伴伴的亲侄子。把他送过去,算是一种威慑吧?朱寿不确定地想。

第265章 后悔不迭() 
明朝历任皇帝说不上爱民如子,可制定下的政策多有惠民之举,为历朝仅见。

    太祖出生微末,他被人病垢的血腥残忍,可大多数针对的是开国功臣和贪官污吏。太祖对百姓是真的好。他开设华夏最早的收容所和养老院;还给穷人提供免费墓地;继承和发展了宋元建立的惠民药局,方便贫苦百姓看病治病。

    惠民药局是太医院下属机构。或许是它为了贫民而存在,难以让文人墨客挤出宝贵的笔墨描绘,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只在几次瘟疫治疗中出现过几次。

    ??好的制度需要好的执行人。当中后期朝廷出问题之后,前人千辛万苦探索出的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历史不会说话,留下的只有明朝民间医学的繁荣发展。

    弘治帝也是位好皇帝。所以当他得知三十年前的旧事,没有选择沉默。

    “朕若无视几十万死难的百姓,朕死后无颜见太祖。”弘治帝在文华殿召见重臣时如是说。

    首辅刘健带头叩首:“当年曾有给事中弹劾平叛众人。先帝言:‘荆、襄流民为患,中外皆以为虑。今及荡平,即议其后,非所以激劝天下也。’陛下重提旧事,置先帝于何地!”

    以孝治天下的弘治帝被将了一军,扶着额久久未语。皇帝是天下表率,弘治帝在几十万冤魂和孝道之间两难抉择。没几日便病倒了。

    这几日朱寿忙着接收江南战场的战利品。

    江南几大豪族在和日本堪合贸易、筹集粮食酿酒中损失重大。在内行厂成箱成箱的金银币,以及张永身后握刀护卫的杀气面前,终于投降了。豪族带头出售部分土地,自此撕开江南僵持两年的清丈田亩。

    “土地价格贵就贵了。反正我们在日本捞到不少。朝廷把琼州岛未来五十年的税收抵押五十艘宝船。也得给他们留点面子。”朱寿在内行厂通信院发布命令,“记住,收购他们手中积压的酒时,压下三成价格。再问问他们对酿啤酒没有没兴趣。没有啤酒花酿不出啤酒。”

    朱寿在系统商店买下啤酒花。啤酒花需要日照,内行厂农学院培育出后,大批种植在甘肃、宁夏两地。两地肥沃的土地不多,种经济作物才能更大可能的发挥土地的价值。朱寿很不厚道的让游商部落在草原推广啤酒。还让撒马尔罕商人卖给瓦剌。

    “本宫会让朝廷尽快派遣治农官赶赴江南。江南是鱼米之乡,必须保证三分之二的土地种粮食。至于种什么怎么种,听农学院技师的。他们今日便会启程。”

    挂断江南张永的电话,朱寿拨通留在河北的农学院技师,叮嘱他们照顾好盐碱地种植的棉花。棉布也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江南不种棉花,河北的棉花必须满足来年的棉布生产。

    北方四地干旱缺粮,朱寿派专人考察当地的土地。得知河北盐碱地时,便想到把江南的棉花种在这里。等攻下吐鲁番,这里会种水稻改良土壤。

    朱寿意气风发,大明正朝着他的设想发展。

    “小爷,皇爷病了。”陈宽眼角抹泪,哭着到内行厂找他。

    朱寿吓得扔下手头的事,火急火燎地赶回宫里。

    “前几天父皇还好好的,怎么突然病了?”朱寿厉声问。

    陈宽轻啜,把弘治帝忧虑的事情说了一遍。“皇爷说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几十万百姓的冤魂找他。皇爷失眠了好几天。老奴把法师、高僧、天师找了遍。念经、开坛做法、镇魔法器统统不管用。大师们说这是心病。”

    朱寿嘴角抽搐,这些大师赚银子真轻松。治好了是他们的功劳,治不好是心病。比他还能忽悠人。

    当太医院院判把弘治帝的病情告诉朱寿时,朱寿无语地看向正在龙床上假寐的便宜老爹。

    这不是心病,这是坑儿子呢!

    “唉!”朱寿掰掰手指数了数。刺杀的事情还没找人算总账,他想要整治的官员太多。30年前涉事官员只能排队预约。

    朱寿摸着下巴想:难得便宜老爹有事要他帮忙,他也不能不管。怎么办呢?

    朱寿在乾清宫内来回踱步,陈宽把伺候的內侍和宫女打发出去。院判收拾好医药箱,准备移到隔壁的偏殿。

    “王院判,”朱寿笑眯眯地把人拦下,“本宫想知道各地惠民药局地情况。”

    王院判张大嘴巴傻了眼。惠民药局虽然属于太医院管理,但分为京师和地方。太医院真正管理地只有京师的惠民药局。

    “殿下,从成化朝开始,国库缺银子,停了地方惠民药局的补贴,由地方官员自行筹措。如今富裕的地方勉强维持,其他地方的惠民药局几乎处于停业状态。”王院判为难地说。

    朱寿立刻变脸:“为何本宫从未接到太医院的折子?偌大的大明,本宫做不到盯住每一个角落。太医院管理不了惠民药局,难道写几个字、上奏折让父皇知晓都办不到吗?这是渎职!”

    “王院判要知道,惠民药局除了给人治病,还要负担起培养大夫的责任。没了惠民药局,没了会看病地大夫,你让生病的百姓们怎么办?有多少百姓因为无法看病死去?若死去的人是家中顶梁柱,你让他的妻儿老小怎么办?太医院漠视百姓生命,本宫又怎能放心你们给父皇看病?”朱寿愤怒地指着王院判地鼻子大骂,“惠民药局不培养大夫,难怪军医常年缺人。没有军医,本能被救活的士兵只能等死!”

    朱寿滔滔不绝,把王院判骂成民族罪人。王院判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朱寿觉得效果还不是很好。他拿起乾清宫的电话机,依次打给内阁、六科、都察院。质问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惠民药局的事情竟然无人上报!

    “从今天开始,官员生病不得请太医院御医诊治。让你们体会体会百姓看病难的滋味!”朱寿气呼呼地挂断电话。

    “恶念值+1……”

    “臣有罪,臣有罪!”王院判不停地认错。

    朱寿吼道:“如果道歉能救活生病的百姓,要你们做什么!还不快下去摸清楚各地惠民药局的情况。”

    弘治帝从床上坐起,看着王院判哭着离开。他当了十几年皇帝,还没骂哭过官员。

    “照儿为何要找太医院的麻烦?”弘治帝不解地问。

    朱寿呵呵一笑:“刘文泰曾找孩儿忏悔,他对三十年前诊治瘟疫不利后悔不迭。”

    谷大用眼角一抽,刘御医好像不是这么说的。

第266章 天降‘喜事’() 
太子出阁前,朝臣们对皇后娘娘的专宠颇有微词。古往今来,皇帝身边只留皇后一位女人的情况从未有过。这绝对是开天辟地头一次。更不提张皇后无一国之母的气度,偏袒娘家。张家两兄弟飞扬跋扈,就差把皇宫当自家侯府。

    万幸张家兄弟栽在太子手中,这两年没怎么见过他们惹祸。没等朝臣们缓过气,督促弘治帝争一争华夏明君的头衔,更糟糕的事等待着他们。

    刘健接起朱寿的电话,被劈头盖脸骂了顿。他挂断电话,淡定地服下保心丸,对两位同僚说,“我们爱民如子的殿下,不满惠民药局的现状。”心里则在骂娘,这又打算祸害谁呢?

    谢迁用心想了想,确定没有插手过惠民药局任何事,继续埋头老老实实处理朝政。希望太子看在他还有利用价值的份上手下留情。

    无数江南官员和他一样,伸长脖子等太子落下的刀。而太子高高兴兴地收缴战利品,把他们忘在脑后。

    如果真忘了也好。可军机处把苏州卫高千户一撸到底贬为民。听说这还是太子看在高公公的面子上手下留情。南京礼部尚书王宗彝死不见尸。他们派人找过,海上只有宝船的残骸、不少日本浪人的尸体,找不到失踪的十几位官员尸体。显然他们和前任通政使沈禄一样,落在太子手里身不如死。可见太子不是心慈手软的人。

    死后埋骨之地被内行厂出高价买下后,李东阳变得十分低调。太子的任何举动,都会被他反复研究。

    “惠民药局?”李东阳让书吏翻找与惠民药局相关的折子,直至追查到成化朝。李东阳发现成化朝的惠民药局的奏折,发生在李原起义期间。

    李东阳心里一咯噔,把翻找出的奏折递给刘健。“刘公,殿下似乎有些其他打算。”

    刘健粗粗瞄了一眼,敲敲书案上摆放的《大明皇家日报》。“太子殿下把白莲教军师的质问发表在报纸上,直指先帝处置失当。陛下仁孝,会顾及先帝,太子……”

    刘健摇摇头,他对太子做出任何事都不感到意外。

    “我们的陛下,对唯一的女人宠溺无边,对唯一的儿子更是好的没话说。”刘健深深一叹。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还是留给后人评说。

    李东阳脸色凝重,忧心忡忡想着心事。

    朱寿对张皇后仔细瞧了几眼,他发现人到中年的张皇后容光焕发,娇俏的容貌不输李晴。朱寿自打耳光,咋就对只见过一面的女子念念不忘呢?一见钟情这种不合理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在他身上。一定是便宜老爹唠叨了太多次,让他起了条件反射。

    “照儿为何自己打自己?”正在逗女儿的弘治帝好奇地问。

    朱寿笑:“孩儿见母后状若二八少女,以为眼花。打醒自己后再看,母后又年轻了几岁。”

    “照儿的嘴巴真甜。”张皇后乐不可支。任何年龄阶段的女人对年龄总是很在意。

    福泰公主拍着肉嘟嘟地小手笑得眼眉弯弯。她娇憨地自夸道:“福泰经常把糖塞给皇兄吃,皇兄的嘴能不甜嘛!”

    弘治帝含笑地看着儿子。儿子中过女儿衣服上的毒,接触中却没有避过女儿。女儿塞他什么都吃。是个好哥哥!偏心的弘治帝压根忘了儿子说过不怕毒的事。

    “福泰为何要给皇兄塞糖吃?”弘治帝笑问。

    福泰公主大声告状:“小舅说皇兄的嘴巴狠毒。福泰经常给皇兄吃糖,皇兄的嘴才不毒呢!”

    弘治帝阴着脸,建昌侯竟然敢骂他儿子。发生了很多事后,弘治帝对两位小舅子不复以往的宠信。

    张皇后见状拍了下女儿。弘治帝立刻把女儿抱远,心疼地摸摸头,埋怨地瞟了眼张皇后。气的张皇后跺脚。

    朱寿眼珠子转了转,露出无害的笑容提议,“孩儿记得两位舅舅空有爵位没有授实官。崞县民变时军机处发现京里找不到崞县的地图。朝廷有意收集全国各地州县的地图。收集地图的事虽小,却功在千秋,不知两位舅舅是否有兴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