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南北剑侠传 >

第102章

南北剑侠传-第102章

小说: 南北剑侠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元原不知此山的所在,又不愿惊动寺中高僧,下山便编了个慌,往洛阳城内,去问少林俗家侠客铁手箭狮王雷应,雷应听他询问隐魔山方向便是一惊,问道:“元儿,你打听此山所在作甚?”齐元也知他是老成持重之人,说出实情他必要阻拦,心中一转说道:“师伯,我是奉师祖之命而来,师祖他老人家要去会朋友!”

    雷应也熟知少林掌故,心道:“那老魔如今有如吃人的修罗,师叔竟然还想去度化于他!”想罢问道:“难道师叔他老人家不知道么?”齐元说道:“老人家身有重疾,命我和几位师兄送他前往,我在寺中问了许多人,都不甚了解,师傅说你是走南闯北的侠客,定然知晓,顺便问您借一匹好马!”

    雷应近来因虞大人致任之事忙的晕头转向,当下未及多想,便将隐魔山所在告知齐元,又借了齐元一匹快马,齐元辞别雷应,独自一人往伏牛山方向而来,寻了两日方至峰下。抬头观看,山岭陡峭,多半座山峰已被一层薄雪所覆盖,骑马是上不去,只得将马匹拴好,提着大棍往山岭上爬去,饶得齐元一身高强的本领,爬到半山也用了半个时辰,好在他功夫精纯,身上穿的也多,倒不觉得冷,等身在半峰,云雾之中,眺望云外,大地山河宛如虫蚁,历历可数,景绝壮阔。

    再往上爬去竟是别有天地,山峰如同一把倒插在乱山中的宝剑,形如一个十字,矗立于云端,高出霄汉,上下笔立,盘道环峰而建,外观却如一条青线,盘绕峰腰之上,时隐时现,断续相间,齐元仗着一身本领,不消多时便来到峰巅,顿时一片开阔,地大也有数百亩,尽是冰雪世界,银装素裹,煞是好看,眼前乃是一片梅林,此时正是梅开时节,姹紫嫣红,衬着白雪更显得幽艳。再往梅林尽处望去,隐着一座山庄。

    齐元在林中穿行,遥见村庄在前,忽见在红梅丛中,隐约有座黄顶小亭,亭中有石几、石墩,石几两旁围坐着两个人,乃是一男一女,二人身穿白色貂裘,眉目如画,极是俊美,所穿的貂裘毫无杂色,一看便知是珍贵无比之物。

    此时,二人正盯着雪地上一对白花花的东西,那对白团跳来跳去,引得二人不时发笑,在二人身后,站着两个侍从打扮的少女,石几上有暖炉,两个侍女不时从暖炉中拿出酒壶,给这一男一女倒上一杯,这二人相视一笑一饮而尽。

    齐元年少好事,借着树丛隐身,运足目力仔细观瞧,那男子长的好看,中等身材,生得细腰扎臂,内衬米绸子裤褂,外罩白裘袍,往脸上观看,三十余岁的年纪,光头没戴帽,漆黑一条辫儿,面如白玉,眉似春山,目如秋水,准头端正,四字口,唇似涂朱,重下颊,颔下微须。面色红里套白,白里套粉,长得风流可爱,另是一派英雄气概。

    那个女子年近三旬,身材颀长,膀乍腰细,头上带着风帽,白晳的脸面,两道眉弯似新月,一双秀目皂白分明,炯炯有神,鼻如玉柱,唇似涂朱,元宝小口,身披狐裘斗篷,眉宇间叠抱英风,倒有几分巾帼之气。在雪地上乱滚的两个白团,原来是两只长耳粉鼻的小狐狸,正在雪中撕咬嬉戏。

    只见那男子将手中玉杯举起,拱手对着女子方向一拱,说道:“贤妹,这两只白狐你是从何处得来的?”女子答道:“大伯派人抓了许多狐、貂、貉上山,预备扒皮制衣过冬,有一只老狐,临死前产下这一对白狐,让我知道,便命青鸾和黄鹂跟大伯要了过来,训练了好些日子,阮郎,你看这两个调皮的小家伙,当真是可爱的很!”

    男子点点头说道:“贤妹倒是心地良善,救下两个小家伙的性命,贤妹,我有件事相求!”女子说道:“阮郎有事便说,何必如此客套!”男子说道:“我求贤妹明日去劝劝令祖,将那位大智禅师送下山去吧!”齐元闻言心中暗道:“师祖果然上得山来,听他口气像是被人关了起来,这二人多半是老魔的孙辈,怎么这男的看上去这般的眼熟,像是我很熟悉的人!”

    只听那女子笑道:“阮郎怎的与那大智老和尚求情,莫非过去受过他的好处?”男子说道:“真让妹子言中了,十年前,我初来河南,去少林寺探望师弟,老禅师见我钟爱剑术,便将少林三十路达摩剑相授,我受益匪浅,况且老禅师在河南是万家生佛的圣人,又这般岁数了,所有我请贤妹去相求令祖,将他放下山吧!”

    女子笑道:“那和尚的大名小妹也听说过,江湖中人人尊他为当世武圣,那日得见,不过是一个风烛残年的朽僧罢了,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祖父说是论道无非是要比试武艺,老和尚那般虚弱的身子哪里经得起。自从奶奶含怒离山后,祖父的脾气越来越怪,令人难以琢磨,多时在修罗宫中静坐,岂料,老和尚这一上山,可说一石激起千层浪,我见祖父两眼直冒光亮,也不知祖父为何要与他为难?”

    男子说道:“那少林寺八百僧众,高人无数,若是令祖伤了禅师,只怕这神剑峰再无宁日!”女子说道:“我倒是不怕什么少林寺,只是阮郎请让我相助老和尚,我明早便去求祖父放他下山!”

第197章 怀师恩踏雪闯神峰 为脱困煮酒问根基(二)() 
齐元听他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当提到大智禅师要与老魔头比武时甚是担心,遂即又在心里寻思那个美貌男子是何人,忽听那女子娇声喝道:“什么人,鬼鬼祟祟在那里窥视,不怕姑娘的剑法的厉害么?还不显露身形!”

    齐元闻言便是一惊,以为行藏败露,正思量是现身还是逃遁,就听梅林的东北角有人笑道:“姐姐休要恼怒,是我兄弟两人!”说着从林中走出两个美少年来,乃是一对双生,年纪都在十七八岁,中等身材,细腰窄背,梳着双歪辫,小粉脸,五官端正,身穿棉布大褂,手中各提着一杆金乎乎的长幡,这二人来到亭前,先将两杆幡往地上一戳,笑着说道:“姐姐,姐夫,我二人路过此地,听见林中有人说话,便进来看看,谁料二位在此雪中赏梅!”

    齐元猛地一怔,暗道:“我当真糊涂,这男子不就是我三师哥玉麒麟阮征嘛,十年前他上嵩山来看我,后来听父母二老说他就此失踪,父母为此走遍十三省打听他的下落,一直都渺无音信,怎的会流落于此,又和这魔子魔孙在一起称兄道弟?”他睁大双眼注视那美男子,不是阮征又是何人?只是着装华丽,人比十年前显得越发俊美,更加倜傥不群。

    只听那女子说道:“你俩要到何处?是不是又要下山跑马打野味去,这可不行,天色不早,太过的危险!”弟兄二人闻言把嘴撅起老高,答道:“我俩并非要下山打猎,适才山下眼线报来,有生人踏雪上山,还带着马匹与兵刃,这人轻身功夫了得,比山中的暗道还快,二位伯父不敢惊动祖父,命我二人带着几个伽蓝出来抓人。也不知是哪来的蟊贼,吃了熊心咽了豹胆,敢来我神剑峰上捣乱,自己不知死活也就罢了,还连累我二人一场好戏没看上!”

    女子问道:“有什么好戏呀?”弟兄二人说道:“姐姐还不知道呢!祖父今日约老和尚在修罗宫内比武,老和尚推说自己体弱多病,已多年未演练拳脚。祖父闻言说拳脚生疏就比内功,内功只有越来越强,没有越来越弱的道理,老和尚推脱不过只得答应下来。当时天降大雪,祖父望着空中的雪花,便提议比试寒暑不侵,便在东护手岩外,雪地之上坐下入定,老和尚面对着祖父也坐了下来,两个八九十岁的老人,在雪地中这一坐便是一天一夜,每人只穿着单衣单裤,不吃不喝,也不大小便,我二人和大伯、二伯在一旁侍奉,山上的雪越下越大,雪花落在祖父身上,仿佛是一沾既化,不久只见祖父周身升腾起一层白气,久久不散,我好奇上前一摸,祖父的身上滚热,像是一个生旺了炭火的炉子,连附近地上的雪都融化成水。再看那和尚,却像是一尊雕像一般,一动不动,全身被大雪覆盖,厚厚的一层,把面目满给掩住,我二人好奇,别是老僧给冻僵了,上前将他脸上的雪拍去,一探鼻息,十分微弱,再摸摸身上,只有胸口有一丝热气,二位伯父将我们叫了过去,说老和尚那是功夫,让我们不许胡来,正在这时守山的伽蓝便报来,说山下的眼线从暗道中报来,有人踏雪探山,二位伯父也不敢惊动祖父,命我二人带着伽蓝前来抓人。”

    女子闻言说道:“祖父神通盖世,量和尚也不是对手。你二人多此一举,为何不发动山中的机关削器,将来人打发了便是?”弟兄二人说道:“二位伯父说,上山的人多半是少林寺的和尚,若是被削器所伤反而不美!”女子说道:“那瑶弟、琪弟,你二人可要多加小心!”弟兄二人笑道:“姐姐也要当心!”顿了顿又说道:“有姐夫在此,料也无妨!”说罢朝阮征拱了拱手,便朝西边下去了!

    齐元听得仔细,心道:“大智禅师久病之身,怎经得起这般的折腾,不知那二人口中的东护手岩在何处,我这便去将禅师背下山,只是三师兄就在眼前,是否先与他相认呢?”当下心中犹豫不决,忽听阮征高声说道:“不知是哪位英雄,来了许久,请现身相见吧!”

    齐元闻言心中打定主意,也不再躲藏,从树后闪出身形,径直走向林中小亭,等来至亭前,脚尖刚粘到台阶,徒然一青一黄两条人影挡在面前,正是那两个侍女,各擎一口明晃晃的宝剑,将齐元去路封住。

    齐元也不慌张,冲着阮征说道:“三师兄,难道不认得兄弟了么?”阮征见暗中隐藏之人称自己为三师兄,当下甚为差异,仔细用目打量,不由得惊呼道:“你是。。。。。。你是齐元!哎呀!”

    只见此刻的阮征也没了往日的沉稳,快步便到了近前,双手左右一分,将两个持剑侍女推开,跳下石阶,一把将齐元抱住,说道:“我的好师弟呀!不想你我在此相见,你长得这般高了,可想死我啦!”

    这位玉麒麟阮征前文书已有提及,在文雅先生齐良门下行三,字廷芳,今年三十三岁,他的父亲便是赛南极阮纠,是位江湖驰名的大剑客,因慕齐门绝技,方遣爱子千里从师。阮征自幼便骨秀神清,聪敏有志,很得师父怜爱,将一身能为悉数相授,平素为人精干沉稳,谦虚待人,不像二师兄朱洪那般傲慢,齐良有意招其为婿,所以对他另眼看待,他和齐元最是合得来。齐元此时见面前之人真的是师兄阮征,不由得涕泪横流,与阮征哭做一团。

    书中代言,这玉麒麟阮征,自从十年前随着师傅齐漱溟赴莲花山英雄大会,回到苏州之后,齐良便与夫人李文珩商议,要给阮征和女儿令贤完婚,齐良亲往荒草山去拜访老剑客阮纠,家中只留下李文珩母女二人与三弟子阮征,夫人自齐元去少林寺之后,终日闷闷不乐,背地里常常落泪。

第198章 怀师恩踏雪闯神峰 为脱困煮酒问根基(三)() 
阮征为人至孝,看在眼中心中着急,便对师母说道:“师母不必伤心,元弟小小年纪便鸿福不浅,定然不会有事的。我这便去趟河南嵩山探望于他,道路我也熟,不出一个月便能回转!”文珩不舍得这未来的女婿劳苦,但又十分思念儿子,也未加阻止,写了一封家信带在阮征的身上,又准备了不少金银,挑了一匹快马,亲自送弟子登程。

    再说阮征在路途之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非止一日来至登封,按着师母吩咐,在县城里买了二百匹粗布、一百担米、一百担白面、五百斤素油,雇人送往少林寺。进了寺后先拜见少林二老,再依次拜见了方丈与谢山禅师,最后来见齐元,这可把齐元乐坏了,先读过母亲的家信,之后便拉着阮征一通玩耍。

    阮征见他身上怪疾已除,人极为精神,又闻他已拜少林方丈为师,甚为师弟欢喜,心想回到苏州,师母闻讯定会欢喜,于是当日便要下山。齐元怎肯放他离去,挽留他在山上待了十余日,二人这才分别。

    阮征一路上,游山玩水倒也自在,该着有事,行至在南龙潭镇,赶上当地暴发鼠患,疫病肆虐,阮征乃是剑客门徒,平素常以少侠自居,遇到此等灾害焉能袖手不管,无奈他不通医道,思索之下,猛想起自己一位好友,住在离南龙潭镇一山之隔的北龙潭镇,名叫吕璟,是八卦妙手花锦禾的首徒,精通医道,人称赛和缓,那花锦禾是北省驰名的神医,少年之时与阮纠乃是莫逆之交,阮家南迁后也时常去荒草山小住,吕璟比他年长着七岁,文武兼修,二人平时最是聊得来,堪为知己。阮征自思道:“若能请他师徒相助,此地瘟疫定能解除!”

    阮征打定了主意,便往北龙潭镇而去。刚至花家庄前,便见一个中年人神色匆匆,从庄中疾步而出,只见这人大概有个三十多岁,不到四十,中等身材,细腰乍臂,穿着蓝绸子大褂,松散一条大辫儿,面如三秋古月,修眉朗目,鼻直口方,五官端正,面带忠厚,手中抱着一口古色古香的宝剑。

    此人正是赛和缓吕璟,此时满脸愁容,看见阮征站在面前,脸上微微露出一丝喜色,遂即又黯淡下来,口中说道:“兄弟,你来看我十分欢喜,你我足有二三年未见了,本该到庄上款待,留你多住几日,无奈哥哥有要事需解决,此去凶多吉少,但愿可以平安归来,到时再好好招待兄弟吧!”

    阮征蹙眉说道:“兄长,我路过南龙潭镇,那里突发瘟病,我便来请兄长想个办法,兄长这是去哪里?怎的如此神色,有用得着小弟的么?”吕璟闻听此言口打嗨声,说道:“正是那南龙潭镇的瘟病闹的!我岳父是位妙手仁心的长者,为了解救百姓苦难,几次入深山采取成形的葛根、黄精,这大山之中甚是凶险,那葛根多生长于深山之中,常人不易得,岳父大人进山数日,岂料葛根未采到,自己却中了瘴气,回到家中不久便毒发身亡了,临死叮嘱我去太湖请师叔神医马玄子前来,师叔他老人家有灵草红辟邪,足能克制瘟疫,我含悲赶往太湖,马师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