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洪荒之以道为尊 >

第38章

洪荒之以道为尊-第38章

小说: 洪荒之以道为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不是道徒动,他这个天师不动,他也在龙虎山施放符水。

    听说天师救难,来的人就多了,忙的张正常分身乏术,于是他想到老办法。

    将符扔进井里,喝井水就行了。

    当然,他在井里还放了一些其他物品,这些物品是刘基吩咐的,可以退瘟疫。

    就这口井,四周的老百姓都感谢朱元璋,朱元璋心中高兴,就建了一个亭子,赐名为太乙泉。

第四十四章天师不复 周颠之祸() 
洪武元年,朱元璋终于混一天下,登上大宝,创立了庞大的明帝国。

    张正常也不敢怠慢,连忙去南京庆贺。

    道教将就头柱香,这见皇帝也一样。

    现在已经帮了朱元璋这么多了,不能因为一次觐见慢了一步而功亏于溃。

    张正常心里知道,自己帮助了大明这么多,大明一定会有回报。

    他幻想着自己会得到何种赐予,而不曾猜想,朱元璋是什么样的人。

    朱元璋如他所愿,热情的在偏殿接见了这位大明的功臣。

    宴会上觥筹交错,丝竹齐发,宾主尽欢。

    酒过三巡,饭过五味,朱元璋满脸笑容的问:“张爱卿,贵祖上在前朝是受什么封号?”

    张正常知道机会来了,这位洪武帝又不是不知道,看来想让他说出来好加封。

    他恭恭敬敬的回答:“自先祖第三十六代天师讳宗演起,世代袭封‘嗣汉天师’天师之号。”

    朱元璋皱着眉头,不满的说:“这些鞑子真没有文化,连封号都不会给,张爱卿你说是不是?”

    张正常还不明白情况,唯唯诺诺的说:“是,陛下说的是。”

    朱元璋这时候满脸傲慢的说:“天岂有师乎?岂有此理,这封号真是无智到极点。张爱卿,你说是不是?”

    张正常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他有种不好的预感,但是嘴里却说着是。

    “孔子万世师表,也仅为人师。世间之人,无有贵于天子者;四极之中,无有高于上天者。”

    朱元璋满脸危险看着张正常,希望他接下来的回答。

    不过张正常只是唯唯诺诺的说了一声陛下说的对,让朱元璋一时发作不得。

    “所以,张爱卿,天师你们还是别要了,朕另外赐给你一个封号。”

    张正常跪倒在地,不由叩谢说:“万岁对小臣一家如此大恩大德,微臣不胜颤栗屏营之至。”

    朱元璋见他这么识趣,一点脾气也发作不出。只好封他为正一嗣教真人,赐银印,位视二品。

    张正常大谢而出,心中却是苦涩不堪。

    他不知道在他退出去之后,偏殿出现了另外一个道人。

    朱元璋见到这个道人,不由眯起双眼,想到第一次和他见面的情况。

    “陛下将如何对待天下道门,如何对待正一教?”

    “正一有恩于朕,天下皆知,朕不可不报。”

    “今正一能助陛下取得天下,他日亦能助他人取得天下,陛下慎思。”

    “天下初定,不可再起纷争。”

    “陛下圣明。”

    简单的几句话,朱元璋就改变了初衷,他知道正一教的影响,现在不能铲除这个庞然大物,但是可以削弱,等到天下太平之日,正一存在就看自己后人心意了。

    “陛下此刻想让我死,小道现在就死。”

    那个道人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笑着自杀在其面前。

    朱元璋神色不变,心中猜测这个道人的来历。

    “来人,将尸体拖出去。”

    很快尸体就被处理掉了,朱元璋再次批阅奏章,为这尚不稳定的大明朝尽自己最大的心血。

    等到张正常离开金陵的时候,朱元璋赏赐了他十二锭银子,也就是一百四十四两。

    看着手上的十二锭银子,张正常心中的死亡达到极点,别说元朝的玉冠,金衣,就是其他封赏也是朱元璋的不能比。

    元朝皇帝封张与材为:“授凝神广道真人,领江南道教事;加授正一教主,兼领三山符箓:授金光紫禄大夫留国公,赐金印,视一品。”

    当然张正常不敢表示出来,时代不同了,现在这点地位,他只有知足的领了。

    想起在朱元璋身边的另外一个道士周颠,他算好运多了。

    周颠原本名字没有谁知道,因为他疯疯癫癫的,于是大家都叫他周颠。

    这么一个疯子,怎么说都不可能和朱元璋扯上关系。

    不过这个疯子让朱元璋喜欢的还是他会告太平。

    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心中坎坷不安,不知道自己能走到那里。

    有这么一个疯子来高太平,不但自己心里安稳,也好安抚民心。

    不过这个疯子很快就让朱元璋感到头疼,或者是厌烦了。

    他整天神出鬼没的,不管朱元璋在什么场合,突然冒出来告太平。

    修养在好的君子,如果上茅房,或者睡觉的时候,常常被打扰,也会生气,更别说朱元璋本身的个性。

    他命令收下将周颠关在一个大瓮里面,在外面布满了柴,开始烧起来。

    这一直烧了一个时辰,朱元璋才命令人打开。

    可是瓮的木盖早已经烧烫,手不能碰,浇了几桶水,冒出白烟

    大家都以为周颠死定了,于是笑嘻嘻的打开木盖。

    结果是周颠满意的坐在里面,站起身来,笑嘻嘻的看着朱元璋,继续告太平。

    朱元璋也不再理会,等到潘阳湖大战的时候,周颠要随军出征。

    朱元璋不想见,但是没有办法,但是不好拒绝,左右亲信告诉朱元璋,这次周颠不会告太平了。

    朱元璋将信将疑,亲自询问周颠,这战会胜吗

    周颠信誓旦旦的说:“这一战必须胜。”

    “可是陈友谅已经称帝了,我只是吴王。”

    “天命不再他,在你。”

    听到这一番话,朱元璋见他不再疯了,于是答应了。

    可是到了潘阳湖,很多鱼儿游在战船旁边,士兵都好奇的看着。

    “哎呀,这是不祥之兆,要死好多人。”

    乌鸦嘴的周颠再次说话了,而且经他这么一说,顿时人心惶惶。

    朱元璋见周颠又发疯,而且还在这关键时刻,气不打一处来,让人将周颠捆成一个大粽子,然后沉江了。

    既然火烧不死,那就水淹,朱元璋心想这下应该没事了吧。

    果然很久没有动静,朱元璋心想他死了,也就不挂心。

    等到潘阳湖大战胜利后,周颠又出现了。

    他对着门边的侍卫说:“我在水底行走太久了,有些饿了,讨点吃的。”

    这些人只好禀告朱元璋,朱元璋平静的说:“他要吃,就给他吃的,”

    周颠默默的吃完饭,就消失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他算是看透了朱元璋,这个人只能共患难,绝不能共富贵。

    而且这个人极度冷酷,你对他有用,他就会礼贤下士,若是威胁到他,他会不顾往日恩情。

    张正常也是到现在才勉强明白了,不过他还不知道,朱元璋已经有对付道教的心思了,现在只是因为天下还没有平定。

第四十五章洪武三令 道门黄昏() 
洪武五年,天下已经太平,朱元璋终于开始向道教下手了。

    张正常得到道教最高的权力,永掌天下道教事。

    这次不再是小小的江南,而是天下。

    正一击败所以天下道门,一跃成为领袖,当是朱元璋没有给他们高兴的时候。

    正一教和太一教一样,都有过造反历史,正一第三代天师张鲁占据汉中,割地称王。

    后来的孙恩更是将正一教拉下浑水,东南沿海的称海贼为天师徒。

    朱元璋知道这些历史,以他的心性,这不过是给天下一个说法,你正一帮我统一天下,我让你执掌天下道门。

    朱元璋没有称王之前,接触的都是白莲教和明教弟子,知道这些邪教的厉害,打天下需要,平天下必须铲除。

    “僧道斋醮,杂男女,恣饮食,违者有司严治。”

    这是他下的第一道命令,理由或者很好,僧道作法事的时候,男女混杂,有伤风化。但是肆意吃东西,这就是无稽之谈,没有主人赐予,道士和尚哪敢随便拿东西吃,而且还都是吃素的。

    这个有司还算给正一教面子,让各地道士管理,只是限制斋醮而已。

    元末斋醮很多是教徒相聚,商议大事,朱元璋第一件事就是破了这个基础。

    接下来,朱元璋再次下令,各府、州、县只留一所交大的佛寺和道观。然后所有道士或者和尚都待在里面,不准随便外出。

    全真和佛教都还好,反正都是出家人,但是正一教可都是火居道士,拖家带口,道观又只有那么大,生活极度不方便。

    不过皇帝命令就是一切,挤在一起生活也没有什么,大家平时注意回避内眷就是了。

    但是朱元璋没有他们想的那么仁慈,再次下令说:“每个道观按照人数分班,每班由一个年长的道士负责,平时一切用度就靠这个老道士操办,其余道士,严禁出观,或者和朝中人打交道。”

    这个命令一下,正一道士就不满了。他们还指望出去做法事,赚点银子养家糊口,现在可好,全靠香火钱,这么多人,看来以前舒服的日子是不在了。

    还有就是,朝中人,他们不知道张正常算不算朝中人?若是,那么张正常这个掌管天下道教,其实只是只有那几个老道士。

    既然这么苦,大家都起了避世之心,皇帝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自己往深山一钻,乐得一个逍遥自在,反正大家都是出家人,深山也能待下去。

    不过朱元璋还是技高一筹,再次下令,深山修炼的道士只能有两三个,多了,违者重罪,亲属相隐者流。

    朱元璋知道这年代,有道高人也就那几个,其他不过是想逃出自己的掌握。

    这个重罪可不是一般的重罪,剥皮萱草,不但能整治贪官,也能整治准备深山修炼的道士。

    重刑之下,自然没有几个敢去修仙。毕竟大家修仙是为了长生,而不是剥皮萱草。

    当诸位道士都认命的时候,朱元璋又下了第三道命令。

    “普通老百姓男的年龄在五十岁以下,女的在四十岁以下的,严禁出家。政府每三年颁发一次道牒,府四十人,州三十,县二十。”

    这道命令,等于将佛道生路断了,五十多岁还有多少心力来修道炼丹,最多是颐养天年。

    不过这个最大损失的还是正一教,要知道当初正一教可以自己颁布渡牒,这可是一大比收入。

    当然朱元璋不可能这么简单的就放过道教,他直接宣布,全国僧道皆参加考试,不合格者收回渡牒。

    这样子,又有三层的僧道被迫还俗,这样各大寺观也不限拥挤了,但是僧道心中的失落,更加明显了。

    正一教看着这天下道教一点点被朱元璋的蚕食掉,张正常心中那执掌天下道教的欢喜早被抛到爪哇国去了。

    张正常现在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能守住现有的权力。如是早知道会有这个结果,他宁愿自己掌江南道教。

    朱元璋还是不想满足他的心愿,再次下令,在京城专门设立一个官员:道录司。

    收下官员有:左右正一两人,左右演法两人,左右左至灵两人,左右元义两人,官不大,最高的才是六品官员,但是职权很清楚,道录执掌天下道士,在外府州县有道记等司分掌其事。

    张正常这才执掌天下道教,朱元璋就安排了一个部门执掌天下道士,这万一出了事,到底是谁说了算。

    不过这个只是不满之词,大家心里明白,还是朝廷那个道录司说了算。

    不管怎么说,现在等于正一教只是挂名的天下道门领导,实际上,全天下的道门都是掌握在朝廷手中。

    大家都麻木了,对于这个皇帝,张正常有些后悔了,当初要事帮助陈友谅,或者张士诚,或许比现在好些吧。

    不管怎么说朱元璋算是把道教给压制在自己的手掌心中,今后邪教要起事,那就是梦话了。

    为了万一起见,他再次下令:凡火居道士,许人诈银三十两,纱五十錠,如无,打死无论。

    这道命令一下,待在一起道士顿时感到心寒,这算什么,允许被人勒索自己,自己不给,打死还不犯法。

    他们对于这方小小的天地感到满足,没有谁会傻到来这道观来勒索,这么多道士聚在一起,也不怕勒索。

    张继先这时候也从外面游荡回来,看见朱元璋下的这些命令,心中一片凄然,道门已经是没落之相了,谁也改变不了了。道门一旦没有新鲜血液进入,就会迅速老化,这个在中华大地上盘旋了千年的大树,现在终于到没落的时候了。

    现在离他出去还有两百年,他不知道自己出去后,天下道门是什么状况。或许,他直接在地中成仙较好,免得亲自面对道门衰落。

    不过他不能这么做,他还要报答北五祖之恩,相助全真教,至于正一教,他的后人,他只有一声长叹,明白了西门君惠说出那句话的心情:

    “天命如此,人力奈何。”

第四十六章列仙之儒 正一可悲()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终于离开了这个他统治的世界。

    听到朱元璋的死讯,多少道士脸上流泪,心中却乐开了花。

    这个大魔王终于走了,新任的皇帝据说是个仁厚的人。

    大家心里都想着,等有机会,张宇初天师觐见说清,那么自己的好日子就到了。

    不说好日子,普通日子也比待在一起好。

    不过他们还没有等张宇初发话,皇帝有换了,换了和朱元璋一样个性的朱棣。

    他们也不期待了,张宇初要说服这个皇帝,难度不言而喻,而且张宇初自己人品都不好。

    想起这位天师,诸位道士不由摇头。

    张宇初被大学士称宋濂赞为列仙之儒,精通三教经典,永乐帝一上台就命令他主持编纂道藏。

    不但如此,他看见道门科律混乱,亲自编写了道门十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