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隋末定江山 >

第21章

重生隋末定江山-第21章

小说: 重生隋末定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不用担心,有臣在,可保殿下无恙。”

    此时独孤云的心激动不已,他离杨侑等人已经很近了,只隔了几个人,他仿佛看见了胜利的曙光。

    看见王平,独孤云大怒,挥动长矛猛扑而上,在空中一矛刺向王平的咽喉,但是王平并不躲闪,他的长戟也迅速无比的刺向独孤云,在电光火石之间,独孤云的长矛离王平咽喉只有一寸之地停下来了。

第四十二章 长安之乱(五)() 
王平冷冷的看着独孤云,眼中闪过一丝的怜悯,独孤云慢慢低头,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的前胸,他的胸膛已经被一戟刺穿了,他明明觉得自己会先刺中他,为什么自己会被先刺中。

    独孤云的喉咙中传出一声惨叫,这一声的惨叫包括了他无尽的绝望,在临时前,他仿佛看到了什么,没错,他看见了自己家族被灭的景象,吐出一口鲜血,他身体软了下去,慢慢的倒地而亡。

    整个院子突然安静了下来,独孤云是独孤震的儿子,担任左翊卫宫卫统领已经几年了,一直都是他杀别人,从没有觉得他会被别人杀,现在他死了,周围的士兵都愣住了。

    就在这个时候,杨侑的声音传了出来,“孤是长安镇守,代王杨侑,尔等被独孤世家蒙蔽,犯下大罪,现在恶人已经伏法,尔等即刻离去,孤不追究,否则满门抄斩。”

    士兵们军心已经溃散,他们惊恐异常,纷纷离开这里,扔掉兵器四散逃走,此时,冯异,杜林的军队马上就已经要到达了,独孤震见大势已去,惨笑一声,拔出佩剑,自刎身亡,死前不由大呼,“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不助我啊。”

    王平已经看见了裴矩和王通,他知道大局已定,顿时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今天生死悬于一线之间,还好有惊无险。

    杜林的骁果军已经将杨侑等人护卫回宫了,王平缓缓走出院子,走到门口,看见一路护送杨侑而死去的那些侍卫,王平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

    王平现在住在王府的东院,这个时候的人将就东为贵,所以王平住在东院,可以想象他在府中的地位是很高的,第二天一早,他就起来了,昨天因为事物繁重,王通也累了,所以回到家就直接睡了。

    这个时候,门口传来了一阵奔跑的脚步声,“公子”

    这是王东的声音,王平走到门口,见王东老远跑了过来。

    “东叔,出什么事情了吗?”

    “宫中来人了,在门口等你。”

    王平一愣,现在还早,宫中有人找自己做什么,他快步向府门外走去,府门外站着两名宦官,见王平走了出来,两名宦官立刻行礼道“杨将军,代王召见,请将军进宫。”

    此时天色已经麻麻亮了,太阳已经升起来了,在皇宫的偏殿中,杨侑和几名重臣都在,包括卫文升,裴矩,韦家等人都在。

    现在他们讨论的事情就是谁来镇守长安,阴世师大军在外,被李秀宁紧紧拖住,不能回军,留在长安城中的五千骁果军经过昨天的大战,损失惨重,已经不足三千人了,而且城中人心惶惶,虽然处决了独孤家和宇文家,但是暗中的敌人肯定不止这两个,所以长安太空虚了,现在只需要万余军队就能攻克长安,所以不得不从外调兵回来镇守长安。

    韦家家主韦廷说道“代王,臣认为派人告诉屈突通回军一万镇守长安。”

    “不可,李渊正和屈突通大将军激战,屈突通大将军本来军力就捉襟见肘,现在再回军一万,李渊瞬间就可以攻进关中。”卫文升立刻说道。

    “殿下,臣建议雍州总管王平率军驻守长安。”裴矩知道这是一个机会,所以建议到,只要王平进了长安,军队是他的,肯定能迅速稳定长安,那以后能不能再进一步或者几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杨侑见王通也有话要说,便说道“莫非王大人有什么为难之事吗?”

    王通连忙道“殿下,臣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裴大人推荐王平驻守长安,臣有点担心,他毕竟年少,臣怕他误了殿下的大事。”

    “王大人多虑了,王总管一来有护驾之功,对大隋忠心耿耿,二来他以弱胜强,打败薛举,由他来长安,再合适不过了。”裴矩微微笑道。

    “卫老以为如何。”杨侑小心的询问到,他其实是希望王平来的,现在他比较信任王平的。

    “哎,殿下,现在关中以无兵马,王总管驻守京城,老臣不反对。”卫文升叹了口气,慢慢的说道,现在的情况,也只有王平一支军队属于大隋了,其他的都是叛军,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一名宦官在门口通报,“启禀殿下,王平将军到了。”

    杨侑听说王平来了,心里一下高兴了起来,“让他进来。”

    片刻,王平快步的走了进来,他见到杨侑,立刻行礼,“雍州总管王平参见代王殿下。”

    杨侑跑了过去,扶起王平,“王将军请起,你救了孤,就不必如此多礼了。”

    “谢殿下。”

    王平起身,一一向几名大臣行礼“各位大人,平在此有礼了。”

    裴矩笑呵呵的说道“王总管,我向殿下推荐你率军驻守长安”

    听到裴矩的话,王平楞了一下,天下竟然有如此好事,这不是比他想象的其他计划好上数倍了,王平毫不犹豫的说道“臣定为殿下守住长安。”

    离开皇宫,王通有些疲惫不堪,坐在马车里眯眼休息,本来他现在没有官身,是不参与朝中之事的,但是谁让他是一代大儒,而且还是王平在长安城中唯一的亲人呢,他现在脑子里有点乱,他不知道该感谢裴矩还是该骂他一顿,王平现在就进入京城太引人注目了,要是,长安城势力复杂不堪,局势不明,他能控制的了吗?

    此时在王府大门口,站着一名年轻的银甲小将,手执长枪,正耐心的等待着王平的归来。

    马车到了门前停下,王平跳下了马车,快步上前,“冷漠,是你吗?”

    正在门口等候的小将,正是冷漠,他翻身下马,向王平拱手道“总管,我奉李靖将军的命令,前来会和总管。”

    “李靖将军来了吗?”

    “是的,明天就能到达长安城下,而且房长史也来了。”冷漠回答到。

    “你们都走了,谁来驻守北地郡啊?万一薛举再来怎么办?”王平担忧的问道。

    “总管放心,琅琊阁的眼线遍布关中,薛举有什么举动我们会第一时间知道,而且你受困于长安,李靖将军和房长史放心不下,就都来了,北地郡有马绍在,暂时不会有事的。”

    “年轻人,你们考虑的还是不够周全啊,房玄龄来了,那北地郡的政事谁来处理啊,到时候别得不偿失啊。”旁边的王通拉开车帘微微笑道。

    王通连忙给王通介绍冷漠,“二叔,这是冷漠,我手下大将,是冷雨的弟弟。”

第四十三章 北地郡公() 
大业十三年九月,王平麾下兵马抵达长安城下,只见旌旗招展,刀枪并举,一名宦官带来代王旨意,令李靖率军入城,只见长安城门打开,大军徐徐入城,经过兴庆宫,过胜业、崇仁二坊,就到了朱雀大街,进了朱雀门,这里就是皇城所在了。

    王平随大军而行,却见道路两边尽是朱紫公卿,到了朱雀门的时候,就见代王杨侑小脸红润,双眼满是激动之色。

    “臣,雍州总管兼雍州刺史王平拜见代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王平默默的看着杨侑,然后李靖、房玄龄也跪倒在地,大声高呼,在他们身后,万余大军高呼千岁。

    “王卿平身。”杨侑那稚嫩的声音响起,跪倒在地的王平深深的叹了口气,这个小孩子也却是可怜,幸好是自己入了长安,要是李渊进了长安,那他就活不了多久了。

    “谢千岁。”王平站起身来,上前扶着杨侑,朝一边的龙辇走去,亲自将杨侑扶上了龙车,又亲自挽着战马,给杨侑驾车,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朝太极殿走去,沿途中,众位官员公卿见杨侑的龙车,纷纷跪倒在地,山呼千岁。

    太极殿内,王平牵着杨侑走上了宝座,大殿之上,一边满是公卿,满朝朱紫,一边却是明光铠甲,这些都是王平手下的军队,他已经接管了皇宫及长安城的防务。

    “雍州总管兼雍州刺史王平,忠心爱国,功在社稷,特封为北地郡公,左翊卫大将军长安城副留守,领长安内外诸军事。”随着杨侑那稚嫩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王平赶紧拜谢。

    散朝之后,王平来到了代王的寝宫,看着杨侑一脸活波的在一旁玩耍,自己也有一丝的触动,看到王平来了,杨侑也停了下来,“大将军,你来了。”

    “殿下,现在群雄并起,身为大隋的代王,应该内修政理,外安百姓,做臣民表率,你虽然年岁不大,但也要多关心朝中之事啊。”王平缓缓的说道,作为未来人,肯定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现在自己虽然手握重兵,掌握长安,但不是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了,卫文升和许多世家都看着自己,自己现在也不过是个大将军。

    “大将军,我不想处理政务,有你和卫老就行了。”杨侑一双天真的眼睛看着自己。

    “这可不行,卫老老了,我不过一将军,你是大隋的代王,理应掌管这里的一切啊。”王平可不认为这个小孩子是一个天真的人,从那天他救他的过程中,他就知道,这个代王不简单。

    “殿下,我先下去了。”

    当王平走后,屏风后走出来一女子,正是杨若惜,“皇姑,大将军可忠心?”

    杨若惜眼神很复杂,此人救了他们姑侄二人,但是现在他掌握着长安城中的军队,所以自己不得不谨慎一点,今天叫杨侑试探一下他是否有野心,看来自己是多虑了,或许,他真是一个忠于大隋的人吧。

    “也许吧。”杨若惜淡淡的说道。

    片刻,一名宦官进来,说卫文升来了,杨若惜和杨侑立马去迎接,可以说长安城中谁最值得信任,那肯定是卫文升。

    “卫老,你觉得王平可以信任么?”杨若惜年十八,虽说有些聪明,但是看人识物还是要看卫文升的。

    “这可不好说,目前看来,他还是比较忠心的,但是他手握重兵在手,不得不防啊,公主,先阴世师和李秀宁战事不明,屈突通大将军被李渊围攻甚紧,恐有覆亡之祸,现在已经没意义兵马可派了,不如就派将,关中匪患甚多,可以排遣一员大将辅佐阴大香蕉,必然能剿灭关中匪患,击败李秀宁,甚至还可能平定关中。”

    “派将,关中情势复杂,只是派一员将领,恐怕不能解决燃眉之急吧。”杨若惜皱了眉头。

    “一般将领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臣倒是可以举荐一人,此人出马,必定能挽回当前的局势,说不定能平定关中呢。”卫文升双眼中闪烁着一丝的光芒。

    “何人?”杨若惜惊讶的问道。

    “北地郡公,左翊卫大将军王平,此人起于微末,安定一战成名,而且我们不知其是否忠于大隋,正好派他前往,而他的军队留在长安,只要他不在长安,也翻不起什么浪来,二来如果此人真能平定关中,到时候再封赏也不迟,王平年轻,但是深通兵法韬略,能夺取高隆城,击败薛举,足以说明他的不凡了。”卫文升缓缓说道。

    “好,那就即刻下令。”

    当王平收到命令的时候,顿时明白了当前的局势,无论是卫文升还是长安城中的世家,都不愿意自己留在这里掌握着大军,你的军队可以驻守长安,但是你的人不能,你立下大功,身处高位,这些人难免会疑心的。

    “将军,这些人都不是好人。”一旁的冷漠却是愤恨不已。

    “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房玄龄和李靖也不禁的感概到,我们在长安中的势力还是太小了。

    “平儿,你有什么打算。”李靖也不禁问道。

    “姑父,你和玄龄留下来,凡是都听房先生的,冷漠和我轻装前往前线,记住,军队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玄龄,我已经保举你为京兆府尹,你可放心施展你的才能。”王平想了一会儿,便把事情都安排了一下。

    “谢将军信任,在下可否替将军招揽人才?”房玄龄激动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哦,先生是想招揽谁啊?”

    “杜如晦。”

    “好,京中之事,暂由玄龄做主。”

    。。。。。。。。。。。。。。。。。。。。。。。。

    回到王府,“平儿,你不是去皇宫了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王通忽然好奇的问道。

    “二叔,我即将前往阴大将军那里,那儿战事吃紧,关中地区已经没有兵马可派了,所以代王下旨让我前去增援,我只带李靖前往就可以了,冷漠和房玄龄我留在长安城中,如果二叔有什么事情,可以和他们商量下。”王平苦笑道。

    “去平定匪患?”

    “代王传话说了,只要我能击败李秀宁,平定关中,就是大功一件,就可开衙建府,以国公之位待之。”王平面露苦笑之色。

    “开衙建府?国公之位?”王通双眼一亮,惊讶的望着王平,但是激动之情只持续了一会儿,便想通了“平儿,恐怕这个任务很难吧!”,王通并没有因为这个国公之位忘乎所以,反而更加的冷静了,卫文升和代王开出这么大的筹码,由此可见,关中局势已经糜烂到什么地步了。

    “关中本来就是李阀下的一部重要的棋子,本来驻扎在关中的骁果大军数万人,都是精锐,由阴世师率领,此人深通兵法,又对大隋忠心耿耿,李渊起兵,他把李渊的祖坟都挖了,但是李渊准备充分,粮草充足,而且兵马也很强壮,拖住了阴世师,将关中局势弄的混乱不堪,而李渊却快速占领霍邑,河东,直捣长安,如果不快速击败李秀宁,那李渊打败屈突通后关中就危险了,所以我必须去援助阴世师,一旦击败了李秀宁,阴世师大军北上,李渊就是有再大的能耐,恐怕也只能被阴世师和屈突通打回太原去”

第四十四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