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王熙凤重生红楼 >

第184章

王熙凤重生红楼-第184章

小说: 王熙凤重生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家都靠他一人苦苦支撑着。可话说回来,那孩子人品才貌皆是最最上乘的,我只恨不得他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当下,薛家太太便将薛蝌在金陵听说薛蟠旧案发了后,便匆匆赶到京城,不仅帮着将生意场上的事儿都料理妥当了,还按着先前王熙凤的法子尽可能的为薛蟠恕罪。也亏得如此,才堪堪为薛蟠挣来了一丝生机。

    “蟠哥儿没事儿了?”王熙凤问得真诚,实则心头却是满腹狐疑。

    “也不能这么说。”提及爱子薛蟠,薛家太太难掩苦涩,“金陵那头的事儿抹平了,香菱那丫头也找回了家人,我还把皇商的差事给退了,外加舍去了一半家产。我那可怜的儿呀,还是被判了流放三千里,也不知晓这辈子可还有相见之时”

    王熙凤挑了挑眉,她实在是没有想到,自己胡诌的法子,居然真被薛家太太都听进去了。这冯家也就罢了,毕竟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想要抹平倒也还算容易,可后头那些事儿,却不得不让王熙凤高看薛家一眼。

    “忻母,你说香菱那丫头寻到爹娘了?”回忆里,香菱是个容貌俏丽气质出众的丫鬟,可具体的模样,王熙凤却已经记不大清楚了。

    “说是寻到了她娘。”薛家太太摇头叹息,“也是个可怜的孩子,我没要她身钱,还许了她二百两银子,算是给蟠哥儿积点德罢。”

    “那皇商?”

    “这是蝌儿那孩子说的,咱们家打祖上开始,就一直霸着这皇商的位置。倘若咱们家人能像祖上那般能耐,那倒是无妨,左右都是靠自己的能耐。可偏生,蟠哥儿他爹去得早,如今蟠哥儿又蝌儿说,与其回头让人拿到了错处要挟我们,还不如自家早早的退让了。倘若将来子嗣有福,也许还能夺回来。”

    薛家长房嫡系已经垮了,哪怕宝钗能耐也一样救不了他们。尤其宝钗的亲事乃是当今御赐的,也算是绝了她招赘的最后希望。如此一来,薛家太太要么就从族中过继一个嗣子,要么就咬牙等着薛蟠归来。可不得不说,这两种法子都有极大的弊端,几乎没可能保资商的位置。

    “那孩子听着倒是个靠谱的。”王熙凤仔细的回忆了一番,前世,她自是见过薛蝌的,印象中是个容貌端正性子稳妥的人儿,仿佛同宝钗有几分相像,看着倒是比薛蟠更像是宝钗的亲哥哥。

    “可不是?若非蝌儿来了,我只怕真要一头撞死了。”那段暗无天日的时光,薛家太太哪怕如今回想起来都觉得心悸。她简直无法想象,倘若那会儿薛蝌不曾听到消息从金陵赶来,她该如何是好。

    “既然熬过来了,那就往前头看罢。忻母,蟠哥儿可是已经走了?你们可曾托人照看了?”王熙凤想起去年间的事儿,估摸着应当也就是这几日了。

    “前个儿刚走。”薛家太太忽的一顿,面露尴尬的向王熙凤道,“也不是故意不告诉你,实在是这些日子太忙乱了。”

    “无妨无妨,我能理解。”王熙凤忙伸手安抚的拍了拍薛家太太的手背,一脸感同身受般的道,“说起来这两年咱们这几家亲近的可都遭了难。不过,这人嘛,总归还是要往前看的。等过两年,说不定当今就大赦天下了,到时候蟠哥儿也回来了,宝妹妹也嫁人了,忻母您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那就借凤哥儿你的吉言了。”

    王熙凤和薛家太太有来有往的说了好些时候的话,因着俩人原就不曾有甚么矛盾,又各自都存了一份好好相处的心,因此气氛倒是融洽得很。及至快到午间,王熙凤还竭力邀请薛家太太一同用午膳,敲今个儿贾琏外出了,薛家太太在略推辞一番后,也就半推半就的留了下来。

    既然都打算留下来了,薛家太太索性提议同贾府的几个姑娘见见面。自然,王熙凤是不会拒绝这些事儿,忙命人唤了姑娘们过来。只是最快赶来的却是荣哥儿这小子,随后则是迎春和惜春,而巧姐则是最后一个。

    “巧哥儿,你这是又上哪儿疯去了?”隐隐的,王熙凤有些不详的预感。

    “没,我只是在前头跟小叔叔说话。”巧姐一本正经的回道,丝毫不提方才她差点儿把琮儿弄崩溃一事。王熙凤倒是猜到了一些,不过碍于薛家太太在场并没有说甚么,只是暗地里递过去一个阴测测的眼神,暗示巧姐收敛一些。巧姐自然感受到了,因而只蔫巴巴的点了点头。

    这一切,薛家太太全然不曾看在眼里,她这会儿忙着拉过迎春和惜春,媳的不得了。

    “说起来也有好几年不曾见了,俩丫头都长那么大了。尤其是四丫头,我还记得当初头一次见到时,小小的一团孩子气,如今瞧着,竟也是大姑娘了。嗯,是可以说亲了。”拒薛家太太是一手拉着迎春一手拉着惜春,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对惜春更为在意一些。

    迎春是不会因着这些事儿吃味儿的,尤其她跟薛家太太并不算熟悉,因而只抿着嘴笑而不语。惜春性子要更为开朗一些,可因着薛家太太提到了说亲,弄得她又羞又窘的,一时间也不曾开口。

    王熙凤在旁边听了这话,倒没有太大的感触,只当是客套话。可等一道儿用午膳时,薛家太太再度提到了惜春亲事时,王熙凤却不得不表态了。

    “忻母,我知晓四妹妹品格好,瞧把您给媳的,不知晓的还道她是您闺女呢!这也难怪,四妹妹这般好的人儿,我也欢喜得很,只是如今虽出了国孝,到底我们府上还不曾出孝。幸好她如今年岁也小,倒不着急。”

    惜春今年不过十二岁,哪怕等贾府出了孝,也不过才十四岁。这个年岁说亲正合适,完全没必要提前操心。更何况,王熙凤私底下早已拜托了黛玉,若有好人家就给惜春留意一下,不求嫡长子,许个嫡幼子也是好的,左右惜春也不是那等掐尖要强的性子,平安康乐的过一辈子也蛮好的。

    对于惜春的亲事,贾府诸人的意见都挺统一的。当然,所谓的贾府诸人其实指的就是王熙凤,邢夫人迎春惜春皆信任她,贾琏则干脆撂摊子不管,至于孝崽子们则是没有丝毫的发言权。

    换句话说,真到了要给惜春说亲时,只需王熙凤和黛玉将意见统一了,那一切就不成问题了。

    然而最终拍板决定的显然还是王熙凤。

    “年岁小不妨事儿,可以先慢慢的相看着。再说了,四丫头其实已经出孝了呢。”薛家太太一脸慈爱的看着惜春,可以确定的是,她对惜春并无任何恶意,只是那眼神却颇有种婆婆看媳妇儿一般,并非挑刺而是纯欣赏外加赞同。

    可问题是,薛蟠已经流放了,天知晓甚么时候能回来。况且即便回来了,那也配不上惜春呐!

    王熙凤心思转了转,她原就是极为聪慧之人,又惯会看人眼色,尤其联想到之前的话题,还有甚么不明白的?

    可惜,就算她都明白了,她也要继续装作不明白。

    “说起这女儿家的亲事哟,我倒是不担心四妹妹。唉,忻母,不瞒您说,我如今最发愁的就是我家这个巧姑娘了。您说说看,好端端的一个姑娘家,却是个爆炭性子,平日里不说弹琴画画,只知晓在园子里瞎蹦跶,还甚么玩弓射箭,跑马练武我这愁得啊!”王熙凤捂着心口作一副沉痛状,成功的唬住了薛家太太。

    “这是怎么说的?凤哥儿,你瞧巧哥儿多好的模样,你也不用太发愁。”薛家太太跟巧姐完全不熟,俩人以往在荣国府里全无交集,等大房分家单过之后,拒薛家太太时常来寻王熙凤,可碰上巧姐的次数却是少之又少。再一个,巧姐这个年龄的孩子,绝对是一天一个样儿,越变越凶残

    可惜,薛家太太这话谁都没有安慰到。尤其是巧姐,气得她咬牙切齿的将面前的饭菜戳成烂泥。

    巧姐:别以为我听不出来你是在骂我除了长得好看外一无是处!!

    王熙凤:难道你还有其他优点?

    贾府诸人:我们看戏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

    整理了一天新书的资料和大纲,累猝。今天木有二更了,明天补(:3ゝ)

    。

第230章() 
听着王熙凤这般毫不掩饰的讥讽,一旁的丰儿也不由得跟着轻笑了起来。也正是应了那句有甚么样的主子就有甚么样儿的丫鬟,丰儿这性子却是同王熙凤近乎如出一辙。

    当下,丰儿便笑着道:“我的好奶奶,她们哪里就有这个胆子了?这珠大奶奶典型的就是有贼心没贼胆,纵是您送她雄心豹子胆,她一准仍跟从前一样怂儿。三姑娘倒是有胆子,可惜她并无半分能耐,这宝二爷拿她当姨娘生的庶妹,可环三爷却拿她当二太太的闺女,偏生这俩兄弟虽非同母,在对待姐妹上头却是一般无二,权当家里头多了个小猫蟹儿,压根就没把三姑娘当回事儿!”

    “你这张嘴儿哟,我真不知晓该说你甚么才好。也就是在我这儿,但凡换个去处,看那旁人不撕了你的嘴!”王熙凤嗔道,面上却满是笑意,“那你倒是说说,另两位如何呢?”

    丰儿早已笑眯了眼儿,这会儿听得王熙凤有兴趣了,只恨不得拿出十八般武艺,眉飞色舞的道:“要说珠大奶奶和三姑娘这拜帖虽不大合适,却也算寻常,到底都是贾氏宗族的人,纵是分了家,这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若她们非要跟奶奶您攀扯上关系,那也没法子。可史家和王家就不同了,奶奶您瞧”

    这会儿,王熙凤早已将手里的拜帖随意的搁置在了一旁的懈上。丰儿直接略过了李纨和探春的那两份,伸手就将史家递上来的拜帖取了过来。

    说起来,这史家的拜帖其实是昨个儿送过来的,只是因着投递拜帖的人只是一个不打眼的跑腿小厮,加之刚开始也不曾明着说主家是谁,因而门房的人虽依着礼节收了拜帖,却并不曾立刻送到后院,而是递到了大管家林之孝手中。林之孝要管着贾府内外诸多事儿,尤其如今王熙凤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样,说好听点儿那叫借机锻炼迎春,然而事实上真正经受锻炼的人根本就是林之孝俩口子。好在这俩口子原就是任劳任怨的性子,见主家信任他们,也乐得跑前跑后的忙活。这不,待林之孝忙活了一日,及至昨个儿晚间才发觉史家送来的拜帖竟到了他手中,今个儿大清早的便让他媳妇儿送到了正院里。

    “奶奶,不是我多心,实在是史家这拜帖来的蹊跷得很。旁的不说,以往咱们还在荣国府那会儿,史家又不是没往府上送过拜帖,我瞧着那会儿他们倒是挺懂规矩的,还极会来事儿,怎的几年不见,竟是来最基本的规矩都不懂了?这来送拜帖的人是小厮而不是管事也就罢了,偏连强调一下主家是谁都不曾,若非知晓这是素来同咱们家有来往的史家,我还当是哪个乡下犄角旮旯里来的二愣子呢!”

    “你这张嘴哈哈哈哈哈”王熙凤被丰儿逗得直乐,前俯后仰的笑了好半日,才勉强止住了笑意,道,“那照你说说,史家这是打算作甚么幺蛾子?”

    “奶奶,我瞧着罢,这问题倒不是出在史家,而是出在这拜帖真正的主子身上。”说到这里,丰儿忽的皱了皱眉,面露狐疑的看向王熙凤,“奶奶,您不会告诉我,您压根就没猜到送帖子过来的人是史家大姑娘罢?”

    这档口,紫鹃恰是端着托盘走了进来,正巧听到了丰儿最后那句,当下便横了一眼过去,没好气的道:“少在这儿乖了,奶奶这是拿你当猴儿耍呢,你还当自个儿顶顶聪明!”

    听了紫鹃这话,丰儿不由得瞪眼:“奶奶您又耍我?!”

    “不耍你耍谁?”王熙凤承认的格外坦诚,且一面说着一面又取了最后那份来自于王家的拜帖,冷笑一声道,“将这份帖子拿去给王家家主瞧,顺便提上一句,既是被休弃的归宗女,要么就再寻户人家嫁过去,要么只老老实实的青灯古佛一辈子,少折腾那些有的没的!”

    紫鹃答应一声,接过了王家的拜帖,思量着要寻哪个人送去才算妥当。

    不想,王熙凤又道:“让许嬷嬷往王家去一趟罢,她是我娘的奶嬷嬷,虽最初是许家的人,可到底在王家也待了几十年。唤她走一趟王家,将这里头的厉害关系同王家家主好生分说一番,顺便叮嘱她,这大概是她这辈子最后一次去王家了,有甚么未了结的事儿,只一并都处理干净了,若有甚么要帮衬的,也赶紧说出来。毕竟,等咱们府上出了孝,她便要去许家安度晚年了。”

    “咦?”紫鹃初时还想答应,可听了最后一句,却是满脸的不解,不由得的开口问道,“奶奶打算将许嬷嬷送到许家去?这这该用甚么缘由?”

    许嬷嬷的确是许家的家生子,要说这许家,也许比不上曾经的宁荣二府,却是个传承了二三百年的大家族。许嬷嬷他们家,打从曾祖父起就在许家伺候主子,轮到她时,因着得了许家当时老太太的看重,特地拨给了许家大姑娘当奶嬷嬷,等姑娘出嫁时,她也就一并跟了去。偏生,她的命不怎么好,夫君早亡,膝下虽有两个女儿,却是早早的出嫁了。原本,她既是奶大了主子,自该由主子奉养她一生,哪怕主子没了,也有小主子。可偏偏,王熙凤之母许氏早早的没了不说,连王仁都没了,也是王熙凤念着旧情,这才将她接到了贾府住在。

    “我倒是无妨,左右咱们府上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少。可她自个儿住得不乐意,尤其王氏宗族给我爹弄了个嗣子以后,她就好几次提议让她回王家。”

    说起来,王熙凤也是无奈,她本人并不介意帮许嬷嬷养老,毕竟这所谓的养老也不过是多添一个人的饭食衣裳罢了,又不用她亲自去照顾伺候。虽说贾府如今比不上前些年的荣国府了,可多养一个老嬷嬷真心不算甚么,况且王熙凤如今是懒得管事,并非被人夺了管家权,就她那性子,别说一个嬷嬷了,就是她今个儿抽风打算花用一半家产积德行善,阖府上下就没一个人敢劝的。

    紫鹃想了想,道:“其实回王家亦无妨,毕竟许嬷嬷是奶奶您母亲的奶嬷嬷。可这去许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