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王熙凤重生红楼 >

第171章

王熙凤重生红楼-第171章

小说: 王熙凤重生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我是萌萌哒存稿箱(3)

第202章() 
王熙凤本以为经历了今个儿这一场闹腾,王家嗣子一事会变得极为棘手。。 平板电子书&毕竟,薛家太太如今看起来似乎没精力再管这事儿了,她本人又对娘家本就没甚么归属感,至于王熙鸾倒是乐意管这茬,无奈没人她的面子。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王家的事儿结束得很快,快得让人几乎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才不过两日,王氏宗族那头便再度出招,这一次却是主动登门拜访。人家寻的缘由都是现成的,给贾母吊唁。这喜事尚且不能往外赶人,更妄论是丧事了。再说了,四大家族同气连枝,哪怕偶尔有些嫌隙,也没得拦着人不让上门吊唁的。因此,王熙凤不单让林之孝全程陪着,之后更是将人唤到了偏厅里,同贾琏一道儿接待了他们。

    “琏**奶,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这趟过来不单是为了给贾老太太吊唁,更是因着王家立嗣子一事。”

    许是先前已打听过王熙凤那性子了,宗老的态度极好,不单态度好,还将事情说得又简单又明了,且将前两日在王家前厅里的几个半大少年郎皆带了过来,示意王熙凤决定。

    “薛家那头怎么说?”王熙凤并不曾真正将目光落在了那群半大的少年郎身上,只径自看向宗老,朗声问道。

    宗老也不隐瞒直道:“薛家那头似乎同这几位家里头有所,因着原就是亲眷,也不好过多指摘。咱们几个老家伙略商议了一番,决定先往贾府来。一则是拜祭贾老太太,二则也免得先去了薛家来了个先入为主。”

    也就是说,谁也不知晓薛家太太当日究竟要选哪个?

    王熙凤轻笑一声,于她而言,选择哪个的结果都差不多,左右都是不相熟的人家,又没有任何利害关系,随意挑一个就成。当下,王熙凤也懒得再说甚么,只随手点了一个看起来较为有眼缘的孩子:“想来,品性之类的,宗老也应当事先打听清楚了,那我就随意一些。就他了。”

    诸人的目光皆顺着王熙凤的手指看了过去,却是一个约莫十岁上下的孩子。这个年纪,还真算不上少年郎,只能称之为大孩子。不过,他看起来倒是比贾家那几个孩子更为稳妥早熟一些,王熙凤依锨得,两日前听宗老介绍时,好像说他是父母双亡上头有哥哥下头有弟弟的苦孩子。

    “我?”那孩子原还有些发愣,遂见诸人都将目光落在了他面上,登时有些惊疑不定了,只将手指点到自己的鼻尖,木愣愣的问道。

    “对,就你了,你可愿意过继给王家嫡系当嗣子?”拒应当不存在不愿意的情况,王熙凤还是问了一遍。

    “愿意愿意!”然而王熙凤的话音刚落,那孩子就一副生怕她反悔的模样,忙不迭的开口,且边说边重重的点着头。

    王熙凤原是打着敷衍的心态过来的,不过见了那孩子这副模样,反倒是起了逗弄之心,当下便弯下身子笑看向他:“你能同我说说,为何愿意吗?对了,若是这事儿真成了,你便算是我亲弟弟了。”

    拒王仁已死,可王家依然应当是由王子胜那一房继承的。原先宗老们也曾想过从族中过继一个小辈儿,充当王仁的儿子。问题是,素来长房都是辈分小年岁长的,亦如贾氏一族也是宁国府这个长房辈分最小。如此一来,想要再往小辈儿找,那确是不大可能的。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寻到那么一两个还是没问题的,只是如此一来,人数太少年岁太小品性也不定,事儿就变得棘手多了。也因此,宗老们商议过后一致决定给已故的王子胜再寻个嗣子,毕竟跟王仁同一辈儿的孩子太多了。

    那孩子听了王熙凤之言,似乎有些不大明白,可依然回道:“我二叔说了,只要我能过继了,他就给我哥哥说一门媳妇,还会一直把我弟弟养到长大,顿顿都有白面馒头。”

    这话一出,王熙凤不由的面色一暗。

    甭管是哪个宗族,哪怕是皇家都有几门乞丐亲,更别说王家虽富庶,可依附的旁系却未必能吃饱穿暖。君不见,当年的贾芸过的还不如荣国府的家生子吗?

    “就这个孩子了。”王熙凤伸手轻拍了拍他那孩子的头,转而向宗老道,“我瞧着他挺有眼缘的,回头若是薛家太太问起,方便的话帮我替这孩子说些好话罢。”

    “琏**奶,咱们原先便已商议好了,若您和薛家太太所认定的乃是同一人,那这事儿便算是定下来了。倘若俩人的意见不合,则还需择日另行商议协定。”宗老道。

    王熙凤觉得这个主意还算凑合,且她虽跟这孩子有些眼缘,却也还不至于到为他着想的地步,当下便点了点头表示了赞同,旋即将一行人送了出去。

    又过几日,王家派人过来通知王熙凤,嗣子一事已定,若王熙凤方便的话,可回娘家参与祭祖入族谱一事。反过来若是不方便,则无需前往,王氏宗族并不会逼迫出嫁女。自然,王熙凤选择了不前往。

    开甚么玩笑,重生归来后,她巴不得跟夫家和娘家同时脱离关系。如今看来,夫家这头还算有救,可娘家在没了双亲和长兄后,王熙凤一点儿也不认为将来还能扯上关系。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王家没落到王熙鸾手上,单凭这个,王熙凤就决定晚上要好生吃一顿。

    不想,王熙凤没回王家,那位王家新任的家主却在数月之后亲自登门拜访,并呈上了王熙凤该得那部分家产。

    而彼时,王熙鸾已被彻底抹去了归宗女的身份,薛蟠也已被判流放三千里,至于王家的家产也已按着律法,该上缴的早已上缴,归家主的则归了家主,余下的三分之一则由王熙凤和薛家太太共同继承。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且说在王家之事告一段落之后,王熙凤就被新的事儿占据了心神。所谓新的事儿却是贾芸之事。说来也是好笑,就在这一日王氏族人离开之后,王熙凤随贾琏一道儿往后头走去,待走到一半时,贾琏忽的开口问道:“凤哥儿,你寻贾氏族人有事儿吗?”

    说实话,那会儿王熙凤还尚且沉浸在方才之事上,哪怕再不在意,刚发生的事儿,也没那么容易放下。因此,听了贾琏的话,王熙凤颇有些回不过神来,好半响才侧过脸茫然的看向贾琏,反问道:“贾氏族人?”

    “对。”贾琏点了点头,见王熙凤还一副迷迷瞪瞪的模样,当下笑开了怀,道,“这不是你让林之孝留意一下原先依附于宁荣二府的族人吗?难不成,是那林之孝诓我?”

    听贾琏这么一说,王熙凤总算是想了起来,当下讪笑道:“琏二爷您不提这事儿,我都给忘了。那甚么也不知晓是怎么就忽的提起来的,仿佛是说到丰儿、徐的亲事那会儿,正好林之孝家的在我跟前,我就随口问了一句,荣国府原先那些下人如今在何处?这问着问着,索性就提到了贾氏族人。不过我也就这么随口一提,若是麻烦的话,就罢了。”

    拒重生一事无人知晓,也不可能会有人联想到那儿去,可王熙凤依然还是小心翼翼的。也许随着日久天长,她会将旁的秘密都跟贾琏分享,独独除了重生一事。

    与信任无关,只因前世的记忆尽是晦暗悲伤。

    “原来是这样,我还道琏**奶忽的发了善心,打算将原先的族人一一寻回来呢。真若是如此,这事儿还真就难办了,毕竟那些族人多半都是回了金陵祖籍的。”贾琏完全不曾疑心,只继续边走边道。

    王熙凤目光略闪了闪,面上的神情倒是没有任何变化,仍接口道:“回金陵了?也好,左右金陵那头的祭田还在,甭管嫡系出了甚么事儿,都不至于牵扯到祖籍的祭田上。”

    “可不是?”贾琏点头称是。

    说话间,俩人已到了正院子里,正好瞧见巧姐正带着荣哥儿在院子里头抽陀螺。说真的,巧姐淘气归淘气,可并不十分擅长玩这些。包括射箭骑马一类的,她都会,却皆不擅长。就是属于射箭基本十箭九不中,骑马光会溜,抽陀螺则是连荣哥儿都比不上。好在她脾气好,并不会因着输了而发脾气使性子,王熙凤私底下道,这定是像极了琏二爷,要不怎么的文不成武不就的呢?得亏贾琏并不知情,不然他铁定不会放过王熙凤的。

    这会儿,战况依旧,荣哥儿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胜过了巧姐。而巧姐虽不生气,却一直转着眼珠子似乎在打甚么鬼主意,正好一眼瞥到贾琏和王熙凤归来,忙忙的冲了上来,敲脚尖碰到了荣哥儿的陀螺:“爹娘,我和荣哥儿在玩陀螺,咱俩谁都没成功!”

    荣哥儿:

    贾琏、王熙凤: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晚安。

    。

第205章() 
说起那国子监一事,倒是颇有些牵扯到陈年旧事了。 章节却说当年贾源成为荣国府后,便因着国公之爵位,其嫡长子嫡长孙皆可获国子监监生名额。

    贾源之下乃是贾代善,此人倒是能文能武,颇得先皇爱重,只看他并不曾降爵世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其能耐。可待到了贾赦、贾政兄弟俩这一辈儿时,贾家的子孙便差了许多。那国子监监生名额,每代只得其一,原该是由身为袭爵嫡长子的贾赦得之,却被贾代善晓以大义让予了贾政。

    再往下便轮到了贾琏这一辈,因袭爵的乃是长房,故而即便二房贾珠的年岁比贾琏略大两岁,这国子监监生名额仍应当由贾琏得之。不过,所谓的道理也得看人家是否愿意遵从,至于理由更是上下嘴皮子一拨弄,就跟玩笑一般的,贾珠入了那国子监进学。

    至于如今,按说贾琏已经推却了爵位一事,荣哥儿若想进学,只能凭借自己的本事。看谁让圣意难测呢?莫名的,荣哥儿就得了这殊荣。之后贾琏虽又将监生名额让予了贾兰,可当今仍开恩,索性予了两个名额

    “凤哥儿,我同你说实话罢,我虽希望荣哥儿多长些本事,却从未想过逼他考科举走仕途。”贾琏苦笑一声,且不说荣哥儿看起来完全没有读书的天赋,就算是有,贾珠之往事历历在目,贾琏压根就不敢想。

    “那爷您到底是如何思量的?”

    “这”贾琏倒是很清楚王熙凤的性子,哪怕她素日里把手伸得再长,却绝对不会在荣哥儿进学一事上纠缠。原因很简单,仍在于眼界和生活环境。想也知晓,就王家那种氛围,王熙凤如今能看得懂账目以及三节两寿的礼单,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贾府这头,很抱歉,贾琏的学问是比王熙凤好,可王熙凤完全不曾在意过。哪怕是先前黛玉在时,王熙凤也仅仅是爱重黛玉的人品,而非崇拜她的学识。

    因此,当王熙凤目不转丁的看着贾琏时,后者颇有些为难。

    按理说,能够在家中全权做主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儿。可问题同样是存在的,那就是万一荣哥儿将来的前程有碍,却是贾琏一个人的责任。这么说可能有些推脱的意图,可凭良心说,在对待荣哥儿的将来上,王熙凤确实无法给出任何意见。

    半响,贾琏才略有些迟疑的道:“凤哥儿,我是这么想的,倘若荣哥儿有那个能耐,他本人又肯上进的话,我自不会阻拦,也愿意给予最大的帮助。可万一”

    万一荣哥儿的性子随了其父以及其祖父,那就没啥好说的了。

    不想,王熙凤听了这话却有些不赞同:“琏二爷,顺着荣哥儿的意思来当然是好,可我冷眼瞧着,荣哥儿那性子怕并不是随了爷您或者已故的老爷。”

    “那像谁?难不成像王仁?!”不得不说,贾琏被吓到了。

    自打听说了那句“生女儿像姑,生儿子像舅”后,贾琏整个人都像是活在梦里一般。然而更让他恐惧的是,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瞧瞧王熙凤的例子,甚至还有王熙鸾,不都挺像王夫人的吗?

    “别闹了,好端端的,荣哥儿怎的会像了王仁呢?”王熙凤横了贾琏一眼,没好气的道。

    其实,贾琏心中的想法,王熙凤也能大致上猜到个七八分。然而,她并不赞同。

    所谓的俚语,也许确有些道理,却并非是百分百一尘不变的。旁的不说,君不见嫡亲的姐妹也有性格相悖的吗?就说她和王熙鸾,虽是堂姐妹,可性子却仍差了许多。还有王夫人和薛家太太,不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吗?为了让贾琏略安心些,王熙凤只好耐着性子宽慰他。

    “琏二爷您也别想那么多。也许我的性子是随了二太太,可您怎么不想想,我那是因着生母早逝,我爹和大哥都是不靠谱的,亲婶娘膝下又有个年岁相差不大的堂妹,这才早早的被送到了老太太这儿。您想呢,我那会儿才多大?纵是爹和大哥再不靠谱,他们总归是我的亲人,乍一来到陌生的地方,整个荣国府里也就独独只有二太太同我有血缘关系,我不扒着她,我扒着谁?”

    王熙凤之所以随了王夫人的性子,并不单纯的因着俩人的姑侄关系,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王熙凤就是在荣国府里长大的。而贾母当时年岁虽不算大,可那会儿她还是要管家理事的,一些琐碎的事儿放给了王夫人,统筹整个荣国府的人,却仍是贾母。

    “所以我不用担心荣哥儿像了王仁?”贾琏忽的宽慰了,谢天谢地没让荣哥儿跟王仁打过交道,事实上,这对舅甥

    俩压根就未曾见过一次面。

    “也无需担心荣哥儿随了老爷,毕竟;老爷过世之时,他年岁太小了,压根就不记事。”

    “那罢了,还是让能耐人来管罢。左右我已经央了北静郡王帮我寻一个妥当的先生。说实在的,学问倒还是其次的,起码他得立起来罢?荣哥儿是嫡长子,我宁愿他落得像南安郡王那般欺男霸女的,也好过于扭扭捏捏的像个忻娘家。”顿了顿,贾琏又道,“我就不明白了,咱俩的性子都那般张扬,就连巧哥儿也是个闹腾的,怎的他就那般娴静呢?”

    问题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就在贾母五七后两日,北静郡王派人送了一位老先生过来。

    说是老先生还真的是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