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七零重生日常 >

第39章

七零重生日常-第39章

小说: 七零重生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价的人有些犹豫的说道:“有没有少啊?”

    这一上午,同样的问题苏延卿已经回答过许多遍了,他开口说道:“同志,我这些货都是深市来的,款式新颖,质量过硬,就是这价格也是再实惠不过的,我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卖价,没有少的余地了。”

    他说的别人自然也是能看到的,见他确实没有什么要让价的样子,问价的人就低头扎进了衣服堆里挑选了起来。

    挑捡过一番之后,那人最后选了三件衣服买单走人。

    总的来说,苏延卿还是希望跟男性顾客打交道。

    因为男性顾客总是比较直爽的,问过价格之后,能接受的就挑衣服买单走人,不能接受的也不多纠缠,直接就会走。

    相比之下,有一些女孩子的生意就没那么好做了,她们要讨价还价好一会,等苏延卿回答得不耐烦了,她们才会不情不愿选上那么一件,最后买单的时候还试图要在衣服上找点‘质量’上的问题试图压价。

    出了一天的摊之后,苏延卿卖出了几十件衣服的同时,也见识了不同样子,形形色色的顾客。

    傍晚苏大友过来市场帮着苏延卿收拾摊子。

    两人把剩下的货物打包往家里一扛,就又匆匆忙忙的往烧烤店里赶。

    梁淑琴看着满头大汗的丈夫,心疼的问他:“你这样两头跑着,是不是太忙了?”

    这会儿来店里吃烧烤的人也不多,苏延卿逮着空闲咕噜咕噜灌下一大杯冰水。

    苏延卿抬手胡乱擦了一把额头的汗珠,大大咧咧的说道:“累倒是不累,今天买了怎么一□□服,我也算了账的,除去进货的成本,今天买的那些衣服,也挣了有一百多块钱。”

    当然了,苏延卿也只算了进货的成本,没有算去深市那一趟买票的车费和住宿饮食钱。

    梁淑琴闻言有些吃惊:“那倒还挺不错的。”

    毕竟他们的烧烤店没有成本这个问题,省城里的其他人做生意的话,大多数一天能赚个二、三十块的话,就已经算是挣钱的生意了。

    “不过这也才是第一天,也不知道明天生意还有没有今天这么好。”苏延卿心里倒也看得明白。

    梁淑琴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这个不急,慢慢来,反正我们有货就不愁卖。”

    梁淑琴这话说的倒是底气十足,毕竟现在深市的衣服代表的就是时尚、新潮,不管在哪里都不愁卖不掉。

    卖到最后要是实在卖不动了,还可以降价促销。

    实际上今天白天梁淑琴陪着苏延卿在市场上呆了一会,已经在心里琢磨起了开一家店买衣服的可能性。

    不过要想开一家服装店,需要隔三差五去进货了说,还得出店面和人力费用。

    他们已经有了烧烤店,要想再分出人手去做服装店的话又不太现实。

    到最后梁淑琴思来想去,也没有决定好到底要不要开服装店。

    认真说起来的话,梁淑琴的口齿不算利落,要真让她去推销衣服的话,她还真没把握一定能够做好。

    苏延卿是真心想把事情做好,听媳妇这么说了之后,他也开口说道:“先卖着看吧,等在省城卖不动,我就弄到县城去买。”

    梁淑琴点了点头:“这倒也是个办法,不过要是这样的话,你就要更累了。”

    毕竟现在天气热了,要真扛着一堆货物从省城到县城的话,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苏延卿本来就不是怕吃苦受累的人:“这有什么,这趟去深市我也看到了,我们家里缺的东西可多了,我们辛苦一点,争取在不久的将来把东西都置齐咯。”

    梁淑琴闻言有些好奇的问:“我们还缺什么东西?”

    照梁淑琴看来,自家的生活条件和水平,就算放在省城也算是不错的了。

    不管是家里的饮食,还是住处,都已经甩出省城好多户人家一大截了。

    苏延卿认真的扳起手指数了起来:“那缺的就多了,比如电视机,还有摩托车,还有电风扇,反正要买的东西还有很多。”

    电风扇和电视机梁淑琴倒是都能理解,不过摩托车她就真是不能理解了。

    “啥?摩托车?买那东西干嘛??”

    现在有摩托车卖这一点梁淑琴是知道的,毕竟省城就有两三辆。

    都是家里有钱有势的年轻人买的,有几次还有人骑着摩托车,载着女孩子来他们店里吃烧烤呢,那叫一个吸睛呀。

    毕竟现在摩托车产量少,价格高,这现在拥有一辆两三千块钱一辆的摩托车,就跟后世拥有一辆几百上千万的豪车差不了多少。

    都是只有极少数一部分人才能够承受得起的消费。

    这现在家里但凡条件好一些的年轻人,大多都想拥有一辆‘嘉陵’牌的摩托车。

    但是苏延卿作为四个孩子的爹,要不是今天他自己提起了,梁淑琴还真不知道他也想买摩托车。

    苏延卿有些向往的说道:“买摩托车多好啊,有个摩托车的话,以后我们回老家也方便不是。”

    “摩托车又载不了多少人,就我们这一大家子,也坐不下不是,要我说你也别想着买摩托车了,索性我们再干两年,等有钱了,直接买辆轿车算了。”

    一听她这话,苏延卿又竖起了大拇指:“轿车,媳妇你可真敢想啊。”

    相比摩托车,整成轿车的数量就更少了。

    不得不说,梁淑琴真是定了个宏大的目标啊,毕竟轿车什么,苏延卿想都没敢想过。

    梁淑琴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苏延卿的夸赞:“敢想吧?所以为了咱家的轿车,我们要努力了。”

    其实梁淑琴心里想要买的不仅仅只是轿车,她还想买房子买地,之后她只想简单当个‘包租婆’,只不过这个目标也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

    所以现在他们这个手里没钱的阶段,他们两口子除了埋头挣钱之外,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了。

    听了媳妇的话,苏延卿心里那叫一个豪情万丈,晚上烤烧烤的时候,精气神那叫一个足啊。

    用力过猛的结果就是,晚上关店之后,苏延卿一直叫着手疼。

    梁淑琴替他揉了一遍之后,又在冰箱里拿了冷藏过的毛巾给他冰敷,她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

    “疼吧?你说就你今天那撒佐料那劲,只手疼没抽筋儿都算轻的了。”

    冰冷的毛巾搭上手臂的一瞬间,苏延卿被冻得龇牙咧嘴,这会又被梁淑琴数落,他也不敢开口反驳,只讪讪的笑了笑。

    苏延卿在省城卖了四五天的衣服,中间他还换了一个市场,等把这次进的衣服卖得七七八八之后,他跟大舅子打过招呼之后,就扛着卖剩下的尾货去了县城。

    因为离收稻谷还有段时间,梁成弘进城之后也没急着回去,而是留在店里帮着赵湘湘搬东西和打下手。

    这要说有个男人就是方便,自打梁成弘来了省城之后,这和面、搬蒸笼、搬面粉的活都归他做了,着实给赵湘湘她们减轻了许多的工作量。

    这段时间,梁淑琴也没少逮着空就跟自家大哥灌输在省城买房子安家的种种好处。

    前两天梁淑琴还听赵湘湘说了,关于在省城买房子的这件事情,梁成弘的看法已经改变了不少,至少已经没有坚持着一定要回老家建房子了。

    而赵湘湘说起要在省城买房子的时候,梁成弘也没怎么反对了。

    梁淑琴也跟赵湘湘说了,要是她想买房子钱却不出凑手的话,她这边可以借一部分给她。

    不过合适的房子也不是那么好找的,赵湘湘现在也才开始到处寻摸打听,也不知道要找多久才能遇到满意的房子,所以这借钱的事情,暂时也就用不着了。

    苏延卿在县城是生面孔,好在他说的是本地方言,所以大家买衣服的时候倒是没那么多的顾虑,往往都是看着款式喜欢,价格合适就掏钱买了。

    本来卖到最后也就只剩下几十件款式不那么好卖的衣服,苏延卿也没想着在县城里能有省城那么好卖。

    往往每一件衣服的单价都下调了一块,虽然赚的少一点,不过早点把货买完的话,他才能早点去深市进新货。

    然而等苏延卿在县城耽搁了两天卖完所有的衣服之后,他再去再找廖哥他们一起去深市进货的时候廖哥说他们这次不准备进衣服回来买了。

    苏延卿有些不解:“为什么,衣服不是卖的挺好的吗?”

    廖哥他们比苏延卿要早开始两天卖衣服,他去县城甩货的时候,他就听瘦猴讲过他们的衣服已经卖完了。

    苏延卿也知道,廖哥他们衣服的定价跟他差不多,赚的应该也差不多。

    这样算下来的话,这一趟他们也没少赚。

    所以现在廖哥说不卖衣服了,苏延卿还真是不懂为什么。

    廖哥他们那一伙人和苏延卿也算是很熟了,有什么打算他们也没有瞒着他。

    廖哥更是直接说了:“这次衣服是卖得挺好,不过省城就这么点儿大,大家一年夏天也就只买那么一两件衣服,我们倒腾过一次了,这要买衣服的几乎也都买了。”

    “我想过了,要是下次我们继续进衣服来卖的话,肯定是没有这次好买,除非运到隔壁市区买可能还差不多,不过这来回要花的时间和精力就挺够呛。”

    廖哥这话说得明白,苏延卿是大概听懂了,梁淑琴更是明白廖哥的意思是现在市场已经饱和了。

    苏延卿犯起了愁:“你说的倒也是,不过要是不卖衣服的话,又该卖点什么呢?”

    看着苏延卿这样子,廖哥真诚的建议道:“你要是想卖的话,这次还是可以进衣服来卖的,毕竟你一个人也就进几百来件,再怎么也是能卖的掉的,只不过可能要多花点时间。”

    毕竟苏延卿一个人进不了多少衣服,而廖哥他们就不一样,他们人多,不管进什么货物来卖,都是一大批一大批的。

    梁淑琴不忍心看苏延卿犯愁,开口建议道:“要我说,这次你就多进点你们男人穿的衣服、裤子,女式的衣服就少进点,想来应该也行得通。”

    廖哥闻言点了头:“你媳妇儿说得对,你多进一点男士的衣服混着卖,也是一个办法。”

    苏延卿也觉得可行“这也行,那你们不卖衣服了,又要卖点什么呢?”

    说起这个,廖哥也犯愁呢,这来回跑了两趟之后,虽说他和底下的弟兄们手里都有了一些资本了。

    虽然他们手里的的钱做不了什么大生意,不过做点小生意倒也绰绰有余了,这卖衣服不是长久之计。

    就按廖哥自己的想法来吧,他是想找点能长期稳定做下去的生意来做。

    不过一时他又想不到合适的行当,只能暂时先多往深市跑几趟再积累点资本了。

    这会苏延卿问了,廖哥只能不太确定的回答道:

    “这个一时半会儿我也没想好,只能等到深市之后再慢慢看了,反正跟着市场主流走吧,到时候看看什么好卖,我们就卖什么。”

    廖哥他们又在省城打点收拾了两天,两天之后才找人来通知苏延卿明天一早动身去深市。

    上比回来还没多久呢,就又要去深市,对比苏延卿感到十分不好意思。

    苏延卿有些抱歉地对梁成弘说道:“店里又要麻烦你了。”

    毕竟他这一走,店里烤烧烤的活就又要麻烦梁成弘了。

    梁成弘摆了摆手,直率的说道:“这有什么麻烦的,现在我已经上手了,你去几天都不是问题。”

    梁淑琴适时的在一旁说道肯定的说道:“大哥你何止是上手了,要我说你都已经可以出师了。”

    被自家小妹这么一夸奖,梁成弘有些沾沾自喜的挺了挺胸膛。

    不过梁成弘也没有被梁淑琴的糖衣炮弹冲昏头脑,还有一点点理智向旁边的赵湘湘问道:“真的吗,我的技术已经可以出师了?”

    赵湘湘有心想要好好夸丈夫几句,不过就目前来说,梁成弘烤出来的烧烤确实还赶不上苏延卿。

    所以赵湘湘只能含含糊糊的说:“这个我也不懂就是了,不过你烤的确实挺好吃的。”

    梁淑琴却在一旁怂恿道:“这要我说,大哥你也别回家种地了,干脆在省城买烧烤算了。”

    重活一世,梁淑琴是真心想趁时机还好的时候,让她娘家的兄弟和父母过上好日子。

    这种地他家现在是不现实的,毕竟现在的养殖种植业都没起步,现在反倒是做生意能够更快的发家致富。

    这要是梁成弘不适合做生意的话也就算了,梁淑琴肯定不会怂恿他做生意。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梁成弘烤的烧烤确实不错,他们店里的熟客也是夸奖过的,所以梁淑琴心里不免生出让大哥留在城里做烧烤的想法。

    梁成弘一听小妹这话,立马就不乐意了:“你这是什么话,你都在卖烧烤了,我这做大哥的难道还会跟你抢生意做吗?”

    赵湘湘以为是自家男人在梁淑琴那里学会了怎么烤烧烤,所以小姑子多心了,也连忙说道:“就是呀,你大哥不是那样的人。”

    看着大哥大嫂着急的样子,梁淑琴真是觉得哭笑不得。

    梁淑琴再真诚不过的解释道:“大哥,你做烧烤怎么会是跟我抢生意呢,这省城这么大,我一个人不可能垄断市场不是,在别人开烧烤店是开,你开也是开,在我看来你烤烧烤的技术比我们旁边的那几家烧烤店好多了,你要是要开店的话,生意肯定比他们好。”

    梁淑琴家的烧烤店旁边,一直就没少过跟风的,不过他们在价格上没有优势,味道上也没什么创新,再加上有他们家的烧烤店这么明显的对家,那家店的生意是很难好起来的。

    听梁淑琴这么一说,赵湘湘倒是有些意动,毕竟小姑子的店一天能挣多少钱,她心里也是大概能算出来的。

    这要是自家男人也开个烧烤店,不说生意有小姑子她们店里这么好吧,就说生意只有一半好,这一天也能赚不少。

    这一个月下来,赚到钱不就够家里的地一年都出息了吗?

    不过梁成弘自己都没有表态,赵湘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