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七零重生日常 >

第24章

七零重生日常-第24章

小说: 七零重生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开盒子看清楚里面的东西之后,吴秀芹控制不住的惊呼出声。

    她拿起盒子里的手镯,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这是银的?”

    苏延卿有些好笑:“当然了,这不是银的难道还能是铁的呀。”

    吴秀芹小心的摸了摸手镯,既高兴又忍不住心疼,她看着手镯,喃喃的问道:“这得花多少钱啊?”

    想到这手镯的价格,苏延卿违心的说道:“没花多少钱,现在城里的人可喜欢买这些金的银的带了,你要是不喜欢这个款式的话,还能拿去换别的款式呢。”

    实际上,百货大楼里银首饰真不便宜,虽然没有白银没有黄金贵,但是一也要两块多。

    这次梁淑琴买的两只银手镯,每一只都差不多有四十克重。

    这加上工费,差不多也花了一百六七块。

    吴秀芹立马拿起镯子套到手腕上,她举起手臂,目不转睛的盯着手上的手镯仔细看了看,心里喜欢得不行。

    “这款式就挺好看,不用换了。”

    苏大友看着妻子手上的镯子,怎么也不觉得这是儿子会买的东西。

    “这手镯是你媳妇挑的?”

    苏延卿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门,有些窘迫的笑了笑:“可不就是,我哪能想到买这个呀。”

    “这东西又不能穿,又不能吃的,一点都不划算。”

    在苏延卿看来,与其花这么多钱买个手镯,还不如买几件衣服,买几斤肉来得实惠。

    不过看着吴秀芹如此高兴,苏延卿不得不感叹一句:还是媳妇考虑得周到。

    吴秀芹依依不舍的摘下镯子放回盒子里,没好气翻了个白眼:“你们这些大老爷,懂什么呀。”

    苏延卿赔笑道:“是是是,我们不懂,你儿媳妇也说了,现在是没钱,等以后有钱了,再给您老换个黄金的。”

    吴秀芹一听这话,连忙摆手:“乱说,这黄金多贵呀,真要是给我买了,我还不成了那旧社会的地主太太,穿金戴银了,这要是被人抓起来,可是要去□□的。”

    以前那些地主太太是个什么下场,吴秀芹也是看到了的。

    就她娘家村里的那个,家里的金银首饰全部被收空了不说,还被人扒了外衣拉去游街。

    吴秀芹可不敢戴那扎人眼的黄金招摇过市。

    苏延卿有些无奈,哭笑不得的解释道:

    “什么旧社会的地主太太,人家现在是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你没去过省城不知道,这城里有钱的人,那都是金戒指,金耳环戴着,也没谁说她们是旧社会的地主太太啊?”

    苏大友正色道:“这世事难料,谁也不知道明天的局势会变成什么样,小东,你回省城以后还是要跟你媳妇说,虽然现在政策是说可以做生意,但是你们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一点好,一旦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你们就赶紧回来。”

    苏延卿也知道父亲担心什么,他乖乖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记在心里了:“行,我们知道了。”

    吴秀芹懒得听他们说这些,小心翼翼的收拾好东西之后,拎着苏延卿带回来的鸡和肉去灶屋准备做午饭了。

    做饭的时候,吴秀琴心情不错的哼着小调,想着被她收在柜子里的手镯,寻思着下午戴着去找她的几个老姐妹炫耀一下。

    对了,还有儿媳妇给她买的新衣服,也得一并穿上,让她们好好看看,她儿媳妇虽然干活不行,但是能挣到钱,还有孝心。

    中午吃过午饭,横竖也没什么事,苏延卿就带着儿子回房间午睡了。

    吴秀琴收拾好饭桌碗筷之后,就回房间拿出手镯戴上,又换上了新衣服之后,拿上做鞋底的小笸萝,准备出门找老姐妹们闲聊打发时间。

    苏大友在背后数落她:“你说你,眼皮子浅的,就见不得一点好东西是吧。”

    吴秀芹有些不服气的辩驳:“眼皮浅又怎么了,这是我儿子媳妇孝敬我的,我怎么穿不得了。”

    吴秀芹出了房门,突然想上茅房,她把笸箩放到旁边的窗台上,转身去了茅房。

    然而一从茅房出来,吴秀芹就撞到了穿上新衣服正要出门的苏大友。

    “……”苏大友手里正拿着一包纸烟拆着呢,冷不丁和妻子撞了个面对面。

    苏大友有些不自在的把手往后藏了藏,讪讪的问道:“你怎么还在家?”

    吴秀芹盯着老伴,上下打量了他一遍之后,似笑非笑说:“我眼皮子浅?”

    苏大友干咳两声,没什么说服力的解释:“咳咳,那什么,我是找老吴他们下棋去的。”

    吴秀芹没好气的打断了苏大友:“得了,都一起过了大半辈子了,你想的什么我还能不知道吗?”

    要不怎么说是两口子呢,在喜欢炫耀这一点上,苏大友难得和吴秀芹统一了行动。

    吴秀芹看了一眼老伴,见他手里拿着烟,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他一下:

    “你去下棋可以,我可先跟你说好,这烟可不便宜,你可不许充大方散给别人抽啊。”

    被她说中心思,苏大友又羞又恼:“我知道,我不随便散,就给一根给老吴尝尝。”

    “管得你的,反正就那一条烟,你霍霍完了就没得抽了。”

    吴秀芹赶着去找她老姐妹,也懒得和苏大友多说,拿了笸箩就往外走。

    在吴秀芹和苏大友两人的卖力宣传下,村里的人只用了一下午,就都听说了。

    叔家的儿子和媳妇在省城发财了。

    这才出去几天呀,给娘老子又是买衣服,又是买银手镯的,还有那苏老头,连好烟都抽上了。

    这知道的人多了,就有不少人开始明里暗里套吴秀芹两口子的话。

    想要从他们这里问清楚,苏延卿他们在省城是怎么赚到钱的。

    然而这个问题,苏延卿对吴秀芹他们说的时候就说的含含糊糊的,这会被人问起,他们还真也说不上来。

    这番行径落在别人眼里,免不了觉得苏家老两口太不实在,问他们点问题都顾左右而言他,含糊其辞,一点都不耿直。

    因为这次苏延卿的‘衣锦还乡’,也生出了不小的连锁效应。

    见他们两口子在城里挣到了钱,村里的不少年轻人都动起了去城里打拼一番的心思。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章√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苏延卿呆在家里就两天时间; 压根没享受过安静。

    因为一天总是有几个村里的人来找他聊天,话里话外都是好奇他们两口子在省城的生活。

    苏延卿不胜其扰; 只能车轱辘的说; 城里虽然好; 但是要挣大钱也不容易,机遇本钱缺一不可; 要是实在有人想去闯一闯的; 倒也能够去试一试。

    这都是在一个村里住的。苏延卿就是再不耐烦,也不能开口赶人; 毕竟苏大友和孩子们还在村里住着。

    忍了两天苏延卿实在受不了了; 刚好在木匠那里定的桌椅还有两天才能做好; 他索性拿了要给岳父岳母他们的东西,去岳丈家躲清静去了。

    原本梁安秉看着女婿一个人过来; 还担心女儿出事; 听苏延卿说梁淑琴是留在省城准备开店的各种调料之后,他才放下心来。

    看着苏延卿提来的大包小包,梁安秉有些担心:“钱够用吧,要是不够; 我这里还有一些。”

    买母牛的钱梁淑琴最后还是犟不过梁安秉,他让梁飞翰拿着钱跑了两次。

    梁淑琴担心二哥就因为这么点事情而跑细腿; 只能不情不愿的收下了买牛的钱。

    就因为这件事情; 苏延卿平常可没少听媳妇念叨,这会儿一听岳父又提起钱,生怕梁安秉硬要拿钱给他; 给他吓得连忙摆手:“够了,去省城之前,我一个人去了一趟。”

    屋里人太多,苏延卿没有细说,不过梁安秉明白他说的去一趟是去那里。

    知道他们真不不缺钱之后,梁安秉也放开了手脚,招呼着苏延卿中午一定要多喝几杯。

    苏延卿连忙出声:“爸,喝酒的事情先不着急,我还有正事要跟你商量来着。”

    梁安秉有些疑惑:“正事?”

    苏延卿看了看屋内的人,想着回来的时候媳妇交待他的事情,问道:“这件事情我得跟大嫂说,怎么没见大嫂她人?”

    梁安秉之前还没发现,这会儿在屋里看了一圈,没有见到大儿媳妇,也有些纳闷。

    陈翠香回房间放好手镯回来,听到他们俩的话,说道:“这不是小东来了吗,我拿了钱让老大媳妇买菜去了,我想着这不有小东带来的好酒吗,中午给你们做几个好菜下酒。”

    梁安秉无不稀奇的说道:“嘿,今天倒是难得聪明的一回。”

    随后他转头纳闷的问苏延卿:“不过你找你大嫂干嘛?”

    苏延卿摆了摆手,解释道:“嗨,我们不是已经找好门面了吗?小琴说我们这个卖烧烤只做傍晚和晚上,早上中午门市都是空着,他说,让我过来的时候顺便问问大嫂,问她有没有进城开早点店的打算。”

    陈翠香一听这话,立即开口说道:“啥?开店?你大嫂哪行呀?”

    在陈翠香看来,这进城做生意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梁淑琴在城里能挣到钱,那是她女儿有出息。?

    就她大儿媳妇赵湘湘,和她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陈翠香怎么也没发现她是能做生意的材料。

    苏延卿也有些难办,这次媳妇交给他的任务实在太困难。

    原本苏延卿就不是口才多好的人,更别提让他当说客了。

    不过想着媳妇的交代,苏延卿也只能硬着头皮开口了了:

    “不是,妈,小琴说了,大嫂包子馒头做得好,开早餐店指定能行,这刚好我们那门面空着也是空着,就想着让大嫂试一试。”

    “您不知道,我们旁边就有早餐店,他们卖的包子馒头,我和小琴都吃过,味道还真说不上多好,可是架不住在我们那里上下班工人多呀,那生意好的哟,我估计这一天约摸能赚这个数。”

    苏延卿伸出手五个手指头比了比。

    陈翠香还没出声,她旁边的江桂花比她还先惊呼出声:“啥?就只卖个包子馒头,一天就能挣这么多!”

    “可不是嘛,妈,二嫂,你们是不知道,这群里的人每天上班,那妇女大多也都是有工作的,每天上班可忙得不行,不像我们乡下女人有时间每天早起给一家人做饭,现在街上的吃食多了,大家都愿意每天花个块八毛钱买早饭吃,图的就是一个方便省事儿。”

    在省城的这几天,苏延卿也见识了一些东西。

    这别的不说,在村里的人还在一天犯愁该怎么吃饱的时候,城里的人已经琢磨起了该怎么吃好、□□了。

    见识过城里人的高消费之后,对于自家将要开起来的烧烤店,苏延卿的信心是空前的膨胀。

    其实梁淑琴所说的烧烤,苏延卿也还没尝过。

    不过按照梁淑琴的说话,烧烤本来就差不多是肉类,这肉本来就很好吃了,还要加上那么多复杂的调料烤制,那味道怎么想都不会差。

    想着大儿媳妇要是去省城做生意了的话,家里就要少一个做事的人,陈翠香打心里是不怎么愿意的。

    不过梁家当家作主的是梁安秉,他的眼光还是可以的。

    虽然梁安秉没有去过省城,但是只是听女婿这么一说,他就知道这早餐生意说不定能成。

    梁安秉也不是那种特别强势的大家长,也不是他觉得能做,就非要老大家的收拾东西进城做生意,只模糊的说道:“等老大媳妇回来了之后,问问她的意见再说吧。”

    苏延卿点了点头,这自然是理所应当的:“那是自然,这要不要做,还是得看大嫂她自己的意愿。”

    这做生意又不是强买强卖,当然要看赵湘湘她自己愿不愿意做了。

    说完正事之后,苏延卿才总算有时间逗江桂花抱着的小姑娘。

    苏延卿看着孩子,开心的说道:“小家伙长得还是壮实。”

    江桂花看着怀里的女儿,一脸满足:“是呀,虽然没有吃到奶水,但是牛奶奶粉,我们还是给足了的,她也争气,这都七八个月了,一次病都没生过。”

    苏延卿伸手捏了捏小姑娘的脸,换来她嫌弃的扭头,他笑呵呵的问江桂花:“取名字了吧,叫什么呀。”

    “起了,早起了,叫梁简,爸起的。”

    “……这。”苏延卿被这个简单粗暴的名字惊到了。

    这因为是捡来的,所以就叫梁捡?

    苏延卿偷摸看了梁安秉一眼,奇怪自己以前怎么没发现岳丈是这么直白的人呢。

    梁安秉一眼看穿女婿的想法,没好气的说道:“是梁简,简简单单的简,不是你想的那个捡来的捡,我给她起这个名字,是希望她能做一个简单的人,才不是因为她是捡来的。”

    既然话都说到这里,苏延卿还真有些好奇:“您真打算等着孩子长大了之后,告诉她她的身世?”

    之前在李家的时候,梁安秉就说不反对等以后孩子大了,让她回去找亲生父母。

    说实话,现在□□、送孩子的人多得很,几乎大多数□□的人家,都不愿意让孩子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更加恨不得跟孩子的亲生父母一点关系都别沾上。

    那□□之后举家搬走,多不胜数,像岳父这样的,苏延卿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瞒是瞒不住的,等以后孩子大了,总是能听到风声,与其让她忐忑猜测,还不如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她,横竖只要我们和老二两口子真心待她,总是不会和我们离心的。”

    梁安秉这话既是说给苏延卿听,也是说给梁飞翰两口子听的。

    尤其是江桂花,自从她得了梁简,就把她看作眼珠子,满心满眼都是孩子,梁安秉也是怕她太过执着,以后等孩子大了,万一生出点什么心思,她不能接受。

    苏延卿深以为然:“我看孩子亲生父母那边,也不是那种胡搅蛮缠的人,以后应该不会找什么麻烦。”

    江桂花看着女儿,叹了口气:“唉,我现在倒真没想过这些,就想着把她健健康康养大就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