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七零重生日常 >

第10章

七零重生日常-第10章

小说: 七零重生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希望能向她借一些钱。

    当时小苏秀梅的回复是什么呢,她在电话里说,这钱她借了他们也换不起,她的钱是要用来建房子的,小弟的日子就是用钱换时间,家里又不是什么富裕家庭,还是早点放弃的好,毕竟大家的日子都是要往下过的。

    苏秀梅的这话说的确实是事实,九十年代的时候,肝硬化确实是难以治愈的病,梁淑琴他们大把大把的钱砸进去,也没见病情有什么好转。

    不过人不是只靠理智活着的,梁淑琴自认为自己没有亏待过两个女儿,家里的四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教,一样的养,明明大女儿和大儿子都愿意倾尽全力给幼弟多争取一线生机,为什么偏偏就苏秀梅能过说出让他们放弃给苏远志治病的话。

    就因为这个,在苏远志肝硬化恶化成肝癌去世之后,梁淑琴心里对苏秀梅也落下了心结。

    苏秀梅也知道梁淑琴心里怨她,不过她也不在意,她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生活,总觉得母亲对她的怨气会慢慢被时间抹去。

    事实证明梁淑琴后来确实也不怎么怨她了,那是她看到小女儿躺在床|上,瘦弱得一阵风都能吹走的时候。

    其实当时梁淑琴无数次想问小女儿,现在拖着病体躺在她梦寐以求的房子里,面对一天到晚都见不到人丈夫,她有没有觉得后悔,她以为是天是地的丈夫,最后并不是她能依靠的人。

    梁淑琴原本以为自己心里的那些郁气,已经随着上辈子小女儿的亡去而消逝了,然而回来的这两个月,她在面对还是幼童的苏秀梅时,心里总会不自觉的生出想要疏远她的念头。

    这无疑是在提醒梁淑琴,她真的应该直视心结,抛弃过往,平等的对待小女儿。

    不过还好,苏秀梅现在还小,只要梁淑琴好好的教,她应该不会再像上辈子那样。

    别的不说,至少这次梁淑琴说什么也不会把苏秀梅嫁给杨勇成,希望她这样做能够改变小女儿这辈子的命运。

    想到苏秀梅之后,梁淑琴就免不了想到小儿子。

    现在梁淑琴大儿子苏博明才两个多月,距离小儿子苏远志出生,还有差不多两年,离他得那个要命的病还有差不多二十来年。

    梁淑琴不知道小儿子为什么会得肝硬化,不过这二十年,她只要注意着小儿子的身体情况,再好好赚钱,到时候就算最坏的情况发生了,她也有能力给小儿子更好的医疗条件。

    上辈子苏远志没来得及恋爱、结婚、生子就那么孤单的病亡,直接成了梁淑琴和苏延卿两口子的心病,尤其是她,每每想起小儿子,都会伤心落泪。

    既然要挣钱,靠种地肯定是不行了,梁淑琴上辈子没上听人说起,八十年代就是在街边买瓜子,都能发家。

    梁淑琴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生意头脑,不过她手里有钱,超市里有肉,这次说什么也要去城里闯荡一番的。

    不过去城里做什么,这她还没有想好,不过距离他们这边鼓励个体户经商还有一年多,她还有时间慢慢想。

    超市里的肉就算是卖完,也只能卖个三四百块钱,加上她手里的两百多块,做小生意的启动资金是有了,不过这钱她不能亏,所以还得找稳妥又赚钱的生意。

    梁淑琴听过的,她也有条件去做的,能让人最快赚到的钱的生意只有两样,一样是炒房,一样是炒股票。

    不过要二十世纪国内的房价才会一路走高,在这之前除了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的房产值得投资以外,其他的地皮都要等到二十世纪之后才能得到明显的收益。

    炒股其实也是一条捷径,上辈子苏博明就爱买点股票,梁淑琴平常也没少听儿子念叨,后世那些做大了的企业,她也记得好几家。

    比如某台酒、某电商、某力电器,梁淑琴都记得是稳赚的股票,不过国内的股票买卖得等到九五年以后了,那会苏远志已经得病了,所以梁淑琴还是要在这之前攒够一定的家底才行。

    梁淑琴躺在床|上想了几乎一整夜,都没能想到该做什么生意,直到外面的公鸡开始打鸣,她才迷迷糊糊的睡过去。

    苏延卿起床的时候看到媳妇眼底乌青,睡得很沉,而她旁边的苏博明倒是醒了,正睁着眼睛盯着床顶的木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苏延卿小声对儿子说道:“小崽子,醒得倒是早,我们打个商量,我去做早饭,你躺着别哭,让你|妈好好睡会行不行。”

    苏博明还小,只冲苏延卿咧了咧嘴,看着儿子的样子,苏延卿叹了口气,认命的抱上小脚乱蹬的小家伙,一起去了灶屋。

    作者有话要说:  总算是码完了,自打怀孕之后,荼蘼已经很久没有坐在电脑前码如此多的字了

第14章 第十四章、偷渡点鱼出来吃、() 
早上吴秀芹起床洗脸,看到儿子背着孩子在灶屋煮饭,有些不太高兴,板着脸问道:“怎么是你在做饭,你媳妇呢?”

    苏延卿一看自家老娘的脸色,就知道她又要发作了。

    “昨天晚上博明闹腾到半夜,早上她要起来做饭,我让她再睡一会。”

    一到看儿子宝贝媳妇的样子,吴秀芹心里就来气:“那也不能让你一个大男人进灶屋呀。”

    作为一个传统老太太,吴秀芹一向是不让家里的男人进灶屋的。

    偏偏她这个儿子没出息,结婚之后还把他那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媳妇看得跟眼珠子似的,让人看了笑话。

    看着吴秀芹面色还是不怎么好,苏延卿急忙岔开话题:“早上就煮个稀饭,简单得很,你儿子这么能干,这煮的稀饭味道肯定也差不了。”

    吴秀芹打开锅盖看了一下,锅里的粥都要煮开了,米和水倒是都没多放。

    “好了,你一个大男人,哪有围着灶台转的道理,我来吧。”

    苏延卿讨好了笑了笑:“那行,反正也快煮好了,您看着,我洗脸去。”

    看着儿子要出去,吴秀芹在后面没好气的补了一句:“叫你媳妇起来吃饭。”

    苏延卿从灶屋出去了之后,吴秀芹不由得在心里泛起了嘀咕,是不是她这段时间对梁淑琴脸色太好了,所以她才能心安理得的睡懒觉,还指使起她儿子起来做早饭了。

    对于这个媳妇,吴秀芹是真不满意,这别人家的媳妇,一个个又勤快又能干,家里的事情能收拾得利利落落不说,每天的工分还不少挣。

    偏偏就她家这个,药罐子一个,一年到头要花钱吃药不说,一天赚的工分还比不上半大的孩子。

    以前梁淑琴就只做工分最低的活计,现在要奶孩子,更是做的那些七八岁小孩子都能做的,比如放牛,再比如给队上养的畜禽割草。

    总之吴秀芹看梁淑琴是哪哪都不好,最气的是偏偏她长了张好看的脸蛋,让她儿子喜欢得不行。

    这要是在后世,谁家有个漂亮媳妇还是件长脸的事情,可是现在是集体劳动时期,虽然爱美之心人都人有,可是这肚子都吃不饱了,就是天仙来也不好使。

    心里存着气,吃早饭的时候吴秀芹一个好脸色都没给梁淑琴。

    吴秀芹也不是傻的,虽然她不喜欢梁淑琴,但她只有一个儿子,以后她和老伴肯定是要儿子媳妇养老的。

    这个儿媳妇儿子护得跟什么似的,她平常骂归骂,倒也没有做得太过分,免得以后落在梁淑琴手里日子不好过。

    实际上对于吴秀芹的这些心思,梁淑琴是一点都不知道的,本来她昨晚都没休息好,这会脑袋还迷糊着呢,根本没注意到她婆婆的不满。

    至于苏延卿起来做早饭这件事情,上辈子子女都成家了,他们两自己过的时候,他也是做过许多次早饭的,所以梁淑琴更加不会觉得奇怪了。

    一桌子的人,吴秀芹全程板着脸,梁淑琴迷糊着没有注意,两个孩子只知道奶奶心情不好,都安静的吃着饭,至于苏大友和苏延卿,对于自己老伴(老娘)隔三差五就会心气不顺的事情已经司空见惯,所以直接就忽视了。

    吴秀芹给媳妇使脸色不成,她的一腔怒火,就像一拳头打到棉花上无力,反倒把自己气个够呛。

    吃过早饭之后,梁淑琴看着两个女儿的头发乱的跟鸡窝似的,赶在两人出门疯玩之前叫住了她们。

    “秀兰、去把房间里的梳子拿出来,我帮你们把头发梳一下。”

    现在用热水不方便,大人小孩子洗澡洗头都没有那么方便,两个孩子的头发都有些打结,梁淑琴花了好一会,才把两人的头发梳通。

    之前梁淑琴帮大儿子带孙女的时候,也是会扎好几种好看的小辫子的,虽然孙女长大之后,已经好多年没再让她帮着扎头发了,不过她上手试了两遍之后,还是成功的帮苏秀兰扎了个蜈蚣辫。

    看着女儿细黄的头发丝,梁淑琴打算什么时候去寻摸点芝麻回来,给两个女儿养养头发。

    家里没有镜子,苏秀兰只觉得今天妈妈扎头发花的时间有些久了,到最后她都要坐不住了。

    看着大女儿跟凳子上有钉子似的动个不停,梁淑琴只得加快手中的动作,三两下苏秀兰绑好橡皮圈之后,就拍了拍她肩膀让她起来换苏秀梅过来了。

    苏秀梅头发半长不短的,扎蜈蚣辫肯定是不够长了,梁淑琴只能仔细的给她一边扎上一个小辫子。

    小家伙摸着自己头上的两个小啾啾,委屈得不行,奶声抗议:“我想要姐姐的那种。”

    总归是自己生的,而且年纪还这么小,如今又这样娇|声娇气撒着叫,叫梁淑琴这个老母亲怎么抵挡得住,她在心里无奈的叹了口气,柔声哄道:

    “我们秀梅的头发没有姐姐那么长,所以扎不起那样的辫子,等你头发再长一点妈妈再给你扎好不好。”

    苏秀梅看了看姐姐的头发,又出手摸了摸自己的辫子,撅嘴扣了抠自己的指甲:她知道她还要等好久头发才会成姐姐那样。

    家里没有镜子,苏秀兰看不到自己的辫子是个什么样子,不过看着妹妹那么羡慕,应该是好看的,她喜滋滋的摸了摸自己的辫子,打定主意今天不跟着小伙伴们疯玩疯跑了,免得把她的辫子弄散。

    上午梁淑琴背着儿子放牛的时候,看到溪边的石头上吸附着不少的石螺,想着两个女儿都喜欢吃自己做的炒螺丝,她索性把牛栓在一旁的小树上,扎高裤脚下溪摸起了螺丝。

    现在的农村没有什么污染,小溪里的水清澈得过分,里面小鱼小虾什么的也多,也就大半个小时吧,梁淑琴就捡了五六斤石螺。

    身边没有背篓也没有筐,这倒是难不倒梁淑琴,路边随便折几根桑条,几下就能编出一个小框,底再铺上两层桑叶,装个石螺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看着框里的石螺,梁淑琴就不由得想到超市里的那些待在水产缸里的鱼了。

    超市里那么多的生鲜,梁淑琴至今也只动过鸡鸭猪肉,剩下的还有活鱼、活虾、冻虾,花甲、牛肉,冻鸡翅和鸡胸肉之类的。

    这些东西梁淑琴一次都没有动过,她们这里属于丘陵山区,有河、有江、有小溪,就是没有海,像活虾、花甲,还有一些海鱼,多人别说吃了和见了,就连听都没有听过。

    至于单独分开的鸡翅、鸡胸肉,梁淑琴也是不敢往出拿的,毕竟现在国内也没有做冻货的肉类家工厂,她要是把鸡翅或者鸡胸肉单独拿出来,别人心里肯定要嘀咕:她这是祸祸了多少只鸡。

    不过有了石螺,梁淑琴索性闪身进超市捞了三条比较小的鲫鱼出来。

    这小溪里面是有鱼的,只不过个头太小,大的可能也就一两指大。

    梁淑琴回去要说这鱼是在小溪里捉到的,自然不能挑大的鱼拿,毕竟别人也不是傻|子。

    她今天虽然放牛走得比较远,但是这条小溪还是队上的小溪,平常也有不少人割草打柴往这边来,溪里要是真有这么大的鱼,早就不知道进了谁家的铁锅了。

    中午大家下工的时候,看到梁淑琴手里提着的鱼和石螺都有些羡慕。

    听梁淑琴说这鱼是她放牛的时候在溪里碰巧捉到的,大家都有些惊奇,他们之前怎么没有发现那小溪里还有这么大的鲫鱼呢?

    不过遇到下暴雨的天气,村里也会有人用竹篾变了筐子压在河里、溪里打鱼,偶尔也能捉到几条比较大的鱼,所以大家也没有怀疑梁淑琴话里的真实性。

    回家之后,梁淑琴先是找了个木盆把石螺养在里面,现在环境好,这石螺捡回了也不用养太久,就这样放盆子里再洒一丢丢盐巴,到晚上就能炒来吃了。

    至于那三条鱼,加了起来也没有两三斤,不管是红烧还是清蒸,大家都吃不了两口,梁淑琴打算直接熬成鱼汤,等会多加些水,一人和一碗,也算是最近大家难得的摄入营养了。

    这熬汤的鱼,要稍微用油煎一下汤才香,梁淑琴看着自家快要见底的油缸,为了不浪费她这么辛苦才从超市偷渡出来的三条小鱼,她狠心舀大半勺。

    梁淑琴打算找机会从空间拎一块肥一些的猪肉出来炼油吃,看着灶膛里跃动的火苗,她第一百次四十五次在心里叹气。

    怎么偏偏她就只能在超市的生鲜区转呐,明明生鲜区旁边就是粮油区,那里有大把的米面粮油呀!

    这梁淑琴要是能拿的是粮油的话,她还能在做饭的时候偷偷往锅里加点,让大家都能吃饱不说,还能不露马脚,可偏生鲜区的肉她是一点都不敢往外拿,因为她没办法合理的解释这些东西的来路。

    总之现在的梁淑琴就像一个守着大粮仓的老鼠,既不敢吃,也不敢动,深怕一什么时候一不小心,直接就让人当反科学的牛鬼蛇神拖去研究解刨了。

    作者有话要说:  作为一个急性子,荼蘼写文的时候都替女主憋屈,恨不得马上就跳到年底改革开放,好让她痛快的吃肉,痛快的赚钱。┑ ̄Д  ̄┍

第15章 第十五章、吴秀芹的小心思() 
苏家的人早在下工的时候就听人说过了,梁淑琴放牛的时候运气好捉到了集体哦鱼。

    有鱼吃苏大友和吴秀芹心里自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