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凤少爷今天入赘了吗(重生) >

第11章

凤少爷今天入赘了吗(重生)-第11章

小说: 凤少爷今天入赘了吗(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什么不好了?”

    “哥,白家兄长在士子楼为维护沈姐姐当众揍了苏砚!还有……”

    “还有什么?”池夫人问道。

    池倾看了她哥一眼,同情道:“凤少爷亲笔写词,把沈姐姐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现在,盛京儿郎都嗷嗷着要往沈家说媒呢。”

    “去沈家说媒?”池三郎脑子里浮现出美人端坐浅笑的画面,皱眉,“他们去沈家说媒干嘛?这是要做什么,抢媳妇吗?”

    池倾见他一脸不悦,小声道:“哥,今时不同往日,沈家要发达了。”

    沈家要发达了,一品敬威侯,御赐天子剑。皇上只要是拿出真心对待忠臣之后,沈贞就等于多了条命。池三郎不明白吗?

    他当然明白!

    池倾懂的道理他能不懂?他就是觉得憋气!一块美玉窝在掌心,只需手指合拢就能将它牢牢贴在胸口,这会呢?美玉光彩夺目,所有人都知道了。

    池三郎不说话。

    但在场的人看的很明白。

    他生气了。

    幼子向来沉稳,池夫人见他动心,遂道:“且去争,盛京之大,咱们池家又不是无名之辈,论学识相貌品行,谁争得过我家三郎?”

    池三郎笑了笑,眉眼沉静下来,“娘,那沈贞我的确看上了。我想娶她回家,当咱们池家三少夫人。

    她是敬威侯长姐、沈家长女,沈家世代累积的军功堆在她一人身上,御赐天子剑,更有边疆数十万将士在背后托着她不死。

    沈家形势明朗了,再是功高盖主,人都没了,皇上愿意退一步成全仁君之名。我上赶着求娶,正如娘所说,咱们池家深受帝宠不是无名之辈。

    娘不如想想,儿子这样做,其实……极好。”

    池家能有如今的地位,会做事是一回事,脑子转的快也是一回事。

    池三郎为求娶沈贞,三言两语将事情利弊分析的清清楚楚。

    池倾心底暗道了声,早就知道三哥惯会做人做事,如今看来,三哥果然要动真格了。

    池夫人眸光暗沉三分,辗转笑开:“三郎说的是,的确极好。娘这就去找人登门求娶。”

    这是给沈贞面子吗?

    不。

    这是上赶着迎合上意。

    锦上添花的事,三郎愿意娶,池家也愿意做。

    动心者甚多,等凤律知道此事的时候,沈家门子迎来送往送的腰杆都累了。

    国公府。

    书房,窗台几盆花开的灿烂。

    少年人比花娇,修长的指搭在腰间玉带,嗓音微凉:“姐姐,也是他们能求娶的?”

    咦?小厮支楞起耳朵,少爷又在想什么。

    凤律看着天边浮动的云彩,仰着头慢慢想起前世的记忆。

    前世他与沈贞相识太晚,等他明白对她的心意后,沈贞已经义无反顾的踏上不归路。今世重来,从她提早踏进国公府献出逢春丹的那一刻,一切都已经变得不同。

    是什么让她改变初衷主动出击?

    凤律冥思苦想,思绪落在一处。

    是沈峥。

    今世的沈峥死的比前世要早三年。

    他烦躁的碾磨着指腹,无迹可寻,前世今生,很多地方已经发生变化。

    比如前世到死盛京都没人求娶沈贞。再比如,前世的沈贞,心如静水不生波澜。

    但他清楚,皇上对沈家,绝非好意。

    而沈贞……凤律叹了口气。

    她也不是好惹的。

    古往今来,哪个女人能做到剑诛天子,一剑搅乱山河?丰朝三百年基业被她摧毁,论能耐,沈贞的能耐,远在儿郎之上。

    他从来不敢小瞧她。

    于他而言,沈贞长他六岁,是他打心眼里想捧上天的姐姐。

    六岁。

    凤律手扶在桌案。

    十四岁,还是太小了,小到在她面前,他只能做个天真无邪的弟弟。

    见他不语,小厮撇撇嘴,“少爷把沈大姑娘捧上天,再者,皇上对沈家态度明显好转,沈大姑娘貌美如花手握天子剑,谁不想娶她进门?

    那些人前倨后恭,沈大姑娘也怪有能耐的,不过,还是少爷最厉害,要不是少爷推波助澜,这会想求娶沈大姑娘的,哪会这么多?”

    这话有多扎心,只有凤律自个知道。

    他问:“词送到士子楼外界什么反应?”

    “哦,词帖送到士子楼,那些文人纷纷写诗词夸赞沈大姑娘。池家今日举办赏花宴,有风声传出池家有意为三子择媳。哦,白家长子在士子楼打了苏家子,由头是维护沈大姑娘名声。”

    “我的词……”

    “少爷的词被狗屁士子吹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谁要问这个?”凤律打断他,“我的词写的什么样我自己清楚,我不明白的是,那些人吃饱了撑的?”

    “唔,少爷。”小厮神情复杂的看着他。

    “想说什么直说!之前嘴皮子说的挺溜,这会哑巴了?”

    小厮鼓起勇气道:“少爷,沈大姑娘今年二十了。二十,再不嫁人,老姑娘了。”

    老姑娘?

    “老什么老?姐姐七老八十那也是盛京最好看的一枝花!”凤律磨牙,“不准说姐姐老!”

    “哦。”阿木被训得莫名其妙,“沈大姑娘一点都不老,不老也要嫁人啊。甭管是招赘还是嫁人,她总不会选择孤独终老吧?”

    孤独终老。

    凤律心一阵刺痛。

    姐姐死时,年仅二十六。

    二十六啊,闭上眼,他依稀能想到风雪中毅然转身的背影,她一步步从积雪踩过,留下一个个或深或浅的脚印。

    他说能救她,姐姐却说不想活。

    不想活。

    沈家满门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是帝王嫉恨、朝臣攻击、百姓麻木。二十六岁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孑然一身,对世间绝望到不想多看一眼。

    凤律心道,她才不会孤独终老。

    这一生,我陪着她,她想怎样就怎样。我再不让她死在断头台,哪怕她要颠覆朝纲,我也绝不容人伤她一丝一毫!

    “少爷?”阿木打了个哆嗦,少爷此刻的眼神刚硬似刀,吓得他不敢多言。

    尚未成年的凤律,清楚认识到沈贞和他之间的差距。

    二十,和十四,中间几乎隔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哪怕心有郁结,他能拦着姐姐嫁人或者招赘?

    不能。

    于是如鲠在喉。

    这六岁的差距,他该拿什么填补?才能挤进她的心。

    凤律沉默,登上高楼,遥遥望着沈家方向。

    “少爷,上面风大,不如……”

    “噤声。”

    小厮:“……”

第17章 分忧() 
第17章

    一家好女百家求,从无人敢娶,到来往媒人踏破沈家门,用时五十六天。

    御赐天子剑、荣华小宴魁首、池家赏花宴、凤少爷一封词帖,层层递进,为如今的沈贞搭建好青云梯。

    以往没人敢亲近沈家,皆因上意,今时不同往日,对沈贞有意之人陆续浮出水面,求娶者众多。

    沈贞看着丫鬟誊抄过来的词帖,唇角微勾,想起少年红着脸说文采还成的一幕,不由伸出手点了点词帖上的‘风流’二字。叹道:“这个孩子,当真胡来。”

    “大小姐,外面那些媒人快打起来了。”

    沈贞放下词帖,漫不经心道:“不用担心,等她们打够了再出去。”

    明容想了想前堂阵仗,恍然大悟:“小姐明智。”

    敢登门的哪个没本事?同行间的竞争,见面能有好脸色才稀奇。

    待客堂,声浪要将房顶掀翻。

    “什么赵公子?赵公子哪有谢少爷好?谢少爷一府解元,沈大姑娘嫁给他,每日吟诗作对陶冶情操,多好!”

    “再好哪有池家三郎文武全才?池家何等门第,池尚书深受皇上信任,池家家风良好娶妻不纳妾,连通房都没有。沈大姑娘风华绝代,嫁给池家方是正理!”

    “那也得沈大姑娘愿意啊。”

    “你怎么知道沈大姑娘不愿意?”

    “我怎么知道?就凭我王婆是盛京媒婆一把手,你问我怎么知道,窝在家里做了多少功课你知道吗?沈大姑娘仙女般的人,要找也得找合心意的,池三郎多好不用我说,这些年有意与池家联姻的贵女有多少。况且人家真心实意求娶,郎才女貌,有什么不合适?”

    “嘿,来这的哪个不是真心实意求娶?将门沈家,沈大姑娘又有天子剑,一眼望不到头的前程富贵,谁不想要?”

    话赶话,把大实话催了出来。

    媒婆们你看我我看你,装聋作哑,故意撇开这一茬,继续争辩。

    总归就是你说白家好,我说池家好,盛京这么多权贵,挨个夸一遍磨的是嘴皮子功夫。

    三刻钟后,等沈贞淡香盈袖面带微笑的出现在众人眼前,所有人极有默契的成了哑巴。

    “让诸位久等了,沐浴更衣耽搁些时间。”沈贞歉疚道。

    媒婆们来之前满肚子话,恨不能说的天花乱坠拿下这门婚事。眼下见了正主,只有惊叹不已的份儿。

    盛传沈大姑娘容貌绝伦,闻名不如见面。对上如此人物,竟有种不知从哪下手的局促。

    媒人靠一张嘴吃饭,哪能做被锯了嘴的葫芦?

    为首的媒婆抿了口茶,问道,“沈大姑娘属意哪家?”

    沈家嫡系死绝,无兄无父,且剩下的旁支手伸再长也管不着嫡长女的婚事。

    否则,沈大姑娘婚事不至于到自己把关的地步。

    沈贞施施然落座,“人品、相貌、才华、家世,我觉得这些人都好。”

    嗯?都好?可你只能嫁一个啊!

    “我沈家是招赘,不是择夫,诸位不妨回去问问,问好再来不迟。”

    “招婿?”媒婆惊的张大嘴。

    “嗯,是招赘。”

    这……

    众人犯难。

    沈府恢复安静,媒婆垂头丧气离开。

    “大小姐,这是之后几天请您赴宴的帖子。”

    沈贞点头,“好,回她们,必去。”

    堆成山的帖子,里面有好意,也有歹意。

    如池家、白家之流,多半因着相看起的由头。至于王二姑娘和三公主给她下帖子,沈贞完全可以怀疑,她们想找回场子。

    正中下怀。

    老实久了,总觉得手痒。从前她刻意低调,快忘记怎么挑事了。

    这样,不好。

    ……

    御书房,姜成看完最新密报,笑道:“有意思。”

    大太监衡升凑过来,快速往密折扫一眼,“凤小爷这是作甚?”

    看得出来,姜成心情很好。“表弟此举甚得朕心,世人误会朕苛待沈家,沈大姑娘二十不婚,沈家眼看要绝户,朕偏不如那些人的意。池家……”

    他的手往密折上点了点,道:“池家这点就做的很好!”

    “阿律呢?”

    衡升回过神,“凤小爷为沈大姑娘写词,被太后唤进宫了。”

    “且让母后操心去吧。沈贞……”姜成合上密折,“罢了,就准她自行招赘。”

    一封词帖引出多少隐秘心思,他算看出来了,这群世家见风使舵,完全看他眼色行事。

    呵,阿律这首词写的好啊。

    凤家嫡子,太后亲侄,一言一行暗合皇室态度,姜成很满意,“阿律承爵一事让宗正府快点办,挑个吉日磨磨蹭蹭!朕乃天子,有朕护着阿律,天天都是吉日。”

    “皇上英明。”

    “……表哥英明,天子剑尚且能赏赐给沈家,侄儿给姐姐写首词有什么不妥?”

    寿康宫,凤太后无奈宠溺的看着凤律,“你为她写词,没有其他意图?”

    凤律嘿嘿笑起来,“当然有啊,姐姐得了荣华小宴魁首,士子楼的那些人不开眼,往年都会不吝笔墨大肆宣扬,为何今年悄无声息?

    沈家忠义,表哥心里有数。从前我身子弱不怎么出门,如今养好了走出门去,姑姑你猜外面那些人偷着议论什么?”

    凤太后乐的配合他,温声道:“议论什么?”

    凤律站起身,怒道:“那些人竟编排表哥,说表哥苛待忠臣之后,有意让沈家死绝!”

    姜成心花怒放来到寿康宫,没进门就听到这么一句,气息阴冷,大太监吓得腿都软了。

    “一品敬威侯,御赐天子剑,还要表哥怎样?”凤律罕见的横眉冷指,“姐姐对我有救命之恩,便是不为此,我也该为表哥正名。我是夸姐姐吗?姑姑,我明明在为表哥着想!

    我年纪小,写什么无关紧要,不堵住流言恶语,任由他们信口雌黄?我可做不到!”

    “说的好!”姜成面容和缓,方才堵在嗓子眼的怒火被少年的话驱散的干干净净。

    “皇儿?”

    “表哥?”

    凤律一惊,便要行跪礼。

    “哎?不是说了么,许你不跪,这孩子,怎么不听呢。”姜成懊恼,生将他拖起来。

    凤律唇畔笑开,得意道:“姑姑,我就说表哥最疼我吧。”

    凤太后喜的摸他小脑袋,“你呀,你表哥唯你一个表弟,不疼你疼谁?”

    姜成大笑:“母后说的在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次阿律办的漂亮,能为朕分忧了。”

    少年含笑,明媚如春光。

    凤律是在寿康宫吃的午膳,三人围坐,凤太后不时为他夹菜,知道的这是姑侄,不知情的,看这份热乎劲,还以为是亲母子。

    姜成最喜欢和表弟用膳的氛围。

    皇家多薄情,为坐稳皇位,他不得已动用雷霆手段,弟弟死的死疯的疯,落得他孤家寡人凄凉下场。

    凤律这孩子,在寿康宫降生,天生与皇家有缘。自小爱跟在他后头表哥长表哥短。

    姜成从不将亲兄弟看做血亲,他看着凤律长大,虽为表弟,实则比亲弟弟还亲。今日无意听到这番话,让他甚感欣慰。为此,多添了一碗饭。

    “好撑。”少年摸摸肚子,苦恼道:“都怪姑姑,万一我长胖了,怎么长个子?”

    凤太后疼他入骨,见他说的可怜,犹豫道:“那让御医看看?撑得厉害吗?要不……多走两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