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 >

第368章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第368章

小说: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非是一般敌手,早已是下令铁索拦江,并且,在江边驻守有无数的哨卡,若是吾军水师出发,即刻会被其知晓,到时大军回援,便可守御成功。”吴懿开口答道。

    “若是拖住敌军,该当如何?”

    “军师莫不是在说笑,周瑜用兵如神,部下上下一心,且熟知扬州战事,吾军焉能一时之间得逞?”

    “若是周瑜所部兵马回不了建业呢?”徐庶双眉微微一挑,眼中含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回不了。。。,军师之意,乃是从世家所集结的大军入手?”吴懿能够统御一军,加准将军衔,却也不是庸才,徐庶微微一点,便是能够意会。

    “不过军师如何制造如此明显的机会,让敌军跳入陷阱之中呢?”吴懿口中不敢再言,与这等智绝之辈一起对话,已是伤透了他的脑力。

    “吾军势众,若是未有绝对战机,如何能够一举逆转局面,若是吾给周瑜一个占得大便宜的机会,他会不会上当呢?”徐庶似乎是看出了吴懿心中所想,突然开口道。

    “周瑜何等人物,只怕却是难以将其欺骗。”吴懿声音有些弱,这个时候涨敌军主帅的声势,却是有些过了。

    “世家集结大军统军之帅为何人?区区孙翊,不过莽夫尔,倒是不难破袭其部。”

    “全赖军师之言,末将且看军师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纵览全局不敢说,若是这等绝对优势,还不能在短时间之内平定江东,吾却是会让主公失望。”徐庶眼中闪烁着精光,他知道张任这等任命,一则是考究他的真正才学,二则是郭嘉、戏志才、荀彧、荀攸等人会是渐渐老去,武将已有新兴之将接班,文臣,却是须得自己等人日后坐镇,方可安稳大汉江山。

    。。。。。

    班级聚会,年迈的玉清老眼昏花,看来以后是再也不能上牌桌了,我这种级别,也就只能在网上斗地主。

    三国时期有汝南袁氏(袁绍等),弘农杨氏(杨彪杨修)这种天下世家级别

    也有琅琊诸葛氏(诸葛三兄弟)这种后起之秀到天下世家的级别

    还有陇西李氏(李傕)这种未来才会放光芒(李世民)的世家

    同样也有江南蜀中那些影响力仅限于当地的世家,在袁家这种世家眼中怕也就是乡下土豪。。

    三国时期不像隋唐时期有典型代表五姓七家。那我就先从五姓七家开始说好了,因为他们资历最浅的也是三国时期就开始发迹了。

    清河崔、博陵崔,三国时期知名的有崔琰崔州平,是老牌的河北世家

    太原王氏,同样老牌的大世家,代表人物王允王粲

    范阳卢氏,这是新起世家,始于卢植(刘备曾就学于卢植),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逐步发展起来。

    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

    赵郡李氏,代表人物要稍微早一点,是党锢之祸时期的代表人物李膺,这时候算得上是天下闻名。到了三国时代就低调了不少。老大李定,在曹魏时任水衡都尉、渔阳太守等职。李定四子,李平字伯括,为乐平太守;李机字仲括,位国子博士;李隐字叔括,李保字季括,位并尚书郎。兄弟皆以儒素著名,时谓之四括。李机先后任太学博士、临江及乐安二郡太守

    陇西李氏上面说过了,不重复了。

    弘农杨,颍川荀、颍川陈、长社钟(也在颍川)、颍川郭(阳翟郭氏)(虽然没有说郭嘉是否颍川郭氏,但都是一个地方一个姓氏的人,而且未发际就同荀彧为友。。)这些都是在三国时期有着出名的拔尖人物,不用多说什么。准确的来说,颍川的士族贯穿整个东汉王朝。

    江东本土的上面有人说了,下面说说江东的南渡世家,新唐书载: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指的是琅琊王、陈郡谢、陈郡袁、兰陵萧四家。同样三国时期也是士族,或开始发迹。

    琅琊王氏,代表人物是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王祥,王祥是西汉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代,祖父王仁官至青州刺史。王祥的父亲王融被公府屡次都不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王羲之王献之等中国历史上抖三抖的人物才出现

    陈郡袁氏,三国时期以袁涣为代表人物,跟汝南袁氏是同一祖先

    陈郡谢氏,谢氏家族真正有史可考的第一人是曹魏齐王芳时长安典农中郎将谢缵,可以说当时还算不得士族,一笔带过

    兰陵萧氏,初次兴起是在西汉宣帝时期大臣汉太子太傅萧望之开始的,而自东汉至西晋末年二百余年中中落,也就是三国时期兰陵萧是没落士族。

    除此之外的山东世家中,尚有河东裴、琅琊颜、谯郡桓等。。

    河东裴氏在三国时期是裴茂裴潜裴秀,之后还有著名的裴松之。。

    琅琊颜氏,起源于曹魏时期的颜斐、颜盛

    谯郡桓氏,西汉中期,桓荣的六世祖迁入谯国龙亢。西汉末年,桓荣自洛阳跟随朱普学习欧阳尚书,后被汉光武帝任命为议郎、太子少傅、太常。汉明帝继位后,为感谢老师,拜桓荣为五更、关内侯。桓荣之后,其子孙承袭家业,累世传袭欧阳尚书,成为经学世家。

    山东世家,南渡世家,接下来是关陇世家,京兆杜、河东薛(蜀薛)

    京兆杜氏,京兆杜氏的世系可以追溯到西汉御史大夫杜周。东汉时有杜笃;西晋有军事家杜预。

    河东薛氏,蜀国薛姓宗族领袖薛齐为巴、蜀二郡太守。竹邑人薛综至孙子薛兼三代任太子少傅,“由综至兼,世传东宫,谈者美之。”

    京兆韦氏,三国时期代表人物有韦诞,韦康

    刘禅由刘备的正室甘夫人所生,是刘备三位庶子中最为年长的。?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九月,曹操派曹纯领五千虎豹骑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刘备率领张飞、赵云等数十骑弃其妻子而逃,襁褓之中的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之下得以幸免。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被继母孙夫人携返东吴时被张飞和赵云截下。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立其为王太子。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进为皇太子。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掌握治国本领,刘备让其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学习,又令其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不仅如此,还令其学武。寰宇记有记载:“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

    公元223年(章武三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宫去世,五月,刘禅在成都继位称帝,时年十七岁。尊吴皇后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元建兴。

    刘禅继位初期,根据刘备遗诏,由丞相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同年,刘禅册张飞之女张氏为皇后。这一年,蜀汉国内叛乱四起,先有牂牁郡太守朱褒占据本郡反叛,后有夷王高定起兵。诸葛亮为稳定形势,派尚书郎邓芝出使吴国,与孙权修好。

    公元224年(建兴二年)春,致力发展农业生产,停止征战让百姓休养生息。

    公元225年(建兴三年)三月,丞相诸葛亮率军征讨南方四郡,四郡都被平定,于是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二郡合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二郡合为兴古郡。十二月诸葛亮班师回成都。

    从公元228年(建兴六年)到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多次北伐与曹魏交战,双方互有胜败。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在渭滨病逝。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因争夺权力不和,领兵互相攻打,魏延兵败逃走;杨仪斩杀魏延,统率各路兵马撤回成都。刘禅大赦天下,任命左将军吴壹为车骑将军,假节镇守汉中。任命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理国家政事。

    公元235年(建兴十三年)正月,中军师杨仪被贬为庶民并迁住汉嘉郡。夏四月,升蒋琬为大将军。

    公元236(建兴十四年)四月,刘禅前往湔县登临观阪,观看汶水水流,十天后返归成都。'6'??同年,武都氐王苻健请求投降蜀汉,刘禅派遣大将军蒋琬及张尉前往接应,但是到了约定的时间却不见苻健前来,蒋琬对此非常担忧。张嶷估计说:“苻健请求归降很真诚,一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平时听说苻健的弟弟很狡诈,而且胡人不可能一起来归附,恐怕有叛变的情况,所以滞留在半路上。”几天后,苻健弟弟果然带四百户人众投奔魏国,只有苻健前来归顺,刘禅将他们全部迁往广都居住。

    公元238年(延熙元年)正月,刘禅立前皇后之妹张氏为皇后。大赦天下,更改年号。立皇子刘璿为皇太子,皇子刘瑶为安定王。冬十一月,大将军蒋琬率军出成都进驻汉中。

    公元239年(延熙二年)春三月,刘禅下诏,升蒋琬为大司马,开府治事。

    公元240年(延熙三年),越隽郡当地夷人作乱,刘禅派遣张嶷前往平定叛乱,并对越隽郡进行开发,打通越隽郡与成都之间的道路。

    公元242年(延熙五年),大司马蒋琬大造舟船,准备沿汉水、沔水东下,攻取上庸等东三郡。刘禅召集朝中大臣对此事进行商议,朝议以为,水路出兵虽然容易,但若是失败不容易撤退。于是,刘禅派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前往汉中对蒋琬进行劝说。蒋琬与费祎、姜维商议后认为羌胡人心存汉室,可以与其连结,于是又给刘禅上书。??这次刘禅同意了蒋琬的看法,就派遣安南将军马忠前往汉中传圣旨,封姜维为凉州刺史,负责连结羌胡的事情。马忠回超后,刘禅拜马忠为镇南大将军。

    公元245年(延熙八年)秋八月,皇太后吴氏病逝,刘禅将皇太后合葬于先帝惠陵。

    公元249年(延熙十二年)春正月,魏国司马懿发动政变,夏侯霸被迫前来投奔蜀汉,但因为不认识蜀中道路而迷路,因为山路难行,夏侯霸下马步行走破了脚也还是找不着路。刘禅得知后立即派人前往接应。刘禅见到夏侯霸后安慰他说:“你的父亲是在战场上战死的,不是我的先人手刃的。”刘禅又指着自己的儿子说:“这是夏侯家的外甥。”于是拜夏侯霸为车骑将军。

    公元258年(景耀元年),镇军将军陈祗病死,宦官黄皓开始干预政事。

    公元262年(景耀五年),姜维见黄皓肆无忌惮的擅摄朝政,启奏刘禅将其处死,但刘禅不同意,说黄皓不过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刘禅命黄皓向姜维谢罪,但姜维见黄皓在朝中枝连叶附,恐怕会对自己不利,右将军阎宇又联合一些人打算废掉姜维。姜维对此感到非常害怕,于是请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姜维听闻钟会于关中治兵,于是上书给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黄皓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的,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导致蜀汉群臣都不知道此事。

    同年夏,魏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大举伐蜀,刘禅于是派遣张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敌。姜维率众将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剑阁,但邓艾却偷渡阴平直奔成都。刘禅与群臣商议后决定派遣诸葛瞻领兵于涪拒敌,虽然一开始诸葛瞻击破了邓艾军的前锋,但诸葛瞻不听黄崇的劝告占据险要,最后战死绵竹。

    刘禅再次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光禄大夫谯周力排众议,极力主张投降。而北地王刘谌请求背城一战,但刘禅不同意,于是刘谌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南中监军霍弋也请求带兵前来守卫成都,刘禅还是不同意。??最终,刘禅听从谯周的建议,向邓艾军投降。

    刘禅投降后敕令坚守剑阁的姜维向钟会军投降,而姜维假意投降钟会,准备借钟会之手诛杀魏将,而后复兴蜀汉,并写密信给刘禅只需等待几天就可以。但因为事情泄漏,姜维及张翼等都被杀。蜀汉就此彻底灭亡。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魏将钟会、邓艾等大举伐蜀,邓艾偷渡阴平大军压境,刘禅与群臣商议如何抵御,决定派诸葛瞻领兵迎战,但诸葛瞻战败。之后,刘禅接受谯周的建议,向曹魏投降。

    蜀汉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

    公元271年(泰始七年),刘禅去世,晋朝廷谥刘禅为思公。??西晋末年,刘渊起事,国号为汉,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第555章 徐庶破吴(三)() 
第五百五十四章徐庶破吴(三)

    如今的大夏军,便是灵帝之时的征北军整编而来,其中精锐,战力最为顶端,为铁骑,冠军骑,这一支独特的重骑兵除外,蜀云轻骑、幽云铁骑两支最强轻骑,而后,下属的便是乌云铁骑、西凉铁骑、冀州铁骑、匈奴骑兵,步战精锐,则是以骁战营这支后现代的特种兵为首,而后便是飞熊军、大戟士、蛮战营、无当飞军、黄巾营、黑山营。

    而此番进攻扬州的兵马之中,精锐颇多,领军之将,亦俱是夏军名将,而有着稍弱的实力,但亦是夏军的一个核心,只要稍有闪失,便会动摇全军军心的,却有几多选择,徐晃,原本是西凉军大将,后被夏军擒获,受得张任看重,提拔于行伍之间,攻打兖州之时,立下赫赫战功,麾下新建龙骁军,虽然战力不及夏军中诸多精锐骑兵,但亦是一支百战精锐组成的。

    “公明,汝接到的命令,便是火速率军绕过泾县,直袭守卫在建业外围的吕据所部兵马,随后,大军屯驻在外,等候援兵抵达,同取建业。”徐晃率军行进之中,脑袋里还仍旧在想着之前徐庶传给他的军令,若是自己直接率领大军孤军深入,莫不就只是给了对方战机,东吴尚有十余万大军,且周瑜麾下更有一干能臣虎将,自己虽然悍勇,但亦是寡不敌众,己方兵马,尚未调动,是否来得及驰援?心中带着几分担忧,徐晃便是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