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 >

第357章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第357章

小说: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朝北盟会编卷202汪若海札子记载,顺昌之战时,金军“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乃“铁浮图”用于“攻城”之时舍马步战。

    金佗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所载,“贯以韦索,凡三人为联”,其实正是“铁浮图”作为重装骑兵进行正面攻坚的记述。然而,岳珂编写鄂王行实编年时将“拐子马”与“铁浮图”‘混’为一谈,系误。

    当时担任顺昌通判的汪若海,去杭州向朝廷请求救兵,没有参加顺昌战役。他为了表明自己也是这场战役的直接参加者,在顺昌战役结束,返回到顺昌以后,亲往战地,访问当时的参战之人以及被俘逃脱的人士,写成了一篇札子送呈南宋朝廷。其中中有专谈“铁浮屠”和“拐子马”的一段:

    “兀术所恃,号常胜军。其所将攻城士卒号铁浮屠,又曰铁塔兵,被两重铁兜鍪,周匝皆缀长檐,其下乃有毡枕。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后用拒马子,人进一步,移马子一步,示不反顾。以铁骑为左右翼,号拐子马,皆是‘女’真充之。自用兵以来,所不能攻之城,即勾集此军。”

    覆灭

    1140年,完颜兀术率领手下十万大军和一万五千名拐子马、五千名铁浮图一起浩浩‘荡’‘荡’直奔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途中,铁浮图与拐子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直气势汹汹杀到长江边上的顺昌,顺昌守将刘带领士兵英勇奋战。终于将完颜兀术的五万大军和一万拐子马、三千铁浮图剿灭。完颜兀术带领部队撤退,途中遭遇岳飞的拦截,两千铁浮图与五千拐子马、三万大军被剿灭,铁浮图因而覆灭。

    1127年,靖康之变发生后,金兀术乘机带领五千拐子马和一千铁浮图向中原进军。

    1128年,铁浮图和拐子马在金兀术的带领下,再次攻打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

    1129年,金兀术带领铁浮图和拐子马第三次南下,直‘逼’长江天险。

    1130年,金兀术带领铁浮图围攻黄天‘荡’,企图一举打下长江天险,结果惨遭抗金名将韩世忠挫败。

    1131年,金兀术再次南下,与宋军周旋于太行山一带,结果中了岳飞与王彦的埋伏,惨遭挫败。

    1132年,金兀术再次南下,企图一举打败南宋军民,途中与岳飞大战于南霸桥,遭受重创。

    1133年,金兀术联合伪齐大举南下中原,途中遭受岳家军拦截,损伤过半。

    1134年,金兀术再次南下,企图攻下川陕,但途中又惨遭南宋大将吴阶兄弟的拦截,全军覆没。

    1135年,岳家军首次北伐,企图收复故都汴梁,途中遭遇铁浮图,双方展开你死我活的拼杀,结果铁浮图险些全军覆没。

    1136年,岳飞再次北伐,途中再次遭遇铁浮图,双方又展开‘激’烈的战斗,铁浮图损伤过半。

    1137年,金兀术再次南下,企图消灭南宋的川陕部队,但又惨遭吴阶拦截,全军覆没。

    1138年,金兀术大军南下,大败宋军的山西部队,占领山西地区。

    1139年,金兀术再次南下,途中遭遇岳家军,被岳家军围剿。

    1140年,金兀术再次南下,势如破竹地杀到长江天险,遭遇宋军的顽强抵抗,铁浮图与拐子骑兵

    骑兵有轻重之分。重骑兵虽然不多,但是由于防护好,冲击力大,历来也是野战冲锋的主力,尤其是在地域开阔的西域,有很大作战空间。需要指明的是,所谓的轻骑兵或重骑兵与其甲具防护无关,一般所指的重骑兵,是指以进行冲锋作战为主要任务的骑兵。而轻骑兵,是以弓箭等投‘射’‘性’武器为主进行袭扰,侦查等作战。两者重骑兵显然更易受到伤亡,不断加强防护,所以才出现了我们一般从字面上理解的“重”骑兵。

    铠甲

    1、身披铁甲,马匹也有具装,马匹的具装通常又可分为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马躯的“马身甲”、保护马‘臀’的“搭后”和竖立在马‘臀’部的“寄生”(似乎是为了保护骑兵后背用的)。

    2、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的具装铠,演变为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明光铠是一种护‘胸’镜锃亮的板式铠甲,非常华丽,而且重量更加轻,防御力大大的提升。据唐六典记载,唐十三铠,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

    3、折冲都尉为营最高指挥官,以下还有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作为副手。援辎重队的重骑兵指挥官张达恭为玄甲营的果毅都尉之一。李天郎也在连云堡战役后晋升为果毅都尉。

    4、安西四镇兵马虽也有步骑之分,但都有坐骑。在作战时步兵才下马整队,因此机动‘性’极高。昂贵的重骑兵每人还不止一匹马,以便轮换冲锋。

    5、武威军的军马主要有四种: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蒙’古马(三河马)、西域的哈萨克马、焉耆马、和威尔勒马。尤其是后两种,因其高大健壮、长颈高扬、步辐伸展流畅,对缰绳反映灵敏,是唐军正规骑兵使用最多的马种。

    6、按唐朝奖励制度:以少击多为“上阵”;兵数(包括战士人数和装备)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

    按战争的结果分: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四十,为“上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二十,为“中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十,为“下获”。

    按照战前的条件和战争的结果,综合起来,拟定“转”数。上阵、上获为五转;上阵、中获为四转;上阵下获为三转,以下递减类推。

    强将手下无弱兵,汉光武帝扫平天下,幽州突骑功不可没。李世民驰骋,就不能不提到他手下那只玄甲军了。对于这只玄甲军,史书中的记载并不详细,我们只能通过各种史料的只言片语,来拼凑这支‘精’锐骑兵的形象。

    马损失过半,半路又遭遇岳家军的拦截,全军覆没。

第544章 两线齐动() 
第五百四十三章两线齐动

    “嘭”

    刚刚迈步,不久之后,在校场上,便是传来一阵响动,放眼看去,一排五人并排的战马同时被绳索绊倒,连人带马重重摔落在地,好在俱是身强体壮之辈,倒也未有伤势。。 。(首发)

    “继续”台上,三将对视一眼,面‘色’俱是带着几分严峻,若不是这些士卒本就是军中数一数二的‘精’锐,否则,他们断然不敢轻易在短时间之内训练出这样一支奇特的军队,即便是有着张任的示意,但用铁索连着战马冲杀,却远着战车,用长戈,弓箭破敌来得快,但是,正如众人意料之中,那超出想象的长枪,若是结成枪阵,唯有以重骑兵,用迅猛而又简单粗暴的方式,强行突破,方可为己方寻得几分胜算,而且,这支骑兵,更是要用在关键时刻。

    “嗒嗒嗒”穿戴着数十斤中的铠甲,再添上马上包裹的铠甲,战马所承受的重量,早就是超过了两百斤,若是一旦绊了脚,摔倒在地,誓必会影响后续跟进的袍泽,所以,他们不能跌倒,所有人都知道,若是冲在第一排,誓必会成为前去阻挡长枪枪头的炮灰,但是,他们不会退缩,若是自己不去,便是身后的袍泽。夏军重视袍泽情谊,而戍守在边疆的将士,如西凉军,幽州军,更是远比州郡之兵更为看重袍泽之谊,这些同样是凉州的出身的将士,本就是各自都是同村的手足,而从军之中,互相扶持,以后背为他人依靠,方能百战百胜,若是董卓麾下,原来的十五万西凉铁骑,仅凭着一腔热血,焉能抵御塞外胡人侵略?非是上下一心,将士一同奋勇杀敌不可。

    “吾等三人,分为三批,一日一轮换,七日之后,整顿军容,于官道之上行进一番,若可,便出关罢。”赵云朝着二将看了一眼,突然开口道。

    “今日,便由吾留下吧。”张绣微微颔首道。

    “嗯,那便有劳师兄了。”赵云看了一眼张绣,朝着太史慈使了个眼‘色’,两将便是踩着轻巧的脚步,迅速离开。

    校场之上的高台上,仅剩张秀一人,而眼看着不远处大军一批批的行进,不时,仍有摔落下马的将士,他不仅微微皱眉,而眼看着最前的数千人,竟是能够在一个时辰之内便能放马慢跑,心中又是‘露’出几分欣慰,骑兵,少则数人斥候,数十人巡逻骑队,多则数千人,乃至数万人、数十万的骑兵战阵,而这等自汉朝开国以来,便是成为战场利器的骑兵,却是要形成规模方才有威力。

    张任起兵之时,不过区区一两千骑兵,但是仅凭着平原之上的一次冲杀,便是将悍勇的板蛮给击溃,而后,趁胜追击,方能取得大胜,而后,若不是以冠军骑横扫草原上的乌桓和鲜卑数十万铁骑联军,随后组建乌云铁骑、幽云铁骑两大骑兵,焉能有今日之雄。

    骑兵,仍是这片战场之上的主力,但是,应付罗马军团不行,张任回信之上提到过,若是在大汉朝边境方圆数万里,以夏军的骑兵,足以横扫四方,而面对这批来自西方的强大军团,若是不用奇招,难免大意溃败。

    一连三日,渐渐地,西凉铁骑的这些将士,便是‘摸’准了马‘腿’行进的一致步伐,在宽敞的谷内,能够平稳的行进,一队队整齐的迈动着步伐,但是,每当行进不过数百步,便有着‘混’‘乱’,然而,张绣面上很快便是释然了,此番训练,乃是为组织一‘波’强行突进的阵型,又不是为了检阅,何必要求那么好的阵型,而张绣,原本对这些老部下,便是抱有足够的信心,毕竟是马背上长大的一批孩子,如今的西凉铁骑,俱是经历过董卓‘混’‘乱’的时代,后续补足的兵源还未有赶到,张绣也来不及休整,只得是将批这大多数年纪都是在三十岁左右的‘精’锐赶上了架子。

    张绣心知担任先锋要职,便是要牺牲,自己麾下的这批旧部下,追随自己多年,早已是有了不可分割的情感,如今,却是要面临血腥的杀戮了,不知道,一战之后,尚且能够剩下多少。张绣不怕他们怨恨自己,事实上,他们必然不会怪罪自己,然而,他不想的是,对不住那战死在关外的三万将士。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接近,立于台上观看的主将也在更变,但是,谷中,仍旧未有停歇,他们随时在训练着行进和冲杀,时时刻刻紧绷着神经,塞外的探子还未传来战报,敌人也就还未赶来,但是,随时,这批军团都可能前来攻城。这也是关内的守军担忧之事,按照张任所言,投石车、攻城的井车这些,在西方早已是创造出来,若是用于攻城之上,也会给己方造成不小的伤亡。

    就在此刻,远在洛阳,夏王府之内,此刻更是汇聚了不少朝臣,凉州战事爆发,府内来往的文臣武将也就多了许多,除了请战支援的,便是对于前线兵马调动的汇报,而后续的辎重,也是陆续启程,从幽州、徐州、荆州、益州纷纷朝着凉州运去,大军一动,便是数十万兵马的调度,每一日的粮草消耗,都是惊人的数字,一场大战,数十万大军‘交’兵,短则一两月,长则一年半载,粮草供应不足,一方便会败北,军营士气,拼杀耐力,以及大军的底气,俱是由此。

    眼见场中未有一人提前开口,田畴踏步上前道。

    “主公,张将军已是率军抵达河内郡。”

    “义远在冀州,两日之内行进千里,难能可贵,传令,不必急行军,大可徐徐行进,抵达凉州,更要保持战力,大战随时可能一触即发。”张任面上‘露’出几分欣慰,五子良将之一的张,果真是不负自己所望。

    “主公,徐州、荆州刚定,然荆州过于徐州富裕,粮草征集自然不难,而徐州,则是有些困难,而幽州乃是屯田制初兴之地,虽说粮草充足,但路途遥远,数十万石十余日之间,只怕是难以运到。”堂下,再次出列一人,张任抬头看去,却是蒯良,如今,添任户部‘侍’郎,乃是糜竺的左膀右臂。张任此番,亦是命其总督凉州战事后方粮草调度,有意考核其才干。

    “大军七日之后,便会出关,西去大漠何止数百里,若是不能迅速运达关内,该如何保障粮草供应?”张任面‘色’一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己此番调兵,‘欲’要在短时间之内借宿战争,却是有些太过于勉强了。

    “主公,之前您‘交’代的作坊里面的运输车已是造好。”眼见张任即将发难,却是马均‘挺’身而出,当即开口道。

    “哦?”张任面上浮现几分喜‘色’,当即追问道:“立即赶造数千车。”

    “主公放心,属下早已是下令赶造,以吾军在洛阳招募的三千工匠,又调动数万民夫,足以在五日之内,赶造出千辆运输车。”

    “如此甚好,哈哈,子柔,汝且速速将粮草分批运至洛阳,而后,用运输车统一运送,借助官道上的驰道,七日便可抵达凉州。”张任当即大笑,马均追随自己多年,与自己在作坊里面亦是有些心得,如今却是越来越圆滑了。

    “诺。”蒯良面‘色’一喜,虽不知运输车为何物,但是张任想要以千辆运送数十万石粮草,他还是以为是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如今,张任已是将话说到这里,他也不得不相信,至少,张任之前改进的印刷术和井车、战船之类的技术,已是令军中心悦诚服了。

    目送蒯良和马均一左一右,先后离去,张任目光一扫,堂外,再有一人风尘仆仆赶来。

    “兴霸,如此匆忙,所谓何事?”见得甘宁如此,张任面‘色’一惊,他远在青州训练水师,督造大船,为来日出使西方作打算,为何擅离职守,若有紧急战报,大可飞鸽传书便是。

    “主公,台湾已定。”甘宁踏步上前,虽是风尘仆仆,但脸上却是带着狂喜开口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