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 >

第350章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第350章

小说: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中大臣皆认为应按照旧法,尽诛降军,程昱却说:“以前之所以要诛杀投降者,是因为当时局势动荡,天下大乱,攻打贼人时采取‘围而后降者不赦’的方针,目的在于向其它乱党显示不尽早投降的后果,让所有敌人都感到惧怕,未围先降,那以后用兵便不需要动辄围城。如今天下形势大致已经安定,而且今次的战事是发生在领土之内,这些都是不成气候的贼众,杀了他们也没有可以示威示惧的地方,失去了以往诛降的策略意义。因此我认为这些降兵不可诛杀;即使要诛杀他们,也要先询问曹公的意见。”可是当时的大臣都说:“军事方面我们可以自行下决定,毋须事事向曹公启奏啊!”程昱闻言后,不再作出回应。

    直至朝议完结后,曹丕离开议堂,特地引见程昱,向其询问:“您似乎言犹未尽?”程昱方才表示:“所谓‘可以自行下决定’的制度,是指面对临时之急,需要尽速立定决策的时候,才可以实行的。如今反贼已经被贾信制服,此事不会突发太过急剧的异变。因此老臣才不希望将军急于自作主张,做出**的事情。”曹丕这才明白程昱的苦心,叹道:“程君真是考虑得十分周到啊!”他即时将河间叛变一事向曹操交代,曹操经居府长史国渊的进劝,果然下令不诛降者。曹操还都知道来龙去脉后,十分喜悦,向程昱说:“程卿不单止明于军事计略,亦善于处理别人父子之间的事情。”

    程昱生性刚戾,与人多有不和。有人诬告程昱谋反,而曹操却对其赐待益厚。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魏国建立时,程昱为卫尉,因与中尉邢贞争威仪,遭到罢免。

    公元220年(黄初元年),曹丕代汉称帝,程昱复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增邑三百户,并前共有八百户。分封少子程延及孙程晓为列侯。朝廷正欲以程昱为公(注:三公),程昱却在此时去世,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寿八十。其子程武嗣任。程武死后,其子程克嗣任。程克死后,其子程良嗣任。

    公元233年(青龙元年),程昱从祀于曹操庙庭。

第536章 塞外的风雪() 
第五百三十五章塞外的风雪

    洛阳,刚刚迎来新年,而前线的捷报一封接一封的传入城内,更为城中增添了不少光彩。

    夏王府内,仍旧是络绎不绝的人,军机要事汇聚于前院,张任家眷位于后院,而平日里,玩乐的女眷,亦是在后面的花园之中。唯有张任,每日里总是待在书房之内,等着七天之前来自豫州的战报。

    “报。。。。,禀报夏王,相县已破,那二位已是连同家眷,被押解入了隐村。”

    “哦,其麾下的文武如何?”

    “大多降了吾军,少数,如程昱、逢纪、审配之辈,已是追随离去。”

    “传令吏部,上书拟诏书,封赏归降之臣,而后,大军集合南下,准备进攻江东。”张任微微思索,心中便是有了定计。

    “诺。”

    “传令子龙,接任豫州刺史,总督江东战局。此外,调遣张绣、张诸将,各回防区,为新军制改革,进行监督。”

    “诺。”

    豫州收复,天下的呼声已是日渐增长,便是朝臣之中,亦有不少前来劝谏张任登高一呼之人,张任尚且在犹豫,江东本可定局,自己部署之棋,却还须数月安定地方,也不急,当即下令各军回防,在长江以北,随时准备南下,以合围之势,将江东团团围住。

    一晃便是三个月过去,而朝廷之上还未有动静,前线集结的数十万大军尚且需要粮食,而张任则是调集东北的粮草运至,倒也能够应付。放眼天下,东北三韩、高句骊已是臣服,鲜卑、乌桓、南匈奴、羌族,常年抽取壮丁,如今却也是翻不起大浪,驰道遍通全国,只要一有战事,十余日即可自南调往北方。

    司州以西,乃是凉州,西凉之中,分有两大派系,西凉董卓残部,如今在朝堂之上,尚有徐晃、张绣为主,胡车儿、李蒙等将为辅,而马腾、韩遂一党,更有马超、庞德、马岱等将为辅,近二十万西凉军兵马,乃是夏军的中坚力量,最终,大多武将的封地皆在西凉,但能够长期于西凉戍守的,却唯有张绣。

    东汉延光中置西域长史府,治柳中城。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北、塔里木河流域以及中亚巴尔喀什湖以南、塔什干以东地区。十六国末废。107年东汉罢西域都护府,123年以班勇为西域长史,此后三通三绝,西域一直以长史行都护之职,而张任接手凉州之后,却是一直未能分派长史,翻过年关,张绣回到西凉之后,便是向张任请命,以阎行为西域长史府长史、上校军衔,领兵一个团,戍守西域,杨秋为奋勇校尉,少校军衔,领兵一个营,配合行事。

    西域丝路之上,原有三十六国之地,而经战乱不休,却也未曾更改许多,大汉朝内乱,但戍守北境的,俱是悍将,昔日有董卓,而后更有马超、庞德之流,如今乃是归了张任,便是派遣了师兄张绣戍守此地,两个军的兵力,达十万以上,因为是边境,更有张绣独立的五万西凉铁骑和胡车儿三千飞熊军戍守在武威、金城二地。

    却说昔日草原霸主匈奴,南匈奴已是为夏军所灭,残部归顺大汉朝,而北匈奴,西迁之后,居于康居国,而后趁着中原大战之时,却是在西域起兵,先后攻占了数个小国,聚集骑兵五六万,声势浩大。

    安息国、大月氏、龟兹国等强大的国家亦是人人自危,正欲起兵之时,自安息国边境,却是传来了紧急军情,大批军队,跨过高山而来,已是开始进攻安息国。

    安息国女王当即下令,集合全国上下兵马抵御,然而,这批军队的首领却是极为机智,绕道先取大月氏等七国,不过数月,西域边境,动荡不安,东有北匈奴、康居国,西有神秘的帝**团,安息国只得是派出使者,向大汉朝的西域长史府求援。

    接到战报之后,阎行一面向凉州都督张绣传书,报告紧急军情,一面派出杨秋,率一营兵力先行,拖延时间,探查详情。

    然而,不过三日,败军归来,不过一二十骑,杨秋战死,为北匈奴王呼衍王麾下大将隆祖所斩,其部四百二十三人,全部阵亡。

    阎行大怒,但己方兵力不足,只得是派出大量探子,探出前方军情,而后,更是一直催促张绣出兵来援。

    边疆的烽火台,接连不断,突然一朝点火,顺着数十里外,都能够看到那密集的狼烟,传令的兵将奔驰在驰道之上,知道西域,有着动乱了。

    武威郡,张绣接到阎行急报,当即面色一沉,下令麾下众将汇聚。

    “都督,杨秋将军武艺虽然未入先天之境,但亦是沙场老将,如此轻易被斩,想必是中了匈奴人的埋伏,南匈奴为吾军所灭,只怕,其这次卷土重来,来势汹汹。”梁兴乃是杨秋袍泽,心中自是愤恨不平。

    “都督,下令吧,吾等即刻率军出关,必要抵达西域长史府,屯兵阻敌,待吾军援军抵达,便可破敌制胜。”李蒙面色阴沉,一拳重重砸在桌上,亦是起身道。

    “为外族辱没,吾等身为大汉将领,如何能忍下这口气。”紧接着,堂中十余名将军皆是起身应道。

    “传令胡车儿,率三千飞熊军和所部一师兵马屯驻武威郡,接管全州防务,其余兵马,立即集合,随本都督奔赴敦煌郡,待探清前方军情,随机应变。”张绣也不矫情,区区外族,又岂是大汉雄狮敌手,昔日南匈奴所部被赵云深入数千里,火烧多少部落,今日,便是给他一个平定外敌的机会,他焉能没有把握。

    “诺。”众将面色欣喜,张绣麾下五万西凉铁骑一动,再加上近两个军的兵力,十余万主力,大可与西域三十六国一战,此战,必能取得战果。

    得知西域战乱起,三十六国被外敌冲杀,国不将国,外来的帝**团和北匈奴呼衍王所部分取三十六国,欲要一统之后,同攻大汉,洛阳的朝堂之上,便是炸开了锅。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馀,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馀里,南北千馀里。东则接汉,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蔡邕通读史书,这等外来强敌侵略,却是由他率先发言。

    “哼,吾大汉虽刚刚饱受战乱,如今尚未平复,然区区西域蛮夷,昔日匈奴残部,亦敢挑衅吾大汉国威,陛下,臣请战。”黄忠身为当朝大元帅,当即出列表态。

    “臣以为,西域长史府,乃是暂归凉州管辖,而凉州都督张绣,乃军中能征善战之将,西凉屯兵十余万之众,更有五万西凉铁骑、飞熊军等精锐之师,大可下令张绣将军出兵敦煌,收复三十六国失地,若是北匈奴与外来之敌尚还敢兴风作乱,便一举覆灭。”紧接着,田畴亦是出列道。

    “西域乃丝绸之路的保障,但若有失,影响吾朝丝绸贸运,还请陛下深思。”紧接着,被封了议郎的田丰亦是出列道。

    “对那外来帝**团,可有明细?”张任突然伸手,压制了堂中众人开口,凝重道。

    “以方阵结成战阵,长枪、重骑为主,所向披靡,西域诸国,皆是不敌,纷纷倒戈,或是被覆灭。”传令兵当即答道。

    “可探知敌军兵力如何?”张任微微皱眉,心中已有几分不妙。

    “不下十万之数,若是与北匈奴、康居国联合,一同西域三十六国之兵,恐有二十万兵马。”

    “报。。。,张绣将军来报,前方军情紧急,已是亲领麾下十三万大军出兵敦煌郡,以御敌军于国门之外。”门外,突然闯入一人,乃是汇报前方紧急军情。

    “西域三十六国,向来是受吾大汉朝庇护,如何御敌于国门之外?”张任面色一沉,张绣出兵了,他心中最为担忧的便是张绣贸然出兵,要知道,如今面对的敌人,不是大势已去的北匈奴,也不是狐假虎威的康居国,而是那来历不明,尚且可以力敌安息国,神秘的帝**团,张任所料不错,这支大军,乃是他来到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敌手。

    “传令张绣,不准出了关口,吾军援兵抵达,方可出兵,西域三十六国,虽是吾大汉庇护之下生存,然,此支大军,战力尚且不在吾军之中任一精锐之下,且不可轻敌冒进。”

    “诺。”

    “夏王为何长他人志气,这支帝**团,莫不是来自西方落魄国度,纵然有十万大军,亦不是吾军之地,请夏王下令,予吾八万铁骑,足以破之。”黄忠面色一沉,踏步出列道。

    “不可,此国之兵,乃吾军大患,而西域边境,事关三十六属国,且丝绸之路安危,赵云、太史慈何在?”张任微微摇头,目光一扫,落到武将列中。

    “末将在。”太史慈、赵云俱是出列,朗声应道。

    “此国之兵,以军团为主,一军团之兵,可达六七千之众,国中兵马,不下二十万,若要一统三十六国之后,与北匈奴联合来犯,必有近二十万之兵,张绣轻敌冒进,若是先败一阵,吾军士气打伤,汝等率军出兵,应如何处之?”张任沉声道。

    “末将愿收编残部,整顿军容,随后临阵挑将,大可阵前取胜,大涨吾军士气。”赵云朗声答道。

    “随后摆开军阵,以骑军破之,以吾等麾下十万精骑,西域沙漠之中,大可横扫四方。”太史慈接着道。

    “横扫四方?”张任眼中多了几分不满,紧接着,却是语气严厉:“汝等可知,这支大军以孤麾下骁战营为例,前排巨盾手,长枪兵、弓箭手、绊马索夹杂其中,应对骑兵突击,最为有利。”

    “若是全以骑兵正面攻打,必然受挫,孤麾下众多骑兵精锐,焉能这般伤亡,不可。”

    “要破这支军团,须得谨慎行事,汝二将即刻率军驰援敦煌郡,切记,不可贸然进兵。”

    “诺。”太史慈和赵云被骂得脑袋一阵晕乎乎的,却不知道该如何应答,俯身一拜,便是起身离去。

    “先秦征战六国,平定塞外,以战车争雄,然高祖刘邦之时,白登之围,战车围阵,亦是敌不过匈奴四十万铁骑,此军重骑,亦是难以抵挡。”

    “典韦”

    “末将在”典韦踏步出列,眼中浮现几分狂热,等了许久,终于有他率军出战的一天。

    “汝即刻动身率孤麾下两万余众骁战营,再调守卫京师的第一师前去敦煌,见机行事,配上鲁班作坊拐子马器械,见机行事。”

    “诺。”

    “敌军既是要以战阵破吾大汉之兵,传令廖化入西凉接替胡车儿坐镇武威郡,命其麾下三千飞熊军即刻前往敦煌郡。”

    “再调冀州都督张,以其麾下新建大戟士与神羽营两万兵力即刻动身北去。”

    “诸位,孤应对外来之敌,向来是怀柔加毫不姑息纵容,非吾族类,其心必异,吾大汉江山,不可为外敌侵占,吾大汉子民,不可为外敌****,犯吾强汉者,虽远必诛。”下达完军令,张任猛地站起身来,按着腰间长剑,环视群臣,眼中迸射出几道精芒,口中,满是肃杀之意。

    “犯吾强汉者,虽远必诛。”

    “犯吾强汉者,虽远必诛。”

    “犯吾强汉者,虽远必诛。”

    朝堂之上,音浪一波接着一波,外敌入侵,便是有任何不满,纷纷放下,大汉朝堂之上,群臣一致对外,面对可能二十万之敌,张任便是调集了三员能征善战的将领,二十万铁骑、四十万大军,可见张任的愤怒。

    “若是敌军强横,那孤便毁了这丝绸之路,将来犯之敌尽数歼灭后,再开丝路,吾大汉无惧任何来犯之敌,若不以刀剑还之,怎叫吾大汉任人宰割。”张任言罢,堂中,俱是喘着粗气,对待外敌,他一向是血腥杀戮,毫不讲情面。

    。。

    帝**团,你们懂得。?

第537章 遭遇胡骑() 
第五百三十六章遭遇胡骑

    张绣乃是张任师兄,张任是不希望他亲自领军出现任何闪失的,但是他的敌手是未知的强大帝**团,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