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异界之农场 >

第48章

穿越异界之农场-第48章

小说: 穿越异界之农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晚上的水球术比昨天进步一小点,昨天发出了11个水球,今天晚上没想到发出了12个水球,才有了力竭头晕的感觉。

    不错,有进步了,虽然有些头晕目眩的,可是张小雪心情还是非常的不错,为自己的进步点个赞。

    天也不早了,张小雪准备出了农场,好好睡一觉。

    好命少年的头像虽然在闪烁,也被张小雪给忽略了,她真的没有兴趣查看,有些中二病少年的留言,更何况她现在精疲力尽,只想躺下睡觉。

    虽然练习水球术会让人精疲力竭,有些头晕目眩的,可是对睡眠却很有帮助。

    什么也没空想,头刚挨着枕头,张小雪就睡着了,一夜好眠,连个梦都没有做,这就是婴儿般的睡眠吧。

    早上也很早就起来了,先进农场里打理完,出来的时间也还早,才刚五点,张小雪今天早上准备做手擀面,做点炸酱,早上让家人吃炸酱面。

    想好了早饭吃什么,张小雪就赶紧洗漱一下,到了厨房里,先把面和了放在一边醒着,张小雪就把牧场里偷到的猪肉,拿出一份,准备用猪肉做炸酱。

    这猪肉和牛肉一样,一份是1000克,正好是2斤,取了将近有半斤肉,切成了碎丁,张小雪把碎肉丁和家里做好的大酱放一起,把炸酱做出来。

    刚开始和好的面也醒好了,这次因为是擀面条,所以和的面有些硬。

    张小雪甩着两只细小的胳膊,费了好大的劲才擀好面皮,把面皮洒匀面粉折叠好,用刀切成细条,再把切好的面抖一抖,就变成了长长的面条了。

    把切好的面条都放在盖帘上,张小雪没有着急下锅,因为面条煮熟了就吃,这样最好了,不然放久了,会变成一坨,口感就会差很多,张小雪最不喜欢吃放成一坨的面条了。

    家里人也都陆续的起床了。

    现在每天早上,张小雪也跟张父和哥哥们一起锻炼身体。

    他们练的也是族学里所教授的最基础的武功,也就是基本功,张小雪也有样学样的,跟他们在那儿比划着。

    至于练的这些,和人打架时有没有用,张小雪也不知道,不过可能是使用了初级洗髓液的缘故,她的身体灵活度非常的好,做的动作也非常的标准,还得到了张父的夸奖。

    打了一遍基础功之后,又再次和张父他们一起洗了一下,张小雪就回厨房准备捞面条。

    张母已经烧开水把面条下到锅里了,黄色的面条在锅里翻滚着。

    “雪儿做的面条,这是掺上了玉米面吗?竟然是黄色的,娘还没有这么做过呢。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张母就笑着问张小雪。

    “哈哈,我并没有掺上玉米面,只是和面的时候,我把里边放了六个鸡蛋,这样面条吃起来会更加劲道的。”

    张小雪跟母亲解释道。

    “呀,雪儿可真会吃,把鸡蛋放在面粉里和面,想一下就知道好吃,这会儿我们家的日子好过了,像以前的话哪敢想啊。”

    张母听到张小雪说面条加上了鸡蛋,不由感叹现在的日子好过了。

    面条出锅了,张母找了一个大的陶盆装着,端到了饭桌上,张小雪在后面把烫好的油菜和炸酱拿着,也放到了饭桌上。

    张小雪把面条给每人舀了一大碗,上面均匀的放上了炸酱,还有烫熟的小油菜。

    黄色的面条配上黑红色的炸酱,还有绿色的蔬菜做点缀,让人还没有吃,光看了就非常的有食欲。

    “哇!真好吃!小雪姐姐做的面条好劲道啊,竟然是黄色的,和我娘做的面条一点也不一样。”

    宝栓吃了一口面条之后惊讶的说道。

    然后他笑了笑继续说:“我娘做的面条是白色的,有的时候做高粱面的还发黑,不管是白的还是黑的面条,做的都没有小雪姐姐做的这么好吃有嚼头。”

    张小雪又解释了一遍,因为做的炸酱面,在和面的时候放了六个鸡蛋在里边,所以面条咬起来非常的劲道有劲儿。

    “是啊,雪儿的厨艺真的没的说,昨晚上那一顿我就觉得非常美味,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我就觉得雪儿的手艺不比县城里酒楼的大厨差。”

    “今天这普通的面条,都被雪儿做成了珍肴美味,我在姐姐家打工的日子就像掉进了蜜罐里一样,可真是享福了。”

    王全多吃着碗里的面条,听了宝栓说的话之后,不由感叹道。

    “哈哈!全多你说的雪儿的手艺不比县城里酒楼的大厨差,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你感觉是掉进了蜜罐里,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自从雪儿受伤好了之后,认了一个好师傅,我们家的日子现在是越来越好了,照以前哪敢想这种日子啊。”

    张父也感叹着说道。

第一百一十一章 湖边钓鱼() 
吃完早饭大人们各忙各的,斌儿又到后院里把小兔子和小鸡们赶出来,准备到山脚下去放养了。

    发现多了12只小兔子,斌儿非常的高兴,不用问他就知道,一定是姐姐放进去的,这12只小兔子竟然也非常的听话,真好玩儿。

    “走吧,我带你们到山脚下吃饭去。”

    斌儿对着这群小动物们开口说着,小动物们就非常配合的跟着他往门外走。

    宝栓和连朵看到了非常惊讶,这小姑姑家养的动物怎么这么听话啊。

    怎么好像听懂人话了呢,不由非常的好奇,宝栓就说道:“斌儿等等我,我和你一起去放养小动物。”

    宝栓觉得会听话的小动物们很有意思,就和斌儿一起去放养小动物们了,连朵这小丫头也是一脸很想和他们一起去表情,只是不好意思开口。

    张小雪在旁边倒是看得非常清楚,就叫住斌儿和宝栓,让连朵和他们一起去了。

    临走张小雪嘱咐他们三个人要团结,不能打架,不然张小雪等他们回来会惩罚他们的,三个人都点头答应。

    好了,现在家里就剩下自己闲着了,张小雪想到昨天要吃酸菜鱼,就找了一根竹竿,准备做钓鱼竿。

    钓鱼线就用昨天晚上张母纺的毛线,虽然有些粗,不过总比缝棉被的棉线要壮些,张小雪还在这里想着钓大鱼呢,她怕钓鱼线用的细了,会被鱼给扯断。

    找了张母要了一根缝衣服的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缝衣针给弄弯了,用毛线把做好的简陋鱼钩绑好,另一头绑的竹杆,张小雪怕绑的不够结实,就拽了一下,没有拽出来,好了,搞定一根钓鱼杆。

    张小雪找了一个草帽戴在头上,然后拿上鱼篓,肩膀上抗着自制的钓鱼竿,就出门准备去钓鱼。

    家里的大人们看到了,只是会心的笑了笑。

    “雪儿你去钓鱼玩,可不要下水,那边的水有些深了,千万不能下水。”张母看到了就嘱咐道。

    “娘,你放心,我当然不会下水了,我只是在岸上钓鱼,等会儿要是钓上鱼来,今天中午我就做一种新的菜,让娘尝一尝。”

    张小雪一边说着,一边对自己的娘亲挥了挥手,把她的打算都向张母说了。

    这边张小雪出了家门,一路上碰到了不少的村民,都是往河边去的,准备抓八爪怪的村民。

    村里的人对张小雪都非常的客气,见到了张小雪都是先打招呼,纷纷问雪善县主好,张小雪也是笑着回应他们。

    村民们心里倒是真的尊重张小雪,家里自从做了煎饼,感觉粮食是比以前够吃了,大家在心里都很感激张小雪。

    这两天大家都在抓捕八爪怪,也是张小雪跟大家说的这种食物好吃,都在想着待会儿抓了八爪怪,回家的时候,一定拿些送给张小雪。

    张小雪来到了河边,顺着河流往上走,她要到深水区去钓鱼,这边的河水里都是些小鱼小虾,没有什么大鱼的。

    来到了神仙山脚下的弯月湖,说是湖,其实湖面并不大,在张小雪看来,只是一个比较大的水库而已。

    弯月湖因为形状像一轮弯月而得名,湖水碧绿碧绿的,像一块无暇的翡翠,光彩夺目。

    湖边有一大片的芦苇,张小雪看到有几只野鸭子在里面玩耍,张小雪捡起一块石头扔向野鸭子,就看到那几只野鸭子扑棱棱的飞远了。

    张小雪选了一个地方开始准备钓鱼,对了,还没有鱼饵,张小雪就在湖边的湿地那里,找了个两根木棒开始挖起来。

    挖了半天,终于被她找到了一条蚯蚓,赶紧用木棒把蚯蚓夹出来,按住蚯蚓的一头,用一块锋利的石头把蚯蚓分成了六份。

    虽然把蚯蚓分成了六份,可是每段蚯蚓还在那里扭曲乱动,张小雪在心里暗示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忍着恶心,把一小段蚯蚓穿到了鱼钩上。

    鱼饵也已经放在鱼钩上了,张小雪把鱼线甩出去,就准备等着鱼上钩了,等了半天也没有发觉有鱼上钩,张小雪忍不住就把鱼线拉出来了。

    张小雪看到鱼钩上的鱼饵竟然没有了,虽然确认了湖里有鱼,不过张小雪没想到钓鱼这么麻烦,鱼饵被鱼吃掉了,她竟然没有感觉出来。

    重新把鱼饵穿上甩到水里,想着这一次要早点拉出来,省得让鱼吃掉又跑了。

    突然想起来有一次看人钓鱼的时候,看到人家好像有鱼漂浮在水面上,只要鱼儿上钩,鱼漂就会沉到水里,岸上的人就能够知道有鱼上钩了。

    想到这里,张小雪把鱼饵从水里扯出来,这一小会儿鱼饵并没有被鱼吃掉。

    想了半天能够漂浮的物体,最后选了芦苇的一小段茎来做为鱼漂,张小雪把芦苇茎绑在了距离鱼钩大约80cm的地方。

    张小雪心想这下应该好了吧,就把鱼饵又甩到了水里,静等鱼儿上钩了。

    只是这次等了半天,她也没有看到漂浮在水面上的芦苇茎,有往下沉的迹象。

    张小雪有些耐不住性子了,就把鱼饵又拉出来查看是否还在,看到鱼饵还在鱼钩上面。

    张小雪只好把鱼饵再次甩到水里面,慢慢的跟它耗上了,就不信鱼儿不再上钩了。

    钓鱼这个事情可真不是性急的人做的来的,张小雪的耐心都快耗尽了,终于看到飘在水面上的芦苇茎,好像动了一下,张小雪赶紧把鱼线往上提。

    哈哈,鱼儿被鱼钩钩到嘴了,终于钓到了一条鱼,这条鱼大约有张小雪的两个巴掌大,也不算小了。

    张小雪把鱼拖上了岸,然后把鱼放到了鱼篓里面。

    已经钓到了一条鱼,张小雪信心大增,又把鱼饵穿上之后,甩到了水里面。

    可能是张小雪的运气上来了,不久之后张小雪又一次钓到了一条鱼,虽然比第一次钓的鱼稍微小一些,也让她很开心了。

    再次装上鱼饵,把鱼线甩到水里面,第三条鱼,张小雪还没有把鱼给拉到岸上,就被鱼给逃脱了。

    看到那条鱼一点都不小,张小雪心里想着,真是可惜了。

    之后张小雪又钓到了一条非常大的鱼,大约有60cm那么长,钓到这条鱼之后,张小雪才心满意足地准备回家。

第一百一十二章 暖心() 
张小雪最后钓上来的那条大鱼,张小雪抱着它往鱼篓里装的时候,发现拿来的鱼篓竟然太小,装不进去了。

    没办法张小雪只好找了几根芦苇搓成了草绳,从鱼鳃那里穿过去,用手提着它。

    拿上所有带来的东西走了几步,手里感觉有些沉。

    最后张小雪干脆把鱼篓,直接放到了农场的临时仓库里,把鱼竿放在肩上,手里提着那条大鱼就轻松的回家了。

    之所以没有把这条大鱼也放到临时的仓库里,只是张小雪想满足一下自己小小的成就感。

    路上的村民看到了张小雪手里提的鱼,挺惊喜的,没想到村里的弯月湖里的鱼有那么大,那么大的一条鱼,可能卖不少铜钱啊,在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要抽空去钓鱼去。

    张小雪这一次钓鱼收获颇丰,主要是因为这个湖的鱼在这十年间,根本就没有被村民们捕捉过。

    这么多年形成的湖里边的鱼确实有不少,而且因为没有被人钓过,所以鱼的警惕性也很差,很容易就能上钩,到是让张小雪捡了个便宜。

    快到家的时候,看了看左右没有人,张小雪用意念把鱼篓从仓库里拿出来,快走几步,赶紧回家。

    在工棚里摊煎饼的工人们,在张小雪早上抗着鱼竿走的时候他们就见到了,只觉的张小雪是在闹着玩儿,没想到竟然真的提回来了那么大一条鱼。

    “雪善县主你这是在哪里钓到了这么大一条鱼啊?”工棚里其中一个妇人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就在咱们村的弯月湖那。”张小雪笑着说道。

    “哎呀,真没有想到村里的弯月湖里的鱼竟然有这么大的了,十年前闹干旱的时候也没见湖里的鱼有多大,都是些小鱼,而且无论多大的鱼,都被饥饿的村民们拿回家吃掉了。”又一人感叹道。

    “还是雪善县主你有福气,第一次去钓鱼就钓到了这么大的一条鱼。”

    另外一个有些瘦的妇人开口说道。

    “是啊!还是雪善县主有福气,改天我让我家的铁柱也跟着你去沾沾喜气,看看能否钓到鱼,要是也能钓到这么大一条鱼,可就够我们全家吃一顿了。”铁柱娘也在一边说道。

    她想着改天也要让铁柱去钓鱼看看,能否有这么好的收获。

    “哈哈,几个婶子你们聊着,我回家把这鱼收拾了,今天中午我要用钓到的这条鱼做好吃的,就不陪你们聊了。”

    张小雪笑着和她们打完招呼,就进了院子里,就这说话的功夫,张小雪就觉得手里的东西,把手都勒的有些疼了。

    工人们看到张小雪进了自家院子,才回过头来继续干手里的活。

    几个人都在心里想着,回家跟自家孩子也说一下,让他们没事也到弯月湖那里去钓鱼,这可比追鸡撵狗的到处调皮强多了。

    一条鱼可能卖不少钱呐,无论是自家吃还是拿到镇上卖,都不错。

    往后的日子里,张家村里的孩子们又多了一项活动,就是在弯月湖边钓鱼,钓鱼的人多了,到是没有一个人钓鱼那么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