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异界之农场 >

第37章

穿越异界之农场-第37章

小说: 穿越异界之农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叔搓了搓手,跟张母打了招呼要回去,被张小雪给叫住了。

    嘿嘿!上哪跑,本着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张小雪在心里早就给三叔安排好了工作。

    今天还是张小雪第一次见到三叔本人,看三叔的长相倒是和张父有三分相像。

    看年龄也就二十六七岁,脸上却比张父还多了一丝刚毅,黝黑的脸上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强的目光,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我这个三叔还是满英俊的嘛。

    三叔若是站在那不走动时,一点也看不出来他的腿脚不好。

    张小雪不知道三叔的性格是怎样的,准备观察一段时间,若是三叔为人不自私,得到自己认同的话,到时张小雪准备拿出一滴初级洗髓液,帮三叔把受伤的那条腿治好。

    到时候三叔的双腿如果健全了,这么英俊的一个大小伙子,还怕娶不上媳妇嘛,三叔你可一定要争气呀!张小雪在心里想到。

    “三叔,你可别急着走啊,这里还有不少事情让你帮忙呢,你也看到了,外面现在有30个人在摊煎饼,这么多的煎饼需要有人专门清算数量吧,不能她们说摊了多少煎饼,咱们就给多少钱吧,万一有人作假,虚报数量怎么办?你来给我们做统计员吧,顺便把煎饼的质量也检查着,咱们不能有破了的煎饼夹杂着,这是送到军队那边的食物,要是有不好的煎饼夹杂在其中,不管是哪个军人分食物的时候分到了都不好吧,而且这对咱们的信誉也不好。也不让三叔白忙活,因为这不是一两天的事,这是长期的工作,每天的工钱就先给你30文钱,随着煎饼的数量增多,再给你加钱,你看这样行不行?”

    “不用钱,我也没什么事,给自家人帮忙还要什么钱啊,还需要我帮啥忙?雪儿你尽管说就是。呵呵,这统计煎饼数量的活,我这个残废倒是能够帮上忙。”三叔带着一些自嘲笑着回答道,对于他能够帮上忙,他心里倒是挺高兴的。

    “呵呵,三叔你就别客气了,我都说了,这真不是一天两天的活,你要是不要钱,我们也没法再用你呀,还要去雇别人,所以这个钱你放心的拿着好啦,到时候赚了钱就可以好好孝顺我爷爷奶奶了,其实,还没有得到这批活儿的时候,我们在家里都商量好了,也要雇你到镇上卖煎饼的,而且我大伯娘和两个堂哥也都在这儿,我们都是要给工钱的。”

    张小雪听三叔这么说,觉得这个三叔还不错,人挺实在的。听他自嘲般的说自己是个残废时,张小雪差点忍不住就要告诉他,自己有药可以给他医好伤腿,还是再多观察观察看看吧,不能这么草率,这么珍贵的药,一定要用到需要用而且有资格用的人身上。

    三叔还在推脱,张母和奶奶都听了张小雪说的,就跟着劝说了一会儿,三叔终于同意了,哈哈,搞定。

    家里原先还有一个鏊子,大伯娘拿出来,她也主动的加入了摊煎饼的大军中。

    “哈哈!大伯娘,你也摊煎饼啊,我可是要一视同仁,你和她们的标准一样哦。两个堂哥在磨粮食糊糊,我也一人给30文钱的工钱,从今天起这就算雇佣你们了。”张小雪笑呵呵的对大伯娘说道。

    “好!我们三人就给你家打工了。”大伯娘也笑呵呵的回应道,她心里想着,他们家三个人,每天最少就能够赚到90文钱了,这可真不是一笔小钱儿了,这样一个月下来将近三两银子的收入,以前真是不敢想。

    张母倒是不知道干什么好了,张小雪看到了,就对张母说道:“娘,待会儿你就负责给他们发工钱吧,三叔把她们摊的煎饼的数量记好之后,你就按那个给她们发工钱,还有她们每天的上工人数你都给记好了,我待会儿给你画一张表格,上边有日期和姓名,你把她们每天的出勤情况都记好。”

    “好!不过你说的出勤情况是什么东西,我不明白。”张母答应道。

    “嘿嘿!出勤情况就是每天的上工情况。”一不小心把现代的用语都说出来了。

    “现在没我什么事情,我到山上去砍点柴火,这么多人摊煎饼,到时候用的柴火,真不是个小数目,我怕家里的柴火真的不够用啊。”张母说完,就到杂物房去找着柴刀,准备上山砍柴了。

    张小雪听张母说到柴火,想了想,还真的是这样,粮食从农场里可以往外拿,虽然也有些废弃秸秆可以拿出来当做柴火用,但是并不多,看来不行的话,就要购买柴火了。

    大家都有事情做了,张小雪就到屋里找出纸和自制的碳笔,准备画一张出勤表,拿去给张母用。

    想了半天,干脆把表格画大一些,到时候贴到墙上。这样来打工的人,她就可以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出工情况,而且把她们每天摊煎饼的数量和得到的工钱也给标上,这样他们的工钱就全部明朗化了,毕竟她们摊煎饼的数量不会一样多,大家最后得的工钱也有多有少。这样工钱得的少的人肯定会羡慕工钱得的多的人。大家有个攀比,这样她们摊煎饼的热情会更高,到时候摊出来的煎饼数量也会更多。

第八十六章 种植土豆() 
张小雪画的这个表格横排是人名,每个人名的下面又分三格,分别是出勤情况、产量和工资。竖排就是日期了,最下面一行是合计,想着把一个月的工钱合计起来,工资数目共加可观,这样会更加吸引人,到时扩招人员的时候,不怕没人来报名。

    30多个人,一共用了四张纸才写好,写好之后拿着四张表格到了屋子外面,纠结着贴到哪里才好。

    屋子里面是不用想了,要是让人来来回回的看工资,也要被烦死的,外面的话还要考虑,不要被下雨淋湿了,最后选中了杂物房的房门旁边的墙上,反正上面有屋檐,也不怕下雨,正好她们干完活之后还要把鏊子放在杂物房里,出来时就可以顺便看到这个工资表了。

    张小雪想好之后,去厨房里熬了一些浆糊,把四张表格就贴到了墙上。

    元磊看到张小雪在墙上贴了四张纸,跑过来看了一下,啧啧称奇,不住的夸着张小雪好聪明。

    张小雪想起家里的几只小动物还没有住的地方,就开口向元磊说道:“对了,二哥你叫上大哥,帮忙给家里的小鸡和小兔子们搭个窝吧,总不能让它们老在杂物房待着,过两天我还能对换一头牛,也顺便把牛棚也搭了吧。”

    “哦!这个简单,真的太好了,咱们家也很快就有牛了。嗯,明天去木匠那里订辆牛车,以后咱们出门就有牛车坐了。以后咱家种地也轻便了许多,哈哈,爹回来知道后,肯定会很高兴的,每年耕地的时候,我们看到有牛的人家赶着牛耕地,可羡慕了,不过羡慕归羡慕,却不舍得花钱雇牛耕地,咱爹可是眼馋一头牛好久了,现在咱们家过的日子,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元磊听到张小雪可以兑换一头牛,心里可高兴了。

    元磊叫上大哥,两人去了后院。只听到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传来,两个人用木头加上一些石头很快就做好了鸡窝、兔舍和牛棚。

    哇!张小雪真没有想到两个哥哥的效率这么高,这么短的时间就做好了,张小雪开心的叫上六只小鸡和七只小白兔,让它们搬到了自己的新家。

    “哥哥你们好厉害啊,这么快就做好了。”张小雪夸赞道。

    “这没什么,有现成的木料和石头,又不是盖房子,这种小窝棚做起来很简单,一会儿就做好了。”元广开口说道。对于妹妹的夸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雪儿这鸡和兔子也是你兑换的吗?它们怎么看起来这么听话呀?你说怎样就怎样,你让鸡进鸡窝,兔子进兔子窝,它们竟然能够听懂,各自到了自己的窝里,都没有出错,你让它们出来玩儿,它们就又出来了,真的太神奇了。嘿嘿!我来试一下,看看它们能不能听懂。”

    元磊看到张小雪吩咐小鸡和小兔们,它们这么听话,他忍不住也想试一下,是不是这几只小鸡和小兔子真的能够听懂人的话。

    不过元磊说的话,小鸡和小兔子们果断的没有听,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一点都没有理睬元磊。

    “哈哈!这是我二哥,这是大哥他们说的话,你们也都要听哦。”张小雪对着小鸡和小兔子们说道。

    这六只小鸡和七只小兔子听到张小雪的吩咐,竟然都转头看向元磊和元广,好像是在确认什么一样。

    “二哥,你现在再试一下,看看它们会不会听你的话。”

    张小雪其实也不确定它们能不能够听除了自己外人的话?吩咐完小动物们,就转头对元磊说道。

    这一次,元磊让它们往东,这些小动物们还真的听话了,把元磊的孩子心性都给勾出来了,元磊和这些小动物们玩儿的不亦乐乎,指挥着它们上这去那。

    元磊玩儿的时候还不忘招呼大哥,元广也开口吩咐这些小动物们,看到它们竟然是真的能够听懂他们说的话了,真的好神奇。心里想着这不愧是仙人养殖的动物啊,就是有灵性。

    张小雪看到后院里两个哥哥前天翻好的土地,就把师傅送来了土豆种子说了一下,元磊和元广听到了,自然很高兴,也不在逗这几只鸡和兔子玩儿了,去杂物房里取出一些土豆种子,三个人就赶紧种上了。

    再种土豆的这个时间里,三叔过来找张小雪要了纸和笔。前面摊煎饼的人,每个人身旁都有高高的一摞煎饼了,三叔开始挨个的先计数了。

    三叔把整数记好的煎饼都归总到一起,1000张煎饼摞成一大摞,已经有好几摞儿了,张小雪过去看了一下,嘿嘿!还真是人多力量大,要是一个人摊煎饼的话,这么多得摊好几天才行。

    而且三叔计数的时候,还真发现了有几个人,把破了的煎饼也没有拿出来,而是跟好的煎饼掺杂在一起了。

    三叔就又过来向张小雪反映了这个事情,张小雪一想这样不行,必须让她们把做坏的煎饼和好的煎饼区分开来才行,也不能光要数量不要质量呀。

    张小雪把隐形耳麦找出来戴上,调上扩音,就来到院外摊煎饼那些人的面前。

    “各位选择先把手头的活停一下,我有事情要宣布。”张小雪开口说道。

    等她们全部停下来,看向张小雪的时候,张小雪才再次开口说道:“合位婶子,你们摊煎饼不能只求速度而忽略了质量,把不好做坏了的煎饼也掺杂在好的煎饼里面,这些是要送去军队的食物,不能弄虚作假,军人不易,他们拼着性命保卫国家,却被他们所保护的百姓坑骗,你们可有想到他们会是什么心情?他们会怎样看待我们呢?他们是否还会真心的保护我们呢?”

    张小雪一连几个问句,把下面几个妇人说的脸都红了,大家一时之间很安静。

    “对不起,雪善县主,我错了,我改。我再也不把摊坏的煎饼,放在好的煎饼里面了,求您原谅。”其中一个20多岁的年轻妇人开口说道。

第八十七章 唯一的童工() 
大家见有人主动承认错误之后,接连又有几个妇人也向着小雪道歉。

    张小雪对此很满意,她想了一下又再次开口说道:“古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替那些军人接受你们的道歉,这样吧,摊煎饼我知道不可能百分百的没有做坏的煎饼,我在这里把规矩定好,允许你们1000张煎饼里面有五张做坏的煎饼。若是你们做坏的煎饼,多出了五张煎饼的规定数量,每两张煎饼一文钱,就要从你们的工钱里面扣除,当然这些坏的煎饼就是你们的了,你们可以拿回家勉强食用,这里坚决不允许把坏的煎饼再次放入好的煎饼里面,被发现一次,就扣十文钱,两次以上就开除,我们就不需要这种人在这里工作了,你们同意吗?”

    “同意,就这么办吧,雪善县主,我们一定会小心的,绝不再把坏的煎饼放到好的煎饼里面了。”大家都同意了,纷纷开口附和道。

    处理好这件事情以后,三叔在以后计数检查中,确实没有再发现有这种把做坏的煎饼掺杂在好的煎饼里面的事情,工作量倒是减轻了不少。

    张母背了一辈子柴火回来,直接放到了外面,洗洗手,准备做中午饭。

    这几天全是女儿做的饭,她在旁边也学了不少,中午做的牛肉炖土豆,烀的玉米饼子,家里有不少鸡蛋,又炒了一个番茄炒蛋,张母做的饭菜味道也很好吃。

    哈哈看来不是张小雪的厨艺有多么逆天,而是用的食材好啊。

    到下班时间了,跟外面那些摊煎饼的妇人说了一下,她们可以下工了,嘱咐她们下午上工不要迟到。

    她们虽然答应了,但却没有几个人起身走,竟然都在那里准备多摊一会儿煎饼,她们早上来的时候就跟家里的女儿嘱咐好了,所以一个个的都不着急走,准备多摊一会儿是一会儿,这可都是钱啊。

    呵呵!看来大家上工的热情真的很高啊!张小雪就没再管。

    中午奶奶和三叔以及大伯娘家三口人,都在这儿吃的,中午也不用去地里给爷爷和大伯、四叔他们送饭,都捎着煎饼、大葱和酱呢,爷爷家和大伯家的地跟张小雪家的地都在一块,张父去了县城还没有回家。

    吃饭的时候,张小雪和奶奶、大伯娘她们说了,今天中午他们家已经把土豆儿给种好了,就是炖牛肉用的土豆儿,大家都知道,还有不少的种子,他们要的话,可以拿回去种的。

    奶奶和大伯娘自然很欢喜,张小雪家没有少给她们家送土豆,都知道这个菜,既可以当主食,又可以当菜,而且非常的好吃,当然她们家也要种一些,不说多了,在自家后院里开快地,种上这个土豆,张小雪可是说了,这个土豆的产量很高的。

    奶奶和大伯娘他们回家的时候,都用各家的独轮车推了不少的土豆种子回家,也在第二天抽空种上了。

    吃了饭,收拾好桌子之后,张小雪和张母说了她画的表格的作用,以及应该怎样记录。

    张母听了不住的点头,直说雪儿的这个点子好。

    下午元广和元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