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

第366章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第366章

小说: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属下亦是赞同方军师的提议。清廷十有**会隐瞒消息,而后紧急调兵继续直扑江南。若是我们快速将这个消息散布到清军每一路大军的耳朵里,想来清军必定会丧失继续作战的相信。”刘玄初也随即附和道。他自打前年极力劝阻吴三桂打出前明旗号不要自立为周王。惹怒了吴三桂。就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但是由于刘玄初能力很强,因此也还一直担负这军中参谋一职。

    “正是如此,清廷此时已经无其他兵力可调,必然还是让岳乐分兵,毕竟岳乐的兵马离江南最近。而只要岳乐再次分兵,咱们就乘机吃掉岳乐所部,呵呵,虽然他空有十万大军。可是江南的消息一旦传遍天下,其战力必然下降。到时候兵马钱粮各方面都是我们大大占优,又岂有不胜之理。”吴三桂的女婿夏国相呵呵笑着说道。

    的确,此时吴三桂的兵马还是很多的。吴军在北线,庆阳是马雄图所领的吴军两万多人。在长武是潭洪所领的吴军也有两万八千人。而在固原、平凉、镇原的继续和赵良栋图海纠缠着着的是王屏藩所率领的吴军五万多人。还有在凤翔的吴之芪率领的吴军三万人。就单单北线就共计有吴军十三万多人。

    再看中线吴军,郧阳、均州、襄樊、南漳的吴军将领分别是大将王会、洪福、杨嘉来、谭延祚共计六万人。在四川广元一带的是郑蛟麟吴军四万人。在重庆的是吴应麟所率领的三万五千人。也就是说,中线共计也有十三万五千人。

    至于南线吴军,松滋有吴军大将吴国贵的两万人。荆州有总兵官马应麟的一万五千人,在岳阳择优马宝率领了三万人马。长沙那边有胡国柱两万人。吴军新建水师一万人由林兴珠率领。至于吴三桂的周边,衡阳、南昌等地的兵马此刻由夏国相指挥。总计有吴军八万多人。广西桂林那边还有吴军一万。南线吴军总计就达到了十九万人。

    这还不算完,吴三桂的心腹谋士之一的郭壮图。奉了吴三桂之命在云南组建新军,刚刚组建训练出来的新军又有三万。这也就意味着吴三桂的总兵力总计是达到了五十万人。

    而清军调集各地兵马总计也就才五十万人,而且在武汉荆州一带的兵马还有将近一半是新军,真正能打仗打硬仗的兵马最多不超过二十万。不过,也就是这当涂县城这边的异常大战,马尾军便消灭掉了清军的三万多可战之兵。勒尔锦的五万多大军,三万余精锐以及一万多辅兵全军覆没,这对清廷是个很大的打击,对岳乐本人的打击更是巨大。他的压力本就山大了,现在勒尔锦的几万大军全军覆没更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王爷,属下叩请王爷登皇帝位,纵观时局,天下已然尽在王爷掌控,此刻王爷向前一步君临天下,上可顺天意,下可顺民心,届时天下听闻陛下号召,定可传檄而定。”下面众将议论的声音更大了一些,其实很多人心理还是蠢蠢欲动的。吴三桂若是进位为帝,那么他们就是从龙功成,至少他们的官位也是可以往上升一升的,于是立即便有人站出来附和道:“臣附议,臣叩请王陛下登基!”

    “叩请陛下登基!”

    “叩请陛下登基!”

    “叩请陛下登基!”

    吴三桂看着下面跪了一地的臣工,其实心理也是开心的不得了。他反清本就不是准备复明的,即便此刻他顶着这个名号,但是他自立为周王,也就体现了他的想法了,他要立一个新的王朝,将来新王朝的名字就叫做大周!嗯?怎么回事,旁边怎么还有一个人是站着的?

    站着的不是别人,正是一开始就劝吴三桂立前明后裔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不要自立周王的刘玄初。此刻刘玄初还是老样子,他认为吴三桂是不应该称帝的,至少是此时不应该,这天下可才只是不到半壁在吴军的掌控中,除了清廷,他们还有一个大敌就是福建的耿精忠,这时候称帝必然会丧失天下人心,得不偿失啊,这样的虚名要他做什么呢?

    “不可!”刘玄初大声的反驳道:“王爷万万不可听信这等言语,此时登基万万不可。”

    “哦,有何不可?”吴三桂也是来气了,本来挺好的氛围,就这样被破坏了。其实他也没准备就这样一下子就答应登基,最少也得学学刘备,得三请之后才故作勉强的答应下来。可是看到刘玄初的这个样子,吴三桂的犟脾气也上来了,于是冷声的问道。

    “王爷,不说此刻清廷还有五十万大军和吴军对峙着,就算这清军即将败亡,可咱们还有另外一个大敌福建的耿精忠。耿精忠占有福建、广东、江西三省,浙江一省虽然有过半在郑经手里,但实际上也可以就算做耿精忠的势力范围。现在再加上他们取得了江南省,这样耿精忠就占据有五省之地,更兼这几省皆是物阜民丰,江南更是钱粮重镇。”

    “再看其兵马,上前年刚刚他刚刚响应王爷起兵之时,其麾下兵马总计不过五万人,而此时此刻,据细作探报,耿精忠麾下经过两次大范围扩军,兵马已然将近二十万,同时,最近的几次大战,他们还俘虏了清军五六万人,这些清军至少过半也会化作耿精忠的力量。而此时,王爷若是贸然登基,则天下民心不附,而耿精忠最拿手的就是采取措施收揽民心,到那时,只怕吴军有倾覆之危啊!”

    他说的虽然是有些道理,可是吴三桂此刻却是更生气了,这番话不就是暗指他不如耿精忠那个黄口小儿?就算是耿精忠他爹耿继茂在他吴三桂面前也算不上什么,现在你却说他比不上耿精忠!

    “你是说本王不如耿精忠那个黄口小儿?笑话,此刻孤有大军五十万,待得歼灭岳乐等清军,兵力至少可增至八十万,届时孤王率军攻破京城,擒杀康熙小皇帝,天下民心岂能不附?你莫要再再次危言耸听,乱我军心。传令下去,下月初八,孤正式登基。国号为大周!”

    清廷勒尔锦大军在江南折戟的消息很快便传遍全国,就连周培公的三万余兵马,其中的六千最厉害的科尔沁铁骑与汉军旗骑兵也全都被打残,剩下的完好的不足一千。而周培公在领军撤退的过程中,再次遭到马尾军骑兵师的袭扰追击。马尾军骑兵师战士在江元勋的带领下沿途追杀过百里,杀死敌军约一万,截获清军丢弃的粮草军等资器械无数。

    周培公退回到山东也就意味着,康熙派遣的这两支总计达到九万人的大军被马尾军三万不到的兵马彻底打败了,甚至可以说是清军全军覆没。可不是嘛,九万大军,勒尔锦就带着三百余骑兵逃出,周培公这边也是损兵折将,就剩下了不到两万,也的的确确算得上的全军覆没了。这一次,马尾军强大的实力真正的展现在天下人面前。

    虽然此刻马尾军总兵力最少,但是其战力确实丝毫不弱于任何军队。而在马尾军所掌控的区域,所以的百姓此刻却是一致认定,马尾军一定就是全天下最强大的军队。虽然百姓们全都没有亲眼见到过马尾军战斗,但是就从人家那精神面貌上就可以看出一二。每日出现在街上的巡逻队,这还不算是马尾军的正规军队,不过这个时候名字被耿精忠改为了警察,他们是和百姓们接触最多的,凭借整齐的队列、步伐,更重要的是亲善的面孔与严格执行新律法的态度就赢得了绝大部分百姓的民心。……

    PS:马上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章 傀儡小皇帝()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各府各县,所有的行政部门都被重新整改。对于这个,福建政务部已经是驾轻就熟了,这方面的储备人才根本就不缺乏,其中不仅仅只是马尾军自己培养的了,还有很多这些日子投奔到耿精忠旗下,通过了几轮考试的读书人,另外就是以往地方上的才能卓著兵廉洁的官员。总之,马尾军每到一地,经过短暂的慌乱之后,不消一个月,当地立马就会大变样。

    因为处于战时,马尾军军队时常调动,绵延几公里的队伍踏着整齐的步伐前进的场景可是震撼了沿途的无数的百姓。老百姓不明白什么样的才是真正厉害的军队,但是就那看到的这些马尾军士卒和以往见过的那些清军绿营兵或是守备部队相比较的话,那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重要的是,马尾军每到一地根本就不会去扰民,就是需要的补给,蔬菜肉食之类的,也都是花足了银元从乡镇或者是村里购买,现钱交易绝不拖欠也绝不仗势欺人。

    马尾军来到江南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江南这边的百姓已经对马尾军开始有了初步的认可。就连上层的那些个世家对马尾军也不再排斥,反而是加入到了耿精忠提出的海外大开发计划中去,大部分有实力的都已经开始准备。马尾军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这江南地区的确算是站稳了脚跟了。江南这边也不愧是文风鼎盛,读书人多如过江之卿。其中虽然很多都是死读书之人。但其中也有很多是真的有才之士。最起码。其中真的有不少的将君子六艺学了个全的。算学等等也还算不差,通过了政务部的考试再经过简短的培训后,就立马上任为官了。这也的确给耿精忠省去了不少的麻烦。

    江南这边耿精忠也站稳了,各世家也都大力支持,耿精忠对自己尽早结束国内内战的相信心更足了。也许,不对,是肯定,自己肯定将会是继朱元璋之后。第二个由南向北一统天下的人!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能一统天下的基本上都是从北往南打,而从南到北统一全国的很少。这并非向明末清初那些投降清廷的明朝官员所说的那样什么南方民风弱,这些人中的汉奸就曾以此为由,竭力支持多尔衮的全面剃发易服;然而现在南方狼烟四起清军很快失去江南半壁就证明了这些人的观点极其愚蠢。

    而从南到北难以统一全国的原因很多,主要却是有两点。第一,古代战争消耗物力巨大、也就是战争成本很高,而从南到北的成本比起从北到南就更高了,仅仅从士兵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来,南方的士兵往北走需要带大量御寒的衣服。增加了后勤压力,而从北方的士兵越往南、气候越温暖。不需要额外在带衣物;第二点,就是在农耕社会南方的土地跟适合耕种,而且南方普遍经济比较发达,开发南方就足够养活自己了,而往北开拓获取利益较少,而这点利益和战争所需的成本比起来差多了,所以利益驱动动力不足,而北往南就刚好相反。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那么几支从南往北打得军队,而且这几支军队在当时而言也是有可能完成一统天下的。耿精忠记得清楚的就是宋朝和明朝,宋朝嘛往往被很多人贬低,然而仔细分析,宋朝的军力并没有那些历史教科书和专家所说的那么不堪。而南宋反攻金时期的宋军如岳飞、韩世忠等率领的军队就相当强悍,是中国历史为数不多的一支有能力完成从南到北一统天下的军队。

    仔细想一下,金攻入开封灭北宋之后,北宋主力西军被挡在潼关,勤王姗姗来迟,但来了之后就于女真骑兵为主的金兵遭遇,双方经过多次激战;北宋西军损失惨重,除了部分被后来的南宋将领收编之外,其它的基本上被歼灭了。显然,女真骑兵显然也损失较大、使得本来人数就少的女真骑兵更陷入了兵少不敷用的地步,这也就解释了后来为何金没能趁着南宋初立弱小之际灭了对方的原因,更解释了后来金兀术多次南下带兵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辽国投降军以及北地汉人组成的军队、而相对更加能征善战的女真骑兵越来越少、导致原因金兵战斗力低下的原因。

    在金兵战斗力迅速下降的同时,南宋军队的战斗力开始提升;在北宋西军拖住金兵这一段时间里,南宋将领如岳飞、韩世忠、吴玠等收编了一些从北方败退下来的军队,同时训练新兵,而这些军队根本就不是当初金兵长驱直入所面对的北宋河北军那样的垃圾和“运输大队”所能比的。南宋和金经过几次激战后,重创了金兵,于是开始了反击进行北伐,以图收复北方江山;北伐过程中,又多次打败金军,如岳飞就在朱仙镇打败金军,而韩世忠等人也有收获。金国名将金兀术大败之后,金国贵胄们心有余悸,都准备撤出燕云往北走回老家;如果此时宋朝文官和皇帝坚持北伐,继续加大对北伐将领的力度,那么是非常有可能直捣黄龙、北伐成功的。在这明显有利局面的情况下,居然发生后来众所周知的“十三道金牌”,丧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对于宋朝那就太遥远,虽然金国可以说就是满清的前身,至少清廷是这么认为的,但是耿精忠还是觉得明朝攻打北方比不上宋朝。一代雄主朱元璋

    可以说是唯一一次从南到北实现统一天下的人,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朱元璋的眼光及一系列政策和军队战斗力较强外,更多的原因应该是经过红巾军的北伐打击后,蒙古贵胄的势力已经衰弱了。耿精忠自己个人感觉元兵比起南宋初期的金兵差多了。

    另外。耿精忠倒是十分赞赏朱元璋北伐态度的坚定、而且选择的线路也相当合适。当时朱元璋进入山东一些落后山区,那些地方民风彪悍,经过一鼓吹和宣传蒙古贵胄如何残暴,这些老百姓纷纷参军,马上就能形成势力;此后在攻占河南以剪除蒙古军的羽翼、夺取潼关形成对关内蒙古军的关门打狗之势;最后攻入势力孤单、又无援的燕京地区,灭了这支蒙古军后,乘胜追击西进,收复山西、陕西、甘肃等地获取天然养马场。这样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骑兵,以便进一步进攻退出长城的蒙古势力。

    然而不得不多说一句,朱元璋和其建立的明朝都不重视西北,西北基本上实际控制也就是比长城末端的嘉峪关稍微往西一点,再往西就基本上是羁縻了,不过是不同时期羁縻程度高低不同而已;不重视西北的结果,没有在关键位置修建一些防守城池是明廷衰弱的时候,多次遭到退出长城蒙古部落鞑靼人的多次攻击。这些人分布及广泛,最广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