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

第203章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第203章

小说: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还会感觉无辣不欢……”

    “哎呀,父王,我们的肚子早就饿了。还是快点吃饭吧!”还没等耿精忠的话说完,就被文文打断了,这个小家伙,才五岁多,就那么的鬼灵精怪。话一说完,紧接着就见他率先伸出筷子夹了块水煮鱼,吹了一下放到嘴里。虽然耿精忠已经特意减少了辣椒的用量,但是水煮鱼毕竟是一道以辣味为主的菜,可以说在这些菜里,就属它最辣。结果文文这下可惨了,刚把鱼肉放在嘴里立刻就又吐了出来。接着伸出粉嫩的小舌头不停的喘气,一边喘还一边说:“水!快给我水!辣死了!”

    看到镯儿的惨状,正准备下筷子的几个小孩子也都是吓了一跳,耿精忠对这一点早就有所准备,急忙把桌子上的一杯冰水递给文文,结果他一连喝了几大口,这才感觉好多了,但是嘴巴里依然感觉火辣辣的。“父王你骗人,你说辣椒不太辣的,和以前不一样。但是这辣椒这么辣,怎么能入口?”文文眼角含泪的道,一半是辣的,一半是委屈的感觉耿精忠欺骗了他。

    “哈哈~,刚才父王就已经告诉过你了,辣椒刚开始吃的时候可能会感到不适应,但是慢慢品尝就会发现它的好处,而且你吃的水煮鱼是最辣的一道菜,当然会受不了,你可以先品尝一下另外几个不太辣的试一下!”周重看到文文狼狈的样子,也不由得大笑着说道。“记住了儿子,你还小了点,就吃这边这几道菜吧,这是青椒,而且是微辣的那一种,味道很不错,比较适合你!”

    这时耿精忠的话音刚落,只见文文旁边的斓曦伸出筷子夹起宫保鸡丁那盘菜里的一个鸡丁,然后放在口中品尝了一下,果然是有辣味的,但却让人有一种胃口大开的感觉,而且越吃越想吃,这下让斓曦很是惊喜的道:“相公说的没错,来文文,尝尝这个,娘已经尝过了。味道很好的!”

    听到斓曦如此说,其他人也都伸出筷子尝了一下,结果发现的确像斓曦所说,辣味的刺激让人在这炎热的夏季里胃口大开,当下不由得又品尝了其它几样菜,虽然也都辣的全身出汗,但却有一种通透的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文文等几个小家伙看大家伙都吃的如此高兴,而父王耿精忠更是夹起水煮鱼吃个不停,两只小眼睛滴溜溜的转了转,然后再次鼓起勇气品尝了一下其它的菜,结果慢慢的适应了辣味之后,很快发现这的确是美味,但是却没有再去尝一尝那水煮鱼。

    尽管客厅里放着冰盆,但饭厅众人却还是吃的全身出汗,不过就算是这样,所有人还是不肯停下来,一个个把耿精忠做的几样菜全都吃个精光,然后又开始涮火锅,不过这时大家都喜欢上了辣味,所以涮的时候都是用红锅,那道不辣的白锅却很少有人动。

    “呼~”耿精忠最后一个放下筷子,回味着舌尖上那种火辣滚烫的美妙滋味。这菜都吃掉一半了,剩下的都是王府大厨们的手艺。“来。吃的太快,连酒都忘记了,干一杯!”耿精忠端起酒杯示意道。

    “大哥,我敬你一杯!”

    “我也是!”

    三人一饮而尽。“大哥,这辣椒我以前也吃过,好像没有这么好吃啊,但是你种的这些好像味道好得多,剩下的辣椒一定要给我留一些,否则日后我都吃不下饭了!”耿昭忠喝完杯中酒,再次吃了一口菜说道。

    耿精忠听到耿昭忠竟然吃辣椒上瘾,竟然还要从自己这里要一些辣椒,另外一旁的几个弟媳妇也都露出几分渴望的目光,笑了笑道:“这次的辣椒是科研基地那边经过了几次杂交实验后的产品,种子也都还要留下来,明年我打算大规模种植。就现在而言,能给你们的鲜辣椒不会多,毕竟府内的产量就在这里呢,三家分一分,几天吃上一顿还是可以的。等到明年辣椒大规模丰收了,到时咱们大家就可以放开了吃了!”

    听到耿精忠的话后,众人都是十分高兴,继续消灭着桌上的菜。虽然桌上还有不少菜,但是大家都认准了辣味火锅,吃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第二百八十八章 撤藩() 


第二百八十九章 谁是谁非()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康熙这会子怎么突然这么有魄力了,难道朝廷已经将一切准备妥当?按照各地情报分部传来的消息,只怕他的条件还没有成熟吧!”耿精忠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愣了好一会。**顶**点** 。c这的确是有些突然了,自己现在还在岛上大练兵,吕宋岛那边的骑兵也没有形成战斗力,若是现在让他去和朝廷大军战斗,虽然也能胜利,但是却不能摧枯拉朽,形成僵持的话,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

    到现在为止,耿家在北边的名声还是不太好,但是首当其冲的还不是他。当年投降清廷受封藩王的有四个,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最受唾骂的当然是吴三桂,因为汉人们对吴三桂曾抱有巨大的期望,可是吴三桂还是投降了,接着也没有反清复明。就连南明最后的皇帝都被他追到缅甸杀了。

    定南、靖南、平南三王是早就投降了满清的,孔有德已经绝后了,耿仲明死了,他儿子耿继茂也死了,还剩下了耿精忠。至于尚可喜,老谋深算,比较低调,普通百姓已经快记不得他了。现在他作为撤藩的导火索,再次跑到天下人面前,成了仅次于吴三桂的大汉奸。耿精忠这七八年来,一直就没有放弃过收揽民心,至少在福建省内,民心是都向着耿精忠的了。福建周边省份,也在传诵着靖南王府亲民爱民的事迹。这一点倒是比其他二王强得多。但是这也就是在南方。除了这几个地方。估计流传的还是耿家的恶名。

    李光地一直都是在关注着时局的,耿精忠一说完他便接着说道:“王爷,这几年朝廷方面已经在做准备了,朝廷占据着绝大部分的领土,只要他们动起来,能调动的军民物资就远远超过三藩总和,这也是康熙的底气所在。上次召集三藩进京,康熙就已经打算着撤藩了。至少说明朝廷那个时候就已经在开始准备了。现在尚可喜的奏折只不过是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借口罢了。但是,撤藩的旨意虽然下了,但是吴三桂肯定是不会同意的。至少会先从表面上虚于应付,然后紧急备战。待到准备妥当,也就是他高举反旗的时候了。”

    “属下完全赞同李总参谋长所言,朝廷要开战也必是先和吴三桂开战,而对于咱们,肯定是下旨抚慰。当前情况下,王爷需要先行通信于云南,表示一切跟随吴三桂的脚步。吴三桂同意撤藩。咱们就同意,依葫芦画瓢还是很简单的。待到双方开战。咱们还能有几个月的时间来从容调度,那个时候,这东南半壁还不是咱们说了算。”姚启圣眼睛露出精光,紧随着说道。

    耿精忠也从这个突发的消息中反应过来了,想了一下,呵呵一笑道:“咱们的实力,至少在南部沿海是无人可敌的了。台湾、广东都不是什么问题,若是在这场大浪潮中,他们两家想要跟咱们玩的话,立马就将他们给收拾掉。现在,咱们就稳坐钓鱼台,冷眼看天下就是。不过,从现在开始,对于福建各地咱们要加强掌控了。待到朝廷与吴三桂一开战,迅速将那些不愿归顺咱们的官员给替换掉,别告诉我那些政务班毕业的学员还不能胜任!”

    “这个请王爷放心,像是第一批培训出来的学员,现在已经有不少做到了知县的位置,低下基层的官员更是有一半出自学堂。这也多亏了王爷高瞻远瞩,这几年培养的青年基层官员超过千人,都是贫寒子弟,对王府的忠心完全不用担心。可以说,现在的福建就已经是完全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姚启圣负责的是政务方面,他对这个最有发言权。

    “那就好!”耿精忠点点头,随即想到了什么,嘴角一咧笑了起来:“呵呵,我现在在想,康熙如此急着撤藩,倒是将他老子顺治的一番苦功给浪费了。不过,即便他不撤藩,要不了几年,三藩也会北伐,至少咱们准备充足之后会这样。我倒是觉得康熙有些可爱了,他要是再准备几年,吴三桂肯定不是他的对手,这个时候动刀兵,只能是两败俱伤啊!”

    “这也是上天赐予王爷的机会。按照原先定下的策略,他们双方打的火热,咱们乘机扩充势力范围,待到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咱们收拾残局,一步步蚕食,这样受到的阻力会小很多,这也是最正确的方略了!”李光地发言道。

    “王爷说的没错,撤藩就代表着正式刀兵相见,顺治皇帝一番苦功完全白费了。不过也好,咱们的时机也到了!”姚启圣同样附和着。

    当年顺治皇帝为了拉拢三藩,除了给钱給权外,还采用了千古不变的拉拢招数——联姻。在这方面,顺治皇帝那是相当的大方,为了拉拢三藩,真没少下血本。

    第一个拉拢的就是吴三桂。吴三桂挺能打,可就是不能生,连陈圆圆都算上那么多妻妾,就生了一个儿子吴应熊。顺治十年,顺治把自己妹妹,皇太极十四女和硕公主嫁给他。又在顺治十六年加封妹妹为和硕建宁长公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建宁公主。不管改什么称号,吴应熊都当上了额驸,俨然变成了顺治的小舅子,两家关系不能再“杠”了。

    第二个拉拢的是尚可喜。尚可喜能打,也能生,孩子能组成两个足球队达到了二十几个。可惜大部分孩子都结婚了,顺治没法子,总不能叫皇家女人当二房吧,那就借皇室亲戚。顺治十七年,顺治帝的兄承泽裕亲王硕塞的女儿长大了,小丫头从小长在宫中,骨子里都是公主气质。顺治就封她为和硕顺公主。下嫁平南王尚可喜第七子尚之隆。这个为什么没选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呵呵。顺治还能不知道尚之信是个什么德行吗?

    最后一个拉拢的是才是耿继茂。耿继茂也就三个儿子,老大当然是耿精忠,然后是耿昭忠和耿聚忠。顺治也没废话,找了三个亲戚的女儿,全封为格格,给我嫁,一人一个,见者有份。

    这样。吴尚耿三家出现了五位额驸,一时间三位藩王受宠若惊,发誓誓死效忠大清。当然了,五位额驸也不能和公主分居,全都得来北京入赘。明为入赘,实为监禁,全都在北京当上了“人质”。只是耿精忠比较幸运,康熙元年的时候耿继茂病重,耿精忠就有了机会回到了福建,但是两个弟弟还是留在京城为质。

    顺治帝的手段可不止联姻一个。为了他们能更好的为自己的大清服务,顺治又追加了很多细节。比如时常亲自宴请。赐给御用之物,赐满妇随军,出兵奉令谦辞还有颁布参战特谕。前面三个都好理解,后面两个,出兵奉令谦辞。根据规矩,清朝出兵前皇帝都要嘱咐大将:“不要轻敌,不要冒进,你没什么了不起,你就是一个x。”相当于现在企业老板给员工派任务:“好好干,虽然你很能干,也干的很好。但我告诉你,你这里这里这里。。。还不行。”所谓奉令谦辞,就是指三位藩王的诏书不能出现这种话,绝不能伤了他们自尊心。

    最后一个:颁布参战特谕。为了更加关心三藩的身体健康,顺治皇帝下诏书告诉他们:“打仗别冲动,只需坐着发号施令,不必身先士卒,打了败仗也没事。”完全鼓励他们当逃兵,只要你们活着,就是对我朝最大的安慰。

    从朝廷这些策略看来,爱新觉罗氏其实也没有对不起三藩,不管是从物质奖励还是从心理安慰,做的都不错了。耿精忠也早就想到了这些,但是不是朝廷对你好,咱就要一辈子顶着个光瓢脑壳,梳着个猪尾巴的。这一点,自打耿精忠来到了这个时代,目标就是已经明确了的。当然,吴三桂尚可喜他们和耿精忠可不是一样的想法。事实上,耿精忠的老爹耿继茂和吴三桂尚可喜倒是没有什么区别。

    当年,耿继茂和尚可喜一起被分到了福建和广东后,发现自己又靠近了大海。一看见大海,两人不约而同的想起了一个人…毛文龙。当年毛帅用一个小小的皮岛,就可富可敌国,我们现在有整整两个省,不能给毛帅丢脸。俩人都不愧在毛文龙手底下混过,业务相当熟练,一上任就开港口,招商引资,用各种优惠政策拉拢客户,同时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但是耿继茂做的没有尚可喜好,守着一个月港就没有再拓展了。

    但是两人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多的也就是能走走私而已,什么投资,什么建厂,那是没有的,但只是来回贩卖商货,就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清朝是游牧民族,对海洋一窍不通,也不懂要征税。所以两省的收入相当多,每月都有几十万两银子。但比吴三桂,还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吴三桂的云南有“沐氏田庄,”这个品牌从明初就有,已经经历了两百多年,旗下光店铺就三百多间。就跟现在什么啃得鸡,卖档佬一样,每年光租税就百多万两,还不算卖的东西钱。再加上吴三桂也走私,耿精忠的老爹耿继茂和广东的尚可喜撑死了做海产品和茶叶生意。老子直接做军火买卖,跟西藏,蒙古通商,您给我战马,我给您普洱茶,您一点都不亏,我茶好,您随便喝,大不了再加点云南白药。

    云贵两地山区众多,各种矿产丰富。吴三桂直接霸占矿场,甭管从山里挖出什么,金银铜铁锡全要,就是棺材也是他的。手里有了各种矿源,吴三桂就干起了世上最挣钱的活。有了金银这种矿源,吴三桂自己开始铸金子铸银子,想铸什么铸什么。他可不管什么经济危机。结果市面上的假币严重影响了云贵的经济,吴三桂最后役使滇民将这些“产品”运往湖南湖北,沿海等地“传销”。

    就是在耿精忠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王府府库里还有两三百万两银子。这还是除去养兵用的钱剩下的。可别看三藩这么有钱。他们永远不给清朝一分钱。相反。每年还要管朝廷要钱。还是因为洪承畴的一句话:“不可使滇一日无事。”吴三桂与耿继茂和尚可喜的利益一样,都想学“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