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

第181章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第181章

小说: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王爷。百姓们是想表达对您的感激之情啊!不过;咱们下面的官员也是功不可没;就比如这信阳镇上;建设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好;也让百姓们感到有了奔头。华镇长;王爷可是很看好你啊;好好干;今后升到县长乃至于总督也不是不可能!〃众人都已经进入里屋;一下子涌进二十几个人;稍稍显得有些拥挤。耿精忠感慨着说完;李光地便接口说道;顺带着把华有福夸了一下也鼓励了一下。

    〃谢王爷赞赏;属下必定不辜负王爷的厚望;再接再厉。〃华有福大喜过望;李光地的这几句话的确是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他现在才三十五岁;将来还大有可为;不说马尾集团;就是这吕宋岛的继续开发;就能够使他步步高升。他可是听说了;马尾军中很多的将领原先就是普通军士出身;现在已然凭借军工升到了高位;这说明王府是赏罚分明的;将来自己完全有机会升到总督而不是开玩笑。加上现在得到了耿精忠的赏识;自己的机会大大的有啊!

    〃都坐下吧;本王一行走了一上午;也就是在你这表露了身份。还有;这快中午了;古叔;去旁边的酒楼定十来桌菜;让大家伙也尝尝河南菜的味道!这下这些年还真的是难得尝到北方菜的味道。〃耿精忠走到长条桌子前;拉开最前面的椅子一边坐下一边说道。

    李光地等几人也拉开椅子坐下;他们都很清楚耿精忠的脾气;根本不喜欢一群人围着他站着。〃镇长华有福留下;其他人继续办公去吧。〃果然在他们刚坐下;耿精忠便发出了指令。

    〃我对你这信阳镇的发展很感兴趣;华镇长可以说说你接下来的发展计划吗?〃耿精忠微笑着问道。这小小的镇长;思想上倒是挺先进的;算是个干吏。能提前组织人手开办镇办企业;而不是借助海家的财物开办私人工坊;这是耿精忠最欣赏地方;这觉悟是一般人不具有的。可能李光地以及徐山没有感觉出有什么特别;但是耿精忠却是知道;不管华有福本人是否是无意做出这样的事情;但就是这个行动;已经领先其他人好几个层次了!

    这开办私人工坊与集体工坊的差别;也就是最终获利的归属了。私人工坊即便开设的再大;那也就只有在工坊里做工的一些工人拿到些工资罢了;而华有福将这工坊定义为集体工坊;。';!'也就是说;这乃是属于整个镇子;不是属于某一个个人;虽然暂时这赚来的钱并不多;也没有分给每一户百姓;但是这赚来的钱却是已经做了不少事情;这扩建镇子上的街道就是其中之一;这可是没有拿总督府一分钱的。像是其他镇子上;每一个都从总督府领了一些钱财。就这样;那些镇子建设的进度与规模也是远远赶不上这信阳镇的。

    〃回王爷!说起来也简单;未来几年我们要做的就只是一件事情;建设!这建设就分为家庭建设与集体建设。家庭建设嘛;发动百姓休整改建房屋。这百姓们来的匆忙;现在所居住的民居王爷您也看到了;只是个遮风挡雨的临时性房屋;很简陋!因此必须发动百姓们互帮互助;将自己的房屋再扩建一番。第二点集体建设;就是针对几个工坊的扩建。还有根据总督府下达的指令;组织百姓们集体生产。除了镇上现有的几座工坊;咱们还可以兴建其他的工坊;反正只要做出的东西好;就不用愁销路。这样一来。最多一年半;整个镇子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华有福很有条理的回答道。

    〃嗯!〃耿精忠点点头表示赞同。现在整个吕宋岛都在建设;至少在未来两年内;都会是进行基础建设;房屋;道路;桥梁甚至是往外面开荒;华有福能率先把集体建设提出来已经是很难能可贵了。〃这两条的确可以说算作是一件事情;但是其他人可不一定如你想的这般多!我虽然给各镇下了命令;组织人手创建各种工坊。利用自己的手艺生产各种产品;但是估计会有不少基层官员会不怎么放在心上。至少;不会向你这般上心。〃

    〃在几个月后。就会有新一批的移民前来;两年之内还会有百万移民到来;因此;无论你将现有的工坊扩建城什么样子;都不用愁销路。若是缺银子了;也不比再去找你的故主海家去借了。直接向总督府申请;呵呵。这可是不要利息的!〃现在十二个移民镇子;总共也没有多少工坊。百姓们的日常用品还大多数是外来的商队提供;除了一部分是原本地华人世家的商队贩卖过来的;还有的就是鲲鹏商队以及其他商队运来的货物。

    去年八月时移民们才安定下来;八月份种植水稻虽然比正常种植时间晚了将近一个月;但是却并没有多少妨碍;十一月的时候移民们便迎来了第一轮的收获。中国百姓的精耕细作是其他国家与地区所比不了的;在这土地肥沃没怎么经过开发的吕宋岛上面;每亩田地都最少都有三石粮食的收获。这普通百姓;哪一家不是五口人以上?每一家都是五十亩土地打底;这总计起来就收获了近一百五十石稻米。两百石!这是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以往在大陆之时;风调雨顺的年景;普通百姓一家人总共也就能有七八石左右的余粮;五口之家平均下来就是每人每年一石五斗的粮食。

    一石五斗;也就是一百八十斤;这勉强够吃上一年的了;配合家里劳力出去再赚点;日子也能过的马马虎虎。但那只是在丰年;若是稍微遇上个天灾**;别说吃饱;能有的吃就烧香拜佛了!现在;两百石的稻米;收回来堆满了房间。他们何曾见过如此多的粮食;而且是全部属于自己的!按照吕宋岛市价;一石稻米六钱银子;这个价格比大陆要便宜了三四成;但是百姓们还是愿意将稻米售卖给总督府。总督府全部按照市价收购;百姓们倒也没有怨言。而且百姓们也知道自己的一切是怎么来的;留下足够一年的口粮后;其他的都卖给了总督府。

    平均一户百姓卖出一百石稻米;每一户也就能拿到六十两银子。耿精忠麾下使用的都是银元;也就是六十枚大银元。还掉开始时从王府借贷的银钱;加上耕牛;种子等;还余下二十块大银元。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二十块大银元的〃巨额财产〃;可谓是一夜暴富了;有钱了;当然就要置办各种家用物品改善生活;因此镇上的工坊出产的货物一向是供不应求的。

    这里是东南亚;种植水稻都是一年三熟的;水稻收割以后;随即便进行了下一轮的种植;这眼看着再过一个月左右又要开始收获;自家的钱袋子立马便更加丰满起来;百姓们的脸上全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这光凭种地;一年都能有一百五十两的收入;平均到人头;也是每人每年赚了三十块大银元。这在他们看来做生意来钱也没有那么快;于是镇上的店铺便很少有人过问了;这也是很多百姓不愿意到镇上去开店子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是这在耿精忠看来;却是百姓们自己短视了。百姓们收入高了;消费必然也会大大的增加;这可正是赚钱的好时候;错过了;以后必定是会后悔的。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复我汉衣冠(上)()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不是;刚才我就在心里默算了一下;现在吕宋这边的稻米产量不小吧!刚才一路走来;虽然这不是赶集的时间;但是看那百姓们的篮子里装的满满的都是各式生活用品;他们真实的收入达到了多少;你们有统计吗?〃耿精忠这不算不知道;一算把自己真的吓一跳;想到这里;随即便向李光地等人问道。

    〃回王爷;这个还真就没有统计过。我们也只是知道百姓们第一季稻米获得了丰收;卖掉稻米得了不少的银钱;把从王府借贷的银子全部都还回来了。哦对了;年前十二月开始;一直到半个月前;总督府陆续收上来了总计六百万石的稻米;这个数量可是足够全福建百姓吃上两个月的了;这每次鲲鹏商队的商船返回福建;装的都是满满的稻米啊!〃李光地一愣;这王爷转换话题转换的太快了;刚刚还在谈论发展建设的事情;一下子又跳到百姓收入上来了。不过;他们还真就没有统计过这些;但大致的情况还是能够分析的出来。

    耿精忠点点头;果然不出他所料。这才是一季的收获而已;就能够给他提供六百万石的粮食;就算不是种植的番薯等高产作物;有了这些粮食福建也都不用再担心荒年了!〃好!三十五万百姓;七万多户人家;这也就是说每户都卖掉了将近百石的粮食;收入很可观嘛!好!〃

    〃王爷计算的一点儿没错;就在这信阳镇。可以说家家都存了足够一年食用的粮食;手里也都有了几十块银元压箱底。这不;正是由于百姓们都富了;这镇上的东西卖的也相当快;和刚来的那四五个月完全就是天壤之别啊!〃华有福感慨的说道。在移民们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也就是每天只求温饱;分到了田地便努力认真的耕种;在这期间;有几个人会想着去花钱;要知道他们可是身无分文;王府借贷下来的。都是以实物登记发放的;例如耕牛;种子。

    〃这个我知道;呵呵;王爷;移民们刚来的时候。那都是身无长物;粮食;房屋;耕牛;种子全都是咱们提供的;要不是总督府组织百姓修路;修河提;他们手上连一文钱的余钱都不会有;而且就这信阳镇上事先开起的工坊;把东西生产出来了;那也卖不出去!不过现在好了;百姓们真的是有了盼头。其实要我说;王爷您大度的免了移民们前两年的赋税;那可真是没必要了。就是现在;王爷若是像百姓们征税;百姓们都不会有丝毫怨言!〃李光地微笑着说着。〃当然;王府的政令已经颁布下去了;那是绝对不会更改的。两年以后;每亩土地以十税一。就这两县;每年就可以为咱们提供几百万两的赋税。则在大陆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要是仔细算的话;可能还不止这些。这也就是按照摊丁入亩的法子才有这个效果。大陆的土地八层都集中在地主手里;那些王公贵族和凡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全都不用纳税;呵呵;全国各种税负加起来居然只有区区两千多万两。瞧瞧;咱们这里小小的两个县就可以有这么多的产出;何况是全国。〃耿精忠对这份数据也是十分的满意了;现在要问谁是最富有的人;当属他耿精忠无疑了;就是紫禁城里的康熙小麻子;也拿不出这么多的银子和这么多的粮食!

    〃这百姓们种地是要种;但是其他的建设也不能落下。李兄;还是要嘱咐一下徐山;让他督促抓紧好。好了;走了一路;也说了这么久;当真是又饿又渴;酒楼应该把饭菜准备好了吧!这正常的中午;官员可是不许喝酒;一起吃饭去吧!〃耿精忠心情很好;这些天和李光地等一起商讨官员安排;征兵等大事;倒是直到今天才知道吕宋真实的情况。说完了;便起身向外面走去。

    正午时分;街上已经没有了多少人。原先过来看热闹的百姓也被外面的侍卫请回去了;镇公所周边全都戒严;但是在不远处的街面上还是能看到一些逗留不去的百姓。直到耿精忠等一行人吃完了出来;街面上还是有不少百姓没有散去;只是没有靠近镇公所与旁边的酒楼而已。这走到外面;骑上了马开始出镇子的途中;耿精忠还被街面上的百姓热情的欢送着;耿精忠一马当先;也是不断的挥手致意。

    〃哎;下一站;咱们都得悄悄的进村;不要惊扰任何百姓!都像这样;本王真是吃不消了!〃耿精忠骑在马上感概着说道。

    〃遵王爷旨意。不过王爷;咱们这还是慢悠悠的前行吗?还是直接奔着马场而去?〃李光地开口问。

    耿精忠沉默了一下:〃速度就放快些吧;本王只是想看看这新城镇建设的怎么样而已;并没想干预这总督府的行事。稍微提快一些速度;想来在明天太阳落山的时候;也就可以抵达马场了吧!〃

    〃嗯;明天太阳落山之前是肯定能到的。〃李光地拍马向前快走几步;但是还是落后耿精忠半个马头的距离。

    这一路走来;速度就比上午要快上不少了;马匹几乎是小跑着前行;很快便离开了信阳镇的范围。由于这百姓们的收入增高;消费也随之增长;体现最直接的据说路上的这些个商队。原先在移民们刚来那段时间;是没有几个商队贩货物进入村镇的;这主干。';!'道修好还不到两个月;石板路上就跑满了商队的马车。

    从早上出发开始;耿精忠就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是一直却又说不上来到底是哪里有问题。待到现在;看着路上的这些商队;在比较一旁行走的行人以及在田里劳作的百姓;耿精忠终于发现了不同。这路上的商队。绝大多数都是原本地华人;是很早前就已经移民到了吕宋岛的;从装束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不同。

    原吕宋岛这边的华人;还保持着原先明朝时期的装束;不管的发型还是衣服全都是。而后来的移民以及耿精忠自己梳着的都是金钱鼠尾巴一样的小辫子。自己现在身上穿的衣服也是满式长袍外罩对襟马褂;标准的满族常服;身后的护卫也全都一样。还有不同的是;他们都戴了帽子;而路上一些百姓是没有戴帽子的;这两相一对比。便发现了不同来了!

    汉族人民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在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而满族的发型与汉人迥异;满族男子把前颅头发剃光;后脑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汉族人的传统服饰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无扣;日本;韩国;不丹的传统服饰都继承了这些特征。

    游牧民族的服饰体现的是一种野蛮;而华夏衣冠则体现的是一种优雅;含蓄的美;注重的是身体与自然的和谐。认为衣冠是人与自然的联系。满洲人的风俗与中原汉族迥异;满洲人男性的传统发型是把前颅;两鬓的头发全部剃光;仅后颅留下约一铜钱面积的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满洲人服饰也以长袍马褂为主;满服的特点就是立领;对襟;盘扣等。

    一六四四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大顺兵入北京;明崇祯帝上吊自杀。中国东北兴起之清朝在明朝将领吴三桂协助下入关;随即对占领地区实行剃发措施;但遭到汉人的强烈反对。清朝摄政王多尔衮鉴于全国局势尚未明朗;暂缓汉人剃发。在服饰上也未发生变动。甚至还存在满人官员穿明朝官服的状况。一年后;清军平定南京。清廷遂下定决心;相继颁布了〃剃发令〃和〃易服令〃;强迫汉人变换发型为满洲人发型并穿着满洲人的服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