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明士 >

第375章

明士-第375章

小说: 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他离开台湾的前一天黄昏时分,军器监的工匠兴奋地前来拜见罗信。一个老工匠双手捧着一个盒子,激动地来到了罗信的面前,双膝跪倒,将那个盒子高高举起道:

    “陛下,我们成功了。”

    罗信伸手接过那个盒子,打开一看,眼睛就是一亮,在盒子里静静地躺着一支短枪。

    “燧发枪!”

    罗信心中就是一跳,当初这些工匠还在杭州城外的庄园里面的时候,罗信就让他们研究燧发枪,难道这是研究出来了?

    这个盒子分成了两个部分,一大一小,大的那一部分放着那把短枪,小的一部分放着一拍纸包的子弹。罗信一把将短枪抓在了手中,拿起一颗子弹从后面装进去,然后抬手瞄准远处桌子上的一个花瓶,勾动扳机。

    “砰……”

    一声枪响,那桌子上的花瓶应声而碎。

    “这么准?”

    罗信心中一喜,将枪倒过来,向着枪管里面望去,果然有了膛线。之前大明的火器营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那枪没准,就是因为枪管里面没有膛线。罗信欣喜地放下枪问道:

    “制作了多少?”

    那个老工匠道:“回陛下,制作了两支,一长一短,这支短的送与陛下防身。”

    罗信又将那支短枪拿在了手里,欣喜地点头,突然招手道:“你们过来。”

    话落,他也站了起来,来到桌子旁,铺开纸张,拿起毛笔,按照记忆中的左轮手枪的结构,将结构图画了出来,然后逐个零件讲解,最后道:

    “也许还有不周到的地方,你们多加研究。”

    “陛下!”那个老工匠激动地说道:“您的意思是说,这个左……”

    “左轮手枪!”罗信提醒道。

    “对!就这个左轮手枪能够连发?”

    “当然,它关键的地方就在这几个机关上……”

    罗信又详细地讲解了一遍,那些工匠眼中露着兴奋的目光,眼睛死死地盯着罗信画的图纸,已经没有心思和罗信说话了。

    “这就是搞技术的啊!”罗信叹息了一声,心中暗道:“以大明如今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绝对占据领先地位,如果不是太过看不起工匠,中国的科技水平会一直领先下去。那就让我给这些工匠应该拥有的地位和身份吧。”

    罗信离开了。

    站在甲板上望着越来越小的台湾岛,心思回到了大明,回到了杭州。

    “应该没有人发现我离开了大明吧?”

    在罗信离开大明的四十二天后。于一天夜里,罗信和鲁大庆重新回到了大明的疆土上。罗信和鲁大庆没有立刻回答杭州,而是回到了杭州城外的庄园之内。

    回到了庄园,听着手下的汇报,罗信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从外表看,杭州的一切都十分平静,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开而发生任何混乱。但是,这只是表面情况,想要了解真实的情况,还是需要将万大全招过来。派了家丁去找万大全,又派了鲁大庆去镖局,让他们把这四十几天的消息整理一下,送到庄园内来。

    万大全来的很快,作为罗信的心腹,罗信的事情他基本上都知道,他自然是知道罗信去了哪里。这四十几天他一直提心吊胆,谁知道罗信会不会碰上海上风暴?谁知道罗信会不会碰上徐海,辛五郎,或者王直?

    如今看到罗信安全返回,他一直悬起来的心终于放下。

    “拜见大人。”

    “大全,坐下。和我说说市舶司的事情。”

    “是,大人!”

    万大全坐下,详细地将杭州在这四十几天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对罗信讲述了一遍。没有什么大事,倒是胡宗宪来过两封信。罗信接过了胡宗宪的信,拆开信封看了起来,这两封信的内容都是邀请罗信去总督府,研究一下如何针对现在王直和徐海他们发生的状况。事情总不能够这样拖下去。

    罗信摇了摇头,将两封信收了起来,他现在已经有了安排,自然不会再去帮助胡宗宪。胡宗宪不出兵,那就有罗野和王翠翘在明面上联合徐海和辛五郎,正面迎击王直。由罗胜暗地里偷袭王直,削弱王直的力量。如果胡宗宪让水师出兵……

    罗信不由皱起了眉头,如果胡宗宪出兵,那一定是帮着王直。哪怕是看到了这是一个灭掉王直的机会,胡宗宪也会先和王直联手灭掉徐海和辛五郎。然后再酌情看看是不是有灭掉王直的机会。

    “看来还是不能够让胡宗宪出兵啊!”

    “先回杭州吧!”

    罗信在庄园休息了一夜,然后带着万大全和鲁大庆启程返回杭州。万大全和鲁大庆在后面小声嘀咕着,罗信知道两个人在谈论台湾的事情,便没有理会。

    回到了市舶司,闻听到消息的贺年和王梓任立刻就跑到了后面寻找罗信,三个来到二堂上坐下没有一会儿,便见到杭州知府宋大年也赶了过来。几个人寒暄了一番,宋大年等人就问他这一个多月都去了哪里?

    罗信就胡编了几句,然后就转变了话题。又聊了一会儿,那宋大年突然一拍大腿道:

    “不器,你回来的正是时候。”

    “正是时候?”罗信不解地望向了宋大年。

    宋大年风骚地扬了扬眉毛道:“后日就是八月中秋啊!”

    “中秋啊!”

    罗信的神色变得有些怅然,他想起了远在京城的父母和妻子,想起了远在草原的大哥,想起了大伯,堂兄和王翠翘此时已经开始行动了吧?不知道成效如何?

    “不器,不器,你怎么了?”

    耳边响起了宋大年的声音,罗信从怅然中醒了过来,看到宋大年等人关心的神色,笑笑道:

    “有些想家了。”

    宋大年恍然,轻叹了一声道:“是啊,每到佳节倍思亲啊!”

    罗信摆了摆手笑道:“别被我的情绪影响了心情,宋兄刚才说到八月十五怎么了?”

    “花魁啊!”宋大年瞬间神色又变得风骚道:“不器,你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

    “我……”

    罗信不由尴尬,他年少成名,好处是未来的路会很长,害处是他错过了成长过程中的许多风景。

    你想啊,他参加科举的一道考试,县试的时候才十二岁。

    这也就罢了。

    历史上也有许多人十二三岁就参加科考,但是却不一定能够成为童生,有很多人都几十岁了还参加县试呢。即使考中了童生,却又未必考中秀才,考中秀才,却又未必考中举人。

    所以一个读书人在考中进士之前,都不会像罗信这般才十五岁。

    一个十五岁的进士,你让他去逛青楼?

    一个十五岁的进士,你让他去捧花魁?

    最重要的是,罗信科举的过程太快,从童生一直到进士,连续夺魁,这就更是没有时间接触青楼了。

    看着罗信尴尬的模样,宋大年迟疑地问道:“不器,你……不会没有去过青楼吧?”

    罗信的脸腾的一声就红了,一个读书人怎么可能在一生中没有去过青楼?

    在大明这个时代,一个文人怎么可能没有去过青楼?

    “丢人啊!”罗信的心中感觉郁闷,但还是诚实地点点头道:“我没有去过。”

    气氛便变得怪异,宋大年怔怔地坐在那里望着罗信。贺年和王梓任也是一脸怔然,慢慢地,三个人脸色便现出了一丝笑容,那笑容便慢慢地扩大,而且似乎还有着阻力在阻挡他们的笑容在脸上扩展。罗信看着三个人使劲儿忍着的模样便气哼哼地说道:

    “想笑就笑吧,别憋坏了心脏。”

    “哈哈哈……”

    三个人众人畅快地大笑了起来,罗信无语地坐在那里,端起茶杯默默地喝着。看到罗信的模样,三个人强自忍住了笑容,宋大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遮掩一下自己的尴尬,然后嘴角还挂着忍不住的笑意道:

    “不器,这个……你当初可……”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湖畔() 
求订阅!

    *

    “我知道你想要说什么。”罗信放下茶杯,将双手一摊道:“我十二岁参加县试,府试,然后就是道试。没有想到连过三关,成为了秀才。你让我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去青楼?

    虽然我成了秀才,但是只有十二岁。若是换成你,你父母会允许你出去游历?”

    “这……”

    “而且我想既然连过三关考中了秀才,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够考中举人?反正年龄小,父母不允许出去游历,我就在家闭门读书了。然后我很幸运地考中了举人,之后便有发生了草原之时,待我从草原回来,又忙着和严嵩斗,刚刚斗完,就参加了会试,随后就是殿试。我哪里有何其他人一样游历的机会?”

    “也是!”宋大年回忆了一下罗信的经历,也不由点头道:“殿试之后,做了官,就不好逛青楼了。不器,你的人生缺少一种色彩啊。”

    罗信便翻了一个白眼道:“你刚才提什么花魁,是什么意思?”

    “哦,是这样。”宋大年立刻振奋了起来道:“每年的八月十五,杭州便会举行花魁大赛。当然不仅仅是杭州,苏州,南京等地也都举行。对了,你知道花魁大赛吗?”

    罗信便翻了一个白眼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不器,你这形容……”宋大年哭笑不得地伸出手指指着罗信道:“粗俗!”

    罗信撇了撇嘴,见到罗信撇嘴,宋大年仿佛被人看轻了,立刻开始给罗信科普起来。

    “不器,你不要有看不起那些花魁的想法。人家那而是卖艺不卖身,风雅之人。这次我们杭州的花魁大赛在西湖举行。你是不在杭州,没有看到那热闹的场景。

    你知道吗?

    从前天开始,便已经开始在杭州扎高台,搭彩棚了。

    杭州城内各个青楼的头牌通过这次大赛挣得头牌,这就是各个青楼头牌之间的较量,每个青楼的头牌都会拿出他们全部的本事,就如同高手过招一般,十分精彩。而且影响深远,就比如我们杭州,已经把八月十五当作了一个不下于春节的节日。这个花魁大赛年年举办,已经举办了六十多年,你可以想象一下它的影响。”

    罗信闻听不由点头,他知道一旦某个事情连续举办十几次之后,便会形成习惯。而且一旦某件事情形成了习惯,便是一件极为了不得的事情。

    “不器,你知道到时候会有多少人去观看花魁大赛吗?”

    “多少?”

    “不敢说有十万,五万人是有的。”

    “五万人?”罗信不由失笑道:“那么多人,他们能够看到什么?”想到五万人占据的距离,便又道:“恐怕绝大多少人连那些花魁唱的声音都听不到吧?我看他们就是去瞎凑热闹。”

    “你说对了!”宋大年拍掌道:“就是热闹。”

    “不器!”宋大年风骚地说道:“虽然我们做官之后,便不好在逛青楼。但是唯有这花魁大赛是个例外。作为我们官员都被邀请,被视之为风雅之事。不器,后日我们一起去?我们可是贵宾,是坐在前面的,一定会让你看到和听到。”

    罗信的好奇心便也被勾了起来,不由点头道:“好,我就跟宋兄去见识一番。”

    “好!”宋大年伸手拍了一下罗信的肩膀道:“不器,人不风流枉少年啊!”

    八月十五。

    当天色近黄昏的时候,杭州已经彻底热闹了起来。几千盏大红灯笼将西湖照亮,西湖已经聚集了数万人,还有人在陆陆续续地向着西湖赶来。

    正中搭建了一桌高台,那座高台之上就是表演场所。此时还未到头牌出场的时候,但是却也没有空闲下来,上面有着乐师在弹奏,还有着不是头牌的一些刚刚出头的青楼女子在表演,这也是给她们一个机会,让大家认识她们,同样也是用她们暖场。

    在场下,还有无数的小商贩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胳膊上挽着一个筐,里面装着各种水果或者小食品四处兜售。

    这场盛会实际上是从下午就开始了,下午的时候,是各种杂耍在表演,到了黄昏时分,才开始有各个青楼出来暖场。所以很多看客这个时候早就饿了,这些小贩自然极受欢迎,纷纷花钱购买,台上台下,一片热闹。

    在西湖上停靠着一艘艘画舫,这里才是富贵之人的场所。岸上虽然热闹,却也只是老百姓热闹的地方,虽然热闹,却显得嘈杂和拥挤。

    而在西湖中却没有了那种拥挤。

    一艘艘画舫布满了西湖上,这里是青楼每年中的大事,也是杭州府每年中的盛世,更是杭州府那些富贵之人显摆的地方。

    在微波荡漾的西湖上,一艘艘画舫排列,在画舫之上的人非富即贵,在一艘画舫之上,带着全家老小,或是邀请亲朋好友,既能够体验到热闹,又不必拥挤出一身臭汗,更重要的是在数万拥挤的老百姓面前显示出自己的尊贵,让一个个处身画舫中的人都满脸得意的笑容。

    但是,商贩们同样不会放过这些画舫,便有商贩乘坐着小船,穿梭于一个个画舫之间,而且穿梭在画舫之间的这些商贩可不是什么小商贩,而是正经在杭州府有着门店的商铺人家,他们买的可不是简单的花生,瓜子之类的,而是正经的糕点,美酒,甚至饰品,珠宝之类的珍贵之物。

    富贵之人都有攀比之风,为了博得美人一笑,花费一些银钱对于这些富人真是不算什么。

    还有一些玩杂耍的人,在小船上一边表演,一边期待地望着一艘艘画舫,期待有人让他们上画舫表演,还有各个青楼内没有资格上花魁大赛上表演的青楼女子,也乘坐着小船穿梭在画舫之间,推销着自己上画舫表演舞蹈。

    于是,不管是在岸上,还是在水中,都是一派热闹场景,仿佛大明朝的百年繁荣昌盛都浓缩在这小小的西湖时空之中。

    如此热闹的气氛,这还是在各个青楼的头牌没有露面之前,可以想象一旦花魁大赛开始,那气氛会热烈到什么程度。

    无论是画舫上的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