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名传万界 >

第87章

名传万界-第87章

小说: 名传万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前辈们的告诫········我能给你的,只有这么多了。”

    博阳道人仔细地检查了几次,用了多种道法检测了,传阅给西岐道人与希芸老道。

    各使手段,监测无误之后

    方才满意地点头,道:

    “我这就打开冥府之门,送汝转生。”

    “有我符令在,你会直接去往冥土,免去你刑罚。”

    “只是你本是外域入侵者,想在本界转世,该受的磨难总是少不了的··········道友当心里有数了。”

    “这是自然,我心里有数。”

    博阳道人一摆拂尘,口中诵咒,招摄虚空真炁。

    念动雷生,隐隐约约一道门户出现

    甘露,天光,金花,纷纷洒洒,落在白衣小人之上。

    渐渐洗出一点点细微的灰气,那人影反而越见清晰,渐渐凝实。

    与此同时,这魂魄似乎受到了难以想象的酷刑折磨,发出凄厉的嚎叫声。

    甘霖,天光,于他而言,好似砒霜、硫酸一般,侵入魂体,拔除罪气,一点点消磨着他本身的域外气机。

    这个过程持续了有一炷香时间,总算拔尽了所有罪孽。

    这才停下法术,呼出冥府之门。

    说是鬼门关,其实根本不是个门户,而是一条黑漆漆的一人宽小道,周围弥散着浓郁的玄色鬼气,不知通向何方。

    一个身披白光,穿着盔甲,骑着鬼马的鬼将就带着一队阴兵过来侯着。

    那白衣小人摆了摆手,径直跳入了空中那个黑气形成的漩涡,踏上了黑色小道,随即头也不回地,快步走远。

    散去法术,那漩涡消失。

    静室之中,香炉燃起了宁神静气的香料,一次便是烧了一年份的香料,烟气弥漫开来,向着室外弥漫。

    这是门中制备的降魔净香,香气所到之处,能消减魔性,化解煞气,甚至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天谴之灾。

    激活静室周围的禁法后,一大片水幕生出,笼罩着周围。

    一层,十层,千层,万层·······如同潮水一般的,层层叠叠。

    其中有无数灵文浮现,逐渐演化出雪山、盆地、飞灵动植、寺庙道人,古树成林··········

    俨然别有一方小天地。

    此乃大雪山门中禁法,一经施展,方寸之内就能演化出大雪山附近景象,借用数千里之外大雪山福地之力,形成一处分隔内外,隔绝天机、气运、因果、香火愿力的小世界。

    禁法维持运行时,这个小世界就是真实不虚的。

    三人分三才而坐,彼此周身都涌出灵光异象,护身法宝,全部放出。

    各种灵光团绕道气垂下,护卫周身。

    最后持诵秘咒,引来门中诸位转修神道的祖师神力,显现加持。

    三人对坐良久,随后博阳道人持诵一遍特殊经咒,随即就见已经张开的法界道场,迅速扩张,将整个庙宇周围数亩地都囊括进去,形成了一方占地数亩的沙盘小世界。

    做好准备之后,取出那片玉叶,以一道神念入内读取信息。

    玉叶仅仅只能是个寄托之物,用过之后顿时化作齑粉。

    一点灵光当空,化作一道乳白色虚幻光点,三人各自渡入神意,进入其中一转。

    再收回时,这光点自行消散,而三人各自面上都有难色。

    一时摄入信息过于驳杂,毕竟是常人数十年的岁月,其中包含有大量的冗杂信息,几乎都是无用的,需要摒弃。

    过了许久,博阳道人当先出声,然而因为过于惊讶,他的话中都带着颤音:

    “竟······竟有此事!”

    “我等······竟然活在他人的话本之中?”

    “开辟世界,造化众生,这,这是伏羲女娲的功业啊!”

    “那位玄君········原来是这等大能!”

    “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是万界枢纽,真正的仙界吗?原来他们不是域外邪魔,原来他们是天上之民啊!”

    希芸老道恍然大悟般,环顾左右,叹道:

    “无怪那位道友蔑称我等为土著········我等竟然只是玄君所造大世之中,话本之上无名无姓的一个无名小卒罢了!”

    “若非玄君起意根据话本创造此世,我等·····又从何而来?”

    “过往从未有人知晓此等大秘,如今我等却知晓了········本该是欣喜之事,然而不知为何,我却宁愿不知晓,宁愿活在梦里···········”

    西岐道人老泪纵横,双手覆面,“呜呜”地哭了起来。

    希芸老道也是一时悲从中来,难以自抑,一眨眼,几滴老泪就落了下来。

    实在是不怪他们失态,而是一时间难以接受,自家竟然活在一部话本之中,而且还是连出场都没用过,只是一笔带过的无名氏。

    博阳道人稍稍好些,但也是面色由青转红,又由红转黑,黑如锅底之后,终于抑制不住,一口逆血哇的一下呕了出来:

    “玄君啊!为何让我等知晓这种事情?”

    “我等生于斯长于斯,此世究竟是否一场梦幻?”

    “我不甘心啊,我不信,这一定是欺骗!”

    博阳道人双目通红,披头散发,咬牙切齿,催动禁法,非要寻出一个结果。

    “就算我真是一个伪物,这世界也是虚幻,我也要当面问一问玄君——”

    “创造此界,生我养我,到底所谓何事?”

    “难不成我辈一生修行,受尽磨难,就仅仅只为了供他人一笑吗?”

    “我不服!我不服!”

    受博阳道人感染,两个老道也是加入其中。

    一方水镜,在三人合力之下,渐渐显出天下州郡之形貌,如同微缩的沙盘一般,倒影出整个天下。

    他们要复盘天下气运,窥探蜀王龙气来源,追寻属于玄君的支持的那一份气运。

    他们······想见玄君!

第六十四章推算() 
沙盘一样的大地,渐渐在虚空浮现,这沙盘就是这块大地华夏之地。

    其中城郭。地脉、河流,依稀形成脉络,历历在目,清晰可辨。

    只见沙盘上,南方金陵处,一股红色带着黄色的龙气,盘旋而上,形成天柱,几乎直顶云宵。

    “这是金陵那位老吴侯的龙气,自大燕衰落以来,他自领扬州牧,如今已自领吴侯,金陵之地为他经营十七年,王侯之运一时难以动摇。”

    博阳道人似乎对此有过研究,这时来了兴致,指点沙盘上金陵一处。

    “再看这里,隐隐有一道龙气潜藏,只待老吴侯寿尽,这潜龙就要勃发,看看也就这几年的样子。”

    三人细细看去,那红黄色龙气天柱下方,确实有一颗细小的明星,隐隐汇聚着气数,只是时隐时现,一时看不出其究竟。

    再要仔细去观望时,那颗明星似乎有所感应,随即一个跳跃,身影化虚而去,自沙盘推演之中遁出。

    “怪哉,这颗命星当真奇怪,似乎带着紫气,我刚刚要施法辨别此星根基,怎的就自棋盘上脱了出去?”

    西岐道人动容道:

    “是了,金陵怎么无有高人,这潜龙想必也有道脉襄助,此刻已经自天机之中隐遁,推算不得了!”

    一旁的额希芸道人催促道:

    “别管那条潜龙了,它崛起是在将来,不影响我们推算现在。”

    又望向沙盘上,在北方,幽州处,一股黑红色龙气,盘旋而上,却带着紫意。

    “这是草原龙气·······昔日曾有真龙之望,如今被生生削去大半贵气,已经沦为与寻常蛟龙龙脉的一流龙气。”

    “贵则贵矣,却不再是稳压天下所有潜龙了。”

    说到这里,三人各自都有些悔意。

    争龙之事,果然不全看风水,更在于人道演变。

    门中当初见到这条真龙级数的超等龙脉,本以为十拿九稳,可谁想到在临门一脚处栽了一个大跟头?

    造化之妙,气运之变,果非凡人所能尽知。

    沉默了一会儿,希芸道人将图画放大,专注蜀地。

    蜀地一道龙气,极其粗壮,通体白色,透着青紫,扶摇直上,数百颗将星拱卫其上,沉浮不定,又有丝丝青紫贵气,自天际垂下,不断汇入其中。

    这道龙气盘踞四州之地,几乎占了中原十三古州三分之一,异常显眼。

    四州之外,各地散乱的气运,不断被这个庞大的漩涡卷入,丝丝夺取,不断壮大。

    未曾成形的龙蛇,根本无法对抗这等已经竖起天柱的龙气,只能死死困守,努力把持住本身一小块区域的气运,尽量不向外流。

    尽管这样,三人眼中,依旧有气运,无时无刻不自周围数州之地被这道龙气吞噬。

    亿万气运滚滚而来,运转在沙盘上,龙气成形,分成三道,互相吞噬和对抗,这就是天下大势了。

    博阳道人指着蜀王龙气上方,那时时垂落的丝丝青气,以及偶尔出现的几缕紫气,困惑道

    “别的倒也罢了,都可解释,唯独这天柱上方,自天际丝丝垂下的青紫之气,不知是自何而来?”

    “我以前捕获过几位域外邪魔,彼辈附在生人之体,却听从疑似玄君的大能之命,前来襄助蜀王成事。”

    “而蜀王成事之后,也投桃报李,这些附身的邪魔,个个都有封赏,赐下气运,以助其修行。”

    “以此来断,这青紫之气,当是玄君垂青,所增气运,以壮蜀王龙气。”

    正说着,白色天柱上方,又一口气垂下小团青气,其中夹杂着一丝淡淡的紫气,氤氲瑰丽,落入天柱之中,随即立刻被漩涡吞没。

    之后,这道龙气似乎吃了大补之物,一时气势勃发,卷起的漩涡更加迅猛一分,压得临近州郡龙气抬不起头,生生又自其中夺取一份气运,丝丝白气就此汇聚,落入天柱之中。

    这道龙气盘踞四州,白气结成法网,渐渐蔓延、渗透,巩固四州的基本盘、

    气运渐渐沉淀下去,这就是所谓气运深藏了。

    眼见着这般气运演化,这蜀龙明显已经形成大势,三人都是心绪难平。

    再施法去观成都宫廷,龙气氤氲,运转不定,气运长河蜿蜒数十里,宛然海洋,其中重重云气,不知有数百千层,任凭怎么样观看,都无法洞察而入,勉强只看见重重白玉栏杆和屏障,模糊不清,如海市蜃楼,实在看不真切。

    才想深入,就在这时,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声沉闷的巨响。

    这声音仿佛是雷鸣,又好象是战上的鼓声,三人都是心中一震。

    原本运行无碍的禁法,此时也似受到了迟滞,渐渐波动起伏,沙盘也似乎下一刻就要散去。

    “天怒了,不能再推算下去了!”

    博阳道人面沉如水,率先阻止道:

    “龙气只可观个大略,不可详细去算,尤其是这等已经成气候的龙气,更是容不得插手!”

    “就连我门中推算黑龙,也是在黑龙勃发百年之前就已经在做准备,到了如今也不能看得太多。”

    “这蜀龙占据四州之地,上应天命,已经是真龙之下最有利的竞争者,天机庇护,不得轻易推算。”

    “要想知道那气运来源,还是得迂回着来办。”

    ·········

    半日之后。

    一方一人高大鼎矗立在空地上。

    有身披祭袍的道人,将书写好青词的祭文送入鼎中焚化。

    青烟袅袅,直上空中,远远望去,如同一道烟柱。

    青烟直上,意味着祭文通达于天。

    “上祭品。”

    庙中,诸位道人等候片刻,诸多三牲祭品,就被放在芦苇编成的草席上,送入湖水中。

    随着芦苇逐渐散架,这些祭品将沉入水中。

    祭品葬入水,意味着祭典受于水。

    “埋玉石!”

    负责主持祭祀的道人大手一挥,朗声喝道,声音清越,回到在所有人耳畔。

    立时就有人推着木板车,来到鼎前一处由黑、白、红、黄、青五色土累成的祭坛上,哗啦啦地将车一掀,数百枚玉石原石,未经人工雕琢过的珍惜和田玉,就都被倾倒在祭坛上。

    身后一群道童,拿着各种闪烁着灵光的钝器,一阵敲打,将玉石砸碎,然后覆土掩埋。

    此乃祭祀到于此。

    于此,天官、地官、水官都已祭祀到位。

    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并非具体的真有三位神道帝君,而是天地水三种自自然力量的具现化、法则化。

    祭祀天地水,就是在祭祀这方天地。

    掐算了下时刻,博阳道人回望两位师兄弟,面色平静,道着:

    “天时已至,请准备!”

第六十五章问卜() 
希芸老道与西岐道人,各自行法,占据一处简单搭起的高台,呈三角之位,念咒行法。

    不远处,窄溪之内,水道之内,一丝丝灰黑之气,就默默蛰伏着。

    随着三人按节序念完种种经咒,水中丝丝玄黑之气,不断涌起,将清波绿水化作一汪墨池。

    池水不断翻滚,渐渐向上涨满,几乎要溢出水道。

    几人看在眼中,不以为奇,反而笑道:

    “地气上涌,混合水汽,地官与水官已经应了,就看天官的了。”

    正说话间,空中一个白点猛地亮起,原是一颗明星,忽地白昼放光。

    光亮大炽,竟一时压下了此时的额眼光。

    “天官也回应了,真是顺利!”

    三人不敢怠慢,纷纷掐诀念咒,分别指着天地水默默祷祝,念叨着所祈求的事务,上达天听!

    一层细密的光华,带着仪轨,似法阵一般,就在高台上浮现出来。

    周围道人身上都泛起一层清光,连接一体。

    渐渐在光中抵达一个极限·········

    无形之力就浮现而出,托着三人神念向着一处不断远去。

    希芸老道感觉自家堕入了无尽深渊,在没有底线的幽深之处不断下落,周围无光、无声、无有任何事物,只有不断地下坠、下坠。

    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