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

第215章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第215章

小说: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飞鸿末了不忘提醒一声。

    曹岩微微一笑,“那是自然。”

    于是,曹岩就留了下来,住在了宝芝林,有时间就和黄飞鸿学习武功。

    在学习武功的同时呢,曹岩也见到了黄飞鸿的一帮徒弟,其中比较有名气的,毫无疑问就是猪肉荣了。

    猪肉荣原名林世荣,是黄飞鸿比较重要的弟子。

    在原时空,大概1861年,林世荣出生于南海平洲镇平北西河村,其祖父林伯善是武技人家。祖父疼爱世荣,将自己学到的“行月刀”、“流金铛”和“蝴蝶掌”悉数教给他,后又让世荣拜自己的好友、洪拳高手胡金星为师,学习“六点半棍”及“箭掌算盘拳”等诸法。世荣臂力锐进,能背数百余斤沙袋,以大力闻名于乡间。林世荣虽然有气力,始终难找到一份满意工作,后偶经广州源记屠场,屠场老板见他生得牛高马大,体力充沛,便将他纳入店中帮忙。

    由于世荣干活很卖力,不满一年他就升为主屠,不用亲自杀猪,专门管理屠场工作,期间“猪肉荣”的绰号也从此被传开来。

    后来,林世荣又遇见黄飞鸿,拜其门下。

    林世荣拜黄飞鸿为师后,武术日进,其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其中“海幢寺善服铁头僧”就成为一段佳话。

    清光绪末年,广州海幢寺来了一恶僧自号铁头陀,以头撞人,无不披靡,铁头僧恃自己技艺高强,欲谋夺海幢寺住持财产,住持向黄飞鸿求救,黄飞鸿便携林世荣同去。一见面,铁头僧吹嘘说,初练“铁头”时,把粗砂放在石臼中,双脚倒提,用头把臼里的粗砂舂粉碎;然后换上小麻石,再舂;再换上铁块,如此连换三次,“铁头”功夫便告成功。听后林世荣忍不住大笑起来,被激怒的铁头僧一定要与他较量,铁头僧腾身飞起,以铁头向林撞击,林以虎鹤双形拳的“月影脚”一式破之,当场将铁头僧踢出三尺之外,铁头僧落地时脑袋正好撞在石阶上,起了个鸡蛋般大的疙瘩。铁头僧顿知林世荣功夫的厉害,后仓皇遁去。

    当然了,这是现实世界的猪肉荣,幻想世界里,猪肉荣的表现要差很多,也要滑稽很多。

    不过这都没关系,起码他喜庆的样子就让人看着直乐。

    学习武功的同时,曹岩和林世荣的关系也处得不错,虽然曹岩并没有拜师,但最后还是挂了一个“挂名弟子”的身份,毕竟不管怎么说,别人都是正经拜师的,你上来就学功夫,连师都不拜,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偏偏曹岩和黄飞鸿之间的“交易”还不能随便说出去,起码在黄飞鸿看来,如果让洋人知道那些资料在自己这里,惹麻烦什么的先不说,洋人很有可能直接来抢。洋枪的威力,黄飞鸿是知道的,说实话,那确实已经不是人力能阻挡的了,如果洋人真的来抢,他没自信能挡住。

    这样一来,资料反倒很有可能被重新抢回去,曹岩的一番苦心岂不是做了无用功。而且据曹岩所说,他弄这些资料的时候,帮衬他的兄弟们被洋人打死了不少,可以说是用血和肉把这份资料送回来的,这样的代价,黄飞鸿自然不能任由资料被抢回去,所以他不能把这事儿说出来。

    曹岩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最后也接受了挂名弟子的身份。

    就像他说的,黄飞鸿的功夫是很好的,但因为没有内力的支持,所以这些功夫的杀伤力远远不能和他已经掌握的那些相提并论。但招式的精妙程度,也确实是高于他所修习的那些武学,而曹岩呢,在武学方面确实是有些天赋的,所以他花了不长的时间,就将从黄飞鸿这里学到的武学和自己在鹿鼎记世界学到的武学融合到了一起,既增加了武学的精妙程度,威力又强,可谓是收获巨大。

    期间他还见到了刘永福,这位清末著名将领,他麾下的黑旗军,以黑色战旗而闻名。

    此人也算得上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了,黄飞鸿不仅将他引荐给了刘永福,还想要将他推荐到黑旗军内做事,当然了,黄飞鸿的想法是好的,毕竟曹岩现在名义上还在被洋鬼子追杀,如果能进入黑旗军,就等于安全有了一层保障。不过曹岩却有些迟疑了,一旦进入黑旗军,就等于是和朝廷有了牵连,他对清朝又没有什么好感,说实话,他是真的不想再给清朝卖命,所以曹岩只能无视黄师傅的好意,拒绝了这份推荐。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315。名将刘永福() 
曹岩当然知道刘永福很值得尊重。

    刘永福,出生于广东钦州占森洞小峰村。8岁时就和父亲一起流亡到上思县。13岁起在左江当船工,又曾一度流浪到越南芒街做工,备受困苦。后来参加广西农民郑三领导的反清起义军,在滇桂边境组织地方武装反抗清军,当然最后还是失利。

    等到1865年,刘永福又率领队伍参加吴亚忠所领导的起义队伍,先任前敌先锋,后为左翼大帅。刘永福有勇有谋,曾多次立下战功。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清朝抽调大军围攻广西农民军,刘永福感到难以立足,极力劝吴亚忠把队伍转移到了越北山区,凭险要地形与清军周旋。吴亚忠没有接受这一建议。于是刘永福率队离去,独树一帜,随即在广西靖西县安德纤北帝庙前举行祭旗仪式,以七星黑旗为旗号。因此,刘永福率领的这支农民起义军被称为“黑旗军”。

    两年后,刘永福率领黑旗军战士三百多名,从归顺州大岭转移到越南保胜,在此建立根据地。刘永福为人忠直慷慨,爱护部下,因此队伍迅速壮大,规模扩充到两千多人。当时,越南红水河上游兴化、六安、河阳一带盗匪横行。越南统督黄佐炎慕刘永福威名,请他派部队进剿兴化一带的土匪。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剪除了土匪,越南嗣德王任刘永福为保胜防御使。

    1874年,法军司令安邺带兵进攻河内,并进占海阳、宁平和南定。越南北沂军务节制黄佐炎求援,刘永福立即率领黑旗军前去援助,在河内城西纸桥与法军进行激战。黑旗军英勇善战,杀死安邺,法军失败。后越南国王任命刘永福为三宣副提督,管辖宣光、兴化、山西三省。

    1882年4月,法国又进攻越北,直窥我国云南。刘永福率黑旗军三千人。两军相遇于河内西面的纸桥,刘永福见敌人在武器上占优势,决定采用伏击战,在河内纸桥重创敌军,史称“第一次纸桥大捷”。越南国王晋升刘永福为三宣提督,一等男爵;

    1883年,法军统帅李威利率兵进攻河内。越王再次求援。刘永福率领黑旗军战士到达河内。五月一于九日,黑旗军与法国侵略军展开殊死战斗。黑旗军斩杀法军将领李威利,并歼灭法军一百二十六名,获得重大胜利。这就是第二次纸桥大捷。第二次纸桥大捷后,越南国王提升刘永福为三宣正提督,加封义勇男爵,并赐给朝冠朝服。纸桥大捷后,刘永福的部队退守怀德。

    1883年8月中旬,法军分三路袭击黑旗军军营。刘永福率领战士与法军进行了十四小时的血战,法军大败。鉴于怀德地势较低,易受水淹,刘永福便将军营迁移到河内西部的丹凤。

    1883年9月,法军派三千人围攻黑旗军。刘永福指挥战士英勇反击,靡战三天,大破法军。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8月,清政府正式对法宣战以后,收编了黑旗军,授予刘永福记名提督。

    1885年3月,黑旗军同云南农民,越南人民义军配合作战,取得临洮大捷,乘胜克复十数州县。

    1885年6月,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签订,清朝政府承认越南为法国保护国。9月,刘永福奉召回国。

    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任命刘永福帮办台湾军务,率黑旗军渡台,驻守台湾;翌年四月,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5月29日,日军在澳底登陆,爆发乙未战争。6月4日,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嵩逃往厦门之后,民众拥护当时驻防台南的刘永福接任总统,但刘永福并未接受,对外仍称帮办。台南士绅设议会,刘永福发行钞票,筹军饷,但由于清政府封锁大陆与台湾的交通,断绝一切支援,所以向张之洞等人求援,未获支持,派遣使节告急并电中国沿海督抚乞助饷银,亦无人接应。面对台湾大部分地区逐渐陷入敌手,刘永福只能指挥黑旗军边战边退,步步设防,但最终弹尽粮绝而被迫与日军谈和,亦未成。刘永福率黑旗军留在台湾领导抗日。他驻守台南,与台湾抗日义勇军合作,在新竹、苗栗、彰化、嘉义等地,重创日军,击毙日军主力近卫师团长能久中将。他在台湾同日军血战近五个月,拒绝日军劝降。但因清廷断绝援台,义军逐步退至台南,刘永福的部下大都战死。

    1895年10月,日寇分三路夹攻台南。刘永福与抗日义军。枵腹抗战,重创敌军。但因城内饷械俱绝,抗日义军饥饿不能再战,纷纷溃散,台南陷落,刘永福潜回大陆,从漳州到广州,一路上受到当地官民的热情迎送。

    1915年,袁世凯同日本签订卖国条约,国权丧失。刘永福闻讯,通电力争,并请任征战。但壮志未酬,积郁成疾,于1917年1月因病逝世,终年八十岁。葬于惠州城内西湖畔。

    可以说,此人在清朝来讲,真的是少有的名将,甚至放在整个华夏悠久的历史中,他都能占有一席之地。可惜,最后他的结局实在是让人可悲可叹。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刘永福连当时那么强大的法国人都能击败,怎么就无法击败日本人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没有补给。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水陆大败,台湾孤危,清政府把这支“异端”军队调赴危区。当年七月二十六日刘永福奉命渡台,他要求闽、粤总督准其回粤西、桂南招集旧部,重建黑旗军,却受到婉言拒绝。他沉痛地说:“当此之时,既无粮钠,何能招军?言至于此,不禁痛哭!此皆福平日有统军之名,无统军之实。”

    刘永福尽管困难重重,万分悲愤,但他为了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救台心切,立即就地补足四营人,续招两营,于八月一日成军,九月二日在汕头乘轮东渡。

    台湾巡抚邵友濂、蕃司唐景崧忌惮刘永福,奏调黑旗军驻防台南穷荒之地,他们则坐踞台北富庶之区。1895年初,邵友廉设法调回湖南,唐景崧升台湾巡抚,刘永福建议合力守卫台北冲要之地,唐管政务,刘管军事,受到唐景崧拒绝。在籍工部主事丘逢甲是粤东嘉应州客家人,刘永福的先世亦是嘉应州客族。他们主张相同,加上同乡之谊,关系甚笃,丘极力斡旋,仍不能阻止唐、刘分军,台湾抗战因而种下祸根。

    1895年4月,李鸿章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弃台湾。台湾人民誓死不肯脱离祖国,于五月二十五日成立台湾民主国,挽留唐景崧、刘永福主持杭战。唐景崧接大总统印时,向北三跪九叩首,大哭而入。他电奏清廷说:“臣先行,民断不容,各官亦无一保全;只可臣暂留此,先令各官陆续内渡,臣当相机自处。”

    刘永福的态度和唐迥然不同:他在台南军次,接到唐景崧送来“台湾民主国”大将军印,立即出布告激励军民共守危疆。他说:“自问年将六十,万死不辞”。表示“抗不奉诏,弃职而为”。刘永福不但在宣言中慷慨激昂,而且行动上也做了认真准备。据台湾战记记载:“刘永福守台南,尤民望所归。自安平至旗后各港,重重布置,百姓咸恃以无恐。”

    六月二日,清政府派李经方到台北海面向日本台湾总督桦山资纪递交割台清单。三日,日军在基隆港外登陆,四天后即占领了台北首府。唐景崧私微服出走,溃军难民涌向新竹。新竹、苗栗一带聚居着粤东迁来的客家人,勇敢漂悍,团结性强,自动联防保乡。丘逢甲的部将吴汤兴、徐骧、徐绍祖率领义军,在三角涌歼灭日军樱井队六十余人和敌侦察队十九骑。双方相持了一个多月,基本上互有胜负,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导致日军占领新竹后不敢贸然南下,为台中、台南军民赢得时间进行战斗准备。

    台北陷落后,台南绅民商议再立民主国,迎刘永福入驻府城,三次进呈大总统印,刘永福都坚拒了。他说:“区区此印,无能为力。”

    号召人民出钱、出枪、出力,才是当务之急。

    沿海督抚张之洞、谭仲麟,边宝泉等相继函嘱刘永福坚守,答应源源接济饷械物资等。

    刘永福内新受台民热诚所感动,同时又能得到祖国大陆的支援,便以帮办台湾军务的名义主持大局。六月,台南数千军民集会,刘永福率十七名文官员登台歃血誓盟,盟书十七款,有关战守、财经、奖惩等事宜。在盟书里,反映了刘永福等将领的爱国爱民思想,守土抗敌的决心,民主团结的作风。军民公推刘永福为军统,台南总兵杨泅洪为分统,指挥台湾的军事。又选举七名委员组成议院,谘商政事和财务。

    台南抗战中心虽然建立,但却面临着一系列复杂问题。

    首先由于清廷传谕各官内渡,文武官员纷纷向刘永福缴印辞职,军队也缺员严重。刘永福本着去留自愿原则,擢选了一批忠勇之士担任黑旗军、新楚军、镇海军以及台中、台南义军的统领和管带。委任了一批自愿留台的文官,充任台中、台南两有八县的官员。经过整顿后,台湾军民团结在刘永福黑旗军的周围,安定了社会秩序,重振了人心。但严重的问题在于经济。

    由于台北财富之区丧失,藩库、军械局、兵工厂尽落敌手,台中、台南贫困,不足养战,饷械的补充还必须依赖于沿海官民的支援,但是清朝却下达了禁严令,加上日军舰队的拦截,只能少量暗中接济。刘永福想方设法就地筹晌,盘点库存银二十多万发行钞票二十五万元,发行邮票得数千元,动员凤山盐商捐军响得十一万元,总数约五六十万。当时台湾驻军、义勇近百营,每月需饷十七万两,加上政费、杂费开支,这笔钱仅可支持两三个月。

    八月,日本增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