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

第209章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第209章

小说: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宗宣布,大哥宋钦宗根本就没有第二个儿子,对所谓二皇子赵训,无需查验,直接治罪。留遇僧看情形不妙,连忙认罪。宋高宗就把留遇僧远远贬斥到海南。几年之后,南宋使者从金国回归,禀奏高宗,宋钦宗被俘之后,确实生下第二个儿子,取名就是赵训。只是,那个赵训现在依然在五国城居住。

    上面这几个人其实就是最好的例子了,这就说明宋高宗的帝位其实并不稳固。尤其是在太宗一脉中,还有不少与宋高宗一样有继承权、有影响力的宗室。宋高宗坐视弟弟赵榛败亡,私心路人皆知。赵仲湜在靖康初年,就已经官拜节度使,且担任大宗正,在宗族中极有号召力。当初宋英宗就曾经担任大宗正这个职务,然后继承皇位。虽然赵仲湜拱手让出帝位,可是难保赵仲湜的儿孙不觊觎皇权。李勃估计是假货,可留遇僧未必不是赵训。宋高宗不经过任何盘查,直接否定留遇僧的皇子身份,很是可疑。且多年之后才有人回禀,赵训依然在五国城。极有可能是宋高宗事先授意,下面官员才四处搜证。

    北宋建国百余年后,皇族人口众多。宋徽宗即位不久,就将皇族分成三部分。宋太宗赵光义一脉依然在开封居住,由大宗正司管理;宋太祖赵匡胤一脉迁居到南京应天府,由南外宗正司管理;四弟魏王赵廷美一脉迁居到洛阳,由西外宗正司管理。

    那些被迁徙的宗室,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可是,太祖和魏王两支,从太宗朝起就被刻意打压,到徽宗朝已经完全没落,在朝中根本没有话语权。不过,世事本无常。靖康之变发生时,留在开封、享尽富贵荣华的太宗一脉遭到灭绝性打击,落魄而出的太祖、魏王一脉则幸运的得以保全。这两支落魄的皇族,在南渡之后人数上远超太宗一脉。

    宋高宗放弃可能威胁到自己帝位的太宗一脉,选择本无争夺帝位可能的太祖一脉,既可以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又可以团结更多的宗族势力。对于得势的人,给与再多,也可能换不回感动。对那些落魄的人,给个三瓜两枣,就可能换来感恩终生。加上他本身确实也算得上是苗红根正,坐上帝位虽然有难度,但也相对简单很多。

    此人的存在,其实就是对大梁最大的影响。可以说,只要赵氏宗亲一天不死光或者彻底失势,大宋朝的那些士大夫们,就一天不会真正的归顺大梁。虽然也有人目前已经成了大梁的臣子,但说实话,这个时候愿意归顺大梁的,都是些没什么水平的士子,真正有本事有能耐的,基本上还都愿意为大宋朝服务,这是曹岩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其次,就是军队的问题。

    随着征高丽,征大金,大梁的几大新军已经相继遭到重创,其中新五军直接裁撤,新三军也连同着已经被裁撤的新五军一同并入了新二军之中,新一军则是直接整编,改变之后的新一军和新二军,改名为大梁第六军和第七军,人数已经锐减,分别降到了50万人和30万人的编制,对比之前动辄百万的建制,可以说是直接缩小了十几倍。

    接下来曹岩也不准备给第六军和第七军重新扩编了,这两支军团已经经历了战火的考验,他们已经有资格成为正规军,而军团内部的那些扶桑人和高丽人,此时也已经大部分归顺了大梁,或者说,在他们看到之前因伤退役的那些老兵确实得到了朝廷很好的安置之后,心中的反抗意志也是越来越低了。

    整个陆军整编为七个军团,中途又有了一些调派。

    其中第五军被留在了扶桑,负责整个扶桑连同梁岛的守护工作,另外说一句,梁岛如今已经被编入了扶桑省的行政区划之中,整个扶桑省被划分为梁岛市、九州市、本州市、四国市和初原市,其中初原市就是原本的近畿地区和关中地区。而高丽呢,也成了高丽省,原本的那些行政区位的划分几乎没有变动,只是把高丽的近畿地区也进行了拆分,分别划给了周边的几个市。

    高丽的驻守部队是第三军和第六军,两个军团足够守护高丽省了。

    而新近占领的整个大金东部和北部地区,则是由第七军和第二军负责守护工作,同时防止北宋北军突然袭击,当然了,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北宋的军队整体战斗力如今还是很低的,即便参加了灭金战役,但也只是敲敲边鼓打打秋风罢了,真指望他们能够攻城略地,可能性其实并不大。

    如今剩下的第一军和第四军已经全面登陆北宋地区,第一军负责突击汴梁,第四军负责拓展海岸线的占领区域,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第五军和第六军随时可能会抽调过来,扶桑省那边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部队驻扎,有警察部队其实已经足够了。

    所以当下最重要的,一方面是稳定整个东京以及周边区域的安定,同时尽快调遣第五军和第六军过来,准备随时对北宋发动全面进攻,同时北边的两支军团中,第七军也可以抽调南下,不过第七军不会直接在北宋本土登陆,而是会一路击破北宋北军,然后南下和其他军团汇合。可以说,整个江北地区,目前已经不存在太大的抵抗势力了,有的也就是各个城池的守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面对极大军团的猛攻,能坚持多久还真的不好说。

    “陛下,高俅带来了!”

    金銮殿上,林冲对着曹岩双手抱拳,沉声说道。

    曹岩看着林冲那一副双目赤红的样子,就知道林冲打得什么主意,他在心底不由得叹了口气。

    其实说实话,高俅这个人呢,你要真的说他多么大奸大恶,其实也并非完全如此。历史上,北宋朝的四大奸里,只有蔡京、童贯是真正的大奸,杨戬奸恶稍不及二人,高俅虽然风评不算好,但是谈不上是个大奸大恶之人,毕竟他也是苏轼家小厮出身,而且是凭借实在的功绩一步步爬上来的。除了高俅之外的那三位,虽然历史上确实是奸恶之人,但也不是卖国求荣之人。三人的奸恶之举,主要是越权专权、贪污腐败和鱼肉百姓。

    至于高俅风评较差,主要在于他用人不看才能、只凭自己好恶,除此之外就谈不上有太出格的奸恶之事。另外之所以他的名气会很大,还有两个原因,前者,是他因善于蹴鞠竟然获得高官厚禄来得过于容易;后者是因为他为官贪欲确实在靖康年间曾经被大臣上书揭发过。高俅掌管禁军20余年,不仅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还把禁军当做私役,不管训练,专管为他营私出力。于是军队“纪律废弛”、“军政不修”,成为“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无用摆设,以至当国家面临虎狼之师金军的进攻,开封城内几十万禁军很快瓦解,作为大宋的最高军事统帅之一的高俅显然难辞其咎。这也难怪被人弹劾揭发了。

    但以此时北宋的情况,那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改变的了,当然了,高俅本身也确实没想改变什么。

    所以说,若说大奸大恶,高俅其实也算不上,他都没有那个资格,但他也确实不算什么好人。不过这都不重要了,曹岩看着林冲那一副恨不能立刻就把高俅生吞活剥的样子,心里叹息的同时,也并不准备阻拦林冲,他甚至想要让林冲复仇。只有复了仇的林冲才能放下所有的负担,以一个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生活。

    所以在林冲和高俅之间做选择的话,他选择了前者。

    “宣他上殿。”

    曹岩面带微笑的说道。

    “宣罪逆高俅上殿!”

    一声声呼号很快就传达了下去,不多时,一个双手戴枷的身影便出现在外面。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307。西夏() 
高俅很快被押上殿,此时的他,面容枯瘦,一脸颓丧。身上布满了血迹,不过看上去似乎不是他本人的,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沾染来的。

    看到坐在皇位上的曹岩,高俅一脸惊恐,再看曹岩身边的林冲,脸色更是一片灰败。

    “逆,逆贼,你犯上作乱,不得好死,迟早有一天会有人替我报仇的,迟早有一天”

    “恐怕那就和你没关系了,高俅,你为恶已久,今天就是你的末日,你还有什么想说的趁早一次性说完,同时也不必幻想其他不可能的事情,我不会放过你,也不会有人来救你,等待你的,只有死亡而已。”

    “哼!成王败寇,我无话可说!”

    高俅微微仰头,冷哼一声说道。

    他的这个表情倒是让曹岩略微意外,看了对方两眼,曹岩点点头,“行,真是没想到你还有这种骨气,不错,既然如此,你可以下去了。”

    曹岩挥挥手,懒得再说什么,高俅已经被重新押下去了,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林冲。林冲跟着去做什么,这已经不用多说了,是个人都知道,曹岩看着林冲的背影,好一会儿才收回目光。林冲大仇即将得报,报了仇的他,算是放下了一块巨大的心病,也不知道解开了心结的林海从,到底能不能爆发和原时空不一样的一面。

    大梁十一年,经过一年的休养之后,刚刚平静下来的大梁再次行动。第一军以汴梁为起点,开始一路朝西北方向挺进,其他军团也纷纷或北上或南下,开始对长江以北的地区进行清缴。所过之处,无不开门而降,罕有宁死不屈的。对于这种人,曹岩也给予对方一定的优待——让其死得其所。

    北宋的原北军在这一次的围剿之中是最重要的目标,几十万人的北军被大梁几大军团团团围住,左冲右突的,却无论怎样都冲不出这张巨大的网。

    不仅如此,包围网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缩越小,终于,在大梁十一年底十二年初,童贯所率领的北军在北京大名府被彻底击溃,不仅大名府丢了,童贯也死在了乱军之中。至此,北宋四大奸臣,除了杨戬是早就病死了的以外,高俅、蔡京、童贯三人已经尽皆伏诛。

    而北宋朝,也宣告彻底灭亡,大梁完全接管了江北地区。

    同样地处北域的大辽,此时只剩下半口气,之前围攻大金的战役他们虽然也用兵了,但此时的辽主已经被连年的征战给搞怕了,只派出来一支五万人的部队,仅仅占了小城两三座,那又什么用呢?已经近乎崩溃的大辽,又岂是这两三座小城就能挽救回来的?

    于是乎在剿灭了童贯之后,大梁马不停蹄,直接转而进攻大辽。经过半年的猛攻,于大梁十三年秋,大辽灭亡,除了西夏,大梁已经占据了江北的绝大部分区域。

    而西夏,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小国而已。

    但就是这个小国,却是不能小瞧的,起码从战略上,大梁必须重视对方。要知道西夏没有辽的广阔国土,没有金的凌厉锋芒,更没有宋的丰饶殷实。这个割据在华夏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四面被四大强国包围环绕,但却还能存活近200年不倒!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西夏能在强邻环伺中,坚持了近两个世纪呢?

    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踪到唐初。党项是羌族的一支,隋书上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唐朝初期,党项羌开始崛起,史书上说:“东至松州,西接叶护,南界春桑,北临吐浑,有地三千余里”。后来通过兼并,党项羌形成了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拓跋氏等8个部落,其中拓跋氏最为强大。

    到了唐朝后期,藩镇坐大,党项羌作为藩镇的一支,却一直是唐朝听话的小弟。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收复长安,再次被赐姓李,封夏国公。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唐朝还赐封党项军队为定难军,统领夏、绥、银、宥、静五州,这是党项发迹的开始。

    打开地图,能很清楚的看到,西夏占据甘肃陕西内蒙一带,很是狭小。而周边四大强国环绕,北边是蒙古,东边先是辽国,后来是金国,西边是西辽,南边是吐蕃和宋,西夏就跟夹心饼干一样,被彻底包围。而西夏绝对是最弱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西夏当时占据的土地本身就是荒凉的所在,而且三分之二的土地那都是沙漠地区,十分的贫瘠。主要的经济是农业,外贸基本被隔断。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人口也是最少的,根据华夏人口史记录,西夏鼎盛时期人口在300万左右,最低谷的时候只有120万不到。而周边的辽国、金国、宋那都是几千万上亿的人口,就连北方的蒙古人口都比他多,而且蒙古人作战更为勇猛,可谓豺狼虎豹环伺。

    在弱肉强食的当时,为何小小的西夏不仅活的很好,而且还不断的大败辽国、金国、宋。而且还逼迫宋朝每年赔款给它岁币,简直是不可想象。西夏从立国到灭亡,先后有10位皇帝,国祚有近200年,比周边的大国都要高,可谓是奇迹中的奇迹啊。那么西夏靠什么呢?

    首先是左右逢迎,低调世故。

    这应该是西夏建国前期成功的一大法宝。西夏的立国是真正在夹缝中求生存,作为一个长时间名不见经传的小势力,党项人一直默默无闻。907年,契丹建国。也在这一年,唐朝崩溃,中原大地陷入藩镇割据的状态。党项的机会来了,但是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还是低调一点好。于是对于走马灯式的政权,党项开始了走马灯式的逢迎。

    西夏早在夏州政权时期就奉唐朝、五代诸国与北宋为宗主国,以维持自身势力。后来北宋并吞夏州政权,李继迁举兵再起。此时他采取事奉辽朝、连辽抗宋的策略,多次击退宋军,并且扩张势力。并且于990年被辽朝辽圣宗册封为夏国王。

    金朝崛起后灭辽朝与北宋,西夏为了自保,放弃辽夏同盟,臣服于金朝。金朝包围西夏的东方与南方,掌握西夏的经济力,所以夏廷对金朝不敢轻举妄动,最多只有小规模的战事。蒙古崛起后,多次入侵西夏,破坏金夏同盟。夏襄宗与夏神宗改采取联蒙攻金的策略,多次与金朝发生战争,然而此为错误的方针。到夏献宗时才改连金抗蒙,但不久就在蒙夏战争中于公元1227年亡国。金史称西夏“立国二百余年,抗衡辽、金、宋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