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新农村 >

第52章

重生之新农村-第52章

小说: 重生之新农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不在焉地答应一声,头都没抬一下。因此,他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人到底是谁。

    “呵呵……。”

    刘彪笑的前仰后合的,那手指头点指王海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王海知道自己刚才是出糗了,也怪不好意思的,习惯性的伸手在后脑勺挠了挠,露出了一个不好意思的笑容。

    “哎呦我的妈呀,你可笑死我了!这是市华夏银行的**张行长,人家是想请咱们把公司的账户开在他们这里,以后公司的资金往来都通过这家银行来办。”

    刘彪说道正事,变得严肃起来。这年头可不是前些年,越穷越光荣的时候。现在,讲究的是有钱的是大爷!

    王海这家伙在港城私人来说,绝对算是超级土豪级别的。一年一两百万的收入都是少说了,等摊子都铺开并且开始盈利之后,一年上千万的利润那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么一大笔资金,不管是存到哪里,银行的行长都的小心伺候着,绝对是奉为贵宾,不敢有丝毫马虎大意的。

    华夏银行这里因为国家政策原因独有的外币兑换业务,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让他们抢了一个先机。看着吧,等消息传出去,不定得有多少家银行的行长得要提着礼物去上门拜访王海呢。

    “哦?这样啊?之前不是都是信用社吗?这个也可以换吗?”

    王海的话让人家张行长很是呲之以鼻,农村信用社那能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首的华夏银行相比吗?想到这里,他心里把王海这个大客户拉到自己这里的信心都不由地强了很多。

    “这个不一样的,你们以前规模不大,生意也主要实在当地,那放在信用社也没什么。可是现在不行了,我听王经理也介绍了你们的业务范围了,已经都出了咱们省内了。这样一来,没有联网,到外省就不能办理业务的信用社就不适合你们了。”

    张行长一席话让王海沉默了,他内心里是不想换的。因为在发展的初期,自己可是靠着信用社的那笔贷款才发展起来的。做人,最不能做的就是忘本!

    可是,人家张行长说的也没错。信用社还不是全国联网,以后和外地人做生意。总不能全部使用现金吧?那也太不方便也不安全啊?

    有没有啥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到最后王海走的时候,也没有决定到底公司账户是否在华夏银行开户。只是把那张支票换成了华夏银行的存单,让张行长得到了一丝安慰。

    很快,日本方面就把第二批蔬菜的数目和种类以及要求传真了过来。这次时间很宽松,一个星期内发货都行。

    虽然时间很宽松,可是王海根本一点都不敢放松。这次,因为被十几万的支票刺激到了的王彪要开发京城市场,亲自带人去了京城。而叶卫国也走了,所以只能是王海一人撑着。

    还好,让王海感到自豪和松一口气的是他有一个好儿子!王勇在身边给他解决了很多的难题,让他不至于遇到事手忙脚乱的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联系外贸代理公司,不是说上次已经和一家代理公司谈好了吗?正好这次看看他们的实力,要是不成,那就换一家。”

    “哦!好,好,我找找电话啊!”

    王海一阵翻腾,找出外贸公司老总留给自己的电话,电话打过去,一通寒暄之后,王海把事情一说,人家直接拍着胸脯保证绝对没有问题。

    “你们只要告诉我几点装车就行了,其它事情我们公司都能办!”

    这话说的连王勇都觉得他吹牛吹的太厉害了,可事实证明人家是有真本事的,一点都没有吹牛!

    五天后的凌晨,两辆集装箱卡车呼啸而至。一阵忙活装完车之后,立刻启程赶赴机场,然后一路顺风顺水的,这些蔬菜就上了飞机,漂洋过海到了日本。

    直到收到日本方面汇来的货款,王海还在一直念叨:这钱花的值啊!连质检都忙着做了,人家就是比咱们专业多了!以后这活就交给他们了,比咱自己瞎跑强太多了!

    第二笔交易同样是十吨蔬菜,于是,王海又在华夏银行见到了毕恭毕敬的张行长。旧事重提之下,不知道该怎么办的王海干脆操起**办公室的电话,向大儿子王勇问计。

    “儿子啊?你说这事该咋办啊?”

    听了老爸满怀愁苦的讲述,王勇丝毫犹豫都没有的就给出了他的回答:“这事好办啊!为了以后公司的发展,开户行肯定不能是信用社了。不过为了表示咱们不忘本,你每年甚至每个月都往信用社存一笔款子不就行了吗?”

    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信用社方面并没有什么不满的。特别是作为信用社主任的王庆,他作为业内人士也很理解四哥的做法。

    如今四哥的生意是越做越大,即使现在不换,将来也一定会换的。何况,四哥给自己承诺了,以后每年都会往信用社存入不少于十万的存款。同时工人工资发放这一块也会交给信用社。

    按照王勇的意思,王海给农场每个工人都在信用社办了一张存折,告诉他们以后工资将会直接给他们打到存折上,不再直接发现金。

    就因为这事,在村里可是掀起了好一阵子的热议。很多从来只有收现金或者欠条经历,甚至从来没办过存折(真有!别不信,那个时候的农村是真穷,真苦啊!)的农民们,第一听说,发工资竟然还可以这样发?

    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虽然大家都相信王海不会赖账。可一直到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公司新招聘的会计把工资条挨个发给大家核对的时候,他们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担忧。

    直到接到通知,工资已经打到了各自的账号了,可以去信用社查询取款了他们还不放心呢。一些正好休班的工人,立刻就蹬上自行车一溜烟跑到乡里的信用社。

    在追问的人家柜台人员都不耐烦之后,所有人都知道了,存折上真的有钱!啥时候取都能取出钱来的时候,之前所有的担心和疑问一扫而空。相反这种新奇的体验,反而成为他们向亲朋好友炫耀的资本,到处跟人大说特说。

    “俺们工资都不发了!”

    “咋的啦?王海没钱了?”

    “嘿嘿,告诉你们,我们不发现钱了,每个月的十号之前直接打到我的存折里!连去乡里存钱都省了!”

    “啊?是吗?这事新鲜啊!对了,利息给你们的是多少?”

    “利息?这个,这个我忘了问了。”

    ;

第七十七章酒葡萄苗() 
农场富硒蔬菜出口日本的事情,在找了一家外贸代理公司负责处理一切通关事宜之后,迅速就走上了正轨,完全不用王海操什么心了。

    只要每次组织人收菜的时候做好质量方面的监督,剩下的事情,根本用不着他插手,都由外贸公司派人包办了。

    也跟着闲下来没事可干的王勇,却因为从京城归来的刘彪带回来的一箱干红葡萄酒又忙活起来。

    刘彪带着几个人跑了一趟京城,在叶卫国的介绍下,很是认识了几个京城大少。这几个人找了几个机会放出话去之后,让他很顺利的就在京城几大农贸市场租到了摊位,站稳了脚跟,并且完全不用担心各方面有人敢来找茬。

    好吃好喝好玩的在京城里跟几个衙内混了几天之后,他就不得不恋恋不舍地回来组织货源,开始准备抢占京城的反季节蔬菜市场。

    “看看,这可是咱们这里黎城产的葡萄酒!听说咱国家第一瓶干红就是人家研究出来的!现在京城人都流行喝这东西。”

    刘彪拿着一瓶七百五十毫升瓶装干红葡萄酒,对着王海洋洋得意地说道。话说这次京城之行,可是让他长了大见识了。

    不但是认识了好几个京城里的公子哥,让自己顺利在京城打开了局面。而且跟着他们出入各家私密会所,也遇到了以前想都没想到过的很多人和事。

    现在回到老家,见到老伙计之后,他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迫切地想要把自己的经历一股脑的跟王海分享一下。

    “切!不就是干红吗,看把你牛的!”

    王勇就看不得别人在自己面前装牛逼,对于这种行为那必须要教育啊!得让他知道,牛逼不是那么好吹的!

    “你知道咱国家第一瓶自产干红是啥牌子吗?知道是哪家厂子出的吗?知道葡萄酒的饮用规矩吗?知道喝葡萄酒对身体有啥好处吗?知道葡萄酒开瓶之后要醒酒多长时间吗?”

    一连串的问题直接把聊得兴高采烈的王海和刘彪给问懵了。

    “这个咱国家的第一瓶干红是啥牌子?哪产的?”刘彪看着王勇很不屑地看着自己的样子,就知道这小子不高兴了,赶紧得捧场让他表现一下啊!

    “哼!听好了,这咱国家第一瓶自产干红是北*戴*河牌干红葡萄酒,是黎城地王酒厂在八十年代初期生产的!”

    “哦!”

    刘彪哦了一声,就没了下文,转头跟王海继续吹嘘他的京城之行。这让急于表现自己的王勇恨得牙根都痒痒了!

    他刚想要找茬发泄一下的时候,突然一个记忆在脑海里浮现出来。这个记忆让他意识到又一个发财的机会来了。

    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本地开始了大批量的酒葡萄的种植,到九五九六年之后,有那么四五年的时间,从政府到农户都开始重视到了葡萄酒行业。

    政府重视的是葡萄酒这个新兴行业的巨大的发展潜力,因为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很多新兴的富裕阶层越老越多的受到了国外一些消费习惯的影响。

    其中喝洋酒和葡萄酒就是一方面。各种洋酒,什么人头马,什么香槟,什么威士忌,还有白兰地什么,很快就成了各种高消费场所先富起来的土豪门的最爱。

    而一些自认为很有情调,很有修养和气质的人则是喜欢了葡萄酒。什么甜酒,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干红,干白,贵腐葡萄酒,反正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划分这些酒。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效仿国外的饮食习惯,享受被人仰视的感觉。

    几十块一瓶那根不算什么,几百块一瓶的酒刚刚拿得出手,几千块上万一瓶的那喝着才有面子呢!

    吃西餐,喝葡萄酒,特别是被证明对身体非常有益处的干型葡萄酒,很快就成了城市里那些富翁,土豪,还有有着具有小资情调的文艺青年们争相效仿的饮食习惯。

    正因为如此,在被认为与法国这个世界优质葡萄酒生产大国的著名葡萄酒产区波尔多,无论是地理纬度还是环境最为相像黎城很快就建成投产了一大批的葡萄酒生产企业。

    最疯狂的时候,一年之内有几十家葡萄酒厂同时提交申请。这么多的生产厂家,使得酒葡萄,特别是优质酿酒葡萄的供应变得越发紧张了。

    一斤酒葡萄可以轻易卖到三块,甚至五块钱一斤!

    要知道,这个时候一斤好猪肉也用不了三块钱的。而酒葡萄在本地的亩产量能够很轻松的就达到两三千斤,多的四五千斤也是有的。

    那可就是一万多块的收入啊!一亩地地能收入一万块!在那个年头,足以让所有的农民都疯狂了!

    于是酒葡萄苗开始火起来了!从最初的一毛钱一芽到最后最贵的时候一个芽竟然要三块钱!(九五年的时候,房子记不清了,反正就是前后两年左右,真有人就这么靠着卖秧苗发财了。据说那一年有户人家卖葡萄苗赚了十多万!那可是九五年前后啊!)

    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酒葡萄和普通鲜食葡萄一样可以通过插扦繁殖。从葡萄秧上剪下一段带有叶芽的枝干,插进土里,它就可以生根发芽,发育成一株成熟的葡萄秧,开花结果。

    而所谓的一芽,就是剪下来用于繁殖的这段葡萄枝干上只有一个芽。就这么一个东西,还不能保证你栽倒地里一定成活,就需要花三块钱!

    三块钱啊!

    这种发财的机会,王勇既然知道了,肯定不会放过的。更何况这个生意至少也可以做上一二十年的,至少到他未来记忆终止的时候,依然还有人在做大规模的培育葡萄苗上市销售这种生意。

    “刘叔,你们镇里听说就有人种酒葡萄了,你有认识的人不?能不能给我弄点苗来啊?”

    正在滔滔不绝,唾沫四溅的讲述自己的京城旅行记的刘彪听到王勇的话,一下子就愣住了。可是知道王勇这小子绝对不会无的放矢的他马上就意识到这里面肯定有商机啊!

    “你怎么想起这茬啦?种那玩意干吗?还是说你连怎么酿葡萄酒都会啊?”刘彪开始隐蔽的想要套出王勇的真实想法,他才不相信王勇这么干没有深意呢。

    王勇也没打算在这个事情上隐瞒刘彪,就算加上他,在来自全国的巨大需求面前,仍然只是九牛一毛。

    “嘿嘿,我听您这么一说,我就觉得吧,这葡萄酒肯定有发展!等葡萄酒厂建的多了,你说他是不是得要酒葡萄啊?是不是得有人要买酒葡萄苗啊?”

    不用王勇再往下说了,就连王海也意识到了这里面的巨大商机。鲜食葡萄大家都知道,在农村很多家庭都会在院子里种上几棵。

    可是这酒葡萄,别说是见过,恐怕连听说过的人都很少吧。至少王海自己就从来没听说过还有专门种出来酿酒用的葡萄这么一说。

    都没听说过,而葡萄酒又卖的那么贵还那么受欢迎,那么接下来,必定是蜂拥而上,到处建厂了。

    自己这边没人懂这方面的技术,建个葡萄酒厂就不奢望了。可是种葡萄没问题啊?咱们就是种地的农民,地里能种粮食种菜,也能种酒葡萄啊!

    “这事能干!”

    王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之后,刘彪二话没说,站起来就往外走。

    “哎!你这是干啥啊?”王海不明白他这是闹得哪出,赶紧起身追了出去。刘彪头都不回的回了一句,就加快脚步跑出了门。

    “我去找人,找人买酒葡萄苗!”

    要说这办事能力,刘彪绝对能甩王海和王勇父子俩八条街了!哪怕王勇拥有者未来二十多年的记忆在,也赶不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