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顺皇朝 >

第377章

大顺皇朝-第377章

小说: 大顺皇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文广却知道,自己率兵出征,虽是小皇帝旨意。但开疆拓土,哦不,是“收复旧土”,那是功高震主了啊!历史长河里,功高震主的将领,哪一个有好下场?再加上杨家一门虎将,女婿也是一员大将。若是兵权在握,小皇帝再信任他杨家,久而久之,也会生出嫌隙来。杨文广不是头脑简单的人,一时间他想到的并非眼前的功劳,而是怎么让小皇帝不猜忌杨家。

    屁股决定脑袋,如果杨文广还是杨怀玉这个年纪,有个可靠的老爹,他也不会想到这一层。但既然他是杨家家主,就要为全家着想。

    王韶看着自己的泰山,沉默不语的模样,似乎也明白了他心中所想,倏地伸出手,拉住自己的娇妻。杨闹红还以为他要当众与她亲呢,便是再神经大条,也羞红了脸。穿着一身甲胄,更显英姿迷人。

    杨文广的愁绪,也只是停留了一会儿,回过神来便说道:“来人,请大越皇帝上车,准备班师回京!”

    立时便有禁军上前,“挟持”了李日尊等一干文武百官,送到了马车上。说是马车,其实也是牢笼罢了。只不过李日尊到底是一国皇帝,还是给予一下优待的,以显示出大顺“宽广”的胸怀不是?(。)

第八百四十章:献俘() 
“报!!!二十万禁军大破安南,越朝皇帝李日尊被擒,不日将至长安!”

    当飞马急报将八百里军情急报送到长安时,整个长安便笼罩在一片狂热的气氛中。

    时有穷酸作诗曰:“忽闻官军收交趾,百年故土归中原。五十年来未曾事,今朝却得心愿偿。”

    这是仿造前朝大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但一股欣喜之情,却也跃然纸上。

    其实百姓也很好认同朝廷,只要国家强大了,百姓对朝廷的认同感也就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升。

    长安城皇宫中,陆承启更是大喜过望,连声说道:“好,好,好……”兴奋中的陆承启,当即让高镐准备笔墨纸砚,挥毫而就一纸圣意,乃是赏赐明细。陆承启不封赏官职,一切都由吏部评定功绩后,再定升迁。陆承启定下的,全是三军犒赏,以及役殁将士的抚恤。

    这一场大战,自五月起,辗转三月,到了交趾雨季时,才堪堪结束了战争。

    但这仅仅是灭了李朝,并未将交趾整个纳入大顺版图。所以杨文广还是任重道远,要继续把交趾境内的武装全都剿灭,当然劝降也行。直到交趾境内再无一兵一卒,才算是圆满结束了这场灭国之战。

    同时,还要派出文官,接管交趾各州事宜。重新厘定赋税,清丈土地,发放给无地少地百姓……各种繁琐工作,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彻底将交趾融入大顺的制度体系之中。

    这些都是要紧却不紧急之事,陆承启让吏部、内阁去做了。现在他就等着李日尊到长安,怎么准备一场盛大的献俘之礼。

    “嗯,趁着献俘,还可以在两侧御街上搞个阅兵,让百姓知道,禁军是多么强大了……”

    陆承启不愧是重生人士,对于宣示武力,宣示肌肉的计谋并不陌生。若不是现在顺辽关系平稳,他还想着到辽国边境上弄一次“红蓝”对抗演习哩!

    献俘的事宜,就要交给礼部和太常寺去办了。礼部就不说了,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而太常寺,也是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是卿监百司之首,太常博士,掌引导乘舆,撰定五礼仪注,监视仪物,议定王公大臣谥法等事,从七品上,品级不高,职称却很清要。

    陆承启的旨意是:“命有司撰定献俘之礼……”

    其实献俘,大顺历代也有过,但还未形成定制。现在陆承启信心满满,日后献俘肯定会经常举行的,那这个献俘之礼,肯定要弄得风风光光,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这不是陆承启铺张浪费,而是震慑敌国的必要手段。如果没有这一层意义,陆承启也不会搞这么多东西的。要知道,一场献俘下来,花费起码在十万贯以上。十万贯啊,已经够发大顺一半官员的半月俸禄了。

    交趾距离长安,有两千多里。

    杨文广派出一万禁军,让折克行率领着,押解李日尊等一干文武大臣、皇后妃嫔、太子等人去长安。

    一路上,李日尊等要求诸多,以期拖慢行程。面对无知的前程,任凭谁都会惶恐不安。

    但不管怎么样,长安终究是会到的。

    一个多月后,折克行已经率领着禁军到了长安郊外。

    折克行让士卒进京去禀告,然后被告知须在城外驻扎一夜,明日卯时方能进京。

    折克行也知道,这是朝廷要布置献俘之礼,需要时间。再说了,军人就是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折克行二话没说,就在长安城外扎了营。

    李日尊当晚,那是彻夜不眠,望着巍巍长安,心下一片慽慽。念及故国,更是潸然泪下,禁不住吟出了那名篇:“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黎明后,李日尊刚刚清洗完毕,整理好衣裳,就被人带出了营帐,浑浑噩噩地想:“这次该是进城了罢?”

    进了长安,李日尊顿时便知道,自己真乃井底之蛙。长安之大,大到难以想象。“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李日尊也算是博学多才,竟然一字不差地将前朝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背了出来。这首诗近五百字,也难为他记得。

    进了长安城后,早有礼部官员手持露布在前引路,而李日尊等文武百官也象征性地被禁军用白绢捆绑起来,依次押到太庙、太社进行告礼,也就是献俘给祖宗、土地神。然后再押往宣德门,陆承启也早就在宣德楼上等候着了。

    到了宣德门前,只见御街两旁,全都是披坚执锐的卫士,诸军、百官都身穿官服,列队在宣德门前。李朝君臣来到宣德楼下,先在御街西边等候。参与献俘礼的将校军卒皆着军装,武装侍立,百官按班排列。在百官舞蹈参拜后,通事舍人引着李日尊君臣到献俘位。这时将校上前舞蹈朝拜,接着按照宣制仪当众宣读露布。

    露布的内容,大意是宣告这次南下作战的正义性,以及大顺开国以来的武功,而李朝不奉行大顺号令,李日尊更是暴虐不仁,“以虐害为化风,以诛戮为政事。”交趾百姓民心向大顺,“一境告天而无路,生民何地以称冤!众心向明,如望皎日。”所以,禁军进兵交趾是为了解救一方生灵。事实正如此,禁军不到半年时间,屡战屡胜,兵临升龙城。此时,李日尊又发动外交手段,一再上表称臣,迷惑禁军,暗中则收拢兵力,意图反扑。终于,双方发生进行了最后决战,“至七月四日,果遣效命。八十里枪旗竞进,数万人杀戮无遗。寻又分布师徒,径收贼垒。”

    露布最后部分,是这次献俘人员名单,共计十人,“其李日尊并伪命判六军十二卫李常宪,太师阮道成,文明殿大学士裴嘉祐、左威卫范彞、右威卫陈改、左清道刘庆、右清道王行、太尉郭擎日、武胜将军侬宗亶(坠马未死,被禁军擒拿),“旅拒至擒,合同献俘”。

    随后那一万余禁军,在折克行的率领下,踏着整齐的步伐,进行了阅兵仪式。

    一旁观看的百姓,皆不约而同地山呼“万岁”,一时间陆承启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 
露布宣读已毕,通事舍人跪受露布,转交中书门下和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周延华上前跪奏李日尊君臣处置事宜。跟上次献俘一样,大顺皇帝陆承启依然要亲自与李日尊对话。

    围观的百姓,只听到他们的皇帝陆承启大声斥责李日尊翻覆之罪:“尔本为大顺藩属,为何屡屡犯边,扰我百姓,掠我金银?此等反复,不若小人乎?”

    李日尊则伏地认罪,回答说:“臣年三十有一僭位,阮道成等皆先臣旧人,每事臣不得专。在国时,臣却是臣下,阮道成等却是国主……”

    随后,陆承启下诏宣布对理融资君臣的最终判决,“诏下……”

    不知是否是李日尊一番诡辩的作用,陆承启决意只处罚李朝一干罪臣,对李日尊等原李朝皇室成员则很宽大,特赦李日尊等人,赐下袭衣、冠带、靴笏、器币、鞍马。李日尊等人更换完衣服,在宣德楼下拜谢。最后,朝廷百官再一次上前歌颂陆承启“开疆拓土”的功业,其事乃罢。

    其实李日尊也知道,有生之年,恐怕再也回不到交趾了。陆承启的“宽宏大量”,不过是做给其他藩属国看的。他这一众文武百官,都要被软禁起来,直到自然死去。

    至此,在皇宫前宣德门举行献俘礼,遂成为大顺献俘礼仪制的一般常态,还要阅兵以示军威。

    往后几个月,大顺百姓谈论此事的时候,还是眉飞色舞。当日在场观看献俘的,更是名望大增。

    大顺赫赫军威传扬出去后,一时间周遭与大顺关系差的国家,都有点不安,纷纷遣细作过来,探查禁军发生脱胎换骨到底是为何。

    更有高丽,甚至还立时遣使过来,表示愿与大顺保持“友好”的邦交,却被陆承启婉言回绝。

    等到这一年腊月,来朝番邦更是比往年多了半数,一时间长安大街上出现了大食人、天竺人、契丹人、昆仑奴,甚至自西域过来的阿拉伯人……长安百姓起先还觉得稀奇,但见多了之后也就发现,这些人和汉人并无二致,或皮肤黑点、或皮肤白点,但都是“人”,而并非“鬼”。

    见识到长安的繁华后,阿拉伯人称这是“奇迹”,大食人则顶礼膜拜,似乎这是神迹一样。他们大多都做出决定,赖在长安不走了。

    陆承启在腊月前,也遣出使者,向西域、大食、拜占庭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等国度进发,希望带回著作,促进中西文明的碰撞。

    就好像这次大食人带来阿拉伯数字(其实阿拉伯数字是天竺人率先发明的,而在伊斯兰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了东起印度,西从非洲到西班牙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人将西来的希腊文化,东来的印度文化理解消化,从而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数字也被阿拉伯商人传遍整个世界),也告知了陆承启在大食国首都巴格达里面,有一个异常宏伟的图书馆,遂也兴起了修筑皇家图书馆的念头。

    东西方文化,再一次于长安进行激烈的碰撞。

    在陆承启有意的引导下,汉人再也不局限于一隅,而是开始认识周边的世界。

    由于铅活字印刷术的应用,造纸术的改进,汉人文化更是得以进一步发展。这几年,很多介绍西方诸国的书籍,凭空而起。由于书本造价变低了,很多秀才举子,甚至自费出书。嗯,迎不迎合市场又另说,但确实促使了文化空前的大繁荣。各种学说纷纷出现,甚至于先秦诸子百家,亦开始有人研究,更别说被陆承启正名的杂学,如治水、农事、木工……

    更为稀奇的是,很多书铺为了生存,开始印刷售卖一种叫话本的事物。

    话本在陆承启看来,其实也就是的前身。只不过它是根据说书人讲的故事,再加以润色后,就成了话本。像三国话本、杨家将话本、折家将话本……都非常畅销,甚至还出现了无数才子佳人的话本,被一些深闺女眷买去,看得每日以泪洗面。

    随着话本的兴起,说书这个行业更是兴旺了起来,长安说书人霍四的声名更响亮了。他的经历堪比话本,当朝天子居然都来捧他的场,其实不过是恰好在樊楼吃一顿饭罢了。身价大增后,樊楼东家范大郎又忍痛给了一大笔钱银,才算是留住霍四。

    在日复一日中,又一年春节到来了。

    一番与民同乐后,陆承启自银河蹴鞠场回到了皇宫,陪在了几位妃子身旁。

    这时周芷若和韩凤儿都已经怀胎有九月余,再有一月,便会临盆了。

    但这是古代,女子怀胎七八月早产的亦不少见,所以陆承启每日都匆匆处理完政务,便赶回坤宁殿,守在两位美娇妻身旁,嘘寒问暖,坤宁殿中更是暖如夏日。也只有皇宫中有这个条件,寻常人家,哪里有这等享受?这个时候,陆承启自然不会考虑什么奢侈节俭的问题,一切以两位娇妻的安全为重心,无论怎么布置也不为过,要不是技术与条件限制,他还想弄出个可以随意调节温度的仪器来。

    到了晚上,陆承启每每都是在淑妃瑾萱那里渡过。

    说来也怪,瑾萱的肚子,还是不见动静,弄得陆承启都腰酸腿疼,有些惧怕了。可就好像偷过腥的猫,食髓知味下,陆承启觉得自己的意志力被削弱了不少,心头寻思着要不要去西厢,人却已经到了门口。

    陆承启犹豫了一下,还是推门进去了。

    “是小桃么?”

    瑾萱的声音自里面传了出来,陆承启绕过屏风,顿时春光乍泄,大饱眼福。

    只见瑾萱滑顺如缎的青丝秀发,似乎有几分湿润,如云如瀑披散在纤美香肩上,应该是才泡了个汤浴,只披了件小衣轻袍,光滑的香肩裸露在外面,圆润胸脯曲线挺耸,由衣襟胸口下望,半隐半现的,勾勒出一道诱人的深壑。

    小衣短小,勉强遮掩腰臀,下边露出雪白修长的纤秀小腿,俏生生泛着灼灼如华的光泽,一双小巧裸足莹白如玉,剔透玲珑,仿佛天生天成的玉雕,未染半纷尘色,犹带着点滴晶莹水珠,轻轻地踩着精致的木屐,在房间木板上拓下微乎其微的淡淡水痕。

    陆承启仔细打量,发现这瑾萱确实是一个美人儿,从上到下,无处不美,看得眼花缭乱,恨不能多生两双眼睛,可以专注的观看每一个地方。

    “啊,陛下。”瑾萱俏脸飞红,纤手下意识的挡在胸前,轻轻一压,反而显示出胸脯的丰满圆润,充满了弹性。(。)

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 
瑾萱不使心眼的时候,确实有些娇羞可爱。

    陆承启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