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顺皇朝 >

第36章

大顺皇朝-第36章

小说: 大顺皇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论是幽州城还是契丹军营里面,都是灯火通明,篝火通红。因为彼此都害怕对方偷袭,毕竟大多数人都患有夜盲症,一旦乱起来,不败也败了。

    如此熬到三更,双方都有点顶不住,相继睡去。一轮残月悄然升空,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些尚未死亡的伤兵的**哀嚎,以及不远处狼群的嚎叫,勾画出一副残忍的战争页卷。

    此刻,陆承启也没闲着。很早之前,他就不直面之权交给了监察司司长,此刻有了边境军情,更是由监察士快马送回,经过御前侍卫的检查之后,便直接呈到陆承启的御案上。

    说不担心那是假的,幽云十六州乃中原门户,事关大顺生死和战争主动权的掌握,任凭哪一个皇帝都不能无动于衷。

    陆承启早就密令《大顺民报》阐述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以及契丹人的凶残,边境汉人生存状况的凄惨,被掳掠后做奴隶的悲凉……末了,报纸后面号召热血子民,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共同保家卫国。

    这期报纸一出,登时引起了热议。时代的更迭,再加上先前胡人的统治,汉人并不以为游牧民族是异族,根本没想到他们是这般凶残,毫无人性。

    报纸一出,全国哗然。契丹人的凶残,大顺子民也略有耳闻,哪里想到契丹人居然是这般嗜血?打草谷时候的泯灭人性,把汉人奴隶当做货物,地位甚至比不上猪牛。大顺子民看了报纸之后,很多人心中都有些发堵,一股热血直冲脑袋。《大顺民报》这些时日以来,已经以它独特的视角,精准的点评,直入人心的文字,和权威的报道,已被世人所认可,所有人都不曾怀疑这篇文章的可信度。

    《大顺民报》指出:“若幽云十六州陷入敌手,则契丹骑兵一路南下,无险可守。我大顺军队被动挨打,毫无战争主动权。届时,契丹人想入侵就入侵,想掳掠就掳掠,中原大地将饱受涂炭。谨以此文,警醒诸位同胞,国运之战在于幽云十六州,在于每位大顺子民的鼎力支持,在于三军用命,在于文臣献策……”报纸后面,还附了捐赠信息和参军信息,号召有志青年,拿起刀枪,保家卫国。

    这篇文章,巧妙地把家与国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警醒了世人,国破则家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若每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那大顺灭国之日,便是大顺子民破家之时。

    一文惊醒万万人。大顺子民也不缺乏有识之士,一呼百应之下,不少热血青年涌向各地厢军,吓得兵部官吏连夜上奏给陆承启。

    陆承启接到奏报,叹道:“谁说我大顺没有希望,这些热血青年,就是大顺的希望!”

    其中还有一则插曲,那就韩伯珂独子,韩成义也是热血青年,一身家传刀法使得虎虎生风。他原本乃是文武双全,文能提笔写词,武能上阵杀敌。只不过这次恩科没有中,仍留在长安郊外苦读经书。这日他看了《大顺民报》之后,热血上涌,就想报名参军。

    韩凤儿吓坏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道:“弟弟,你还记得爹爹临终前是怎么跟你说的吗?我韩家就你一根独苗,你若再战死沙场,你叫我怎么办?爹爹不希望你去当兵,只想你能读些诗书,做一个富家翁,把韩家香火传下去。好在圣上取消了爹爹的罪名,为他平了反,你能参加科考。你不思进取,怎么对得住死去的爹爹和把你拉扯大的我?”

    韩成义犹豫再三,才把那柄大刀给放回灵位之前,不忿气地拿起了经典书籍,恨恨地看了一眼守在门口啜泣的姐姐。今年才十六岁的韩成义,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最容易冲动。一心为着报效国家,却不曾想想自己的家人。

    陆承启当然不知道这段插曲,他感到欣慰的是,通过《大顺民报》,总算把大顺子民的爱国情怀调动起来了。

    幽州城,经过一日大战,仍然巍然伫立。

    鸡鸣之后,气氛突然再次紧张起来。

    朱大光一夜只睡了两个时辰,期间他还要起来巡视,尽心尽责做到了一个游击将军该做的事情。

    天只是微微一亮,朱大光就下令投石车立时把架在护城河上面的濠桥给砸掉。这方圆百里的树木都被砍伐一空,适合做攻城器械的木材几乎没有。把敌人的濠桥给拆了,他们就要运土填河了。只是幽州城的护城河既宽又深,不知道要掘土多少,才能填出一条小道来。

    耶律涅鲁古听闻濠桥被毁,又气又怒,一连砍了好几个汉兵,才稍稍止住怒气。这时候,耶律重元也得到消息,早有准备的他命令汉军拿着麻袋装土,填护城河。

    这一次他们有备而来,准备以填土战术,一路填到城墙之上。这个战术在东汉末年已经被发明出来,只是那时候是诸葛亮用来夜间偷袭的,并没有正面强攻。况且诸葛亮攻击的那座是小城,哪里有幽州城这般城高墙厚?

    耶律重元想出的这一个办法,看样子好像挺有效的。难道天下坚城著称的幽州城,会被这样攻破吗?看来还是得用事实说话。

    只见汉军掘了土,装进麻袋后,一袋袋丢入护城河中。每一次上去,都有几十人到上百人被箭射中。更有甚者,被投石车抛出来的巨石砸中,被床弩串成一串糖葫芦。

    护城河还没有填到一半,七千汉军已经只剩下两三千人了。耶律重元一看,心中暗道不好,他手下只有这一支步兵,若是打光了,虽不心疼,但要用骑兵的命去填,也不划算。

    他赶紧派上其他游牧民族,如室韦、女真等士兵,下马去填河。这些士兵有了些甲胄,伤亡也降了下来,总算在黄昏之前,弄出了一条小道,仅能通行两人,若是骑马,还有掉入护城河之虞。

    见天色已晚,耶律重元就算有心攻城,也只得吹起牛角收兵,来日再战。回去一清点伤亡人数,居然超过七八千。虽然大部分是受伤,但边军的箭枝都是锈铁斑斑,受伤之后若不是命硬,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技术,肯定会被败血症给害死。所以这些伤兵,也等同死亡了。

第七十五章:你有张良计() 
耶律重元没想到,他费尽心思想出来的填土战术,伤亡会这么大。即便这一日死的最多的是汉军,可其他部落的士卒,也损失不少。相反,契丹骑兵的马弓,鲜少有给城墙上的边军造成伤害。因为他们这次没有把攻城利器——投石车给运过来,单凭这点濠桥、云梯,还真的不够看。再加上边军有经验,早早竖起木立牌、篦篱笆、皮竹笆、护城遮架等遮挡器械,以防止契丹骑兵射来的箭镞。所以契丹骑兵就算是万箭齐发,对城墙上的边军伤害也是很小的。

    如此这般消耗士卒,别说把土堆上高达三丈的幽州城城池之上,就是来回冲到城墙下面,都要损失大量兵马。耶律重元虽不善于领兵,但对于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他还是看得出来的。

    无可奈何之下,耶律重元开始调整战术,并不打算用那个笨法子了,如果这么打的话,就等于把士卒送到边军的羽箭下面。这般送死,耶律重元再傻也不会做。

    他一边命人回辽国,调运更多的攻城器械,一边让汉军去百里之外砍树做云梯,准备下一波攻城。这时候,萧峰看出了问题,那就是契丹大军的粮草有些不够了。

    十万大军的吃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哪怕契丹军队向来没有什么后勤压力,那也是建立在“打草谷”的战时补充军需的手段之上。契丹士兵原本既是战士,又是牧民,一般不需要专门的军需给养。可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的契丹骑兵还是一成不变吗?不是,现在的契丹军队,军需给养渐渐多了起来,虽然只占了十之二三,但也不可小觑。

    这次耶律重元急于建功,连给养都没要,就急匆匆地聚集了部队出发。哪怕契丹骑兵能饮马奶,食湩酪(即奶酪)等维持粮食来源,可军队里面牝马不多,杯水车薪而已。

    契丹骑兵虽自备军食,也带的不多。他们出征要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弓有四张、箭枝四百、长短枪、骨朵、斧钺、小旗、锤锥、火刀石、马盂、炒一斗,沙袋、搭钩毡伞各一个,縻马绳二百尺……带了这么多东西,都要放在马匹之上,即便有每人几乎有三四匹马,对马力的消耗也很大。再带上一个月左右的粮食,那负重就更大了。再加上幽州城外虽然有水草,但不算丰盛,马力消减很快。

    再加上大顺用出的坚壁清野策略,坚决不让契丹人得到一粒粮食的原则,契丹人连打草谷都要深入幽州地界之内,恐怕他们在险峻的大山面前,对这项工作不感兴趣。

    萧峰注意到这个问题,可他也认为不算什么。契丹人都有习惯自备军食,一般都带足一个月所需,只要一个月之内攻下幽州城就行了。再不济,等到二十天左右的时候,再撤退,剩余的粮食挤一挤,也能坚持回到辽国边境。沿途再打猎什么的,总能找到吃的。对于粮草问题,他们从来不担心。

    这也是为什么汉人一直打不过游牧民族的根本原因之一。兵书里面不知道有多少战例,讲的是如何断粮道,迫使敌军自乱阵脚。可契丹人没有专门运粮的粮队,怎么断他粮道,毁他粮草?没有了这个大杀器,汉人便要陷入了苦战,而且是艰苦的守城战,不敢轻易出击。

    翌日清晨,契丹人又发起了攻城。这一次来的总算不是汉军了,因为汉军差不多损失殆尽,耶律重元命令他们去砍树制造攻城器械去了,没有再投入战斗之中。

    而这些攻城士卒,大多是由渤海、奚、室韦、女真等族的士兵组成,当然也有不少契丹人,他们的作用是在队伍最后面,做督军。

    不得不说,这些游牧民族的悍勇程度,比之前些天的汉军凶了不知道多少倍。一个个悍不畏死的模样,连边军都被震撼到了。特别是看到一个女真族士兵,身上插了不下七八枝箭羽,都还不要命地冲上云梯,最后是流血太多,力竭而死。但他的悍勇,大大鼓舞了攻城军队的士气,一时间边军的气势有所降低。

    契丹军队所剩的云梯不多,还有十余架而已。朱大光也不敢藏着掖着了,命人把猛火油柜推出来,用火攻把云梯烧掉。

    猛火油柜的确是一件大杀器,聪明的汉人把烟火的原理运用在了攻城器械之上。它以猛火油(即石油)为燃料,用熟铜为柜,下有四脚,上有4四个铜管,管上横置唧筒,与油柜相通,每次注油三升左右。唧筒前部装有“火楼”,内盛引火药。发射时,用烧红的烙锥点燃“火楼”中的引火药,然后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柜中压缩空气,使猛火洞经过“火楼”喷出时,遇热点燃,成烈焰,用以烧伤敌人和焚毁战具。而朱大光命人所用的这些猛火油柜则是小型喷火器,用铜葫芦代替油柜,以便于携带、移动。

    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石油,它遇火不灭的特性,让中国人大感兴趣。聪明的中国人很快就结合烟火的原理,把石油用作武器,制出了原理和今天喷火器十分相似的“猛火油柜”。

    这一件大杀器一出来,登时扭转了战场的形势,契丹军队为之气结,而边军则大大鼓舞了士气。特别是有些攻城士卒被沾到石油之后,扑灭不得,惨叫地倒在了地上,痛苦地翻滚来翻滚去,直到烧成灰碳才断气。看到这一幕惨剧,攻城士卒再也聚集不起士气,败退下来。十余架云梯也被焚毁了七八架,仅余三四架撤退了回去。

    哪怕契丹督军砍杀了不少吓破胆的其他族士兵,也阻止不了如同潮水般的败兵,耶律重元气得火冒三丈,眼看就要攻到了城墙之上,却被火攻毁了好事。

    但兵败如山倒,他只得勒收部队,聚集败兵,稍作休整。

    这一战仅仅是打了一个上午,幽州城就危险迭出,朱大光有点心悸了。要不是契丹人没见过猛火油柜,恐怕不易击退这般悍勇的士卒。

    他巡视了一番城墙上的边军,命令换防,把预备队换上,原先疲惫不堪的边军换下去休息。有多年作战经验的他,知道下午契丹人的攻势,会更加猛烈。

第七十六章:我有过墙梯() 
弥漫的硝烟,遮天蔽日。特别是使用了猛火油之后的战场,更是显得有些灰醚一片。这些猛火油是未经提炼的石油,燃烧起来黑烟特别大。黑烟升空后,一时间连艳阳都显得灰暗起来。

    耶律重元在大营之中,一时间也没了辙,问手下将领道:“这是什么武器,竟有如此威力?”

    众将皆不识,待得揪来一个边军俘虏,才得知这是猛火油柜,乃是近些年军器监制作出来的大杀器。里面装的是猛火油,一旦沾上,难以清洗,遇火立燃,十分恐怖。

    虽然猛火油柜的射程并不远,但架不住契丹士卒对它的畏惧。哪怕是谁,看见一个浑身着火,活活烧死的人,也会觉得十分残忍,从而彻底心寒。

    契丹大军的士气就是这样为之一挫,耶律重元也有点措手无策了。好在萧峰说道:“听那顺兵说到,这猛火油柜并不多,恐怕撑不了多久的。如果我军能制作更多的云梯,又岂会害怕攻不上去?皇太叔只需下令,攻入城中的士卒,金银财宝,汉奴女婢任由他们选取,肯定能激发士气。”

    耶律重元白了他一眼,说道:“若是如此,岂不是乱了套?传我命令,下午接着攻城。对了,汉奴们把云梯做好没?”

    负责督军的契丹将领,闻言连忙说道:“顺军实在狡猾,方圆百里之内并没有大树,末将已经派汉奴去百里开外砍树造云梯了,想必很快能回转。”

    耶律重元点了点头,说道:“下令让儿郎们吃饱一点,午后再战。【愛↑去△小↓說△網。ai qu 】若谁能攻进城中,我赏他一个大大的官职!”

    此刻,幽州城中,朱大光也知道,契丹大军一时半会组织不起攻势了,便下令吃饭。不多时,煮好的饭菜端了上来。比之以往的伙食,打仗这会的伙食好多了。虽然还是糙米为主,但平日里吃怕了野菜、麦麸和高粱的边军,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军官的伙食好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