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懒散辽东 >

第2章

懒散辽东-第2章

小说: 懒散辽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坚持要送,一边坚持不收,两人正僵持着的时候,又有人找到了这边。

    “杨琳!原来你在这里啊,真是让我好找!”

    看见来人,不少正在瞧热闹的食客纷纷扭过头去继续吃起来自己的早饭。原来一边说着话一边走进门来的人是里长范长增。

    之所以看见范里长进来,所有人都为空避之不及,那是因为这位范里长雁过拔毛的名声太烂了。范拔毛跟铁岭卫另外一位周扒皮可以说是一时瑜亮。

    丝毫不在意众人的看法,范长增一边踱着步子走过来一边顺手从旁边食客的桌上抄起了一个大肉包子。

    三下五除二把包子塞进了肚子里,范里长也来到了杨琳的身边。上下打量了杨琳两眼,范长增开口问道:“杨琳呐!听说你昨天被惊马给撞了,没有什么大碍吧?”

    听到范长增的话,杨琳微微一愣。

    这位范里长的大名他可是知道的,他可不相信这位范里长会如此好心登门看望受伤的自己。

    果不其然,范长增接下来的话就说明了他的来意。

    “诺!事情是这样的,畜生不长眼撞到人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按理说这种事跟主人没什么关系。不过呢,畜生不通情理,人却不能不通情理。马的主人托人找到我,特意过来看望一下你,顺便呢给你一点钱财作为补偿!”

    听范长增说完,杨琳的眼皮微微垂了下来。

    这位范里长可真会说话,三两句话就把人的责任给撇清了。畜生虽然不长眼,但是主人就没有责任管教自己的牲口吗?合着自家的马受惊伤了人,给人补偿还算施舍了?

    对于昨天撞伤自己的那匹马,杨琳还是有些印象的。高大神俊,就算是在不缺好马的辽东也足够令人惊艳。能拥有这样一匹好马,主家自然不会是寻常人物。但是不管是谁,从这件事的处置上都没办法令杨琳接受。

    这是诚意的问题,关键是态度,跟钱不钱没有关系

    杨琳还没有在心里说完这句话,他就被范里长从袖子里拿出的东西给闪到了眼睛。

    雪花花、光亮亮,一锭银元宝!

    怎么也得有十两、八两吧!杨琳一瞬间就摸清了这枚银元宝的价值。后世的杨琳身家颇丰,别说是银元宝,就算是金条都收藏了不少。可是眼下的杨琳却是穷的叮当响,身上满打满算也不过几十枚铜子,其中还有十枚马上就要作为早饭钱离自己而去。

    纹银十两,对于眼下的杨林来说,这可是一笔巨款!换句话说,这笔钱对于这个时代大部分人来说都算得上一个不小的数字,要知道寻常人一年的收入大约也就是这个数字。

    有了这笔钱,杨琳眼下窘迫的困境自然是迎刃而解,杨琳真的有些心动了。但是

    “范里长!您还是把银子收回去吧!请转告马主人一声,无功不受禄,这钱杨琳不能收!”

    白花花的银子面前,所有人的眼睛都是直的。

    突然听到杨琳的这句话,顿时所有人都醒过神来。

    “啥?杨琳这小子竟然拒收了?”

    “有银子不要?竟然还有这样的傻子?”

    众人的议论纷纷传进杨琳的耳中,杨琳在心里忍不住微微一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笔钱对于眼下的自己来说确实可以解燃眉之急,换做以前的杨琳或许真的会收下了这笔钱。可是眼下的自己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穷书生,需要钱还不能自己动手去赚吗?杨某人也是要脸面的人!

    君子不食嗟来之食,若是那马的主人亲自到自己的面前诚诚恳恳道个歉,自己或许还会给个面子把银子手下。现在这幅模样,真把自己当要饭的打发?

    比起其他人来,范长增的脸色无疑要更加难看。任谁吃了钉子都不可能太过心情愉悦。

    “杨琳?你这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是嫌银子太少,还可在再加!”

    范长增沉着脸说道。

    没想到范里长的反应会这么大,杨琳抬头打量了他一眼。顿时杨琳反应过来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想来这位范里长在这个中间是吃了回扣了!

    “为了表示我个人的心意,我自掏腰包补偿你五两银子,这下你应该满意了吧!”

    果然!

    听范长增如此一说,杨琳立刻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自掏腰包?骗鬼去吧!肯自掏腰包那还能是范拔毛?

    “对不起!这跟钱多钱少没有关系!杨某人伤无大碍,就不劳范里长破费了!”

    说着话,杨琳还在“破费”两个字上加了重音。

    杨琳表示地如此明显,范长增如何还不明白被杨琳看穿了小心思。话已至此,自然没办法继续再说下去。

    “好!好!好!姓杨的,今天的事情,范某人记下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将来再有什么事情可不要怪范某人不仗义!”

    撂下这句狠话,范长增转身走了。

    看着范里长的背影,杨琳知道自己今天是把这位范里长给得罪惨了。确实如同杨琳猜测的那样,原本马主人交给范长增的并非是十两银子,而是二十两。只不过考虑到杨家的贫寒,十两银子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范长增这才雁过拔毛留下一半送进了自己的腰包。

    可是因为杨琳拒绝手下银子,直接导致范长增已经到嘴的肥肉也不得不吐了出来。将银子全部吞下?借范长增俩胆子,他也不敢!

    到嘴的肥肉飞了,范长增是把杨琳给恨透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章 来自肚皮的危机() 
得罪范长增的事情杨琳不是没考虑到,只不过他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罢了。掌管户籍、赋税职责的里长在老百姓眼里已经是很大的官职了,可对见惯了后世各种大人物的杨琳眼中,里长充其量不过是个村干部罢了!

    回到家中,杨琳发现弟弟杨琅已经醒了。

    听杨琅提及刚刚范里长来家里找过自己,杨琳这才知道原来刚刚范长增跑来一通敲门把正在熟睡的小杨琅给吵醒了。

    被人扰了清梦,小杨琅很是不高兴,但是毕竟刚刚来的是里长。小家伙也就没说什么怨言,生怕耽搁了哥哥的大事。

    “没关系!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罢了!饿坏了吧,趁热赶紧吃了吧!”

    说着话,杨琳将自己从包子铺带回来的早餐递到了小家伙的面前。

    毕竟年纪还小,少年心性使然。一看见香喷喷的肉包子,小杨琅立刻将里长的事情忘到了脑后。

    看着小家伙吃的如此心满意足,刚刚早饭花掉的十文钱也还让人觉得十分安慰。可是这么一来,自己口袋里的钱就更少了。

    这样下去可不是个事!就算是后世,寻常人也很少顿顿都在外面解决的,更何况生产力如此落后的大明朝了。

    可是反过来看,就手中这点钱,就算自己买米面在家里做,怕是也坚持不了一个礼拜。这还只是吃喝一项。冬天了,买取暖的柴火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是时候想办法赚点钱了!

    前世的时候,杨琳也看过一些“穿越”题材的文学作品,加上自己这些年的见多识广,搞一些什么发明创造也不是没这个能力。但是有几个问题不得不考虑一下。

    首先是成本,任何一个项目都不可能空手套白狼,前期的投入都是必然的。而本钱恰恰是眼下的自己最缺少的。

    另外就是盈利周期的问题。这个世上立刻就能见到效益的投资大概除了彩票就是赌博了,时间同样是眼下的杨琳所没有的。

    现实一点还是先赚点钱填饱肚子吧!

    回想了原本属于另一个自己的记忆,杨琳明白了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肩不能担、手不能提,杨琳赚钱的法子还是用自己的笔杆子。考了十几年科举到现在也不过是一个秀才,可毕竟也是读书人了。在文盲率如此之高的古代,“知识分子”的成色还是很足的。

    平日里帮人记记账、写写婚丧节庆的对子,养家糊口倒也饿不死兄弟二人。如果是换做文化需求较大的江南地区,还能多上一个帮人抄书、抄经的业务。

    知道了往日里杨琳赚钱的门道,杨琳却并没有打算去照做。

    这样的营生饿不死,可是也赚不到大钱。这么浑浑噩噩过下去,等到将来辽东兵戈四起,自己又要如何自处?

    力挽狂澜、救国救民于危难之中,若是有这样的机会,杨琳当然不会放过。可是眼下,起码赚上一大笔钱,让兄弟二人能有一条退路迁移到湖广、江浙一代,这才是最现实的目标!当然,若是有机会漂泊出海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就算是圣人,在“达则兼济天下”的后面也还有一个“穷则独善其身”的质朴愿望。

    心里正想着,这个时候门外又有人来敲门。

    起身开门,杨琳看见找上门来的是一个五十出头的老人。上了年纪身材显得有些伛偻,但依旧可以看得出来老人家年轻时候的骨架很宽大。令杨琳格外注意的是老者耳后头发下隐约露出的陈年伤疤。这一定是一个有故事的老人。

    “黄爷爷,你来啦!”

    刚刚啃完手中的包子,杨琅瞥见了来人他惊喜地开口打着招呼。

    原来来的老人正是昨天好心给兄弟二人送来饼子的邻居老黄。老黄今年五十多岁,是街头杂货铺子的掌柜。因为老伴去世较早又没有子女的缘故,老黄一直将杨家兄弟当成自己的子侄看待。昨天正是老黄出面请来了“糊涂”大夫来帮杨琳看病。

    在听了“糊涂”大夫的诊断结果之后,老黄忍不住替杨琳赶到惋惜。生死各安天命,见惯了生死的老黄倒也没有矫情。今天一大早起来想起来杨琅的早饭还没有着落,他这才在去铺子之前来了一趟杨家给兄弟二人带了些吃的,顺路也来探望一下杨琳的情况。

    看见杨琳安好无恙地站在自己的面前,老黄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多谢黄老昨天的仗义相助了!”

    已经从弟弟的口中听说了昨日老黄替自家兄弟做的事情,杨琳一躬到地由衷谢道。

    “跟我老头子何必说这些见外的话!没事了就好,没事了就好!”

    伸手扶住杨琳的手臂,老黄满是喜悦地说道。

    “好了!既然你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铺子那边还等着我去照看,我就不在这里久留了。这些东西你先收下,这些日子还有什么麻烦不要客气直接找我就好!”

    说着话,老黄将手中拎着的米面等物塞进了杨琳的手中。对于老黄的江湖救急,杨琳并没有客气。要面子也是分情况的,老黄的心意自己只要记在心里就好。事后再加倍报答就是了,这跟范里正拿来的银子可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老黄刚要转身离开,杨琳却突然开口了。

    “黄老!请留步,我有点事情想要跟您请教一下!”

    被杨琳喊住,老黄显得微微有些意外。

    这次见面时间不长,但老黄能够察觉到发生在杨琳身上的那种变化。似乎这个年轻人重伤一场之后比以前的那个杨琳增加了不少的自信的神采。

    不清楚杨琳打什么主意,老黄还是点头同意了杨琳的请求。

    看见哥哥跟黄爷爷有大人之间的事情要谈,小杨琅很懂事地离开了房间并帮两人带上了房门。

    小家伙的主动离开让杨琳有些意外同时也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事情尽管跟杨琅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可杨琳还是不想让杨琅听到。因为那将会完全颠覆自己这个哥哥在小杨琅心中的形象。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章 出路在何方() 
“好了!老头子我也不是什么外人,有什么事情就尽管说好了!”

    在炕头坐定之后,老黄爽快地说道。

    老黄敞亮,杨琳也不是那种拖泥带水的人。既然老黄都已经开口问了,杨琳也就没有再扭捏什么。

    “黄老!您见多识广,眼界自然不是我们这些小辈能比的。您跟我说句实话,科举这条路子到底希望有多大?”

    听到杨琳的话,老黄沉默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复又抬头看了一眼杨琳,老黄伸手摸出了随身携带的烟袋。

    点燃烟袋之后,老黄深吸了一口。呛到了肺的老黄用力咳嗽了几声。他这才最终拿定了主意。

    若是换做以前的杨琳,老黄或许还会觉得这样做有些残忍。可是面前坐着的杨琳让老黄认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远不是以前那个书呆子了。

    “一成也没有!”

    将憋在心里的实话说了出来,老黄感觉轻松了不少。

    果然!

    听到这样一个答案,并没有让杨琳太过感觉到意外。国人“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观念由来已久。就算是后世的孩子,不也都是在为了考一个“毕业就失业”的大学而埋头苦读。更何况眼下完全能够称为“鱼跃龙门”的科举了。

    辽东因为特殊的环境因素,文教方面在整个大明都能排到后面。整个辽东在大明朝几百年历史当中甚至都不及江南某些州县出的进士多。虽说科举未必就一定要中进士,就算是个中个举人对于寻常人来说也是一件一步登天的事情。可这其中的难度也并不小。

    “你可知道这铁岭卫学当中的生员当中父辈、祖辈为官者几何?”

    听到老黄的反问,杨琳微微一愣。

    知道这个问题杨琳不可能清楚,老黄也就没跟他卖关子,“铁岭卫学共有生员四十二人,其中有长辈为官者三十八,另有四人为寄籍”

    接下来的话老黄没有全部说完,不过以杨琳的数学自然不可能算不出来。也就是说整个铁岭卫学当中的生员,超过九cd是官宦子弟。剩下的四人寄籍也就是商人家的孩子。寻常老百姓家的孩子考上生员的人数竟然为零。

    这还只是生员,想要考上举人,还要参加接下来的乡试。这么看来,刚刚老黄说的“一成也没有”还算是比较客气的说法了。想要在科举这条路出人头地,说可能性几乎为零也不为过。

    清楚了这一点,杨琳心中并没有感觉到太大的遗憾,反倒是有了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