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懒散辽东 >

第15章

懒散辽东-第15章

小说: 懒散辽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既然会选择这样的下手方式,显然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非但是这牢房之内,怕是牢房外对方也已经布置地天衣无缝,自己就算是喊破嗓子估计也不会有人来出手相助。眼下能够依靠的就只有自己了。

    看看对面狱卒缓缓拔出的腰刀,再看看自己手上的枷锁。杨琳忍不住苦笑一声。

    “收人钱财,替人消灾。杨琳,到了那边不要怪兄弟心狠手辣了!”言罢,那狱卒持着明晃晃的腰刀一步步逼近了杨琳。

    何时见过这样的阵仗,就算杨琳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依旧难免有些发憷。他缓缓后退,没退两步后背就装上了冰冷的牢栅。

    见杨琳退无可退,那狱卒猛然扬起手中的腰刀朝着杨琳的脖颈之间砍下,分明是要置杨琳于死地……

    镇抚司大牢外,一个人影脚步匆匆从外面赶了回来,正是今日一晚上没有露面的老丁。傍晚的时候,邻居突然跑来传信说他家小儿子病得不轻。没敢耽搁的他赶紧回了趟家,结果发现只不过是虚惊一场。

    看看天色不早了,担心杨琳没人照拂,他草草在路边买了些吃食就赶了回来。

    “丁头,您这怎么又赶回来了?”

    刚到镇抚司大牢外,老丁就被人给叫住了。

    “差事在身,我哪能一去不复返。”

    老丁打了个哈哈便要往里进。

    “嗳,急什么!”牢门外那人伸手一把揽住了老丁的肩头,“高头打过招呼了,今天晚上放了你的假,您老还是回去照顾小四吧!”

    被对方的动作弄得哭笑不得,老丁只好开口解释,“小四不过是跌了一跤,根本没生病!”

    那人刚要再说些什么,突然听到大牢里传来一声惊呼,“不好了!有人越狱了!”

    听到这声音,两人全都是一愣。老丁一瞬间反应了过来,他一把挣脱了纠缠然后一个箭步就冲进了大牢之内。

    刚刚拦住老丁那名狱卒非但没有惊慌失措反倒是松了口气。眼看着老丁的人影已经消失在了门内,他这才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跟了上去。来到牢内,他远远就看见老丁像钉在了那里一般一动不动。

    而老丁的对面则是站立着一人和他遥遥对峙,背对着火光没办法看清对方的面貌,不过却能清楚看见他脚下倒着的两人。

    “发生什么事了?什么人越狱……”

    快步上前来到老丁的身旁,他气喘吁吁问道。还没等他的话说完,当他看清站在老丁对面那人的面貌他忍不住大惊失色。

    嘡啷一声抽出了腰刀,他遥指着对面那人。

    “好贼子,休得猖狂!还不速速束手就擒,难道你真的以为能够插翅逃走不成?”

    听得他的话,杨琳咧嘴一笑丢掉了手中带血的手镣然后返身钻回了自己的牢房内。

    那名狱卒看见杨琳没有反抗的意思,他这才快步上前重新给牢门上锁。等做完这些之后,他才低下头去查看两名同伴的情况。看到两人的呼吸尚在,他这才稍稍松了口气。头上鲜血淋漓那人只是模样吓人,其实伤得并不重。另外一人的情况就不是很好了,脖子上被铁索勒出的痕迹已经范青带紫,怕是再用力一些喉管都要被勒断了。

    “丁头,您看……”

    犹豫一番之后那狱卒最终还是抬头征询老丁的意见。

    “你们做的好事!”

    守着大牢,见惯了太多肮脏的阴暗事情,老丁早就已经明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他一甩袖子冷冷说道。

    “丁头!兄弟们也是没办法,谁让这件事是……”

    那狱卒压低声音在老丁的耳边说了两句。

    听对方说完,老丁脸上的神色一阵阴晴变幻。最后他摆了摆手示意对方去安置那两名受伤的狱卒。

    等到牢内再次安静了下来,老丁这才隔着牢栅坐到了杨琳的对面。看了一眼神色平静的杨琳,老丁的心中忍不住暗暗称奇。

    难怪老黄会如此重视这个年轻人,单单这份处变不惊的心态就十分难得。

    “实在是抱歉,我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第三十三章 你可知罪() 
两相印证,很快就推出了事情的经过。

    一方面调虎离山,将老丁引开。然后趁机对杨琳下手。就算等到老丁回来,事情也已经木已成舟。这样的手段堪称完美。

    在单对单的情况下,一个持刀的狱卒对付一个手上戴着镣铐的书生,这样的对决几乎是不可能存在任何悬念的。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杨琳耸了耸肩,“这还多亏了丁叔帮我解开了镣铐,不然我除非是三头六臂,不然的话双手被捆着也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杨琳没有夸大其词,之所以能够险境求生正是因为对方并不知情他手上的镣铐已松。

    先示敌以弱,等对方临近得手也是防备最为懈怠的时候,杨琳用手上的锁链架住了对方的腰刀。然后趁对方惊愕的时候顺势将其扑倒,然后用锁链箍住了对方的脖子。

    老丁深深看了一眼对面的杨琳。他嘴上说的轻松,明眼人都能感受得到当时情况的凶险。

    被杨琳打倒的狱卒身强体壮,若是公平对决两个杨琳怕都不是他的对手。然而麻痹大意之下,杨琳却根本不给他重新来过的机会。

    “这件事会怎么处理?”

    杨琳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这种事情以往只在影视剧里见到过,没想到现实当中的牢狱之中竟然也会如此的凶险,只能说是人心险恶。

    “放心!这次没能得手,而且又被我撞破了。不管是谁策划的这件事都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老丁摆了摆手斩钉截铁说道。

    “今日镇抚司大堂上发生的事情,分明是有人要保你。这时候对你下手,岂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怕是有人受了蒙蔽。”

    对于老丁的判断,杨琳没有太多的疑问。然而杨琳却是不认为他不知晓是谁暗中下的手。既然老丁不愿意说破,杨琳也就懒得继续追问。

    放下心来的杨琳,他这才拿起老丁刚刚带来的酱猪蹄啃了起来。

    看了一眼大快朵颐的模样,老丁心中暗笑。差点被这小子唬了过去,还以为他真的处变不惊呢。

    杨琳一个猪蹄还没有啃完,就听得一阵脚步声响起。原来是先前善后的那名狱卒去而复返了。目光躲闪没敢直视杨琳,他低着头来到老丁的身旁。张了张嘴有些难以启齿,最后索性豁出去了这才说明了缘由。

    “丁头,郭大人要提见他……”

    原来是郭威要提见自己,怪不得这狱卒刚刚那么纠结,原来是他们之前诱骗自己出牢的理由一模一样。这也就罢了,郭威此时传见自己分明表明了他对这个案子的重视。摸不清郭威对自己的态度,若是自己在郭威面前告上一状,那几名狱卒全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通过老丁的话,杨琳也知道在这件事当中这几名狱卒也不过是受人操纵的。自己纵然在郭威面前把事情道破,很大可能也是息事宁人。毕竟这大牢也是郭威的管辖范围,出了狱卒草菅人命的事情,郭威这位镇抚脸上也不会好看。

    若是此事不会闹大,这几名狱卒背后的主使自然也不会暴露出来。这样一来,自己逞了一时口快,除了给自己招惹了一些死敌之外并不会有任何收获。这样赔本的买卖,杨琳当然不会去做。

    给了老丁递了一个自己知道轻重的眼神,杨琳长身而起。

    “还不赶紧谢过杨公子!”

    见身旁的狱卒还在用祈求的目光看着自己,老丁向他说道。

    “谢谢杨公子大恩大德!谢谢杨公子宽宏大量……”

    跟着那狱卒来到外边,早已经有两名郭威的亲兵等在牢房门外了。似是因为等得时间有些长的缘故,两人的脸上都挂着一丝不耐的神色。今日在大堂上已经见过杨琳的面,倒是省了一番确认真身的麻烦。

    “走吧!”

    说完,两名狱卒一前一后将杨琳夹在中间便朝镇抚司的后衙走去。看样子那位郭大人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离开衙门,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耽搁了。

    在一处暖阁外,两名亲兵停下了脚步。一人帮杨琳卸下了镣铐,另一人则是上前扣门,“郭大人,杨琳已经带到!”

    “让他进来!”

    门后传出一个不怒自威的声音,正是今日在镇抚司大堂上审理案子的郭威郭镇抚。

    杨琳推门进去,一眼就看见了端坐在书案后的郭威。正在奋笔疾书的郭威听见杨琳进来,他放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来。灼灼的目光钉在杨琳的身上好像要看穿杨琳的内心一般。

    “杨琳!你可知罪?”

    重重一拍桌子,郭威喝到。武官出身的他人高马大、嗓门洪亮,这一声大喝让杨琳的耳膜都有些发疼。

    换做这个时代任何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在面对一个手握生杀大权的官员时,被这样的一声吼怕是都要吓得腿软。然而这种先声夺人的小伎俩对杨琳来说却是没有丝毫的用途。

    “不知在下何罪之有!”

    “好你个杨琳!你还敢狡辩。读圣贤书却不思行圣贤事,见利忘义以奇技淫巧误人,更致人死亡。铁证如山,难道本官还冤枉了你不成?你虽不杀伯仁,伯仁却由你而死。”

    “郭大人此言谬矣!”

    听到郭威的话,杨琳连连摇头。

    “郭大人说‘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殊不知,那王导对周伯仁心有怨恨,可在下与那位江老丈何怨之有?再者,郭大人口口声声在家见利忘义,敢问这利从何来?”

    杨琳一番话掷地有声,让郭威碰了一鼻子灰。本以为自己一番恐吓就能把杨琳吓住,他也没有仔细寻思措辞,顺手拈来把今日堂上江辰、韩荣状告杨琳的原话拿来用了。结果在大堂上惜字如金的杨琳此时却如同变了个人一般。

    “好!好你个巧舌如簧的杨书生!本官辩不过你,倒要听你如何给自己洗白。那石炭有毒,就连本官都知晓,你为何偏偏要拿他来取暖?难道孔圣人就是这么教育你们敢为人先的?”

第三十四章 “将功赎罪”() 
“大人!石炭取暖,古已有之。《汉书》有云‘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何来杨琳为人先一事?”

    听到郭威的问话,杨琳不慌不忙回答道。在知道因为石炭炉子被人告了之后杨琳就在想着如何给自己辩解。因此回答起来更是连思考都省了。可惜杨琳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更多古籍之中关于煤炭使用的记载,不能给自己的话增加信服度,然而他却知道煤炭的使用早在宋朝时候就已经十分普遍。

    记得曾经观摩《清明上河图》时,解说就指出画中有细节表明汴梁居民曾烧煤炭取暖。想来也不难理解,北宋汴梁人口超百万,这些人冬天取暖如果全用木柴一个冬天怕是要烧掉一大片森林,除了煤炭杨琳想不到其他的解决方法。

    经过宋末到明初这百年的战争,人口密度大量降低,对煤炭使用的需求开始减少。可大明朝时的北京城少说也有几十万的人口,冬季取暖必然也需要煤炭的支撑。

    所以,这个锅杨琳不背。杨琳一句话就把郭威给自己的罪名给顶了回去,从根本上切断了背黑锅的可能。

    “本官也不与你多说,本官且问你,你可知这石炭烧了是会死人的?”

    被杨琳拿话堵了回去,郭镇抚开始耍赖皮了。

    “大人,你可曾听过有人因为吃河豚入罪的?”

    突然被杨琳扯开话题,郭威一愣。河豚有毒,听说过有人用河豚毒死人入罪的,可吃河豚入罪的他还真没听说过。可这杨琳突然提这个做什么?转眼一想,郭威就明白了杨琳的意思。

    “好啊!那你是有‘吃河豚’的办法喽?”

    郭镇抚的话已经说得如此直白,杨琳哪里还能不明白他的用意。

    “大人!在下曾经遇到过一名南方来的商人,从他那里学到过一些使用石炭的注意事项,以及……”

    在“以及”这里杨琳故意微微停顿了一下,吊足了郭威胃口之后他这才继续说了下去。

    “以及如何改良用石炭炼铁的法子!”

    果不其然,等杨琳说完,郭威的呼吸都加重了几分。

    改良炼铁的法子?单单听到这几个字就够让郭威心动了。无论是什么时代,自从人类发现了钢铁之后,钢铁就是权衡国力、军力的最重要指标。要不然草原上的鞑子们也不会千方百计连废铁都想要弄到手。

    鞑子们缺铁,辽东的明军一样不富裕。辽东二十五卫每一卫都下设铁场百户所,除却提供辽东所需的兵器、农具之外,还缴纳部分充当税收的“额铁”。《全辽志》就有记载,最多一年二十五卫共缴纳了两百吨左右的额铁。

    多么?不多!后世那些多如牛毛的小铁厂一天都要生产几十吨的铁。要知道辽东几百年后可是凭借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国内首屈一指重工业基地的地方。

    若是能够改良炼铁的法子……

    不需要能提高太高的效率,但凡能够有点效果,其中的功劳都够自己受用不尽的。

    在辽东特有的军政体系之下,负责行政方面的官员地位是没办法跟手握兵权的将领相比的。自己在这个镇抚的位置上呆的也够久了,如果能够借这个机会被提拔为实权的千户……

    心里想着,郭威已经拿定了注意。

    “好!既然你如此说了,本官就给你个将功赎罪机会。明日起,城南铁场百户所的蒯百户会上门找你。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若这能如你所说。本官做主,之前的事情一笔勾销。如若不然……”

    这是强买强卖啊!

    听到郭威话,杨琳在心中腹诽不已。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接下了这个强行安插给自己的任务。

    之前开口说出这一点的时候,杨琳就已经猜到了会是这样一种结果。因此他倒也没有多少抵触。冶金确实不是杨琳的专业,不过以后世掌握的知识,随便提出一些就能对炼铁的技术进行不小的改进。杨琳也不担心完不成郭威交给自己的任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