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三国有些乱 >

第135章

我的三国有些乱-第135章

小说: 我的三国有些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突围!”张角拍了一把城边的箭垛说:“只有突出广宗,化整为零,占山为王或分散四野,静待时机才是出路。”

    “这是什么办法?”张梁不太赞同地说:“如此一来,我们黄巾军所取得的地盘和些许儿优势都会化为乌有,甚至可以说前功尽弃。”

    “别跟我争,我希望临死之前为黄巾军谋一条活路!”张角瞪了张梁一眼说:“我身体状况如何?你还不清楚么?”

    “大哥!你不会有事的!”张梁有点哽咽地说:“我听大哥的还不行么!”

    大哥张角对于张梁而言,也是天一样的存在。如果说张角真的倒下,张梁会像迷路的孩子,不知该去向何方?

    “永远都会有明天,而我未必有以后。”张角拍了拍老弟张梁的手背道:“天命不可违,当有一天我不在了,黄巾军的大旗还得你来扛!”

    张角说完,步态有点蹒跚地走下城头。留下略有悲伤茫然的张梁在城头发呆!

    ……

    广宗城外,皇甫嵩亦愁眉苦脸地召集众将议事。讨论接下来的对黄巾军的战略战术。

    “洛阳方面的意思大家也都知道,不知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皇甫嵩有气无力地说:“马上年节将至,看来无法回家过年啦!”

    上次在孙坚受挫之后,皇甫嵩上书为其请功,顺便问接下对广宗黄巾军的策略。洛阳很快有了反应。封了孙坚一个破虏将军的称号,至于其他什么就欠奉,甚至连战死的孙坚部下提了也没提。

    对于广宗城及城内的张角部,责令皇甫嵩部尽力破之,万一破不了就先围着吧。粮草物资什么自个儿想办法解决,嗯,洛阳都快揭不开锅啦!

    在洛阳方面看来,士卒都算不上人。我们都在勒紧裤腰带,那么你们也悠着点吧!坚持坚持,冬天都过了太半,春天还会远吗?洛阳当朝大约是这么个意思。

    “你们在这里耗着吧,我奉陪不起!”孙坚愤怒地说:“我数千江东子弟血洒广宗,就这么不闻不言以对,让人情何以堪?让我如何报效国家?”

    孙坚对洛阳方面的怒火在旨意传来之时就达到了顶点,若非皇甫嵩和朱儁两位顶头上司压着,那几位传旨的天使就被孙坚砍了。

    “文台勿急!”曹操打着圆场道:“文台已有官爵,何愁没有人马?”

    “你,你曹孟德就是混蛋!”孙坚已经红了眼,恶狠狠地瞪着曹操说:“死的不是你曹孟德的部众,当然可以轻描淡写。”

    “孙文台!你可别给脸不要!有你这么咒骂人的么?你部下伤亡惨重,我也难过。”曹老板毫不示弱地说:“难道发生了的事有什么办法否定么?不只有想办法解决或弥补!”

    曹操和孙坚就是完全两类人,甚至恰恰相反。孙坚方正棱角分明,不会圆转迂回。而曹操则圆滑灵动多变,总能从不同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

    “懒得和你说!”孙坚霍然起身,不顾众人难看的脸色,拂袖而去。

    孙坚任性而去,留下一营帐面面相觑的众人。那怕孙坚之行为已触犯某些禁忌,但是念及其遭遇,也无人有心计较。

    看着孙坚萧索的背影,不由让人长叹一声:“真性情中人也!”

第219章 ,变数迭起(上)() 
“朱将军,会后好好劝劝文台。”皇甫嵩对孙坚出格的表现不以为忤,反而以同情语气道:“视部下如手足,乃是一个合格将领该有的品质。”

    朱儁点点头,有些肝痛地说:“当朝不体衅将士,真让人心寒。如此以往,汉室何以安宁?”

    “汉室何以安宁我不知道,目前广宗战局就陷入困局,如何破局都是未知之数。”曹老板受了气,怪话连篇道:“当朝应该认为黄巾军只要不攻打洛阳,其他地方就随便了!”

    曹老板本来就不是逆来顺受之人,脾气也够大。自己一片好心劝解孙坚,却被人家咒骂,心情能好才怪。没有拂袖而去,已经足见心性坚韧了。

    其实曹老板更不知道,他之所言还真是事实。灵帝这货和十常侍还真是这么个意思。只要黄巾军不威胁到他们,其他地方请便。

    这还得怪众世家把皇家架空得够惨。别说皇命下县村,连出不出得洛阳还有待商榷。既然你世家如此得瑟,那么你们去对付黄巾军吧!

    这破罐子破摔得很让人无语。这到底是刘氏天下还是世家天下?没错,还真是世家天下。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事实。

    皇甫嵩部能把广宗城围这么久,还不是众世家倾力相助么?要人给人,要粮送粮。不然,就凭洛阳的调拨,皇甫嵩部早作鸟兽散。饿着肚皮能打仗么?真以为皇甫嵩能把部下训化成机器人!

    “孟德少发牢骚!”皇甫嵩对这个看好的后起之秀曹操,还是很关心地提醒他注意点影响。

    “嗯!”曹老板扯了扯嘴,闭口不言。心中却团算着早日离开这难以建功之地。

    “好啦,文台心情不好就算了。我们接下来讨论下该如何破解广宗这困局。”皇甫嵩强打精神地说。身为主帅的他,心中再多郁闷和牢骚也得忍得。

    “强攻广宗城肯定不可取。”朱儁只好尽职尽责地完成副帅的角色接过话题说:“至于内应外合,有了上次之叛徒事件,应该也很难。”

    皇甫嵩和朱儁说过之后,下面的将校左顾右盼,就是没有一个人开腔。经过了数月的攻防战,都没找到好办法。这样动动大脑就有法子?可能么?

    大帐内静默的时间有点长。皇甫嵩无奈地再次开口:“众将且散去,各伺其职,不得懈怠!尤日近年节,都皆更加小心提防!”

    “诺!”众将军恭声应诺,早巴不得离开这令人压抑的氛围。

    “公伟兄,说说你心中真实的想法吧?”在众将散去后,皇甫嵩略有疲惫地说:“你我相交多年,是老搭档,更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兼兄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皇甫嵩和朱儁共事多年,彼此知根知底。其感情也是经过战争和朝堂争斗的考验。可以说是牢不可破,相互可托付身家性命的交情。

    “义真兄,有许多事情我们都心中有数,说出来只会让我们心寒,说之无益呀!”朱儁正了正身形道:“就算我们破了张角,天知道明天又会跳出来多少个张角。”

    “公伟兄,你是对当朝失望还是汉室失望?”皇甫嵩深以为然,叹道:“我亦知不解决根本问题,就算我们大胜几场也于事无补。”

    “这有区别吗?”朱儁无奈地笑了笑说:“当今再不醒悟,再不振作,汉室还会是汉室吗?”

    “不会如此严重吧?”皇甫嵩略现惊容地说:“就算当今昏愦,也不致于改朝换代呀。大汉数百年基业岂会如此轻易崩塌?”

    “我也不希望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可是从如今天下大势来看,不出十年,你我皆难幸免之!”朱儁有点回天无力地说:“这个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除非…”

    “除非什么?公伟兄不妨直言之!”皇甫嵩略有焦躁地向:“你我之间何必吞吞吐吐的!”

    “除非出个如先武帝一般的人物!”朱儁顿了一下才接着说:“威压众世家不敢异动,才可能让汉祚长存。”

    “公伟兄言之有理。”皇甫嵩放低了声音说:“公伟兄不会忘记众世家为何而起吧?”

    光武大帝能中兴汉朝,击败王莽新朝,远驱匈奴,其根本是靠他的雄才伟略和众世家的鼎力相助。在中兴大汉的同时,也让世家尾大不掉。甚至成了世家天下或世家朝堂。

    “义真兄,既然你我皆知如此,再多说也无益。”朱儁似乎认命地说:“说到底你我皆棋子,其实与张角之流无异也!”

    “是呀,真话最难听,真相最残酷。”皇甫嵩有感而发地说:“众生皆棋子,无力摆脱命运之束缚!”

    ……

    在另一个营帐中,有人却正在挣脱命运的枷锁。

    孙坚从主帐怒气冲冲出来之后,立马召集黄盖,程普,韩当等亲信将领。

    “当今昏庸,报国无门。可怜数千江东子弟枉死!”孙坚怒斥道:“我不再想在此地空耗热血,欲回江东再做他图,不知兄弟们意下如何?”

    孙坚内心去意已决,不过不得不考虑众手下的感受。人家背井离多跟随而来,不正是相信自己,可以为大家博一个荣华富贵之前程么!

    “善!”黄盖等人也心灰意冷,纷纷表示愿意跟孙坚离开这伤心之地。

    “好!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么即时起程离开,争取年节前回到江东。”孙坚当机立断,毫不拖泥带水地说:“我孙坚立誓,今后有我一口吃的,大家分而食之。有违此誓,我愿万箭穿胸!”

    “将军言重,我等愿鞍前马后誓死追随!”黄盖等人十分动容,纷纷跪地誓死效忠。

    孙坚一一扶起众将,然后疾笔书了几句,权当给一直善待自己的上司朱儁一个交待。写好后交给一个非江东子弟的士卒,让其交给朱儁。

    不等这名士卒回禀,孙坚已率着幸存的三百余江东子弟不辞而别,扬长向江东而去。

    有孙坚在战场上凶残的表现,一路关卡无人敢问敢拦,孙坚一行人在年前顺利回归江东。

    ……

    “文台糊涂呀!”朱儁接到孙坚离别之信帛,拍着大腿叹道:“浴血奋战,损兵折将,临了连个名正言顺都不要了么?”

    朱儁叹息完毕,只好为孙坚善后。求皇甫嵩以两人共同的名义,当孙坚奉命公干去了。至于说什么公干都不重要,公干之后又发生什么更没人追究。至少孙坚不会当临阵脱逃之罪被追责。

    从这点上看,朱儁待孙坚够厚,够意思。也正因为朱儁今日之厚待孙坚,日后朱家才幸免于全族被夷之厄运。应该说善有善报,因果循环从来不爽。

    “文台真乃性情中人。能遇上你公伟兄也是他之福气也!”皇甫嵩并没驳朱儁的面子,很爽快地把孙坚一行人当奉命公干处理。

    说是说性情中人如此好听,其实何尝不是说孙坚很直,直得有点二。或者说皇甫嵩认为孙坚难成大器。

    皇甫嵩自然不知道历史上汉末三分,孙氏东吴有其一。就算知道也只会赞叹一声:“老子英雄儿好汉,青出篮胜于篮也!”

    孙坚之子孙策也有点二,但是架不住人家天生主角光环。麾下的文臣武将随路捡,还带兵携物资来投。尤其还有个让人羡慕不已的外置大脑,美周郎,周瑜周公瑾呀!

    要知道历史中孙权接手,东吴可是一应俱全。这还是在父兄皆短命的情况下。当然,对孙策之死,疑点重重,除了江东世家,连孙权这碧眼小儿也难逃嫌疑。

    甚至孙策亡故后,孙权接位,周瑜不久也离开人世。关于周瑜之死同样耐人寻味。说什么周郎被气死,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

    周瑜是何许人?人家是典型的高富帅,还多才多艺气量宏伟,胸中有天地。出身豪门,周氏一族四世三公,比起汝南袁氏也不遑多让。只是周家相对低调,不似袁家那么喜欢营私结党罢了。

    既然周瑜不可能被人气死,年纪轻轻又岂会因区区旧伤而复发身亡?蒙三岁小儿么?真以为周瑜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周瑜不但有武艺,还有不错的修为。至少强身健体没有一点问题。人家真是上马可舞剑上阵,下马挥毫拨墨。尤其他的统率能力,在历史同期就无出其左右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先生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后人吟唱了千余年。词中表达了周瑜是如何一个人,也无一不说明周瑜的统兵之能。

    遥想当年,曹老板正值巅峰状态,率百万雄师,挟平定荆州的大胜之威,意一举打过长江统一天下。当时形势何等紧迫?

    不料被周郎以数万之师,运筹帷幄,挥扇间让曹老板梦醒成空。赤壁一战,让曹老板一统天下变得遥遥无期。以致曹老板至死也无力南望。

    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说孙策这主角光环够强大。

第220章 ,变数迭起(中)() 
皇甫嵩刚办妥孙坚之事,朱儁都还没有离开主帐,曹操就黑着脸进来了。

    “皇甫将军,朱将军。”曹操抱拳道:“两位将军都在正好,属下正有事情相告。”

    “坐。”皇甫嵩指了右边的席位说:“孟德有事尽管道来。”

    曹操依言坐下,似有抱怨地说:“广宗一直陷于僵局,属下呆在这广宗城下也会毫无建树。今日有谯县家人来报,老父身体抱恙,急盼我回家一趟。”

    “百善孝为先,孟德之心甚善,孟德之意我知。”皇甫嵩想到上次曹操相救之恩,也没点破曹操寻机离开广宗之举,而是顺其心意地说:“不知孟德是独自回谯县还是率本部而去呢?”

    “一路之上并不大平,属下还是率本部一起回去。”曹操站起身再次施礼道:“时近年关,加之归心似箭,属下就先行告退。”

    “去吧,一路小心,见到你父亲代我问声好。”皇甫嵩点头,微笑着让曹操且去。

    “谢皇甫将军和朱将军。”曹操离席而去,走到帐门口又再次道:“广宗城难破,何不围三缺一,给张角突围的机会。没有广宗城为依托,张角部绝不是两位将军的对手。”

    “哦,孟德何以断定张角会选择突围呢?”皇甫嵩皱了下眉头说:“据报,广宗城内积粮甚多,守个一年半载完全没问题。”

    “粮草再多,也只会越吃越少,广宗城内产出有限。”曹操一边掀开帐门,一边说:“重点是张角命不久矣。在临死之前绝对会为众部下谋条活路。”

    “如果不给张角突围的机会,真做困兽之斗,不知两位将军打算用多少条士卒的生命来填?”曹操的声音传过来,人已走远了。

    “这家伙是一去不返了哦!”朱儁看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