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关汉月 >

第37章

秦关汉月-第37章

小说: 秦关汉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慎见他从帐内最显眼位置取下此弓,连忙推拒道:“属下怎敢夺都尉所好。”

    “不过是极其普通的一柄弓罢了,莫非是难入秦小兄法眼?”

    “如此好弓,属下又何来不屑之言?只是”秦慎说着看到窦义已是一脸佯作不悦,只得打断话语,恭敬道:“那属下就却之不恭了。”

    说完伸手接过长弓两膀较力一试,发现此弓力度和之前所用之弓相差无几,不过也立刻感受到此弓回馈的劲力更大,手感亦十分舒适,比起军中下发的长弓强了不少。

    窦义看他拉开长弓忽然“噫”的一声,道:“方才秦小兄不是说我未曾见过你的箭技吗?此刻正好可以去校场展示一番,秦小兄意下如何?”

    如果可以,我当然选择拒绝!秦慎腹诽一句,抱拳回道:“都尉有命,属下岂敢不从。”

    窦义点头左右看看,抓起案牍上的头盔抛给曹进,决定道:“稍后便百步外射这顶头盔。”

    “戴在头上?!”曹进笨拙的接过抛来的头盔,一脸呆萌还摆出一副大惊失色的模样,让秦慎看得一阵想吐,心道你这演技未免也太过拙劣!

    窦义眼皮一翻,没好气道:“抛在空中。”

    “噢!”曹进逃过一劫般呵然傻笑,丝毫不为自己的拙劣表演感到可耻。

    秦慎恨铁不成钢的摇了摇头,三人步出帐外。

    窦义伸手唤过两名守卫吩咐去牵马取箭以及驱散校场兵卒,不到片刻,有人要试箭的消息便在军中四散传开。

    数千年的优良传统究竟始于何时已无从考据,但是这个时代的人也是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纷纷围在校场四周等待好戏上演。

    老天爷,这是要考试啊!看着围观的数千兵卒,秦慎心中感叹着接过缰绳,将箭壶负在背上翻身上马,朝窦义抱拳致意后策马朝校场中心奔去,直至百步开外停下。

    对于窦义的用意,他自然十分明白,军中崇尚英雄唯资质论此事他在后世便有所耳闻,从战场下来的老兵,对空降而至的将领历来不服,除非对方有极其过硬的本事,而这种情况在古代尤甚,因此,面对这样的考试,他必须拿出十二分的本事,才好震慑他人,以免日后领兵反被掣肘。

    打定主意,秦慎横转马头,从怀中将扳指取出套进拇指,举弓向曹进示意后赶马斜冲起来

    众兵卒正在疑惑他为何提弓却不拿箭时曹进猛然将头盔抛向空中。

    而在曹进作势欲抛之际,秦慎亦是迅疾探手箭壶捏出两支长箭,倏然侧身,张弓便射。

    “铮铮”两声弦鸣几无间隔。

    “叮”的一声,首箭射穿才刚升至顶端的头盔并将它带得斜飞出去。

    众人还未来得及惊讶第二箭又至,伴随着“叮”的一声只见头盔朝地面斜坠中再次偏离轨迹。

    看着如飘零落叶般下坠的头盔所有人惊得目瞪口呆竟是忘了喝彩,此刻就算有人对他们说还可以继续第三箭、第四箭,他们也绝无半分怀疑。

    “咚咚咚”

    头盔落地后弹跳数下终于静止。

    满场鸦雀无声,众兵卒盯着并无任何箭矢插于其上的头盔呆若木鸡,如果不是方才亲眼所见,他们肯定以为两支箭矢不过是放空罢了。

    这是何等力度?众人首次升起一种护甲并非万能,危险就在身旁的感觉,不由一阵莫名心悸。

    “彩!”

    一声单调的叫好打破沉寂,惊醒的众人顿时爆发出整齐一致的“嚯嚯”之声,所有看向秦慎的目光充满狂热兴奋,那是与他同为汉军一员的庆幸,更有那身为汉军一员的无尚荣光。

    驻足围观的匈奴商人面色凝重。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比他们更明白一个优秀将领对全军的重要性,他们仿佛看到了又一个卫青、霍去病、李陵、李广

第018章 巡边塞外() 
    驱散围观兵卒再次回到帐内坐定,窦义看着他笑道:“秦小兄不会怪我自作主张吧?”

    “都尉之用意,属下感激都来不及,又怎会责怪。”

    “你知道就好。”窦义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而对他负责之事交代一番,然后给曹进安排了步卒都伯的职务。

    至此秦慎明白是时候告退,于是朝曹进使了个眼色,却见对方扭扭捏捏毫无退意,不禁心中微觉好奇。

    “都尉!俺”曹进欲言又止,犹豫片刻终忍不住道:“俺能否也去秦兄弟队中?”

    窦义闻言皱眉一愣,旋即斥道:“胡闹!军中自有规矩,你从军数载,岂能不知?”

    “俺,俺自是知”曹进看着窦义沉下去的面孔嗫喏道:“只是俺真心希望能入秦兄弟队中,万望都尉准许。”

    见他言辞恳切,窦义也不忍发难,面色转缓之余,逼视道:“你既然知晓,那你且告诉我,百人队如何能有两个都伯,你又让兵卒到底听谁号令?”

    “俺可以不要都伯之职,只求都尉准许俺跟随秦兄弟身旁。”曹进丝毫不做犹豫。

    “这”窦义为难的叩指轻敲案牍,沉思片刻扭头转向秦慎探询道:“秦小兄意下如何?”

    “这个”秦慎头疼的瞥眼曹进,见他正眼巴巴的瞧着自己,不由责怪窦义将这种烫手山芋交给自己处理,心下无奈间思绪飞转道:“启禀都尉,如今属下已在都尉帐下听候召唤,小兄之称于礼不合,属下万不敢当,还请都尉另做称呼,直呼我名即可。”

    言罢心中得意,暗道不就是打太极么,谁不会呢。

    对于曹进,秦慎早看出窦义有心将他重点栽培,可是如今曹进却一门心思往自己队中钻,又怎知窦义心中是何想法?再则就算抛掉这种种顾虑不说,光是曹进从军数年才爬到今日这个位置,他也实在不愿见对方又“官复原职”。

    “呵呵。”面对他的回答窦义发出几声仿若对他想法了如指掌的轻笑,就在他心虚不已时,窦义笑道:“秦小兄所言在情在理,倒是我疏忽了,只是直呼你名未免显得太过生疏,却不知秦小兄台甫作何称呼?”

    台服?太傅?秦慎迷茫片刻醒悟过来道:“属下不过一介乡下小民,又哪有什么表字,都尉尽管直呼我名便是。”

    窦义笑着摇了摇头,接着笑眯眯的看着他道:“既然秦小兄并无表字,若是不嫌弃我才疏德浅,便由我为你取一表字如何?”

    我能拒绝么?!秦慎腹诽着道:“若得都尉赐字,属下高兴至极。”

    “嗯”窦义当仁不让的轻叩着案牍思索起来,沉吟道:“慎,谨也!谨小而慎微,那自是极好,然过于谨慎,则不免寡断唔毅,有决也!遇事谨慎而果决,那便再好不过”

    说着脸挂淡笑看向秦慎道:“秦小兄一表人才,当得一个子字,不若就叫子毅如何?”

    秦慎见他沉吟间时而皱眉,时而展眉,而所取表字亦是正反含义深刻显然用心之极,心底的些许别扭顿时消散,欣然道:“多谢都尉赐字。”

    面对他的欣然接受,窦义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笑道:“子毅,此事已了,只不知”话语一顿,侧首看向曹进道:“此事你又是何想法?”

    该来的始终跑不掉,秦慎暗叹一声,斟酌道:“属下与曹兄一见如故,同处一队并无问题,况且属下从军日短,尚有许多军中事务并不明白,若有曹兄在旁指点一二那是再好不过,至于百人队中两个都伯,我与曹兄极为相善却也无甚大碍,不过此乃军中事务安排,还以都尉决定为准。”

    窦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看向满含期待之色的曹进无奈道:“那便允你与子毅同处一队,不过”微微一顿,肃声道:“你还是继续做你的队率吧!”

    “唯!”曹进喜上眉梢并无半分不悦。

    秦慎心觉可惜,犹豫道:“这个没必要吧。”

    “诶!”窦义不由分说的摆了摆手,“你与曹进相善不假,却也难保下属别有心思,再者军中向来皆是一人独大,若是两人并立必生龌蹉之事,为防患未然,此事就此决定!”

    “都尉所言甚是。”曹进深以为然的连连点头。

    秦慎当然明白此种关节,就如某些时代的名将屡战屡败,不就是因为军中有权大势倾的太监监军坐镇?这些监军平常掣肘尚且不论,作战时甚至凌驾主帅之上,以致主帅军令难施,对军队无法如臂指挥,这才处处受挫,他也不过是看曹进立功不易,骤然被剥功劳难免替对方心中惋惜,此刻见两人都无异议自然也不再坚持,点头应允。

    及后窦义对曹进又疾言厉色的训诫一番,这才放两人告退离去。

    去往营舍的路上,秦慎朝喜孜孜的曹进看了一眼,摇头叹道:“曹兄,我真不明白你为何放着好好的都伯不干,却偏要来我这日夜奔波的巡骑,何苦来哉?”

    “一见如故嘛。”曹进活学活用,煞有介事言道。

    秦慎一时无言以对,只好翻翻眼皮摇了摇头,报以无奈苦笑。

    他怎会不明白对方的想法,只是当自己身上背负越来越多人的寄托与命运后,他日又该如何才能洒然脱身而去?

    翌日。

    东方泛出第一缕晨曦时,嘀嗒清脆的马蹄声打破武泉关的沉寂,一队百余人的轻骑踏出关门望北蜿蜒而行,身形渐渐没入天色微明的苍茫草原。

    这是秦慎的第一次巡边。

    经过昨日窦义的讲述,他已基本了解到巡边的职责除了监视匈奴的动向之外,还要防止并无通关文牒的汉民踏出天田,逃往塞外。

    得知这一点后,感叹于两千年前的边防管理制度丝毫不亚于后世的同时,他亦多少有些庆幸当初并未翻出长城,否则胡奔乱撞中一不小心被汉军乱箭射杀,那就真的可谓是死得稀里糊涂。

    百骑身披朝露沿着天田疾行数十里,旭日从地平线跃出,葱绿的草原在火红的阳光照射下如同蒙上一层淡淡的薄纱,绚丽无比。

    队首的秦慎勒马扬手止住前行之势,随即下达了他那与众不同的首个命令

    以十为队,间隔十里,领犬各自负责一段边境巡逻。

    昨日军中演武的效果确实立竿见影,属下一百轻骑望向他的目光充满崇敬之意,对他的号令自然无有不从,轰然应诺后约定了集结之法,纷纷在什长带领下引着军犬奔赴自己的巡防区域。

    对此秦慎自有他的考虑,虽然百人结伴而行安全不少,然而来来回回疲于奔命尚且不说,更甚者如此长的防线,大队巡防难免会有纰漏,比如人刚离去,匈奴后脚便至。

    而依照以前的成例大队之外再放出单独巡骑,以他看来也并非稳妥之举。

    事实也是如此,据他听说,时常会有斥候放出后不得归来,经过查探才知已被匈奴射杀。

    他如今既然领了这份差事,也就不能再如在烽燧那般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对任何事情都漠然视之。

    在其位,还得谋其政,他必须要对属下的生命负责,如今并非战时,实在太无必要放出单独的斥候去冒险,还是相互有个照应为好。

    当然,他也知道分兵历来都是大忌,若遇紧急情况极有可能导致调度失灵手忙脚乱,然而值此时刻,他也并无更多再好的办法,唯有约定集结之法以及千叮万嘱属下众人,若有情况还需避其锋芒,抱团再战。

    而最为重要的是,心中尚存最后一丝幻想的他不可能领着百骑抛开巡边,陪着他去寻找那个神秘的鬼洞穴,因此必须要先将队伍化整为零,将人打散才好方便他行事。

    想到这,就连他也分不清楚如此行事到底是为公亦或为私,两可难分间不禁苦笑,自我宽慰这是在公私兼顾!

    “巡边很苦吧?”一直看着他等待指示的曹进发现他不经意外露的神态,妄揣心意的咧嘴一笑,附和着抱怨道:“天还未亮就要整装出发,确实辛苦。”

    “这下知道了?”秦慎收回心绪斜他一眼,似真似假道:“要不我回营后跟都尉诉求一番,再让你回去担任步卒都伯,嗯料想都尉也会准许。”

    “别别别!”曹进面色一急连忙制止,含糊的嘟哝了一句后岔开话题道:“其他兄弟都已经走了,俺们呢?”

    秦慎环顾左右,此时只剩他们这个小队还在原地待命,除了烽燧出来的六人,尚有其余四名新加入的兵卒,而短短片刻,薛玉等人也已经眉飞色舞的和四人聊得一片火热,他心知首日巡边就离队单独行动极其不妥,道:“你带其余兄弟在这附近来回巡视,我么”

    呵呵一笑,续道:“我与瞿兄在此练剑,若有情况你等立刻来报,短短数里路程,想来亦无大碍。”

    曹进闻言为之愕然,实在没想到对方第一次巡边就如此敷衍,是以一时间瞠目结舌的看着他,满脸难以置信。

    “就这样吧。”秦慎对他的反应视若无睹,状若不经意的扭头往武泉关方向瞧上一眼,回首调侃道:“昨日你不是说要跟我好好讨教学习么?我看不妨就从这巡边开始。”

    最该了解熟悉巡边之人是你才对吧?曹进满脑门黑线,却又生怕他再提及继续回去担任步卒都伯此类言语,只好不情不愿的应诺道:“那俺就带他们前去巡逻,若有情况立刻来报。”

第019章 以剑论道() 
    朝阳斜挂东方。

    秦慎手搭凉棚目送八骑越奔越远,舒了口气扭头望北看去,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草浪微伏,焕发出勃勃生机,引人入胜。

    回首南望,一列葱翠的山脉横亘远方,巍峨壮丽。

    这里曾经是他的家园所在,如今却又成为他为之守护的地方,两个时代的轮回看似巧合,又实则必然,这一切,究竟是梦是幻?

    “秦兄数日来似乎颇多感慨,不知究竟因何而发?”一直旁观未语的瞿寒顺着他的目光极目远处,悠然言道。

    听着耳畔飘荡的询问,秦慎收回五味杂陈的心绪,慨然道:“看着这如画的风景,谁又能想到下一刻此处便有可能万马奔腾,刀光剑影呢。”

    瞿寒默然片刻,始淡淡道:“秦兄似乎很厌恶战争?”

    “厌恶战争?”秦慎微微一愣,索然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