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小侯爷 >

第65章

三国小侯爷-第65章

小说: 三国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良面容略显疲惫,带着岳山大步走进来。他走到大厅中,恭敬的向刘修行了一礼,然后看了眼大门口的衙役。

    刘修闻言,吩咐邓展把大厅周围的衙役遣走,让私兵驻守。

    刘修说道:“季常,打探到了什么消息?”

    马良面色凝重,正色道:“公子,情况比预料中的更加严峻。可以说,现在的攸县,是内忧外患。”

    刘修道:“详细说清楚。”

    马良正色道:“先说外部的忧患,有两个。”

    “第一是来自江东的威胁,江东大将太史慈,驻扎在攸县境外,和刘磐、黄忠的驻军相互抗衡。有刘磐和黄忠在,短时间,太史慈倒也不可能进入攸县,但也存在威胁。”

    “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攸县的贼匪。在攸县北方的天龙岭,有贼匪盘踞。贼首名为朱标,麾下有贼众近千人,据说彪悍桀骜,很难对付。”

    马良忧心忡忡,道:“公子麾下兵力几乎没有,难以围剿朱标,这是最大的威胁。”

    刘修说道:“攸县有贼匪,刘磐没有前往围剿吗?”刘磐的兵力过万,更有黄忠这样的猛将,要围剿朱标,并不是什么难事。

    马良摇头道:“刘磐不出兵的原因,在下无从知晓。总之,朱标是攸县最大的隐患。”

    刘修记下了朱标的事情,问道:“内忧呢?”

    马良眼神锐利,正色道:“内忧主要来源于县丞霍允。”

    “霍允此人,表面上忠君爱国,在百姓的眼中,他甚至时不时的开设粥蓬,接济百姓。但实际上,攸县最大的粮铺,是霍家控制的。这次攸县饥荒,霍家也在暗中哄抬物价,囤积粮食。”

    “至于岑翡和康鹤,两人没什么作为。”

    马良忧心忡忡,继续道:“除此外,县衙的许多官吏,都是霍允的人,公子的政令要贯彻下去,也有很大的难度。在攸县,霍允算得上是土皇帝。”

    刘修说道:“现在的重点,还得对付霍允。”

    马良摇头道:“公子要对付霍允,必然要足够的证据。但现在根本没有证据。而且,饥荒又悬而未决。饥荒的问题都无法解决,公子县令的位置,就受到威胁了。”

    顿了顿,马良继续道:“在下还有一个怀疑。”

    刘修问道:“什么怀疑?”

    马良一字一顿的道:“或许,霍允和朱标有勾结。”

    刘修的拳头,一下握紧了,眼中流露出森冷神色。如果霍允真的和朱标勾结,那霍允必须死,官匪勾结,这是绝不容许的事情。

    蒯祺听了后,觉得头都大了,道:“现在的局面,太复杂了。”

    马良说道:“根本原因在于霍允和朱标,但现在又掺杂了饥荒的问题。所以,公子要对付两人,就很麻烦。百姓的问题一天不解决,一切都是空谈,只要解决了饥荒,百姓站在公子这边,事情就好办多了。”

    刘修点点头,道:“关于饥荒的问题,季常有什么想法?”

    马良摇头道:“现在的结果,除非开仓赈灾,除此外,还真的没有好办法。”

    刘修眼中,流露出凝重神色。他看了马良、蒯祺和庞统一眼,心头也是千头万绪。现在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刘修干脆说道:“今天的事情,到此为止吧。你们先下去休息,我再考虑考虑。”

    “诺!”

    三人起身,走出了大厅。

    刘修又喊来了邓展,吩咐邓展派人保护好三人的安全。攸县的情况非常复杂,不能在这个时候,又折损庞统等人。

    他回到院子中,静静坐着,梳理今天得到的讯息。要解决饥荒,要解决霍允,要解决朱标,都是刘修要一步步施行的计划。

    一个人坐着,刘修的头脑渐渐冷静了下来。

    枯坐许久,邓艾来到刘修身后,道:“公子,该休息了。”

    刘修站起身,道:“知道了,我这就去休息。”他站起身,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恢复了神采。枯坐许久,他的脑中,有了一个改变现状的计划。

第124章 见刘磐() 
霍家,书房。

    霍允随意的坐着,眼眸微眯,眸子中闪烁着丝丝寒光。

    下方,坐着县衙的一众小吏。

    其中一人脸上带着讨好的神色,担忧的道:“县丞大人,刘修是州牧的儿子,他来攸县,恐怕不简单。尤其是他来的第一天,就带着许多的流民回了县城。恐怕,这不是一个安稳的主儿,可能会生出事端。”

    霍允哼了声道:“他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别妨碍老夫的事情。只要大家各行其道,什么都好说。”

    另外一名小吏道:“霍公,万一刘修要针对我们呢?”

    霍允冷笑道:“这是攸县,不是襄阳,他胡乱插手,第一次,给他一个教训就是了。如果继续插手,说不得就要把他撵走了。如果真的惹怒了老夫,让他不明不白的死在攸县,也不是办不到的事情。”

    丝丝冷意,从霍允的口中透出。

    下方的一众小吏听了后,冷不禁的打了个寒颤。

    霍允继续道:“如果他乖乖听话,老夫自然也会让他沾一分好处。毕竟,他是州牧的儿子。和他搞好关系,也是很有必要的。”

    顿了顿,霍允道:“接下来,再看刘修的动作了。”

    一众小吏听了后,都点点头,心中明白该怎么面对刘修了。

    次日一早,刘修把蒯祺、马良和庞统请到书房中。刘修的眼中,还有着丝丝血丝。昨天夜里,他躺在床榻上后,一整晚都在考虑计划,把计划的细节也全部完善了起来。

    刘修正色道:“关于攸县的现状,我有一个计划。”

    蒯祺惊喜道:“公子有办法了吗?”

    马良也是迫不及待,道:“公子怎么打算的?”

    庞统眼中,流露出期待神色。就庞统而言,他也觉得现在的攸县,局势非常复杂,稍有不慎就容易陷入其中,难以抽身。没想到,刘修这么快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事实上,庞统也在思考解决的办法。他想了几个大致的方针策略,但最终都认为不合适,以至于被抛弃了。

    刘修身子微微前倾,缓缓道:“我的计划,分为很多步进行。这一次,既要解决霍允,也要解决朱标,更要解决饥荒的问题。我们的第一步,就从借粮开始,这样做,,,”

    刘修斗志昂扬,道:“计划一步步往下,我相信,霍允一定会进入圈套的。到时候,再斩杀霍允,拿下朱标,稳定攸县。”

    “妙,实在是妙。”

    蒯祺的眼中,流露出钦佩的神色。

    马良笑了起来,眼中也有了自信,称赞道:“公子的计策,一环扣一环,非常完美。尤其是公子对霍允的处置,堪称经典。这条老狗,这次必死无疑。”

    刘修说道:“不过在此之前,把握不准的,是刘磐的态度,必须摸清楚才行。士元、德敏先生,你们的任务是摸清楚城内的粮商,方便下一步借粮。我和季常去军营拜访刘磐,看看他对朱标,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

    “诺!”

    庞统和蒯祺,点头应下。

    双方分开行动,庞统和蒯祺在城内,而刘修和马良,乘坐马车离开了县衙。

    军队大营,驻扎在县城的东南方。

    刘修乘坐马车,赶了一个时辰的路,来到了大营外。下了马车,两人来到营地门口,被营地门口站岗的士兵拦住。

    马良走上前去,抱拳道:“请告知刘磐将军,县令刘修来访。”

    士兵听了后,道:“稍等一会儿。”

    刘修和马良站在营地门口瞪着,时间不长,一个身材魁梧,衣着甲胄的虎将,从营地内走出来。刘磐年近三十,年龄和刘琦相当。他面目威严,举止投足间,龙行虎步,极具威严。

    见到刘修,刘磐哈哈一笑,抱拳道:“末将刘磐,拜见修公子。”

    刘修连忙道:“兄长这是做什么,你这样,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话了。兄弟之间,不用这么生分。”一句话,两人之间严肃的气氛,一下便消解了。

    刘磐笑了笑,摆手道:“既如此,为兄也不客气了。三弟,里面请。”

    “兄长请。”

    刘修一摆手,跟在刘磐身后,往营地中行去。

    中军大帐,宾主落座。

    刘磐的目光落在马良身上,问道:“三弟身边这位,眉毛中有着一丝白发,是宜城县的马良吗?”

    马良拱手道:“马良见过将军。”

    刘修微微一笑,道:“我来攸县赴任的时候,专程前往马家,请了季常出仕。现在,他暂时协助我处理攸县的事情。”

    刘磐眼中流露出一抹欣羡,道:“马良的能力,人所共知。三弟有马良相助,如虎添翼啊。”

    马良说道:“将军过奖了。”

    刘磐一捋颌下胡须,问道:“三弟来营地,有什么事情吗?”

    刘修说道:“不瞒兄长,这次来,是向兄长借兵的。”

    刘磐眼眸眯起,沉吟片刻后,从案桌上拿出了一封书信,一挥手,士兵把书信递到刘修的案桌上,刘磐正色道:“这是蔡瑁的来信,三弟看一看吧。”

    “蔡瑁?”

    刘修的眼中,一下流露出疑惑神色。

    拆开书信,刘修迅速浏览。看完后,刘修的眼中,已经是流露出凝重神色。

    刘磐轻叹了一声,道:“蔡瑁给我传令,让我针对三弟,更让我刁难三弟。如今,你却要在我这里借兵,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刘修眼珠子转动,道:“兄长既然把书信给我看了,料想,兄长和蔡瑁不是一丘之貉。如今攸县的百姓,身处水火之中,我需要兄长的帮助。”

    刘磐摇摇头,道:“三弟,我和蔡瑁不是一丘之貉,我也不赞同他的处事方式。但是,我不可能公开借兵,也不可能公开支持三弟。我能做的,就是保持中立,不支持三弟,也不反对蔡瑁,这已经是我能做的极限。”

    刘修听了后,明白了刘磐的打算。显然,刘磐不愿意彻底的得罪蔡瑁,所以选择了不出手,却又不支持刘修。

    刘修想了想,道:“兄长的难处,我能理解。”

    刘磐轻叹了一声,道:“你能理解就好,蔡瑁和蔡氏联起手来,再加上二弟刘琮站在蔡瑁一边,我也无能为力。远离襄阳的的争斗,我就觉得不错了。在攸县,不用考虑勾心斗角的事情,只需要考虑怎么攻打豫章郡,这是我最乐意的日子。”

    刘修点点头,道:“既如此,我也不为难兄长。我不借兵了,不过必要时候,兄长可否借一两名虎将给我。”

    刘磐笑道:“这是可以的,借一两个人,蔡瑁抓不到漏洞。”

    刘修的眼中,笑意更是浓郁,道:“除此外,我还有一件事要请教兄长。关于攸县的贼匪朱标,兄长为什么放任不管呢?”

    提及朱标,刘磐的眼中,流露出一丝的惊讶。

    刘修抵达县城的时间,他是知晓的。刘修昨天才抵达攸县,这么快就摸清楚了攸县的情况,看样子,刘修打算对朱标动手啊。

第125章 选择中立() 
刘磐深吸口气,沉声道:“天龙岭的朱标,之所以不剿灭他,有两点原因。”

    刘修道:“弟洗耳恭听。”

    刘磐正色道:“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朱标麾下的山贼,骁勇彪悍,个个都非常精悍,而且朱标又占据天龙岭的有利地势,难以围剿。”

    “第二个原因,朱标每个月都会送来一定的粮食。我麾下的大军驻扎在攸县,如果只依靠攸县提供的粮食,以及从襄阳运来的粮食,肯定无法长久,我需要更多的粮食支撑。”

    刘磐正色道:“两个原因叠加,朱标的天龙岭,便一直存在。”

    在刘磐的心中,守住攸县是最重要的任务。

    诚然,因为天龙岭的原因,攸县的百姓遭到困境,但至少刘磐的粮食得到了保证,从而能够全力抵挡江东军的进攻。如果军队都败了,江东军队攻入长沙郡,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两害相权取其轻,刘磐选择的,是有利于长沙郡的结果。

    刘修听完之后,道:“我明白兄长的难处了,不过,接下来我要围剿天龙岭的朱标,希望兄长能不要插手。”

    刘磐说道:“我可以不管,但粮食的空缺,需要你来弥补。”

    刘修苦涩一笑,道:“兄长,我现在都缺少粮食。百姓正在闹饥荒,我也四处借粮啊。”刘磐把粮食的责任推在他的身上,刘修自然是不愿意的。

    毕竟,他也是焦头烂额。如果不是马家赠送的粮食还有一部分,刘修以及麾下的士兵,都要喝西北风了。

    刘磐说道:“我也没说现在让你交出粮食,等你围剿朱标后,又稳定了攸县境内的局势。再考虑粮食的问题。”

    刘修笑道:“只要能熬过眼前的苦难,为兄长提供粮食,并不困难。”

    刘磐想了想,又道:“你要围剿朱标,小心县丞霍允。”

    刘修心中感激,道:“多谢兄长提醒。”顿了顿,刘修正色道:“有了兄长的话,我心中也就踏实了。兄长,我还有要事在身,便不多逗留了。”

    刘磐说道:“既然来了,怎么这么快就要走。你难得来一次,今天晚上,我在营地中设宴,为你接风洗尘。”

    刘修道:“兄长,等解决了饥荒的事情,我再和兄长畅饮。现在的攸县,实在是让人难以开怀畅饮。”言语中,有着浓浓的担忧。

    刘修一想到刚到攸县的时候,遇到的妇女赠送女儿,她只求女儿能活下来,心中便一阵揪心。局面到了这个地步,他必须尽快解决饥荒的问题。

    刘磐知道攸县的局面困难,也不再强留,正色道:“既如此,我也不留你了。攸县的局面颇为复杂,你自己小心谨慎,不要冲动。”

    “多谢兄长提醒!”

    刘修道谢,起身告辞离开。

    刘磐送刘修离开后,然后回到营帐中。

    这时,一员虎将大步走了进来。他身如铁塔,魁梧精悍,一双眸子中透射出锐利光芒。他的年龄,约莫在五十左右,却丝毫不显苍老,精气神十足。

    来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