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小侯爷 >

第420章

三国小侯爷-第420章

小说: 三国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乾说道:“既然有了南下的军队,那我们就不能这样一直躲藏,得吸引太史慈的注意力,让太史慈和陆逊追着我们走。唯有这样,太史慈才不会撤军。”

    朱岐微笑道:“在下有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

    袁乾和常横同时开口询问。

    朱岐说道:“在毗陵县的西南方,有一个县名叫阳羡县。这一县城,目前还在楚国的手中。而从阳羡县,便可以前往吴县,只是距离太远,而且横跨太湖,凭我们的力量,不可能攻打吴县。但这是一个策略,我们可以佯攻阳羡县,以吸引太史慈和陆逊的兵力。”

    袁乾眼中有着赞赏神色,道:“不错,这是不错的建议。阳羡县地理位置颇为重要,我们大张旗鼓的前往,必然吸引太史慈和陆逊。”

    常横摩拳擦掌道:“就这么办吧。”

    此刻的常横,脸上又有了斗志。

    众人知道还有援军,还有后手,心中都踏实下来,不再惊慌。

第779章 吴县防守战() 
吴县。

    如今的吴县,一切运转如常。

    尤其是吴国太、大乔、孙绍,以及孙权的妻妾儿女,全部被送往丹阳郡宛陵县,使得吴县更是没有了掣肘。

    张昭处理政务,一切应对自如。

    再者,又有陆绩、顾雍、朱治等人协助,更是没有半点波澜。

    张昭、陆绩等人归顺后,顾雍、朱治等原来的吴国官员,也全部归降了。

    没有人为孙权尽忠。

    不得不说,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孙权的悲哀。

    历史上,吴国文官就存在一种投降心理。

    赤壁之战时,曹操带兵南下荆州,以张昭为首的文官,就主张投降。

    只是鲁肃、周瑜主战,而孙权也要开战,才有了赤壁一战。

    如今孙权都去了魏国,而吴县也被攻破,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愿意为孙氏效忠呢?没有人这样憨傻。

    这一日,张昭正在署衙中处理政务。

    忽然,一名侍从急匆匆的冲来。

    侍从在张昭的面前站定,慌慌张张的说道:“大人,大事不好了。吴县城北十里,忽然有魏国士兵出现,现在正朝着吴县杀来。”

    十里路程,用不了太多的时间。

    如果是急行军,时间更短。

    张昭面色一凝,脸上也流露出凝重神色。

    如果吴县现在遭到攻打,将难以守住,这是极为危险的事情。

    张昭蹭的站起身,原地来回踱步。

    眼下情况必须抵挡。

    一旦撤退,吴县就彻底告破了。

    吴县有大量的粮食和钱财,是不容丢失的。

    思索了片刻,张昭心中已经有了定计,直接吩咐道:“你立即前往陆家,将消息告知陆绩,请陆绩抽调陆家的私兵,直接前往北门城楼。”

    “喏!”

    侍从得令,转身就离开。

    张昭又吩咐道:“来人!”

    顿时,一名侍从走了进来,躬身行礼。

    张昭看向侍从,吩咐道:“安排两个人,一个去找顾雍,说有敌人袭击吴县,请他抽调顾家的私兵,前往北门城楼。另一人前往寻找朱治,让朱治抽调朱家的私兵前往北门城楼。”

    “喏!”

    侍从应下,转身急匆匆离开了。

    如今的吴县,主要的大家族也就张家、陆家、顾家、朱家。

    其余的小家族用处不大。

    而且,张昭也没有时间去安排。

    张昭当即返回张家,然后把张家所有的私兵都调遣出来,直奔北门城楼而去。

    为了抵挡吴县,张昭也是豁出去了。

    这时候不拼,必然在刘修眼中留下恶劣的印象。

    所以,张昭别无选择。

    张昭带来的张家私兵有一千两百人,这其中,还涵盖了张家的侍从,把所有人都用上了。

    一个个私兵装备武器,然后上了城楼。

    在张昭抵达后不久,陆绩带着陆家的人来了。

    陆绩带来的人竟是比张昭更多,足有一千八百私兵。

    张昭得知了后,也颇为惊讶,道:“公纪,你陆家不显山不露水的,竟然有一千八百私兵,真人不露相啊。”

    陆绩道:“张公严重了,这不是为了楚王基业,必须全力以赴吗?”

    陆逊铁定得到重用。

    陆家的未来,已经可以预料。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陆绩自然不会给陆逊拖后腿。陆家有多少人,陆绩就带了多少人。

    有了张家和陆家的私兵,人数已经多达三千人。

    而北城本身就有一千士兵驻守。

    算下来,已有四千士兵。

    张昭心中稍稍放心,有了这一股力量,他好歹有了些底气。

    陆绩问道:“张公,魏军有多少人?可曾打探清楚?”

    张昭摇头道:“没有,一切位置。距离吴县都已经不到十里路程,我们的人才得到消息。你说说,这怎么打探对方的情况?”

    “唉”

    陆绩叹了口气,眼中也是颇为担忧。

    张家和陆家的私兵合起来有三千人,但毕竟是家族的私兵。

    论战斗力,比不上真正的精锐。

    陆绩勉强的笑了笑,便不再多言,静静等待着。

    时间不长,顾雍和朱治来了。

    两人都带来了各自的家族私兵。

    孙权不再吴国,已经是魏国的阶下囚。吴国已经是过往云烟,现在吴县遇到危险,他们也无法坐视不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顾雍走上城楼,看到了张昭,正色道:“张公,在下带了一千私兵来。到底发生何事?”

    朱治也走上来道:“在下带了八百人。”

    “好!”

    张昭抚掌一笑。

    有了顾家和朱家的一千八百人,那么吴县的防守,张昭又多了信心。

    张昭不需要死守到底。

    张昭要做的,就是暂时守住吴县。

    一旦吴县遭到攻打,消息很快就会传出,太史慈得到消息后,不可能坐视不管。

    张昭解释道:“本官刚得到消息,有一支魏军突然出现在北面,正朝着吴县杀来。距离吴县,已经只有几里路的路程。”

    顾雍和朱治听后,面色都有些凝重。

    没想到竟有这样的事情。

    张昭微微一笑,宽慰道:“两位放心,我们近六千守军。拖个三五天,应当是没问题的。三五天时间,别说是太史慈早已经回来,楚王一旦得到消息,也能支援吴县了。”

    顾雍和朱治闻言,都点了点头。

    “咚!咚!!”

    忽然间,城外响起了雄浑的战鼓声。

    战鼓声不断传来。

    随着战鼓声越来越激昂,黑压压的魏国士兵出现在城外。

    魏国士兵抵达了。

    张昭、陆绩、顾雍、朱治都看到了远处官道上的情况,一颗心都提了起来。

    众人的心中都颇为紧张。

    张昭下令道:“准备防守器械,多准备铁蒺藜、火油。”

    这个时候,张昭不断安排防守士壹。

    朱治虽然是文臣,却也粗通兵法,他看向张昭,建议道:“张公,不能把所有的士兵一次性的派上场。”

    “在下建议,把凑起的六千士兵分成六组。”

    “一千士兵为一组,独立成军。”

    “等魏军发起攻击后,我们一组一组的派遣上去抵挡。”

    “如果一组支撑不住,再派遣第二组士兵上去支援。如此,才能确保有余留士兵。一窝蜂的把士兵安排上去,一旦某处被攻破,我们没有士兵驰援。”

    朱治眼神担忧,生怕张昭胡乱指挥。

    此时守城,就必须有一定章法。

    张昭听完朱治的话,当机立断的道:“朱治,此战由你指挥,老夫从旁协助。”

    朱治闻言,有些惊讶。

    张昭正色道:“莫非你不敢接下重任?”

    朱治双手合拢,拱手道:“张公放心,在下必不负所托。”

    张昭点了点头,便把指挥权交给朱治,任由朱治安排。

    还别说,朱治的确是更为精通。他一出手安排,城楼上的士兵迅速划分,然后各司其职,各自忙碌,为接下来的防守做准备。

第780章 坚守() 
吴县城外,魏军浩荡而来。

    当魏军在城外列阵,便有一员将领策马走出。

    此人名叫邹睿,是于禁麾下将领。

    邹睿麾下的魏军士兵有两万人,是人数最多的一支军队。

    此番攻打吴县,邹睿并不放在心上。

    一座已经空了的城池,能抵挡吗?

    不可能的。

    邹睿距离城楼五十步时停下,抬头朝城楼上看去,他大吼道:“城楼上的人听着,本将乃是魏军主将邹睿。今日兵临城下,本将不欲大开杀戒。打开城门投降,本将秋毫无犯。抵抗者,杀无赦。”

    朱治看向张昭,示意张昭说话。

    张昭摇头,摆手示意朱治。

    既然交给了朱治,一切就由朱治负责,他不插手。

    朱治闻言,心中一阵感激。

    主持吴县的防守,只要守住了,这也是功勋。

    消息传到刘修的耳中,他也能得到嘉奖。

    朱治走上前,站在城楼上,他盯着邹睿,大声回应道:“邹睿,楚国境内,容不下你嚣张。你从哪里来的,就滚回哪里去,还能保住一条狗命。如果自以为是,明年的今日,便是你们的祭日。”

    强势的话语,自朱治口中传出。

    朱治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只是上有张昭,下有顾雍等人,他并不出彩。

    如今张昭让他主持,便是锥藏囊中,自然显现。

    邹睿听到朱治回答的话,气得大吼道:“你当真要顽抗到底?”

    朱治道:“自以为是。”

    一句话,气得邹睿愤怒不已。

    这群该死的吴国官员,竟然这么不要命的为刘修卖命。

    朱治看着邹睿,他手一挥,下令道:“弓箭手,放箭。”

    “咻!咻!!!”

    刹那间,弓箭如雨,直奔城外。

    秘籍的弓箭落下,邹睿不敢再耽搁,当即就调转马头,回到军阵中。

    邹睿提刀遥指着城楼,不再犹豫,下令道:“杀!”

    所有魏军士兵,一哄而上。

    攻打吴县的县丞,兵贵神速,更不能有丝毫拖泥带水。

    邹睿一上来,便全力进攻。

    如果攻打吴县拖拖拉拉的,反而会助涨吴县守军的气势。故此,邹睿直接安排了一万五千士兵进攻,只留下五千士兵坐镇。

    浩浩荡荡的魏军冲锋,很快就到了城楼下。

    一架架云梯,一辆辆攻城车,全都搭在城楼上,而魏国士兵开始进攻。

    朱治吩咐士兵抵挡,神色冷静。

    面对魏军进攻,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沉着的指挥。

    各家族的私兵也在全力抵挡。

    张昭也坐镇城楼上,他左右巡视观察,看到城楼上的魏军越来越多,道:“朱治,第一组的士兵撑不住了。”

    朱治冷静道:“不,还能再坚持一会儿。”

    守城之战,至关重要。

    一丁点的时间,或许都是胜负的关键。

    所以不到最后一刻,朱治是不会再调遣第二组士兵上来的。

    张昭心中焦急,也只能等待着。

    毕竟,他让朱治指挥的。

    顾雍看在眼中,心中也是暗暗焦急,但也无济于事。

    战场厮杀,他们几个都不行。

    所以这一切,还得靠守城的各家族私兵。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

    朱治看到第一组的士兵已经是撑不住,下令道:“第二组,杀!”

    命令下达,第二组的士兵迅速冲杀上来。

    这一波援军一出现,强势的把冲上城楼的魏军斩杀,然后又稳住了局势,死死扼守着吴县。

    城楼上的动静,一直在邹睿的观察中。

    原本,他看到麾下士兵大举攻上城楼,快要夺取城楼了。

    忽然间,城楼上又有反攻,竟是又掌控了主动权。

    邹睿看到这一幕,连连下令猛攻。

    魏军士兵不要命的猛攻,而吴县的守军也在死死抵抗着。

    时间渐渐流逝。

    夕阳西下,已经到了傍晚时分。

    城外的邹睿,暂时下令撤退,不再进攻。

    他麾下的士兵攻打了一天,但还未攻克,所以只能暂时撤退,休整后再战。

    而城楼上的守军,也终于松了口气。

    朱治吩咐士兵清扫战场,但是他脸上神情,却无比的冷峻。看向张昭,正色道:“张公,情况非常的不妙。今天厮杀,我们派遣了接近三组士兵守城。”

    “攻城战不同于一般的厮杀,我们守城占据优势,但我们的兵力精锐程度处于弱势。”

    “对方的兵力,应当是一万多至两万。”

    “这样的一股兵力,如果我们有六千精锐的士兵,再有吴县的城池地利,足以守住。”

    “可是,军中士兵战斗力不足,并非精锐。”

    “照目前的情形,最多再坚持两天,就难以再守住吴县。”

    朱治面色肃然,道:“在下并非是说漏气话,而是到了这一步,张公必须要考虑好后路。否则一旦吴县城破,后果不堪设想。”

    张昭听后,眉头皱起,老脸上尽是严峻神色。

    放弃吴县绝对是最后的选择,因为一旦放弃吴县,不止是他,还有陆绩、朱治、顾雍等吴国体系的人,身上都会留下一个污点。

    张昭道:“朱治,我们不能失败。所以必须死守,白天我已经派人前往求援。两天时间,或许就会有援军来了。现在只能死守。目前的守军,只有张家、陆家、朱家和顾家,如果明天损害太大,那就再向城内征兵,向其余的小家族征兵。总之一句话,务必要守住。”

    不到最后,张昭是不会放弃的。

    朱治也清楚撤退的后果,他重重的点头道:“张公,在下全力以赴。”

    “嗯!”

    张昭点头。

    陆绩忽然说道:“在下倒是有一个想法。”

    朱治、顾雍和张昭目光,都落在陆绩的身上。

    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