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小侯爷 >

第406章

三国小侯爷-第406章

小说: 三国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虎叹气道:“唉,我还打算让飞虎营参战的。”

    太史慈道:“黄将军的飞虎营,得用在关键时候。”

    一句奉承的话,堵住了黄虎的嘴。

    黄虎说道:“罢了,罢了。”

    他带着士兵清扫战场,等处理完战场的尸体,便带着太史慈、马谡朝建城县奔去。

    营地被焚毁,但建城县还在。

    军队在城外重新扎营,又临时抽调了建城县的粮食过来。

    一直忙碌到深夜,太史慈等人才得以休息。

    这个时候,太史慈把周瑜请到了营帐中。

    太史慈并未捆绑周瑜,他摆手道:“大都督,请坐!”

    周瑜落座,冷笑道:“太史慈,现在你要羞辱本都督吗?哈哈,尽管来便是。”

    在山上,他极尽的压制太史慈。

    没想到局势骤变,他已经成了太史慈的阶下囚。

    太史慈道:“大都督,我并没有羞辱你的想法。大都督此战,已经赢了第四军。如果没有大王安排黄虎压阵,这一战,第四军便彻底覆灭。”

    周瑜哼了声,不说话。

    太史慈继续说道:“我把大都督请到营帐中来,是希望大都督归顺大王。”

    “大都督是一个智者,自当能看清局势。”

    “如今的吴国,已经是迟暮夕阳,再也不可能苟活了。”

    “在楚国和魏国联手攻打下,吴国必败。”

    太史慈说道:“大都督,归顺大王吧。大王求贤若渴,对大都督也一直很敬仰。以大都督的能耐,在大王麾下,必定能尽展所长。”

    周瑜听着劝说的话,哈哈大笑起来,嘲讽道:“太史慈,本都督绝不投降。本都督可不像某些人是软骨头。男儿生于世,焉能背主投敌。”

    太史慈听着周瑜刺耳的话,却神色平静,不受影响。

    周瑜的话,影响不到他。

    太史慈说道:“大都督,你仔细的考虑一番。”

    周瑜强势说道:“不用考虑,本都督决定的事情,绝不更改。让我投降刘修,这辈子不可能,下下辈子也绝不可能。”

    太史慈听后,只得叹息。

    无奈,他只得派人把周瑜带下去。

    次日一早,太史慈便请黄虎派人押解周瑜和朱然等人去蕲春县。

    他劝不了周瑜,只能给刘修,让刘修劝说。

    把周瑜等人送走后,周瑜整顿好士兵,便率领着军队直扑南昌县。

第751章 投降和不投降() 
蕲春县。

    城外官道上,一辆囚车缓缓行驶,朝着蕲春城行进。

    囚车中坐着一个人,衣衫破旧,头发枯槁,面容憔悴,一副惨淡落魄模样。

    这个人,赫然是周瑜。

    太史慈整军杀往南昌县,周瑜则被士兵押解着赶赴蕲春县。

    坐在囚车中,周瑜考虑的不是自己。

    他已经成为俘虏,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周瑜考虑的是小乔。

    此前,他看穿了马谡的计划,定下将计就计的策略。南昌城是他故意放弃的,而城内也有他布置的士兵,周瑜自信能夺回南昌城内。

    所以,把小乔安置在南昌城内。

    如今他被俘虏,太史慈又带兵杀去,南昌城必定丢失。

    这样的情况下,小乔能安然无恙吗?

    这一路走来,周瑜心中考虑的都是此事。

    “轱辘!轱辘!”

    车轮转动,马车缓缓潜行。

    九月秋风瑟瑟,天有些阴沉,空气却是凉爽清新。

    周瑜抬头看去,已经能看到蕲春城。

    蕲春城到了!

    周瑜心中忽然咯噔一下,他知道自己即将面对刘修。

    周瑜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他被俘虏后,就已经想清楚自己的下场,并不惧怕刘修。

    只是要面对刘修,内心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五味杂陈,难以言明。

    自刘修崛起于长沙郡,刘修就屡次给他造成伤害。

    不断击败他,不断的打击吴国。

    毫不夸张的说,周瑜成了刘修的磨刀石,吴国则成了刘修的垫脚石。

    周瑜作为阶下囚,即将面对人生中最大的敌人,一时间心情复杂。

    他面临的人,恍如一个大魔王。

    任他如何折腾,都无法给刘修造成伤害。

    最终,受伤的是他。

    马车一路前行,但并未入城,直奔军营。

    来到军营的大门口,守门的士兵早早得了吩咐,并未阻拦,直接放行。

    周瑜从囚车中走下来,在士兵带领下,直奔中军大帐。

    进入营帐。

    光线略微暗淡下来。

    周瑜抬头看去,看到了刘修。

    刘修一袭白色长袍,头戴紫金冠,腰缠玉带,随意的坐着。刘修看着他,面带笑容,没有丁点一国之主的无边威严。

    恰是如此,周瑜更觉得别扭。

    这是他一生的敌人。

    可惜,他如今是以阶下囚的身份见刘修。

    周瑜站着,并未行礼,也一言不发。

    士兵要动手打周瑜,却被刘修摆手制止,刘修吩咐道:“带大都督下去洗漱,更换衣服。好生伺候,不得怠慢。”

    士兵闻言,却是有些惊讶。

    周瑜不是俘虏吗?

    还要给周瑜洗澡更换衣服?

    不过刘修下了命令,士兵却不敢质疑,当即就带着周瑜下去。

    自始至终,周瑜一句话都没说。

    约莫近两刻钟后,周瑜又来了。

    周瑜洗漱后,重新梳理了发髻,一袭青色长袍,又恢复了往日的俊朗。唯一不同的是,周瑜脸上面无表情,眼神也透着一丝淡漠。

    刘修挥手让士兵退下。

    营帐中,只剩下周瑜和刘修两个人。

    刘修摆手道:“大都督,请坐。”

    周瑜也不拒绝,走到坐席旁,撩起衣袍坐下。

    只是,周瑜仍是不说话。

    刘修笑吟吟道:“大都督不应该有很多话要对我说吗?譬如,大骂本王一通。或者,再指点江山一番。”

    周瑜抬眼一瞅刘修,淡淡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败了就是败了,我再愤怒的大吼大骂,是让你当猴看吗?”

    刘修说道:“大都督睿智!”

    周瑜道:“纵然再睿智,不也成为楚王的阶下囚。”

    刘修正色道:“大都督之败,不再大都督的智慧不足,在于吴国势弱。”

    周瑜哼了声,却并未再说话。

    刘修说道:“大都督,可愿意为本王效力?”

    对于周瑜,刘修是极为钦佩的。

    演绎中,周瑜处处针对诸葛亮,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嫉妒心很重的人。可实际上的周瑜,气度恢宏,胸襟壮阔,是一个极有修养的人。

    论才学,周瑜名冠江东。

    论智谋,周瑜指挥若定。

    这样的一个人,上马可统军,下马可打仗。

    如果能得到周瑜的效忠,刘修麾下又多了一员大将。

    对刘修的将来,有极大的帮助。

    周瑜摇头道:“周瑜生是吴国的人,死是吴国的人,不可能投降的。”

    刘修眼中流露出好奇神色,道:“既如此,在建城县时,大都督为什么让士兵投降呢?”

    对于这一缘由,刘修倒是颇为好奇。

    周瑜投降了,却又不投降。

    周瑜面色肃然,正色道:“士兵皆可投降,唯独本都督不可投降。正如吴国,上下群臣皆可投降,唯独吴王不可投降。”

    刘修说道:“大都督也是群臣之一。”

    周瑜道:“但是,我就是不能投降,也不愿意投降。楚王要杀便杀,本都督败给了楚王,便没有什么说的。”

    刘修眉头皱起。

    似诸葛亮、周瑜这样的智者,一旦打定主意,要劝说会非常困难。

    想要动摇对方,不是一件易事。

    刘修说道:“大都督何苦呢?”

    周瑜正色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我也有自己的坚持。楚王是聪明人,睿智通达,智谋超群,应该清楚我并非说谎话。不投降,便是真的不投降。”

    刘修闻言,心中惋惜。

    周瑜可是一员真正的大将。

    如果错失了,就真的可惜,他不愿意杀周瑜。

    刘修心中考虑着,片刻后,心中已有想法,吩咐道:“来人!”

    士兵进入,躬身行礼。

    周瑜道:“多谢楚王给在下一个痛快。”

    刘修笑了笑,道:“本王没有打算杀你,所以,大都督安心住在军营吧。”

    周瑜闻言,也是愕然。

    他认为刘修要杀他,可刘修竟然不打算杀他。

    刘修吩咐道:“带大都督下去休息,好生伺候,不可怠慢。违令者,斩!”

    “喏!”

    士兵得令,转身就带着周瑜退下。

    刘修吩咐道:“请邓展!”

    又有亲卫闻言,便立即下去通知。

    时间不长,邓展进入营帐中,抱拳行礼道:“大王。”

    刘修吩咐道:“邓展,马上派遣锦衣卫传信,请鲁肃来蕲春县。”

    “喏!”

    邓展应下,却并未询问原因。

    如果刘修要告知,自会告诉他的。但刘修没有说,邓展便不会询问。他等了片刻,见刘修没有后话,便转身下去安排。

第752章 鲁肃到来() 
襄阳,城内。

    刘修带兵离开襄阳,把第三军召回,鲁肃也回了襄阳。

    回到襄阳的鲁肃,除了处理日常政务,也会参与处理楚国的政事。

    尤其是楚国内政方面,主要由蒯良、伊籍等人支撑,虽有其余的官员,但顶级的官员仍是缺少,鲁肃的回来,便有所补充。

    蒯良和伊籍商议后,毫不客气的征用鲁肃,让鲁肃接触政务。

    这一日,署衙中。

    鲁肃正和蒯良等人处理政务。

    一名士兵急匆匆的来了,拱手道:“军师。”

    士兵是第三军的士兵。

    鲁肃问道:“有什么事情吗?”

    士兵回答道:“赵将军接到传信,大王请军师立即前往蕲春县。”

    鲁肃听到这一消息,顿时愣住。

    他本就是吴国的人,更是孙权的心腹,如今去吴国作甚?

    一时间,鲁肃心中竟是有些慌乱。

    鲁肃问道:“赵将军可有说去吴国有什么事情吗?”

    士兵摇头道:“小人不知。”

    鲁肃叹了口气,便吩咐道:“你且回去,我交接一番,随后就返回军营。”

    “喏!”

    士兵得令,转身就离开了。

    鲁肃搁下手中的笔,眉头微微皱起。

    未知的事情,最是令人心烦意乱,尤其是涉及到吴国的事情。

    “唉”

    鲁肃轻叹了口气,站起身朝蒯良的房间行去。

    来到蒯良的房间中,鲁肃行礼道:“蒯大人,大王来信,让在下立即前往蕲春县。所以在下手中的事情,得全部移交了。”

    蒯良一听,顿时问道:“可是吴国方面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鲁肃摇头道:“在下也不知道。”

    蒯良思索一番,他看着鲁肃有些忧愁的面庞,道:“子敬不必忧虑,必定不是你担忧的事情,你应该相信大王。”

    鲁肃点了点头。

    蒯良点到为止,也没有多说,当即就派人交接。

    把各项事情移交妥当,鲁肃急匆匆的离开署衙,回到了第三军的驻地。

    见到赵云后,蒯良问道:“子龙,大王急召我前往,可是前线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赵云道:“不是。”

    “锦衣卫来传信,说大王请你前往,具体的事情没说。”

    “前线的事情,我询问了一番。”

    “太史慈和马谡已经击败了周瑜大军,正开始横扫豫章郡。”

    “所以你没必要担心。”

    赵云和鲁肃共事多年,也知道鲁肃担心什么。

    鲁肃睿智通达,更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但鲁肃更醇厚,为人坦荡,很重情谊。对于吴国的事情,他虽然不参与,但心中还是有那么一块地方的。

    楚国和吴国交战,鲁肃夹在其中很难办。

    鲁肃听完赵云的话,心中松了口气。

    他就担心刘修让他出谋划策攻打吴国,让他去指挥军队攻打吴国。如今太史慈和马谡击败了吴军,鲁肃悬在心中的大石落地。

    只是鲁肃更加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刘修竟然让他前往呢?

    赵云说道:“子敬,大王催得急,你早些赶路吧。”

    “好!”

    鲁肃也不再考虑,他转身去准备一番,便和来传信的锦衣卫一道离开。

    这一路前往蕲春县,鲁肃并未乘坐马车,而是骑马而行。

    鲁肃是文官,但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他弓马娴熟,骑马没有影响。

    一路疾驰,在短短时间,便已经抵达蕲春县。这时候的鲁肃,都已经是风尘仆仆,颇为憔悴。

    这一路走来,鲁肃很赶时间。

    所以弄得有些疲惫。

    鲁肃进入营地,在中军大帐见到刘修,行礼道:“臣鲁肃,拜见大王。”

    刘修看到鲁肃的样子,也是有些惊讶:“子敬,看你这样子,一路上,恐怕都没休息过。”

    鲁肃正色道:“臣想着大王的事情,心中不踏实,便急着赶来了。”

    刘修抚着额头一笑,道:“都怪我,当初安排邓展时,没有说清楚。找你来不是什么大事,是让你劝降周瑜。毕竟,你和周瑜公事过,关系也还不错。周瑜是一个人才,如果杀掉,着实可惜了。”

    鲁肃听后,道:“在下愿意一试。”

    作为周瑜的好友,鲁肃也不希望周瑜被杀掉,那实在是可惜。

    刘修说道:“也不着急,你一路走来,风尘仆仆的,人也疲惫不堪。好好的休息一天,养好精神,然后再谈。要劝降周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鲁肃有心想马上劝说周瑜。

    只是听了刘修的话,他也赞同刘修的分析。

    周瑜是一个智者。

    越是聪明的人,越是一根筋,或者说越是偏执,认定自己的看法。

    周瑜不愿意归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