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小侯爷 >

第355章

三国小侯爷-第355章

小说: 三国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仲德公,何至于此?本王是那样的无道主君吗?本王清楚你的为人,知道你是为了魏国的长远打算准备。你的提议,非常的有价值。”

    曹操并非庸碌之辈,不用思考,就明白程昱这一建议的好处。

    册立世子,稳定军心和民心。

    即使曹操在前线发生了意外,但世子早已经册立妥当,所以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曹操沉声道:“如今到了最关键时候,世子之位,也该定下了。原本,本王对于世子的人选,便有些犹豫不定。丕儿为人老成持重,植儿聪颖过人,彰儿勇武过人。大致的人选,也就在他们三人当中挑选,既然提到了这件事,都来说一说,谁是最合适的人选?”

    此话一出,众人都不开口。

    涉及到继承人的问题,是一个相当敏感的问题。

    曹操咳嗽两声,道:“到了本王现在的状况,你们也不用顾忌,有什么说什么。”

    顿了顿,曹操道:“许褚!”

    “在!”

    许褚冷不禁的打了个寒颤,魏王该不会让他第一个说吧?他只是一个粗人啊。

    曹操说道:“你去请曹洪、张辽、于禁等军中的武将来。”

    “诺!”

    许褚长长的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的轻松。

    幸好不是让他说。

    许褚转身离去,时间补偿,众人都来到了营帐中。

    曹操的目光扫过众人,朗声道:“目前的情况,你们都是知道的。不仅是战局不利,更有本王的身体每况愈下。本王头痛病是老毛病了,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所以今天,就在新野把世子之位定下来,你们各自畅所欲言,不要有任何的犹疑,直接说最合适的人选即可。”

    曹操的目光,落在了众人身上。

    只是,谁都没有率先开口。

    曹操仍是看向程昱,道:“仲德公,事情是你提出来的。不如,你提出一个合适的人选。然后,大家来讨论一番如何?”

    程昱神色恭敬,道:“老臣遵从大王的安排!”

    曹操道:“不用这些虚言,本王需要最真实的答案。到底,你认为谁更合适?”

    程昱沉默了半响,道:“大王,老臣认为丕公子最合适。”

    “丕儿么?”

    曹操盯着程昱,问道:“理由呢?”

    程昱神色恢复了平静,说道:“第一,丕公子是卞夫人的长子,立嫡立长,都应该是丕公子最为合适;第二,丕公子为人老成持重,行事稳健,颇有大王之风。丕公子作为世子,不会贪功冒进,能守住大王的基业。”

    连续说了两个理由,程昱道:“以上是老臣的理由,请大王明察。”

    曹操点头道:“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曹操并未发表任何论断,又问道:“你们认为呢?”

    “大王,臣认为植公子更为合适。”

    忽然,曹操的主簿杨修站出来,提出了他的看法。

    这一提议,令曹操眼中一亮。

    在曹操膝下的诸多儿子当中,曹操最欣赏也认为最能继承他基业的,当属已经死去的曹昂。不论是相貌,亦或是能力,还是性格,都是曹操最欣赏的人。

    只可惜,曹昂为了救他,竟然死了。

    这样的结果,令曹操都为之心痛,后悔自己在招降张绣后没有管住下半身,以至于曹昂和典韦都死在了南阳郡。

    在曹昂之后,曹操最欣赏的当属曹冲。

    曹冲的聪明,是曹操最喜爱的。

    不论是曹冲的聪明劲儿,还是曹冲的成熟,都让曹操为之欣喜。一度,曹操已经把曹冲当作了未来的继承人,但是曹冲早夭,令曹操很是悲恸。

    在曹冲之后,便是曹植了。

    曹植的才华相当出众,颇有曹操的风范。

    在文学才华上,毫不吝啬的说,曹植能和曹操媲美。

    反倒是曹丕,各方面都很平稳,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你说文采吧,曹丕也有文采,但没有曹植那么出色;你说武艺吧,曹丕的武艺也颇为精湛,但是也达不到武将上阵杀敌那种以命搏命的气势;你说政务能力吧,倒也还是不赖

    总之,曹丕各方面都不错,比较均衡。

    至于曹彰,冲动勇猛,虽然曹操极为喜爱,但是曹彰太喜欢战场和武艺,而忽略了政务,所以曹操反而有些忽略曹彰,认为曹彰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大体而言,曹操的私心,还是偏向曹植的。

    这孩子,和他最像。

    不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后世,在很多时候,君主选择继承人,都选择和自己最相似的人。譬如汉武帝虽然册立长子刘据为太子,但一直认为刘据不像自己,缺少阳刚进取之气势。又譬如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册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也认为李承乾不像自己。

    历代君主,大多数都会以自己为模版,然后挑选子嗣。

    所以,曹操希望的人选是曹植。

    杨修的话,正好符合了曹操的心思,他也有心册立曹植为世子。

    杨修一开口后,营帐中的一些官员,纷纷附和。

    这些人都是军中的文官,和曹植关系不错,所以他们自是支持曹植的。有了杨修牵头,一个个都直抒胸臆。

    曹操微微颔首,看向荀攸道:“公达,你怎么看?”

    曹操麾下,荀攸、程昱、荀彧等人是核心。

    最重要的,曹操还得征询这几个人的意见。

    荀攸微微一笑,道:“大王,臣听从您的安排。您指定谁作为世子,臣都没有意见。”

    曹操笑了笑,道:“不行,你必须选择一个!”

    荀攸脸上挂着为难的表情,道:“大王这是为难卑职啊。”

    曹操道:“纵然是为难,你也必须说。”

    荀攸听后,沉默了下来,道:“如果大王真的要卑职选择一公子作为世子,那么卑职也赞同仲德公的选择,册立丕公子最合适。”

    对于几个公子,荀攸也有所了解。

    诸公子中,荀攸认为曹丕是最合适的,不论是政务,亦或是能力,都最合适。

    主持一国的政务,并不是靠文采,也不是靠风花雪月能成功的。所以,荀攸并不趋向于曹植,反而是认可曹丕。

    曹操听了后,眉头微微皱起,脸上多了一丝凝重。

    程昱和荀攸都赞同是曹丕。

    他一想到这个建议和自己的想法不同,就大为头疼,原本压制的痛苦,便更是犹如潮水一般,一波一波的袭来,让他的脑袋疼痛不已。

    曹操钢牙咬紧,道:“其余人呢?”

    众人闻言,都不说话。

    忽然,满宠站出来。满宠在曹操的麾下,素来是敢于直言的,是一个刚强的人。他昂着头,朗声道:“大王,卑职也认为丕公子适合。主持朝政不是风花雪月,不是呼朋唤友能成的,丕公子老成持重,是最合适的人选。”

    杨修一听,顿时就不高兴了,道:“满伯宁,你什么意思?”

    满宠道:“我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是,丕公子是最合适的人选。”

    杨修哼了声,沉声道:“丕公子能主持政务,难道植公子就不行吗?植公子天资聪慧,他只是平常很少涉及政务罢了,让植公子继承世子,他同样能做好事情。”

    满宠哼了声道:“但是,植公子更轻浮,这是致命的弱点。”

    杨修道:“你不了解,为什么说植公子轻浮?”

    此时,两个人倒是争论了起来。

    众人乐得看热闹,都没有人劝阻,只是杨修一方的人,渐渐也参与了进来。而程昱以及其他支持曹丕的人,也都纷纷参与。

    一时间,营帐中仿佛是闹市一般,争得是不亦乐乎。

    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曹操沉声道:“够了!”

    曹操一开口,众人才平静下来,都不再说话了。一个个看向曹操,等着曹操的决断。说到底,世子的人选,还得曹操拍板才行,最终的决定权在曹操的手中。

第649章 惊人之语() 
曹操沉声道:“关于世子一事,你们争来争去,但都没有一个定论。哼,这是商议事情的地方,不是泼妇骂街的地方。”

    “大王,小臣有话说。”

    忽然,一个青年走出来。

    此人是曹操的长史,生得鹰视狼顾,气度不凡。

    眼眸开合间,令人生畏。

    这个人,赫然是司马懿,他作为曹操的长史,也跟着曹操一起出征。

    依照司马懿的性子,他是不愿意插入这样争斗的,但现在涉及到曹丕,如果现在不定下来,那么世子很可能落在曹植的身上,所以司马懿只能主动开口了。

    曹操盯着司马懿,道:“仲达有什么要说的呢?”

    对于司马懿,曹操既欣赏,又忌惮。

    作为一个主君,他对于司马懿颇为欣赏,因为司马懿的确有才华。但是他邀请司马懿出仕的时候,司马懿百般的推诿,不愿意出仕为官。

    最后,还是曹操强迫,司马懿才出仕了。

    这样的事情,自然让曹操认为司马懿是一个倨傲的人。

    所以司马懿在他的麾下,曹操百般的打磨,希望抹掉司马懿的傲气。

    司马懿回答道:“大王,关于世子的人选,小臣认为,丕公子才是最合适的。”

    “为什么?”

    曹操听了司马懿的话,直接询问。

    对于司马懿的话,曹操也想要听听,司马懿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司马懿回答道:“小臣之所以选择丕公子,是因为丕公子政治手腕成熟,不冲动,不轻浮,不自以为是,更不会相当然。丕公子经过现实的残酷,懂得能屈能伸。同时,丕公子也能团结朝臣,这也是丕公子的优势。”

    “相反,植公子有一个最大的缺点。”

    “不可否认,植公子很像大王,其文采堪称能和大王并驾齐驱。但是文人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自视甚高。”

    司马懿侃侃而谈,道:“大王因为出身和经历,虽然是决定的文人,但没有这方面的习惯。可是植公子不同,他没有经历过大王经历的苦难,很多事情相当然,更容易冲动。”

    “这样的人,政治上是不成熟的。”

    “如果没有刘修这样的对手,让植公子作为世子也无妨,可以慢慢的适应调教。”

    “但是,我们的敌人是刘修。”

    “刘修这个人,狡诈无比,阴险毒辣,算计很深。这样的人,一言一行都可能是陷阱。如果是植公子对上刘修,在下认为没有半点胜算。”

    司马懿道:“所以,小臣认为,丕公子是最合适的人选。”

    司马懿的话语里面,看似是吹捧。

    其实总结起来,无外乎一点,曹丕能屈能伸,是一个脸皮厚实不会被激怒的人。

    这样的人,才是最适合的。

    曹操是一个决定聪明的人,司马懿一番话,他马上就明白了过来。曹操眼中流露出思索神色,更有赞同的神情。

    曹操对于自己,有很清晰的认知。

    曹操自己,是一个脸厚心黑的人,他做事果断,更能屈能伸。

    曹丕为人性格深沉,也是一个相当无赖,更很无耻的人。反倒是曹植,为人光明磊落,是一个一眼能看到底的人。

    如果是选择继承人,毫无疑问,曹丕最合适。

    曹操想了想,最终说道:“好,本王选择丕儿作为世子。”

    “大王不可啊!”

    杨修一听曹操直接决定了,忍不住呼天抢地的开口劝阻。

    曹操盯着杨修,冷冷道:“杨主簿,是质疑本王的决断吗?”曹操刚才让众人发表意见,那是因为需要众人说话,需要集思广益。

    但现在确定了下来,杨修还抓着不放,曹操便有些恼怒了。

    杨修一听,顿时吓了一跳。

    他头皮发麻,马上道:“大王明鉴,臣只是有些不解。既然大王已经决定了,臣自当遵从大王的决断。”

    “这还差不多!”

    曹操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曹操吩咐道:“杨修,你来拟定诏令,现在就拟定。”

    “诺!”

    杨修苦涩一笑,知道现在肯定是无法改变了。

    当即,杨修当着所有人的面,摊开了布帛,然后研磨执笔。

    曹操说道:“公子曹丕,憨厚仁德,为诸公子表率”

    随着曹操说话,杨修不断的往下写。不多时,曹操册立曹丕为世子的诏令便已经写好了。曹操取出了魏王印绶,然后加盖了印绶后,便收起来,然后喊来了许褚。

    许褚道:“大王!”

    曹操道:“仲康,册立世子的诏令你拿着。”

    “啊!”

    许褚惊呼一声,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册立曹丕为世子的诏令,怎么是他拿着呢?这事儿不对啊,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将领啊。

    曹操继续道:“你马上派遣一队虎豹骑突围,然后护送诏令前往邺城。如今四方城门外的道路被堵上,只要本王不离开,派遣士兵突围,刘修的军队必然认为是出去求援的。所以,他们不会阻拦,虎豹骑必然可以安全的突围离开。”

    许褚闻言,这才松了口气。

    他今天可算是被曹操吓到了,先是误认为曹操要询问他谁能当太子?

    现在,又认为曹操要把诏令给他。

    好在都没事儿。

    许褚接过了诏令,然后转身就下去安排了。要安排虎豹骑突围离开,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许褚得好好考虑才是。

    曹操这时候,才又背靠着靠枕,又疲惫了下来。

    曹操说道:“世子的人选,现在已经选定了。现在,我们再来商议一番,该怎么样和刘修进行决战才是。”

    程昱捋着颌下胡须,面色沉重。

    如今的曹操,损兵折将,麾下可用的兵力并不多。

    幸好新野是曹仁的大本营,有足够的粮食,以及足够的武器,否则,要借助新野城驻守,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程昱道:“大王,目前来说,我们没有击败刘修的办法。”

    荀攸道:“大王,臣也想不出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