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小侯爷 >

第239章

三国小侯爷-第239章

小说: 三国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诞下了一个麟儿,黄月英心中终于松了口气。

    她的心底深处,也希望生下儿子。

    如今天遂人愿,便是最好的结果。

    刘修和黄月英说了一会儿话,黄月英便沉沉睡去。刘修吩咐人照顾好黄月英和孩子,就出了房间。

    黄承彦也得知是一个儿子,他老怀大慰,道:“修儿,有了子嗣,初为人父,感觉如何?”

    刘修道:“还好!”

    话说得轻巧,只是刘修的心中,却真切有了变化。

    和黄月英成亲后,他有了牵挂,有了爱的人。如今有了儿子,感觉自己是真切在这个世界,自己的血脉得以传承了下去。

    这一切,就是这样的真切。

    庞德公说道:“修儿,孩子的名字,考虑好了吗?”

    刘修说道:“此前,我和月英曾考虑过,不过取名字的事情很是慎重。所以,这件事,就交给老师和岳丈了。”

    “好,好,此事,老夫当仁不让。”

    黄承彦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神色。

    庞德公道:“这件事,老夫也定当竭尽全力。”

    黄承彦哼了声,道:“德公,鹿门书院事情繁忙,你不忙着去教导你门下的学生,跑来这便瞎逛逛,干什么?依我看,你还是忙那边的事情,孩子的名字,自有我这个做外祖父的考虑。”

    “放屁!”

    庞德公怒目而视,寸步不让。

    黄承彦道:“庞德公,你真是有辱斯文。哼,老夫是孩子的外祖父,现在给他取名字,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你算老几?”

    庞德公吹胡子瞪眼,大声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夫是修儿的老师,便相当于父亲,就相当于是孩子的祖父。老夫替他取名字,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要知道,修儿成婚时,可是给老夫敬了茶水的。”

    “老匹夫,你无耻。”

    黄承彦怒目圆睁,竟是捋起了长袖,一副要大动干戈的样子。

    庞德公气势丝毫不弱,道:“你才无耻,看你捋起袖子,是打算动手吗?看来你是真的心虚了,说不赢老夫,就打算动手。”

    黄承彦道:“老匹夫,你怕了?”

    “谁会怕你?”

    庞德公眼眉一挑,眼中流露出鄙夷神色。

    黄承彦一副杀气腾腾的表情,道:“既然如此,有本事,你就和老夫出去比划比划,确定孩子取名字的全力。”

    “走就走,谁怕你?”

    庞德公大袖一拂,率先就走了出去。

    黄承彦跟在了他的后面,也快速离开了。

    刘修看着两个长辈正朝着走出了院子,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平日里,黄承彦和庞德公都是温文尔雅,一副谦谦君子的姿态,今儿却突然变了样子,真的是令人吃惊。

    刘修懒得去插手,这两位老先生争斗,自然会有分寸的。

    果然,不到半刻钟,两人笑眯眯的进来了。

    只是黄承彦和庞德公的衣衫都有些凌乱,发髻虽然整理了,仍是发丝散乱,一看两人便是懂了手,不过却无伤大雅。

    刘修心中大笑,道:“岳丈、老师,你们这是都摔在沟里了吗?”

    一句打趣的话语,黄承彦和庞德公相视一望,都是哼了声。

    刘修笑了笑,又说道:“看来岳丈和老师还是没有定下取名字的事情,既然这么的麻烦,就让我来考虑了,不麻烦两位长辈。”

    黄承彦说道:“谁说我们没有定下的,就在刚才,在院子外面的时候,老夫已经和德公商量好了,和他一起取名字。”

    庞德公跟着说道:“就是,就是,已经定下了,我和黄承彦一起取名字。所以,取名字的事情,修儿啊,你就不要操心了。”

    两人统一了口径,都立即改变了口风。

    刘修说道:“既然是这样,那么取名字的事情,就交给岳丈和叔父了。现在月英已经产下了孩子,也没有大碍,老师和岳丈便下去休息吧。”

    “嗯!”

    两人点了点头,便离开了。

    刘修则是坐在院子中,脸上挂着笑容,回味着初为人父的喜悦。

第441章 州牧世子() 
刘修长子的名字,在第二天,就报了回来,名为刘祯。祯字,意味吉祥如意,平安幸福。庞德公和黄承彦共同商讨的决定,便是希望刘祯平安吉祥。

    这一名字,刘修也觉得还可以,便定下了孩子的名字,取名为刘祯。

    回到了襄阳的时间,过得飞快。

    一个半月,匆匆流逝。

    此前,巫县传回了消息,益州的粮食抵达了大半,正源源不断的送回襄阳。这一批粮食的送达,对刘修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缓解了粮食带来的压力。

    进入八月,孩子已经出世三个月。

    巫县又传回消息,三十万石粮食已经全部送达,弓箭也全部交付。

    文聘按照之前定下的计划,归还了三万士兵,却也寻了一个理由杀了刘璝,只留下法正带着三万士兵离开。

    刘璝被杀,刘璋虽然愤怒,却最终咽下了怒火。

    毕竟,他也痛恨刘璝。

    益州和荆州的战事缓和下来,荆州危机接触,暂时又恢复了平静。

    这一日,伊籍和蒯良来到了州牧府。

    书房!

    宾主落座。

    蒯良的眼中有着浓郁的笑意,道:“主公,各郡已经禀报了消息,现在粮食都在不断的运往各处粮仓入库。今年大丰收,根据统计的结果,经过去年和今年的两年收成,至少在未来三年内,我们不用担心粮食的缺乏。当然,如果扩展了疆土,那就另说了。”

    “好!”

    刘修的眼中,精光闪烁,无比的高兴。

    有了粮食,便解决了后顾之忧。

    如果粮食不足,刘修根本不敢开启战事,但现在解决了后,事情就容易多了。

    要开战,刘修就全然不怕。

    蒯良继续道:“主公,此前还有从益州源源不断送来的三十万石粮食。这一批粮食,已经经过抽检了,让牲畜食用后,没有任何异常,可以使用。”

    刘修道:“那就全部入库。”

    伊籍道:“主公,还有一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修说道:“但说无妨。”

    伊籍正色道:“主公继承先主基业,先主刘表是荆州牧、成武侯,主公继承后,自然继承侯爵。如今主公有了长子,也应当早日定下世子,以安人心。虽说,这是主公家事,但涉及到主公的事情,便没有家事,所以在下斗胆,请主公考虑立下世子的事情。今日之天下,大世争锋,主公一方霸主,称雄一方,立下世子也是理所应当的。”

    刘修道:“我知道了,过几日,我会专门召集麾下的官员,然后宣布此事。”

    伊籍说到:“主公英明。”

    蒯良话锋一转,道:“主公是要打算开启战事了吗?”

    刘修说道:“有这个打算了。”

    如今有了基础,刘修自然不愿意再耽搁时间。

    曹操坐拥北方各州,虽然此前各州叛乱,局势动荡,但曹操扫荡了朝廷官员后,朝廷已经再也听不到反对他的声音,而他迅速平定了各州局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多耽搁一点时间,曹操就会恢复许多。

    所以,刘修已经等不及了。

    刘修要抓住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南方的威胁,然后北上和曹操决战。

    蒯良沉默了片刻,又问道:“主公要开战,是打算攻伐江东,还是北上攻打南阳郡呢?”

    对于开战,蒯良总是有些抵触,毕竟荆州的底子还不够丰厚。如果能够再等一年,那么荆州不论是粮食,亦或是兵源,或者是荆州本身的人口,都会有一个最好的基础。

    如今立即开战,便有些紧张了。

    刘修吩咐道:“来人,请庞统、贾诩、霍峻来书房议事。”

    “诺!”

    书房外的侍从回答一声,便立即去请人。

    时间不长,庞统、贾诩和霍峻来到了书房中落座。

    刘修正色道:“请你们来,就是为了商议接下来开战的事情。经过今年的丰收,以及益州给予的三十万石粮食,荆州已经具备了开战的机会。”

    庞统道:“主公的打算是马上就要开战吗?”

    “是!”

    刘修点了点头,眼神中有着不容置疑的神色。时间很紧张,他必须全力以赴,否则要反攻曹操,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去了。

    庞统又问道:“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

    刘修说道:“刚才子柔询问,我们接下来,是北上南阳郡,还是东出江东,询问接下来的动向。”

    贾诩接过话,道:“北上南阳郡,老夫认为不妥。”

    “为什么?”刘修问道。

    贾诩回答道:“要北上南阳郡,意味着就要和曹操开战。一旦过了南阳郡,便是北方辽阔的大地,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公没有战马,想要取得进展,肯定是存在极大的难题。”

    “此前,主公击败了曹操,虽然取得了一场胜利,但曹操的根基,仍然是厚实无比,不是荆州能比拟的。”

    “如果攻打曹操顺利则罢了,一旦陷入僵局,到时候如何抽身呢?而陷入僵局后,孙权、刘备、刘璋会坐视不理吗?”

    贾诩说道:“荆州不能立于危墙之下,老夫认为,现在攻打曹操,时机还不成熟。”

    蒯良道:“那么,现在就只有攻打江东了。”

    “不,不攻打江东。”

    贾诩摇了摇头,眼睛眯起了起来,闪过一丝的冷光。

    蒯良问道:“军师,为什么呢?”

    贾诩解释道:“荆州和江东结盟,人所共知。如果主公先发兵攻打江东,会令主公很麻烦。”

    “第一,主公擅自撕毁盟约,攻打江东,会授人口实,让人攻讦主公不守信用。对主公的名望和声誉,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以后主公拉拢其他诸侯,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二,二夫人孙尚香,毕竟是孙权的妹妹。主公攻打江东,二夫人的心中肯定有想法,即使他明白荆州和江东不可能没有争斗,但也心中肯定有疙瘩。”

    “第三,曹操是知晓荆州和江东结盟的,一旦主公擅自攻打江东,曹操便可以用天子的名义,斥责主公背信弃义,让天下人职责主公。”

    贾诩缓缓道:“所以攻打江东,并不是合适的选择。”

    刘修嘴角上扬,眼中有了一抹笑意。

    贾诩的分析,终于说到了重点。

    蒯良长于政务,在行军打仗方面弱了些,他询问道:“贾军师说不适合攻打曹操,也不适合攻打江东,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难道攻打益州吗?要知道,我们刚刚和益州缓解了关系,如果现在去攻打益州,恐怕也不合适。”

    贾诩摇头道:“不,也不攻打益州。因为攻打益州,不会把江东拉入战局。老夫认为,接下来要攻打的目标,应当是交州刘备。”

    “刘备?”

    蒯良和伊籍听了后,脸上都流露出古怪神色。

    交州不毛之地,地势偏僻,刘备在交州,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任由刘备在交州,也只是让他自生自灭。

    现在去攻打,岂不是浪费时间吗?

    贾诩说道:“刘备立足交州,文有诸葛亮,武有陈到,背靠孙权,他已经是占了交州。再放任自流,刘备必定会成为祸患的。最重要的是攻打交州,会引出江东孙权,他不可能坐视不理。一旦江东先开启战端,就不能说是主公撕毁了盟约。”

第442章 攻打交州() 
贾诩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神色,道:“刘备偏居交州,虽然不起眼,却是一枚撬动整个局面的棋子。只要刘备抵挡不住,必定向孙权求援。孙权出兵,那就和荆州撕破了脸皮。到时候主公攻伐江东,就有了名义,可以名正言顺的攻打了。”

    “妙哉!”

    蒯良捋着颌下的胡须,神色佩服。

    刘修问道:“关于出兵哪一处的考虑,诸位还有意见吗?”

    众人摇了摇头,都一致赞同贾诩的分析。

    刘修见状,便说道:“既如此,那就定下了。接下来,便开始全力备战,粮食、器械都要准备好。”

    蒯良道:“主公放心,卑职必定尽心竭力。”

    伊籍道:“卑职必定不负主公厚望。”

    两人是政务上的领头羊,立即就做出了表率。

    刘修说道:“此次攻打交州,粮食、器械肯定需要调配,不过,兵力就不用了,我会直接从黄忠的麾下抽调士兵,同时,再加上飞虎营和沙摩柯的蛮兵。”

    “攻打刘备,我会亲自南下。”

    “庞统、贾诩、霍峻随行,黄虎、沙摩柯率军随行。”

    刘修根本就不做考虑,直接定下了随行的人选。

    庞统、贾诩点头,霍峻的脸上,忍不住流露出激动的神色。他一直是庞统的助手,协助庞统做事。虽然官职不大,但一直以来,霍峻却饱受重用,而且历次重要的会议,刘修都带上他,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进入了刘修麾下的核心圈子。

    众人散去后,便各自准备。

    第二天,上午。

    刘修传令召集了麾下的文武官员,宣布了由刘祯为州牧府世子的决定。

    从一出生,刘祯便已经是刘修的继承人。

    这一命令下达,官员皆大欢喜,没有反驳的人。

    册立了世子,政务又有伊籍和蒯良处理,刘修除了忙着准备出兵的示意,其他倒也没有什么事情,便花了更多的时间在后院陪伴黄月英和孙尚香。

    只是,孙尚香跟随刘修以来,还是没怀上。

    她一开始的时候很积极,可到后来,也就看开了,反正能怀上最好,没有能怀上,也没有什么失落的。

    她心态放宽后,和刘修相处反而更融洽。

    进入九月,天气转凉。

    九月初三,这一日,刘修率军离开了襄阳,南下长沙郡。

    刘修到了长沙后,途径临湘县,去看望了长沙郡太守韩玄。如今的韩玄,几乎是不理政务,大多数都交给蒯祺处理,日子倒也过得轻松。

    和韩玄交谈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