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小侯爷 >

第11章

三国小侯爷-第11章

小说: 三国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德公略微皱眉,涉及到农田的收成,他一时间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

    齐潭又道:“如果无法解决缺水的问题,问题就严重了。鹿门山周围的乡亲都靠天吃饭,如果天公不作美,都要饿肚子了。”

    庞德公沉吟许久后,道:“这件事,交给老夫处理。”

    齐潭问道:“庞公打算怎么办呢?”

    不是齐潭不相信庞德公,是因为遇到了关系肚子能否吃饱饭的问题,必须慎重。

    庞德公道:“关于这件事,我有三个打算。”

    “第一,老夫承诺,如果到了收获的使节,田里面水稻大幅度减产,但还不至于饿肚子的时候,老夫减免乡亲们的租子,让乡亲们能顺利熬过去。”

    “第二,如果天灾严重,田里面收上来的粮食严重不够吃。老夫会开仓放粮,给与乡亲们一定的粮食,让乡亲们度过灾年。”

    “第三,眼前的旱灾是缺水造成的,老夫会派人取水,缓解目前的干旱。”

    庞德公面色镇定,直接说了三个保证。

    此话一出,以齐潭为首的农户,都欢呼不已,眼中流露出兴奋神色。

    他们是庞家的佃户,耕种的都是庞家的田。

    庞德公保证一旦出现干旱,就减少租子,甚至开仓放粮,意味着即使出现了大旱,他们也能够度过灾年。最重要的是,庞德公会全力解决取水难的问题,这是最重要的。

    众人推金山倒玉柱一般,纷纷道谢。

    这时候,又有府上的侍从端着茶水出来,让农户喝茶解渴,更让农户感激。

    庞德公微微一笑,摆手指着刘修,道:“乡亲们,这是老夫的弟子刘修。他精于水利,这一次,他会全力以赴的解决缺水的问题。请乡亲们放心,旱灾一定能度过的。今年田里面的收成,不会受到影响的。”

    刘修嘴角抽搐,怎么突然扯到了他的身上。

    然而,齐潭和其余农户却看向刘修,连忙道谢,都认准了刘修。

    这一幕,更让刘修心头糟心。

    刚才他心中还在赞叹庞德公的处理方式很厉害,但没想到一转眼,庞德公就把事情推给了他,把他推入了火坑中。

    面对农户的感激和道谢,刘修只得微笑面对。

    这时候,不能拆庞德公的台。

    等齐潭以及其他的农户离开后,刘修才忧心忡忡的道:“老师,弟子不通水利,让弟子去解决干旱的问题,会不会太难了?再者,旱灾已经发生,要解决水的问题,一时间难以完成。”

    取水的事情,来得太突然了。

    庞德公正色道:“让你做,有两个考虑。”

    刘修问道:“哪两个考虑?”

    庞德公回答道:“第一,这一次取水,是你上鹿门山的第一个考验。或者说,是你入门后的第一个考验。第二,你今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会更难更仓促。但是,难道没有把握,你就不做了吗?事情,总得有人去做。”

    刘修闻言,心头一震。

    庞德公的话有道理,如果以后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便不管了吗?

    不可能!

    刘修正色道:“老师教诲,弟子铭记于心。”

    庞德公微微一笑,道:“我的书房中,有水利方面的书籍。这期间,你自己阅览,然后尽快查找出解决的办法。需要动用人员,直接从府上抽调就是。老夫相信,山下的农户,也很愿意帮你的忙。”

    刘修道:“弟子明白了!”顿了顿,刘修道:“事不宜迟,弟子先去查证资料,然后再思考解决之策。”

    此时,刘修的脑中,已经满是解决干旱的问题。

    这是他入门后的第一个考验,必须要漂漂亮亮的完成。

    庞德公挥手道:“去吧!”

    刘修心中也是急切不已,急匆匆的往庞德公的书房中行去。

    庞德公面色凝重,他吩咐庞福收拾了茶水,便一个人下山去了。农田中干旱缺水的事情,他一时间没有想到解决的计策,只有去找司马徽和黄承彦寻求计策,让他们也参与进来。

第21章 黄家有女名月英() 
黄承彦的家,在鹿门山附近。

    庞德公下了鹿门山,便直奔黄承彦的家,恰巧司马徽也在。

    前院,大厅!

    司马徽看到了庞德公,脸上挂着笑容,道:“德公收了得意弟子,现在是有了弟子,忘了好友。德公的心思,都放在刘修身上咯。”

    庞德公一撩衣袍坐下,哼声道:“莫非德操心中羡慕?”

    司马徽撇嘴,道:“我宁愿清闲,也不愿意浪费心思教导弟子。”

    黄承彦面色凝重,不似司马徽嘻嘻哈哈的没个正形,沉声道:“刘表的意图,德公你明明知道,却执意收徒。再者,收刘修为弟子,会让你卷入是非当中,何苦呢?”

    庞德公说道:“老夫认为刘修是可教之才!”

    司马徽轻叹了声,道:“恐怕是刘修在莲香楼的一番分析,让你动了恻隐之心吧。”

    庞德公笑道:“算是,也算不是!”

    顿了顿,庞德公道:“不说这些了,弟子已经收了,再无后悔可能,必须全力教导。我来找你们,是有一件事,请你们出出主意。”

    司马徽问道:“什么事?”

    庞德公道:“是关于干旱的事情。”

    当即,庞德公将齐潭以及鹿门山下农户遇到的情况说了一遍。

    然后,庞德公才道:“缺水是个大问题,必须解决。”

    司马徽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庞德公啊庞德公,自己想不出解决的办法,美其名曰考验刘修,真是大大的狡猾。”

    庞德公道:“如果刘修能解决取水的问题,岂不是证明老夫的眼光精准吗?”

    司马徽拂袖道:“不管怎么说,你都有理。”

    黄承彦道:“天灾人祸,人祸可以消弭,但天灾却不是这么容易能解决的。鹿门山附近缺水,从汉江取水,更不容易。”

    庞德公正色道:“不管如何,必须想办法。”

    “爹爹,我做了一辆翻车出来。这辆翻车,肯定比毕岚的翻车更优秀。”

    此时,大堂外传来柔和悦耳的声音。

    一道靓丽的身影,快速走来。

    她二八年华,身材修长,一袭白色长裙,柔顺如水的乌黑长发似流瀑般披散在肩上,气质卓越。她的肤色,并不白皙,但那双眼睛,却明亮而灵动,随着细长的睫毛似蝶羽般轻轻颤动,更是别具风情。

    “月英,没看到庞伯伯和司马伯伯吗?你一个女儿家,摆弄什么翻车?不如多学学女工。”

    黄承彦黑着脸,眼中却透着一丝宠溺。

    女孩,是黄承彦的独女黄月英。

    黄月英制作出来的翻车,是宫中的宦官毕岚制作而成。

    所谓翻车,在后世就是龙骨水车。但此时制作出来的翻车,和龙骨水车类似,并不完全的相同,因为毕岚制作出来的翻车不用于农业灌溉,仅仅是用来洒水的。

    黄月英酷爱机关之术,找到了翻车的资料后,便开始仿制翻车。

    成功后,她马上来找黄承彦,分享自己心中的喜悦。

    黄月英讪讪一笑,连忙向庞德公、司马徽行礼,道:“庞伯伯和司马伯伯,要不去看看我的翻车。我制作出来的翻车,比毕岚的更好。”

    黄承彦挥手道:“月英别闹,如今正值干旱,田中缺水,你庞伯伯和我们思考解决田里缺水的问题。”

    黄月英眼中一亮,那明亮的眸子,闪烁着异彩光芒,道:“我制作出来的翻车,就可以解决取水的问题。”

    庞德公道:“真的吗,走,我们去看看。”

    司马徽的眼中,流露出一丝的喜色,为庞德公感到高兴,至少有了解决之法。

    黄承彦心中自豪,问道:“月英,你确定没有说谎?”

    司马徽鄙视道:“承彦贤弟,别显摆了,我们都知道你有一个能干的女儿。月英侄女,别听你爹爹的,前面带路。”

    “好嘞!”

    黄月英心头欢喜,转身往外走。

    黄承彦撇撇嘴,心中问候了司马徽数遍,然后和庞德公、司马徽一起离开。一行人来到后院,只见一架翻车横亘在水池和地上。

    在水池周围,地面到处都是水,乱糟糟的。

    黄承彦见此情形,抓狂道:“月英,谁让你用水池操作的?”

    黄月英嘟着嘴,委屈的道:“爹爹不让女儿出门,只有用水池做实验了。”

    “你,你”

    黄承彦气得心头发堵,又拿女儿没办法。

    庞德公看着翻车,眼中发亮,欢喜道:“承彦,不要在意月英的这些小细节。月英,快来试一试,看看情况如何?”

    黄月英嗯了声,当即走到翻车上,站在踏板上踩动。

    随着木链翻转,翻车嘎吱嘎吱的开始运转。装在木链上的刮板缓缓转动,将水池中的水取上来,洒落在地上。

    “好,好,堪称精妙!”

    司马徽看在眼中,眸子中流露出赞赏之色。

    好一会儿,黄月英走下来,问道:“庞伯伯,有用吗?”

    庞德公沉吟一会儿,道:“用处肯定是有的,但翻车取水,太少太慢,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行。短时间想缓解农田中的干旱,存在太大的难度。”

    黄月英明亮的眸子,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道:“我再想想办法,争取提高水量。”

    庞德公道:“如此,老夫代鹿门山的百姓,多谢月英了。”

    黄月英连忙道:“庞伯伯不用如此,这是应该的。”顿了顿,黄月英道:“爹爹,我制作出翻车,有功于社稷的。现在,您不会反对了吧?”

    一句话,气了黄承彦个半死。

    黄承彦轻叹道:“老夫一直反对,你听了吗?”

    黄月英嘻嘻一笑,便离开了,重新去设计。

    庞德公、黄承彦和司马徽回到客厅,话题渐渐从干旱转移,变成了随意的聊天。

    司马徽忽然道:“承彦,当初我曾提过让刘修娶月英。虽说刘修的出身不行,但论能力,论品性,还是不错的。”

    黄承彦摇头道:“再看看,这件事儿,不能轻易做决定。”

    庞德公说道:“承彦的话,老夫也赞同。老夫虽然是修儿的老师,却也是月英的伯伯,也希望侄女儿能幸福。修儿能力出众,为人尚可。但相处的时间毕竟还短,必须要先观察观察,此事不急。”

    黄承彦微笑道:“知我者,德公也!”

第22章 筒车() 
连续几日,刘修都沉浸在书海中,不断翻阅书籍中关于水利的资料。刘修的脑中,思绪始终是乱糟糟的,没有梳理清楚。

    等所有的资料看完了一遍后,刘修静坐下来,梳理混乱的思绪。

    仅仅是胡乱动手,效果肯定不明显。

    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才行,否则无法形成完整的计划。

    刘修思考着,比较着书中提及的思路。

    “挖掘水井,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农田的问题。但最大的问题是,农田太多,难以保证所有的农田解决干旱的问题。再者,天气干旱的情况下,即使在农田附近挖掘水井,也不一定能保证水井出水。而且挖掘水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耗时耗力,效果也微乎其微。”

    “开凿河渠,效果明显。但想要开凿水渠,肯定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时间就能完成的,也不可行。”

    刘修的脑中,不断思考解决的办法。

    一条条办法想出来,又被否定。

    这样的过程,最是难受,但刘修必须承受,这是他必须要做的。

    “怎么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省物力,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力呢?怎么样做,才是最佳的方案。”

    刘修思考着,努力让自己的想法往这方面靠拢。

    “有了,资料上有的。”

    忽然,刘修的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种可能。

    他连忙站起身,急匆匆的朝庞德公书房跑去,进入书房中,便快速的翻找。

    “在哪里呢?”

    “我记得,竹简上明明有记载的。”

    “要解决现在的危机,只有从汉江中取水,然后灌溉农田。”

    “翻车灌溉,就是最好的办法。”

    刘修的眼中精光闪烁,不断的翻找着。

    “找到,一定要找到。”

    “这是老师安排的第一个考验,必须完美的完成。”

    刘修翻找着,精神更是亢奋。

    一卷卷竹简被搁在旁边,刘修一点点的寻找,心中更是期待。

    “就是这一这卷,找到了,终于找到了!”

    刘修从竹简中,找出了一卷竹简,然后迅速的在案桌上摊开。他看着竹简上的介绍,以及竹简上勾画的图形,脸上流露出狂喜之色。

    他冷静下来,仔细研读翻车的构造。

    对于翻车,刘修也有一定的了解。在前世,翻车这一灌溉用具,经过马钧的改良后,开始大幅度的使用,惠及了无数百姓。

    通读下来,刘修脸上的狂喜之色消失,面色渐渐变得凝重。

    “翻车看起来不错,但目前来说,翻车的灌溉仍然不够,而且也不方便。想解决鹿门山的困境,必须重新想办法才行。”

    “但是,如果翻车能适当的改一改,或许能行。”

    “对,我为什么不修改呢?”

    刘修眼中一亮,眸子中闪烁着异彩。

    一开始,他思考解决干旱的思路,始终都局限在挖掘沟渠,或者是挖井取水等等,思考的方向都是直接操作,没有考虑利用灌溉工具。

    事实上,挖井取水等,根本行不通。

    否则鹿门山附近的村民,早就开始操作了。

    刘修和所有的人不同,他的脑中,有两世的技艺。

    第一世,刘修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世界,资料非常多,自身的知识面也极其宽广,知道的东西非常多,但都不精通,只是略有涉及。第二世,刘修仕途失意,更要伪装自己,所以心思都从官场抽走,把所有的精力转移了。以至于,他不论是剑术,亦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