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极品小少爷 >

第151章

大宋第一极品小少爷-第151章

小说: 大宋第一极品小少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完全全没有想到这厮竟然又鬼一样的出现了,而且还和自己站在同一个院子里,毫无察觉。

    完完全全没有料到,这厮一经打扮,人模狗样的还真有点风流俊俏公子哥的味道。相比自己这个貌不出众没有亮点大街上一抓一大把的小少爷,那是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小健哥皱眉又皱眉,各种羡慕嫉妒恨。不过瘾,再撇撇嘴唇,卷个舌头尖。

    不仅是小健哥,全场的每个人加起来也比不过俊俏公子哥的翩翩风度。与蔡青站在一起的另一个中年人竟一时被其光芒遮掩,为所有人忽视。

    这人面相约莫五十来岁,和牛知府年龄相仿,面貌寻常,气质一般,就算多看几眼也察觉不出有何神威,可是一出口怎就如此气势慑人?

    再看那光彩照人的蔡青,错身立在那人身后,总是保持着一定距离,面色恭敬知礼,不敢僭越一步。

    众人都在琢磨。

    疏忽间,那蔡青忽然转过了眼神,似乎是有意识的举动,径直射向人群另一面的小健哥,目光登时如剑一般锐利起来,像是见到了仇人一样。

    小健哥此时正在盯着蔡青琢磨,恰好与其目光相对,两人目光相交刹那,如同刀剑碰撞在一起,激起火星四溅。

    冤家相见,分外眼红,就是这种情形。

    说起来,这蔡青与小健哥不过就是昔日在学堂里发生了一点不愉快,绝谈不上什么深仇大恨冤家相对,可为何蔡青的目光这么犀利呢?

    众人还在琢磨。

    小健哥的心思却起了变化。

第325章 董大人驾到2() 
这时,被卫士挟持的西门操目光落在了蔡青与那中年人身上,登时如同被点亮的干枯油灯,霎那恢复了神采,那神采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刚要叫出口来,却又忍住。

    牛知府回身一见此人,登时放低了身段,满脸含笑地迎了上去,亲热道:“原来是董大人,突然大驾至此,不知有何贵干啊?”

    那被称为董大人的中年人受了亲热招呼,这才迈步上前,步子也是迈得轻慢有度,面色不惊道:“牛大人,您不也是大驾在此?”

    两位大人一搭腔,察言观色,众人都瞧出来了,这两位大人大致官阶同级,彼此间才说的一般客气。能在临安府与一府父母比肩的官员屈指可数,姓董的大人说来只有一个有分量的人物,那就是浙江宣抚使董大人董朴缜,主掌浙江一省军务的头子。

    要说这宣抚使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一般都是直接由皇帝委派的显赫重臣,或者是皇亲国戚,有的地位级别足以和当朝的太傅、太师、宰相、枢密使相比肩,大宋重臣你像文彦博、李纲、韩世忠、狄青、童贯、张俊、刘光世,以及数位亲王都曾任过此职。但也有寻常官员担任此职者,那就是全凭时运门路了,这位董大人就是其中之一,此人并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卓著的功勋,却以正三品之阶位极人臣之上,不得不说手段非常。

    再说一说牛知府,老牛这个临安知府也非同凡响,知府在大宋大都是四品官员,而老牛却高一级,是为三品知府。为何如此?且听解述。

    大宋知府是地方上颇有实权的高官,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市长,但是府和府之间又有不同,经济的差距、疆域面积的差距、战略地位的差距,以及人口的差距等等造成了府和府之间地位的不同,通俗一点说可以用大府、中府、小府,或者富府、穷府来形容,级别一样,但是却有着较大的地位差距,这就和现在的穷市富市穷县富县一个道理。临安府却和各种大中小府又有着巨大的地位差距,它是大宋陪都,隶属中央直辖,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和开封府同级,所以临安府的知府一般也是由皇帝亲自任命,非皇亲国戚亲近重臣别想得到这好差事,甚至都有太子储君担任此职的,所以官阶都比其它府州长官高了不止一个等级,所以老牛能爬上这个位置,也绝非寻常人等。

    老牛的官阶虽然不能和那些担任过临安知府的皇亲国戚重臣相比,但是白手起家的他混到现在官至三品也绝对是一个传奇人物了,要知他和京城开封府尹一代名臣包拯可是平起平坐的。

    论官阶老牛和眼前的这位宣抚使董大人也是平起平坐,只不过论势力,老牛可就不及董朴缜了。宣抚使相当于现在的地方军区司令员,手握枪杆子,执掌一方军队,就连临安府的军务也在他的管辖之下,临安知府只不过管辖一个市区而已,势力是无法和军队头子比的。

    无论在什么年头,手握枪杆子的总是大人一头,看人不爽,一声号令,千军万马杀过来,立马就能将你从宝座上推翻在地,事后编造个罪名,说你意图造反,勾结金国,投降义军啦之类,再来个先斩后奏,管你是谁小命就此呜呼。这世道并不太平,内忧外患,四面烽火,所以朝廷最为依仗军队,军队的权势自然就会膨胀专横,皇帝有时候对军队作为也会睁一眼闭一眼。

    话说到这里,大家也就理解了,牛知府虽然和董朴缜平级,但是老牛对这个宣抚使大人还是有着几分忌惮的,故而一见面便就表现的分外亲热,主动迎了上去。

    董朴缜也并非一个不识时务之人,强人一头,在牛知府面前却表现的不温不火并不强势。

    其实他今日突然前来,却是带着强势而来,只是没有料到牛知府竟然也在此地。

    牛知府听他一声反问,呵呵地应声道:“老牛今日也是赶巧了,路过此地,恰好撞到两帮人马在聚众斗殴,于是便要上前管一管。”

    董朴缜露笑道:“老夫今日也赶巧了,同样路过此地,却巧看到牛大人在审案断案,于是便就走了进来,欣赏一番。”

    两位临安最有分量的大人巧的很,都是路过此地,都是闲的没事进来瞧瞧热闹,结果就巧合地相遇了。

    这么巧的事,可不是天天都有的,恰好发生在今天,有点耐人寻味。

    不过看这董大人微服出行的装扮,身后又没有卫兵跟随,八成又像似意外偶遇的样子。

    西门操目光一直紧盯在这位董大人身上,目光也有了点耐人寻味。

    立在董大人身后的蔡青目光却是移向了西门操,目光里亦是有了点耐人寻味。

    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他,有点耐人寻味。

    三个人的细微举动都被小健哥看在了眼里,小健哥的眼神也有了点耐人寻味。

    却听牛知府忽地哈哈大笑起来。

    如此威仪的董朴缜大人还挺幽默,竟而鹦鹉学舌,怎能不惹得老牛大笑。

    老牛笑声连连:“董大人好雅趣,悄悄在一边看我老牛的热闹来了。但不知,董大人看的可爽?”

    董朴缜淡笑一声:“不爽。”

    牛知府收住了笑声,故作惊讶:“为何不爽啊?”

    “老夫觉得牛大人这案子断的有点太过轻率。”董朴缜直言说道。

    这么说着,转过视线,轻瞟了西门操一眼。

    董大人总算瞅了西门操一眼。

    就这一眼,感动的西门操有点想落泪了。

    像他这种臭流氓,高高在上的阶层往往都是不屑一眼的。

    西门操之所以感动,却并非因此,这位董大人其实和自己相识很久了,而且私交甚密,应该说还是自己在临安最大的靠山。

    他之所以感动,是因为,老天爷呀,你来得太巧了。

    在西门操心中,这位显赫一方的人物就是自己的老天爷。

第326章 董大人的手段1() 
西门操一个臭流氓是如何攀交上这位董大人的,这里就要提一提一位俊俏公子哥了。

    蔡青。

    从蔡青先前看向西门操耐人寻味的目光,大家大约也能猜到些什么。

    二人必然有着某种关系。

    类似一种狼与狈,狐与狗的关系。

    二人与董朴缜的关系,又像是两只狼崽子和狼王的关系。

    那么,蔡青和这位董大人又是什么关系?

    前面章节交代过,二人是干儿子和干爹的关系。只是二人的这层关系少有人知。

    现在三人之间的关系基本捋清了,朝廷大员董大人收了一个干儿子蔡青,蔡青与西门操是本就相识的狐朋狗友,靠着这层关系,流氓西门操攀交上了董大人。

    董大人蔡青一对干父子今日看似偶然地来到这里,眼见西门操有难,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董大人开门见山的一句话已然表明了态度。

    董朴缜和西门操私下的交往牛知府亦是门清。

    所以从见到董朴缜第一眼,牛知府就已知对方来意。

    站在面前的这个人将是自己最大的对手,今日的好戏有的看了。

    只听牛知府故作不解道:“董大人觉得哪里轻率了?”

    董朴缜道:“单凭几个人的口证就妄断了一个人的罪行,难道不是轻率吗?”

    牛知府针锋相对:“我大宋律法明文正典口证是可以作为判定犯罪的证据,有何不妥?”

    “但是有个前提,作证之人须得与当事人双方没有亲密关系,或者利益相关。”董朴缜辩驳道:“而当事人令狐小健一方恰恰具有这种亲密的关系,首先令狐小健自称那个丫头是他的表妹,二人关系既然这么亲密,怎能不串通一气诬告西门操?还有,你的手下黄师爷的证言更有问题,黄师爷本来和西门操是朋友,关系自然密切,为何一夜之间就背叛了朋友,显然是被令狐小健收买了,这样出卖朋友如同变脸一般轻易的人,证言又怎么可信?”

    先前董朴缜在一边将整个过程看得清楚,自有他的看法。

    “至于令狐小健,作为找上门来寻衅滋事者,他的一些说辞就更不可信了。”

    所言貌似有点道理,如果细细剖析其实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如果小健哥将西门操诱骗怜儿并欲加害怜儿爷爷的全过程讲述出来,并把所有证人摆出来,就能佐证西门操的罪恶企图,后面这些口证之类的话便就可有可无了。只是要做到这一点,还需搜集证据,做大量详细的准备工作,所以小健哥暂时压下了这个想法。

    听董朴缜这么一说,牛知府暂时也沉默下来。

    所有的人也短暂的沉默。

    这时,只见黄善迈前一步,正气道:“下官身为衙门中人,又是契约的签约人见证人,这点职业道德还是有的,怎么会去做那触犯法律泯灭良知的事情?如果我是那样的人,宁肯脱去这一身的官服,免得被人耻笑。”

    “说得好,当官的如果徇私枉法,没有一身正气,岂不是叫人耻笑,如果本官泯灭良知,也定会脱去这一身的官服,不如辞官回家种红薯。”牛知府大拍一声巴掌,坚决表示支持。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吃地瓜。作为一个为官者必须要喊得号子,至于能不能做到,那是另一码事。

    董朴缜面色平静,轻笑一声:“一身正气的话就不要说了。黄师爷作为衙门中人,应该懂得法律是讲书面凭证的吧?一切的夸夸其谈都比不上一纸文书。”话里带着一丝讥嘲。

    黄善还欲辩解,却是无从出口。

    牛知府见状,开口道:“法律虽然讲的是书面凭证,但是如果歹人在书面凭证上作假,可就算不得数了。”

    董朴缜一挑眉眼:“这是当然,不过如何去证明凭证上作假,单凭某个人的口证也算不得数吧?”

    牛知府仰首一想:“但,如果这个证人是见证人,他的证言就极为有效了。”

    “但,必须要排除一种情况,这个证人不能有被他人收买的嫌疑。”

    “而且,这个黄师爷看似还和令狐小健关系不一般的熟。”跟着董朴缜又补充了一句。

    下面还有许多的话也不消多说了。

    两位大人针锋相对,各有各的道理,话到最后,还是董大人略胜一筹。

    牛知府想了一想,实在也不知该怎么反驳,扬了扬衣袖,伸手从袖口里掏出先前收好的契约,道:“就算董大人说的有道理,但是这契约被做了手脚,这可是说也说不过去的确凿铁证。”

    “董大人请看。”牛知府将契约递过去。

    董朴缜接过,展开,不由地皱了皱眉头,脱口就是低语一声:“这是儿字吗,简直就是草上飞。”

    这是他儿子?老牛耳朵没听错吧?大概就是董大人他儿子写的一手好字——草上飞!牛知府闻声心中登时产生了它想,竟是如此之分析。

    偷乐一声,老牛趁机讥讽两句:“这便是自称临安第一公子的西门操写得一手好字,董大人好眼力,一看便知草上飞。老牛认为,这一手好字大概也就和董大人的儿子水平差不多。”

    董朴缜目光刷地射过去,正对上老牛硕大的牛头,仿佛要把牛头射穿。

    其实董朴缜并没把老牛的讥笑放在心上,因为他根本就没亲儿子,干儿子倒有一个,就是站在身边的蔡青。不过这个干儿子没几个人知道。

    牛知府没正经地做个鬼脸,那时凑过去,手指一点上面某处:“董大人请看此处,明显是动了手脚”

    接着就把契约上“五十年”三个字的破绽之处道了出来。

    谁知董朴缜只瞄了一眼,便不以为然道:“西门操写得这一手如同小儿之字本来就歪歪扭扭大小不整,怎么可以凭一个书写小了那么一点的‘十’字就断定是后来添加上的?”

    细观契约上西门操的杰作,的确是犹如儿字一般,歪歪扭扭有大有小,且不整齐,但是整体看起来却很自然,唯有这个“十”字不仅深处夹缝中,而且字体小的可怜,字形既别扭又不自然,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必定是后来添加的。

第327章 董大人的手段2() 
但是,若不认同,又能如何?

    只听董朴缜继续他的道理:“大宋法律没有规定契约上的字要写的一般大小吧?也没有规定字体写得小了就是作假吧?”

    “可是,这‘十’字实在是太小,太不正常了。”

    “只能说它不正常,怎能妄断是作假呢?”

    “这”老牛被噎得一口气没喘上来,差点憋晕,吞口唾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