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冢 >

第480章

唐冢-第480章

小说: 唐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陆浩、王策迎了上来,忙问道:“怎么样?没事吧?”

    “有!”许辰肃然道。

    “啊?”二人一惊。

    “我要赶紧回去洗澡换衣服!”许辰一本正经地说道:“你是不知道那里面有多臭!”

    陆浩、王策对视一眼,难掩茫然。

    许辰才懒得管他们,继而转身回头,冲着一干学子高声道:“诸位,若是不忙,不如随我一道回去,家中刚建了汤池,正好洗去一身浊气。”

    宋代文人为贵,明清科举是入仕唯一途径,学子们只需要寒窗苦读、有真才实学,考中了总能出头。

    而唐时却不同!

    由于科举制尚未完善,每年录取率极低,加之世家势力雄厚,寒门学子即便能靠科举成功进入官场,前途依旧渺茫。

    为此,学会攀附几乎成了唐时寒门学子生存的本能,从获取太守推荐到入京之后的“行卷”,学子们充分展示着自己娴熟的交际手腕。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变通妥协下产生的固定制度。

    科举制的产生为的就是冲淡世家豪门对政权的掌控,然而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新生事物想要取代旧有势力,其过程更是漫长。

    在相对的一段时间内,世家豪门依旧强大,虽也无法废除科举,复辟九品中正,但却能利用其已有的强大势力,或是直接让本族子弟参与科举,或是拉拢有潜力的寒门学子,以保证家族对政权的渗透。

    许辰虽只是个五品官,但他身后站着当朝宰相,何况眼下这些“反应迟钝”的学子们其实算不上今年的精英,他们有心攀附也要看人是否接受。

    所以,许辰这一高喊,很容易便点燃了一干学子的热情。

    “如此盛情,实在难却啊!”

    “这……多不好意思啊!”

    “许兄方才已然破费,该是我们大伙儿答谢许兄才是!”

    ……

    许辰微笑回应:“无妨!相逢便是缘分,我与诸位又都是同年,守望相助本就是分内事!”

    “好!好啊!说的太好了!”

    “好一个守望相助!正该如此!”

    “许兄高义!再拒便是不当人子了!”

    ……

    许辰身后,陆浩、王策再对视一眼,心中轻叹:“要不要这么容易被忽悠到啊!”

    自然也是玩笑话,二人不傻,清楚这帮人如此激动、不乏做作的姿态,当然不是所谓的同年情谊,而是许辰的表态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富贵的希望!

    于是,陆浩便也上前,插了一句:“诸位先去家中修整一番,今日老师正于府中召集文会,遍邀长安名士,大家若是有意,不如稍后就随我们一道去吧!”

    这些学子并不不认得陆浩,但听他方才称呼许辰“大哥”也就明白了他的身份,此刻自然也就明白了他口中的“老师”乃是何人。

    顿时,场面安静了片刻,此起彼伏的心跳声汇在了一起,接着是吞咽口水的声音,足足过了好一阵,才有粗重的喘息声漫延。

    一个个双目变得炙热,仿佛能融化这冬日的血。

    语无伦次,脑中更是一片混沌。

    “好……”

    “去!去啊!”

    “那……那我们快……快走吧!”

    整个人变得局促,左右望去,眼中满是催促,想快步跑起来,却似乎连怎么跑也忘了。

    宰相的文会,宰相弟子的推荐,还有那些断断续续听到的关于今年科考的信息,以及已经出现在面前的本科主考,当朝首相陈。希烈……

    这样的机会是他们在梦中也不曾出现过的场景。

    当陈。希烈从京兆府走出来的时候,停下了脚步,只是望着许辰这里,久久不言。

    良久,忽而叹道:“罢了,这一批得不到便弃了吧!”

    许辰的手段算不得高明,徐番也是,只是有时候其实并不需要多么高明的手段,高手随意间的一拳也就够了。

    当许辰、陈。希烈各自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离开后,那些被“召集”起来的百姓也就悻悻走了。

    虽说原本期待的高。潮没有出现,但能近距离观摩朝廷高官的针锋相对,也足够他们在茶余饭后进行无数次的组织、加工和描述了。

    当京兆府衙的大门口再次变得冷清时,四下聚集过来的目光也纷纷收了回去。

    “世家对于朝堂的掌控从未放松,这一次的事看上去是太子系残党们不甘坐以待毙,试图垂死挣扎。其实说到底还是世家和皇权之间的冲突,皇帝要集权,不想事事都和世家妥协,而世家大族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只能一次次和皇帝争夺,之前南边的动乱是这样,前些天的事是这样,如今也是这样!”

    离京兆府不远的一处茶楼内,沿街的位子上坐着三人,年轻人英武不凡,双手虎口处一层厚厚的老茧,此刻却执着壶盏,轻盈舞动,烹茶的动作熟练异常,不带丝毫烟火气。

    “想不到少将军烹茶的手艺竟也如此娴熟!”方才侃侃而谈的那中年文士接过年轻人递来的茶盏,悠然饮着。

    年轻人又给另一侧的那位肥硕大汉递了杯茶,这才谦逊地笑笑:“宋先生谬赞,朝英的火候还差了些,严师傅那才是真正的茶道大家,若宋先生去了范阳,方能品味茶道真谛!”

    那被称作宋先生的男子缓缓饮尽茶汤,看了年轻人一眼,淡淡笑道:“你确实差了点火候!”

    闻言,坐在此人对面的肥硕大汉哈哈笑道:“宋先生是个爽快人,俺也就不绕弯子了!此次拜访宋先生,就是想要先生和俺一道回范阳,俺是个粗汉,领兵作战还行,治理地方就一概不通了!”

    “如今蒙圣上隆恩,统领两镇之地,千头万绪,实在有心无力,若先生愿来,俺必倒履相迎!”

    说话间,肥硕异常的安禄山竟做出了一个违背常理的动作!

    只见安禄山端坐的身子缓缓前倾,肚腩上的肥肉随即被挤压变形向两侧溢去,身上异常宽松的袍子被撑得涨了起来,仿佛下一刻就会裂开。

    当安禄山的脑门磕在地板上时,双腿却依旧保持盘膝状,身子两侧则生生多了两坨鼓鼓的肥肉,那模样活生生一只癞蛤蟆。

    暗处盯梢的肖焱一脸震惊,旋即忍不住轻笑出声:“还真像只蛤蟆!”

    即便对面坐着的宋先生也是一愣,望着对面那强忍着颤抖的安禄山,心中惊骇万分!

    “这安禄山可真是个人物啊!”

    过了片刻,安禄山颤抖的越来越厉害,油光的额头变得通红,豆大的汗珠流水般溢出。

    “使君大人不必如此!”

    安禄山本想抬头,再行一礼,只是体力消耗过巨,已是有心无力,只好努力保持低头动作,艰难说道:“还望先生答应!若先生不应,俺便累死在这!”

    宋先生无奈笑道:“好!我答应了!”

    “当真?”安禄山大喜过望,蒙的起身,却不料闪了腰,疼的龇牙咧嘴,然而脸上的喜色却怎么也止不住。

    “好好好!”安禄山不顾疼痛,推开靠过来的侍卫,笑着对宋先生说道:“劳烦先生回家收拾一番,军令在身,俺们今日就要出城了!”

    “这么急?”宋先生微惊。

    “没有办法!”安禄山苦笑道:“军中不可一日无将,俺这回来长安也是秘密前来,外人并不知晓,若不快些回去,一旦让蛮夷瞅准空子,酿出大祸,俺就百死莫赎了!”

    “好吧!”宋先生缓缓点头。

    安禄山等人随即付了账,匆匆离去。

    肖焱随后步出,望着远去的马车沉思着。

    身旁,一位差不多年纪的少年转头问道:“焱哥,安禄山忙活一天就为了这么个酸儒?这人什么来头啊?”

    “我哪知道!”肖焱白了他一眼,淡淡道:“看来我们有必要去摸摸这个落魄书生的底了!”

    远去的马车里,宋先生望着安禄山,略带深意道:“范阳、平卢两地地广人稀,除去十余万兵马,百姓不足万户,民生百业尚不及中原一县,严庄虽然科举不顺,但才干还是有的,区区一介县令,绰绰有余!何况在下通晓的尽是鬼谷阴阳之道,治兵理民视乎用不到这些吧?”

    “呵呵!”安禄山傻笑起来:“范阳、平卢地处边疆,蛮夷最是狡诈异常,光靠俺一个,实在应付不来啊!”

    “哼!”宋先生冷笑出声:“此处已无外人,若使君大人连说出口的勇气都没有,便是将在下招揽去了又有何用?”

    “在下便有诸葛卧龙之才,也扶不起那烂泥般的阿斗!”

    “放肆!”史超英怒道。

    安禄山一双小眼死死地盯着宋先生,幽深、可怖,宋先生的脸上依旧挂着冷冷地笑意与之对视着。

    忽而,安禄山笑了起来,幽幽道:“这长安城,俺来过很多次了!每一次都是来去匆匆,说起来竟从未领略过这盛世繁华……”

    说着,自嘲笑笑:“不过也是,俺就一个在边疆厮混的胡人,这天朝盛世原本也容不得俺来享用。”

    “可是……人心总会变的!”

    “原本高高在上、恍若神明一般的存在其实也不算什么,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原来只要努力一下就能拿到。”

    “那……我为什么不去拿呢?”

    言毕,马车内安静了下来,史超英的双眼早已通红,宋先生的脸上则终于浮现了满意的笑。

第七十三章 种子() 
马车在胜业坊的一处院子门前停下,院子不算大,前后两进,住着七八口人。

    大年初一,院子里依旧洋溢着浓烈的年味,仆人们脚步匆匆,神情却欢快的很。

    “哈哈,宋贤弟回来的正是时候!”

    眼见那位宋先生进门,屋子里走出一人,约莫五旬上下,蓄着长须,身上的长袍为其填了几分书卷气,但双眼中的精明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走,酒菜都备好了!今天老哥我花了大价钱弄了壶美酒,保管让你过瘾!”

    说着,便热情的去拉宋先生的胳膊。

    宋先生一脸歉意地摇头:“谢兄,今日贤弟是来辞行的!”

    “什么?”这人一愣,讶然道:“辞行?你要去哪?正月初一你能去哪?”

    宋先生摇头一笑:“在下刚寻到一位合适的东主,今日便要随他去了!”

    “啊?”谢姓男子一惊,抬眼望了望院外那低调却坚固的马车,脸上浮现出明显的颓然,满脸遗憾地说道:“这……宋贤弟这是……要走了吗?”

    宋先生站定,抱拳,躬身行了一礼,说道:“这一年来承蒙谢兄照料,于小弟落魄之际伸以援手,此恩小弟终生不忘,他日谢兄若有难处,小弟定当竭力相助!”

    谢姓男子摇头苦笑:“原想让贤弟留下来帮为兄……算了,贤弟是有大智慧的,为兄一介商贾……”

    “唉!罢了,贤弟这就要走吗?”

    宋先生点头。

    “来人,去给宋先生收拾一番!”

    “不用麻烦!”宋先生摇头道:“不过几件衣衫、几本书,我自己收拾便好!”

    “那,好吧!”

    过了一阵,收拾妥当的宋先生立于门外,身后,安禄山的两名亲卫提着他的行李。

    望着眼前一干彪悍的军士,以及那安静异常的马车,谢姓男子双眼中的苦涩更多,自嘲笑道:“原想给贤弟一包盘缠,如今看来,怕是会自取其辱啊!”

    宋先生一笑:“小弟不是那迂腐的酸儒,谢兄的好意,我懂!”

    “只是……道不同吧!”

    “唉……”谢姓男子叹道:“好吧!”

    说着抱拳道:“那就祝贤弟鹏程万里!”

    “哈哈!”宋先生大笑道:“但愿如谢兄所言吧!”

    言毕,宋先生上了安禄山的马车,随即向城门驶去。

    原地,谢姓男子依旧站在那,远远遥望。

    马车内,史朝英放下车帘,笑着说道:“这人还真是痴心一片嘛!”

    这位宋先生算是严庄的一位好友,来长安之前,严庄曾向安禄山力荐此人,这才有安禄山礼贤下士的一幕。

    既要招揽此人,自然不可能不对此人调查一番。

    关于宋先生的生平以及近来遭遇,安禄山这边自然查得一清二楚。

    那位谢姓男子这一年来对宋先生的接济和招揽,他们自也清楚。

    “只是,他算什么东西!”史朝英看了看安禄山,见其毫无表示,便又向着宋先生笑道:“宋先生如此大才,怎能埋没在区区商贾手中?”

    宋先生转头,看向他,目光冰冷,淡淡说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谢兄诚意相交,我虽与之道不同,但也绝不容他人诋毁于他!”

    史朝英又看了安禄山一眼,连忙歉意点头:“先生见谅,朝英不敢了!”

    此刻,安禄山开了口:“宋先生莫要动气,朝英这小子年纪还小,今后还得先生多多管教才是!”

    “是啊!是啊!”史朝英悻悻道:“盼今后先生能多加教诲才是!”

    宋先生没有答话,只是微微颔首,随即便闭目养神去了。

    与此同时,一直跟着安禄山的肖焱自然也看到了谢姓男子和那间小院。

    一边远远跟着安禄山的马车,一边对身旁的那少年说道:“去摸摸那人的底!”

    “好嘞!”

    一直到安禄山的马车进了城外十里处的军营后,肖焱才停了下来,继而转身,向不远处的另一处军营而去。

    进了自家的军营后,安禄山这才明显放松了许多,而年轻的史朝英则已忍不住说道:“还是自家地盘舒坦啊!待在那长安城里,处处都要提防,一句话都不敢乱说,憋都憋死了!”

    一旁的宋先生平淡开口:“皇帝他这是被吓怕了!手上不掌兵是他最大的软肋,但对我们来说,这是好事,可也有风险。”

    刚进入一个团队,又被委以高位,若不能尽快展现自己的价值,只会在一次次的被质疑中丧失领导的信任。

    眼见众人的目光望来,宋先生接着说道:“皇帝手上没有能如臂指挥的兵马,这对我们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